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1169阅读:2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笔。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传统的自动笔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包括上杆1、下杆2、笔芯21以及笔嘴3。

传统的自动笔通常在上杆1的端部设置有笔夹14和上罗13,笔夹14通过螺丝12固定在上罗13的上部,而上罗13下部与上杆1通过第一连接部位51连接,从而使得笔夹14、上罗13与上杆连为一体,此外,由于传统的自动笔的笔夹14本身由于螺丝固定的方式造成弹性的大大减小,因此,在螺丝12与上罗13间,还需要加弹簧11,以保证笔夹的弹性。

上杆1与下杆2间设置有塑料卡节23与套节24,套节24与上杆1通过第二连接部位52连接,塑料卡节23与下杆2通过第三连接部位53连接,塑料卡节23与机芯22以螺纹方式连接,从而实现上下杆连接在一起,且笔芯21从笔嘴3处的伸缩;笔嘴3通过第四连接部位54与下杆2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第一至第四连接部位全部依靠胶水粘结,但这样在容易在自动笔的使用过程中或在替换笔芯时,造成脱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且,利用胶水粘结的机构容易造成整个自动笔笔体的弯曲,不仅降低了自动笔的使用寿命,而且日常使用中也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此外,笔夹14依靠弹簧11增加弹力,这种结构容易受人工装配的影响而造成弹力的不足,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生产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自动笔,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笔,包括上杆、下杆、笔芯以及笔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内部设置有塑料上内衬杆,所述下杆内设置有塑料内下杆,所述上杆与下杆间设置有卡节与套节,所述套节与上杆通过第一连接部位连接,所述卡节与塑料内下杆通过第二连接部位连接在一起,所述笔嘴与塑料内下杆通过第三连接部位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连接部位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卡节与塑料上内衬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塑料上内衬杆内还卡设有机芯,所述卡节是与塑料上内衬杆内的机芯以螺纹方式连接,所述笔芯下端套设在机芯内,笔芯上套设有弹簧,具体的,所述笔芯的上端部分分别穿过塑料内下杆、弹簧、以及笔嘴。

优选的,所述上杆端部设置有上罗与笔夹,所述笔夹穿插于上罗的内部与塑料上内衬杆相连接;所述塑料上内衬杆靠近上罗的一端为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罗与塑料上内衬杆以螺纹连接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结构与塑料上内衬杆一体注塑成型,设置在塑料上内衬杆的空腔内部,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柱。

优选的,所述笔夹与塑料上内衬杆通过螺丝连接为一体,具体为:螺丝的螺帽卡在弹性结构构成的中空圆柱上,其螺栓穿过中空圆柱,将笔夹固定在塑料上内衬杆上。

优选的,所述上杆端部设置有上罗与笔夹,所述笔夹套设在塑料上内衬杆上;进一步,所述上罗与塑料上内衬杆以螺纹连接方式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塑料上内衬杆上还设置有凸位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第一至第三连接部位全部为螺纹连接,上罗与上杆也是以螺纹连接方式连接。螺纹的连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胶水粘结,更为稳定,而且避免在自动笔的使用过程中或在替换笔芯时造成的脱胶,保证了自动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弯曲变形,提高了自动笔的使用寿命。

