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6378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教学模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汽车驾驶证,但是因为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平时很少有时间去进行实践,不经常驾驶车辆就会导致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缺乏。

现有技术中,对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教学普遍都是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通过播放视频来实现交通安全知识的传播,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以下缺陷:无法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互动教学,只是一味的观看视频,慢慢的学生就会缺少兴趣,使得教育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教学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述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配合着交通指示灯,具有可以根据指示灯亮灯情况进行实时操控、而且方便老师和学生一起互动学习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教学模型,包括表层板和与表层板平行设置的基板,且所述表层板与基板之间通过支撑柱相连,所述表层板远离基板一侧表面喷涂有十字路口道路线层,十字路口道路线层包括垂直交叉的两条公路线层、与公路线层平行设置的车道线层、与车道线层垂直设置的斑马线层、每个车道的车向箭头线层和左转待转线层,两条公路线层的交叉处形成十字路口区,左转待转线层设置于十字路口区内,左转待转线层一端连接于车道线层上且另一端连接于贯通设置在表层板表面的第二孔;

表层板的表面在斑马线层远离十字路口区一侧贯通开设有与斑马线层平行的第一孔,且表层板的表面在斑马线层至十字路口区之间架设有指示灯架,所述指示灯架靠近十字路口区一侧依次设有交通指示灯;

第一孔中活动设置有大小形状相匹配的第一挡板,第二孔中也活动设置有大小形状相匹配的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靠近基板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基板上;

所述十字路口道路线层将表层板分为空区一、空区二、空区三和空区四,空区一和空区二均固定有模具框,空区三中设置有一组指示灯控制按钮一和一组指示灯控制按钮二,空区四中设置有一组挡板控制按钮一和一组挡板控制按钮二;

指示灯控制按钮一和指示灯控制按钮二均电性连接于交通指示灯,挡板控制按钮一电性连接于第一挡板下方连接的电动伸缩杆,挡板控制按钮二电性连接于第二挡板下方连接的电动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指示灯控制按钮一和指示灯控制按钮二均设置有三个,挡板控制按钮一和挡板控制按钮二均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完全收缩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与表层板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表层板和基板,两层板之间通过支撑柱相连,一方面可以使得两层板的结构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也将两层板之间隔出空间,方便固定电动伸缩杆,而且只用两层板来制作模型,更加方便携带和拆卸组装,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在表层板通过喷涂的方式,喷涂画出符合道路要求的十字路口道路线层,用来模拟十字路口的交通线层路,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十字路口的交通状况,然后通过在斑马线层旁设置的第一孔以及活动设置于第一孔内的第一挡板,配合着交通指示灯,来让学生明白何时可以通过路口,何时禁止通过,禁止通过时使用挡板来进行阻挡,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本实用新型在十字路口区内的左转待转线层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孔和配合使用的第二挡板,同样配合着交通指示灯一起使用,使学生明白在驾驶车辆时,如何正确使用左转待转线层区域,从而更好的遵守交通规则。

本实用新型使用两组指示灯控制按钮来控制十字路口的交通指示灯,每组指示灯控制按钮设置有三个,分别对应控制红灯、黄灯和绿灯,且两组指示灯控制按钮分别控制两条公路线层相对的交通指示灯;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挡板控制按钮拉控制挡板的起升和下落,配合着交通指示灯给出的信号使用,简单明了的使得学生明白什么时候可以进入左转待转线层区域,什么时候可以左转。

本实用新型在上课过程中使用,老师控制指示灯控制按钮来实现交通指示灯的调整,让学生进行对应的操作:其中几位学生拿出模具框中的模具模拟行人或者车辆,其他学生对挡板控制按钮进行操作,对应老师给出的交通指示灯信号来做出相应的挡板起降动作和模具运动动作,整套教学模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使得老师和学生可以很好的进行互动,而且通过单独控制的交通指示灯和挡板的使用,使得使用过程实时性更好,方便学习使用,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表层板与基板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涂的十字路口道路线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涂后开设第一孔和第二孔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灯架安装示意图。

