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广告站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5470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广告站牌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广告站牌。



背景技术:

公交车站牌广告需要时常更新,一方面吸引大量的客户,另一方面对更多广告信息的推广有很大的帮助,在现在的户外广告形式投放竞争激励的今天,做最新公交车站牌广告也是一种广告策略。

实用新型市政可移动广告牌(公告号:CN204965970U,公告日:2016-01-13)公开了一种市政可移动广告牌,包括广告牌本体,广告牌本体外侧安装有护框,护框通过连接轴与广告牌本体连接,广告牌本体及护框底部均设置在一底板上,底板下表面靠近两侧面处连接有滑动装置,广告牌本体内设有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嵌入设置在广告牌本体内,液晶显示屏表面包覆有防水层,液晶显示屏两侧靠近广告牌本体两内侧面处安装有LED照明灯,LED照明灯不止一个,且LED照明灯均竖向排列在设置在广告牌本体上。此实用新型存在的缺点是:使用液晶显示屏进行展示广告语言和图片,通过增加LED灯进行照明,不利于节省能源,给市电带来极大的压力,且损坏后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换广告宣传页快捷方便,便于将更换后的广告宣传页收集、不浪费人力的公交广告站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交广告站牌,包括广告站牌本体架和顶棚,广告站牌本体架顶部设置有顶棚,广告站牌本体架内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设置有滚轮和固定框,滚轮的两端分别设置有T形部件和L形导杆,T形部件和L形导杆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固定框同在一个平面,有利于在安装广告宣传页时保持整体界面平整,也有利于后期更换。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大于第二导轨的长度,便于将滚轮沿着第一导轨滑出,使得下端脱离第二导轨后,将L形导杆卸下,方便将卷在滚轮上的广告宣传页直接取下。

优选的,所述L形导杆与滚轮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将滚轮沿着第一导轨滑出,使得下端脱离第二导轨后,将L形导杆卸下,方便将卷在滚轮上的广告宣传页直接取下。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为中空矩形框,便于在放置新的广告宣传页的时候,先将广告宣传页穿过固定框中的中空部,以便保持广告宣传页平整。

优选的,所述广告站牌本体架的两侧还设置有透明板,有利于保护广告宣传页不容易受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更换广告宣传页快捷方便,便于将更换后的广告宣传页收集、不浪费人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广告站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广告站牌的滚轮、固定框和T形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广告站牌的滚轮安装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广告站牌的固定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广告站牌本体架;2、顶棚;3、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滚轮;6、固定框;7、T形部件;8、L形导杆;9、透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交广告站牌,包括广告站牌本体架1和顶棚2,广告站牌本体架1顶部设置有顶棚2,广告站牌本体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之间设置有滚轮5和固定框6,滚轮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T形部件7和L形导杆8,T形部件7和L形导杆8分别与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连接。

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和固定框6同在一个平面,有利于在安装广告宣传页时保持整体界面平整,也有利于后期更换,第一导轨3的长度大于第二导轨4的长度,便于将滚轮5沿着第一导轨3滑出,使得下端脱离第二导轨4后,将L形导杆8卸下,方便将卷在滚轮5上的广告宣传页直接取下,L形导杆8与滚轮5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将滚轮5沿着第一导轨3滑出,使得下端脱离第二导轨4后,将L形导杆8卸下,方便将卷在滚轮5上的广告宣传页直接取下,固定框6为中空矩形框,便于在放置新的广告宣传页的时候,先将广告宣传页穿过固定框6中的中空部,以便保持广告宣传页平整,广告站牌本体架1的两侧还设置有透明板9,有利于保护广告宣传页不容易受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先将广告宣传页穿过固定框6后固定在滚轮5上,再将滚轮5通过T形部件7和L形导杆8在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上滑动,将广告宣传页展开,再将广告宣传页的两端采用双面胶粘或夹持的方式分别固定在滚轮5和固定框6上即可;当需要取下广告宣传页时,只需转动滚轮5,即可将广告宣传页卷在滚轮5上,将滚轮5沿着第一导轨3滑出,使得滚轮5下端脱离第二导轨4后,将L形导杆8卸下,方便将卷在滚轮5上的广告宣传页直接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更换广告宣传页快捷方便,便于将更换后的广告宣传页收集、不浪费人力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