静电动力机实验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633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静电动力机实验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演示静电驱动的实验仪器,属于大学和中学物理教学实验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物理课中,静电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静电感应的应用更是大家关注的内容。多年来,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此概念和应用静电感应,配合教学设置的一些演示实验,如静电跳球实验,静电摆球实验,静电滚筒实验,静电吹风,以及本专利发明人设计的垢块静电跳球实验仪等,缺少有效实现静电动力机方面的设计与装置。本专利是在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号:11405092)的支持下完成的。

参考文献:

梁法库等.一种有趣的石蜡火焰垢块静电跳球实验与分析[J]《大学物理》2015.4

王飞.静电动力机[ZL]CN1941594,公布日:2007.04.04

朱贺,李晓红.一种感应启电机式静电摆球[ZL]CN201927254U,公布日2011.08.10

梁法库等.一种内置石蜡火焰垢块的静电跳球实验仪[ZL]CN103606326A,2014.02.26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解决课堂或课下用的静电动力机,着重通过金属导体板在静电力驱动带动轴承杆外壳运动来驱动旋转盘转动技术。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静电动力机实验仪,主要由电极板、感应板、轴承杆构成,其特征是:将轴承杆的直杆垂直插入平台中固定,传动片固定在轴承杆外壳上,旋转盘中心孔穿过轴承杆的直杆并装在直杆上部,所述轴承杆由直径小于轴承的直杆,两个轴承和一个直径大于轴承外壳构成,轴承杆内部由直杆和轴承组成,外部加一个外壳,做到直杆可动外壳可相对运动且互不影响;由固定并垂直平台上的正负电极板对传动片上的感应板产生往复变换的电场力,使传动片往复绕轴承杆的轴运动,所述感应板在正负电极板之间运动;旋转盘底部有类似于自行车花鼓的装置,当传动片做往复运动时,带动轴承杆外壳运动,外壳同时连着旋转盘底部的花鼓装置,产生一个方向的力,带动旋转盘做一个方向旋转运动,轴承杆的直杆和外壳可以相对运动,这样旋转盘可以一直做一个方向的运动。

演示时,先将传动片上的感应板分别刚好能接触电极板,将电极板正负两极,再用连接导线分别与高压静电电源两极端连接,并由开关控制供电。启动开关供电,旋转盘就随之定向转动了。

本实用新型专利,有益之处在于:用轴承杆替代了曲轴(转换杆)的功能,具有空间体积小特点,因传动片为轴对称分布在轴承杆两侧除了能产生同向驱动力矩,还能使装置在任意倾斜角度放置不影响工作,制作简易,效果明显,在课堂教学中会增加更多的教育功能,是一项很有意义具有开拓前景的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其中1.传动片,2.平台,3.旋转盘,4.轴承杆,5.电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附图2:静电动力机实验仪,主要由电极板(5)、感应板(1-1)、轴承杆(4)构成,其特征是:将轴承杆(4)的直杆垂直插入平台(2)中固定,传动片(1)固定在轴承杆(4)外壳上,旋转盘(3)中心孔穿过轴承杆(4)的直杆并装在直杆上部,所述轴承杆(4)由直径小于轴承的直杆,两个轴承和一个直径大于轴承外壳构成,轴承杆(4)内部由直杆和轴承组成,外部加一个外壳,做到直杆可动外壳可相对运动且互不影响;由固定并垂直平台(2)上的正负电极板(5)对传动片(1)上的感应板(1-1)产生往复变换的电场力,使传动片(1)往复绕轴承杆(4)的轴运动,所述感应板(1-1)在正负电极板(5)之间运动;旋转盘(3)底部有类似于自行车花鼓的装置,当传动片(1)做往复运动时,带动轴承杆(4)外壳运动,外壳同时连着旋转盘(3)底部的花鼓装置,产生一个方向的力,带动旋转盘(3)做一个方向旋转运动,轴承杆(4)的直杆和外壳可以相对运动,这样旋转盘(3)可以一直做一个方向的运动。

演示时,先将传动片(1)上的感应板(1-1)分别刚好能接触电极板(5),将电极板(5)正负两极,再用连接导线分别与高压静电电源两极端连接,并由开关控制供电。启动开关供电,旋转盘(3)就随之定向转动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