图中:1表层板、2基板、3支撑柱、4十字路口区、5第一孔、6第一挡板、7指示灯架、8交通指示灯、9第二孔、10第二挡板、11电动伸缩杆、12模具框、13指示灯控制按钮一、14指示灯控制按钮二、15挡板控制按钮一、16挡板控制按钮二、111空区一、112空区二、113空区三、114空区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教学模型,包括表层板1和与表层板1平行设置的基板2,表层板1和基板2均采用塑料板,质轻且坚硬,方便老师教学时携带,且表层板1与基板2之间通过支撑柱3相连,支撑柱3一方面起到固定表层板1和基板2的作用,另一方面将表层板1和基板2之间隔开,隔开后的空间用来安置所需要用到的电动伸缩杆11。

表层板1远离基板2的一侧表面喷涂有十字路口道路线层,十字路口道路线层用来仿真模拟公路上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道路线层包括垂直交叉的两条公路线层、与公路线层平行设置的车道线层、与车道线层垂直设置的斑马线层、每个车道的车向箭头线层和左转待转线层,垂直设置的两条公路线层的交叉处形成十字路口区4,左转待转线层设置于十字路口区4内。

左转待转线层一端连接于车道线层上且另一端连接于贯通设置在表层板1表面的第二孔9,第二孔9中也活动设置有大小形状相匹配的第二挡板10,第二挡板10对应交通指示灯完成左转弯的待转限制作用,表层板1的表面在斑马线层远离十字路口区4一侧贯通开设有与斑马线层平行的第一孔5,第一孔5中活动设置有大小形状相匹配的第一挡板6,第一挡板6的设置可以对应交通指示灯完成对斑马线层上行人的保护作用,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靠近基板2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均通过电动伸缩杆11带动,完成起升和下落,电动伸缩杆11的另一端固定于基板2上,电动伸缩杆11完全收缩时,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10均与表层板1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不会对表层板1表面造成阻碍,形成平整的道路表面。

十字路口道路线层将表层板1分为空区一111、空区二112、空区三113和空区四114,空区一111和空区二112均固定有模具框12,模具框12内放置有用来进行教学的小型人体模型和车辆模型,空区三113中设置有一组指示灯控制按钮一13和一组指示灯控制按钮二14,空区三113是老师操作区域,用来调整交通指示灯8,空区四114中设置有一组挡板控制按钮一15和一组挡板控制按钮二16,空区四114是学生操作区域,用来调整挡板的升降。

表层板1的表面在斑马线层至十字路口区4之间架设有指示灯架7,指示灯架7靠近十字路口区4一侧依次设有交通指示灯8,水平公路线层和垂直公路线层上均对称设置有指示灯架7,指示灯控制按钮一13和指示灯控制按钮二14均电性连接于交通指示灯8,每个按钮单独对应电性连接于指示灯,指示灯控制按钮一13和指示灯控制按钮二14均设置有三个,指示灯控制按钮一13中的三个按钮分别用来控制水平公路线层上设置的交通指示灯8,即一个控制红灯、一个控制黄灯、一个控制绿灯,实时控制,按下哪个按钮,哪个按钮对应的交通指示灯8就亮,让学生对应交通指示灯8进行对应操作;指示灯控制按钮二14中的三个按钮分别用来控制垂直公路线层上设置的交通指示灯8,按下哪个按钮,哪个按钮对应的交通指示灯8就亮,让学生对应交通指示灯8进行对应操作。

挡板控制按钮一15和挡板控制按钮二16均设置有两个,挡板控制按钮一15电性连接于第一挡板6下方连接的电动伸缩杆11,两个挡板控制按钮一15分别用来控制水平公路线层和垂直公路线层上的第一挡板6的起升和下落,挡板控制按钮二16电性连接于第二挡板10下方连接的电动伸缩杆11,两个挡板控制按钮二16分别用来控制水平公路线层和垂直公路线层上的第二挡板10的起升和下落,来完成相对应的教学动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