2、塑料上内衬杆中弹性结构的设置,省去了传统自动笔结构中利用弹簧增强笔夹弹性的设置,一方面,避免了人工装配误差造成的弹力的不足,另外也增强了笔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自动笔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笔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自动笔实施例1的塑料上内衬杆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自动笔实施例1的带有凸位点的塑料上内衬杆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笔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作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4所示,本发明自动笔包括上杆1、下杆2、笔芯3以及笔嘴4。所述上杆端部设置有上罗12与笔夹13,所述上杆内部还设置有塑料上内衬杆14,笔夹13穿插于上罗12的内部与塑料上内衬杆14相连接;所述塑料上内衬杆14靠近上罗12的一端为弹性结构141,用以增加笔夹的弹力,所述弹性结构141与塑料上内衬杆14一体注塑成型,设置在塑料上内衬杆14的空腔内部,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柱。进一步,所述笔夹13与塑料上内衬杆14通过螺丝11连接为一体,具体为:螺丝11的螺帽卡在弹性结构141构成的中空圆柱上,其螺栓穿过中空圆柱,将笔夹固定在塑料上内衬杆14上,所述上罗13与塑料上内衬杆14以螺纹连接方式相连接。弹性结构141的设置,省去了传统自动笔结构中利用弹簧增强笔夹弹性的设置,一方面,避免了人工装配误差造成的弹力的不足,另外也增强了笔杆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上杆1内还设置有机芯31,笔芯3的下端则设置在机芯31内,所述机芯31卡设在塑料上内衬杆14内。所述上杆1与下杆2间设置有卡节22与套节23,卡节22与机芯31以螺纹的连接方式连接,套节23与上杆1通过第一连接部位51连接。

所述下杆2内设置有塑料内下杆21,笔芯3的上端部分穿过塑料内下杆21、弹簧32、以及笔嘴4。所述卡节22与塑料内下杆21通过第二连接部位52连接在一起,所述笔嘴4与塑料内下杆21通过第三连接部位53连接在一起,而上杆1和下杆2通过上罗3、卡节22、套节23以及笔嘴4间的挤压压力,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当使用自动笔时,轻轻逆时针旋转上杆1,上杆1会带动机芯31会沿与卡节22间的螺纹向上移动,此时弹簧32被压缩,从而将笔芯3推出笔嘴4的口部;当顺时针旋转上杆1,机芯31会沿与卡节22间的螺纹向下移动,弹簧也同时推动笔芯做向下的运动,从而实现笔芯3缩回笔嘴4。

进一步,第一至第三连接部位全部为螺纹连接,螺纹的连接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胶水粘结,更为稳定,而且避免在自动笔的使用过程中或在替换笔芯时造成的脱胶,保证了自动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弯曲变形,提高了自动笔的使用寿命。

此外,塑料上内衬杆14上还设置有凸位点142,以适应直径较大的上杆。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发明自动笔包括上杆21、下杆22、笔芯23以及笔嘴24。所述上杆端部设置有上罗212与笔夹213,所述上杆内部还设置有塑料上内衬杆214,笔夹213套设在塑料上内衬杆214上;所述塑料上内衬杆214靠近上罗212的一端为弹性结构2141,用以增加笔夹的弹力,所述弹性结构2141与塑料上内衬杆214一体注塑成型,设置在塑料上内衬杆214的空腔内部,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柱。进一步,所述上罗213与塑料上内衬杆214通过螺纹相连接,将笔夹213牢牢地固定在笔体上,且弹性结构的设置,省去了传统自动笔结构中利用弹簧增强笔夹弹性的设置,一方面,避免了人工装配误差造成的弹力的不足,另外也增强了笔杆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上杆21内还设置有机芯231,笔芯23的下端则设置在机芯231内,所述机芯231卡设在塑料上内衬杆214内。所述上杆21与下杆22间设置有卡节222与套节223,卡节222与机芯231以螺纹的连接方式连接。套节223与上杆21通过第一连接部位251连接。

所述下杆22内设置有塑料内下杆221,笔芯23的上端部分穿过塑料内下杆221、弹簧232以及笔嘴24。所述卡节222与塑料内下杆221通过第二连接部位252连接在一起,所述笔嘴24与塑料内下杆221通过第三连接部位253连接在一起,而上杆21和下杆22通过上罗23、卡节222、套节223以及笔嘴24间的挤压压力,牢牢地固定在一起。当使用自动笔时,轻轻逆时针旋转上杆21,上杆21会带动机芯231会沿与卡节222间的螺纹向上移动,此时弹簧232被压缩,从而将笔芯23推出笔嘴24的口部;当顺时针旋转上杆21,机芯231会沿与卡节22间的螺纹向下移动,弹簧也同时推动笔芯做向下的运动,从而实现笔芯23缩回笔嘴24。

进一步,第一至第四连接部位全部为螺纹连接。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