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87441发布日期:2019-01-22 18:2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式显示屏是各类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的主流显示设备,该类显示屏上的每个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像素点后面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tft式显示屏通常包括驱动芯片及屏体。其中,驱动芯片用于控制薄膜晶体管的工作状态,进而使屏体显示相应图像。传统的tft式显示屏在重新开机或休眠唤醒时会出现黑屏现象,而驱动芯片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屏体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何改善驱动芯片的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改善tft式显示屏驱动芯片的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一种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应用于tft式显示屏;所述tft式显示屏包括驱动芯片及屏体;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屏体显示相应图像,且所述屏体利用薄膜晶体管控制像素;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

持续对所述驱动芯片正常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并且,所述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的步骤为: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栅极驱动负电压发生异常抬高现象的概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栅极驱动负电压发生异常抬高现象的概率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正常上电至第一电平;

经过第一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降至第二电平;所述第二电平低于所述第一电平;

经过第二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再升至所述第一电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平介于2.5v至4.8v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时间段介于8ms至12ms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时间段为10ms;优选地,所述第二时间段介于8ms至12ms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时间段为10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平介于1v至2.2v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及数字电路;并且,所述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上电;

经过第三时间段后控制所述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优选地,所述第三时间段介于90ms至110ms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三时间段为100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经过第三时间段后控制所述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的步骤为:

在所述驱动芯片内将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进行逐步降压后,控制所述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驱动芯片内将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进行逐步降压后,控制所述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的步骤为:在所述驱动芯片内将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降低至第一电压,再将所述第一电压降低至第二电压后,控制所述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其中,所述第二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采用的参考电压;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内电荷泵产生的电压。。

一种显示屏电源控制装置,应用于tft式显示屏;所述tft式显示屏包括驱动芯片及屏体;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屏体显示相应图像,且所述屏体利用薄膜晶体管控制像素;所述装置包括:

上电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

正常供电模块,用于持续对所述驱动芯片正常供电。

一种存储介质,应用于tft式显示屏;所述tft式显示屏包括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及屏体;所述存储介质位于所述电源芯片内,并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所述电源芯片内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

持续对所述驱动芯片正常供电。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和屏体;所述电源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

持续对所述驱动芯片正常供电。

上述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中,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由于驱动芯片的电源直接决定驱动芯片向屏体输出的电压的性能,而且电源刚上电时容易出现波动的情况,因此通过改善驱动芯片的上电情况,可以提高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的质量,从而减小屏体出现黑屏的概率,提高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的步骤s100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的步骤s100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中驱动芯片的其中一种具体上电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电源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电源控制装置的上电控制模块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7为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电源控制装置的上电控制模块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应用于tft式显示屏。tft式显示屏包括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及屏体。其中,屏体利用薄膜晶体管控制像素。屏体例如包括像素矩阵、行驱动电路及列驱动电路。像素矩阵包括多个像素及多个像素驱动电路,每一个像素由一个像素驱动电路控制。行驱动电路通过行(扫描)地址总线向各像素驱动电路发送扫描信号。列驱动电路通过列(数据)地址总线向各像素驱动电路发送数据信号。驱动芯片用于控制屏体显示相应图像。驱动芯片分别与行驱动电路、列驱动电路电连接,其负责整个显示屏的数据处理、传送、控制信号的发出等功能。驱动芯片例如由单片机(或fpga)及外围电路构成。电源芯片(poweric)用于向驱动芯片供电。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可以电源芯片来执行。

请参考图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100,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

其中,启动信号例如为在开机或休眠被唤醒后产生的信号。驱动芯片的电源是指由电源芯片向驱动芯片输入的电源。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例如包括栅极驱动正电压vgh、栅极驱动负电压vgl。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后,就会导致屏体的薄膜晶体管工作异常,从而导致屏体发生黑屏。

驱动芯片例如包括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如下所述。

其中,数字电路例如包括输入输出接口及时序控制模块(即tcon模块)。输入输出接口有高速并行总线接口及串行外围接口。时序控制模块例如完成spi接口和rgb接口中数据处理以及驱动芯片中部分模块的时序控制的功能。

模拟电路例如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及像素驱动模块。其中,电源管理模块为驱动芯片内的各部分及显示屏的扫描信号提供电压,电源管理模块例如包括基准电压源、电荷泵、ldo(lowdropout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像素驱动模块例如包括源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及gamma校正模块。其中,源极驱动模块输出灰度电压至屏体内的列驱动电路。栅极驱动模块输出扫描信号(例如包括栅极驱动正电压vgh、栅极驱动负电压vgl)至行驱动电路。gamma校正模块用于向源极驱动模块提供灰度电压,通过调节gamma曲线可实现二进制代码与灰度电压对应关系的变化。

在驱动芯片中,驱动芯片的电源例如包括上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由于电源刚上电时容易出现波动情况,使得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波动,进而导致显示屏出现黑屏,因此通过改善驱动芯片的电源的上电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屏体发生黑屏的概率。

步骤s200,持续对驱动芯片正常供电。

步骤s100执行后,电源芯片按照正常的需求对驱动芯片进行供电,以使得tft式显示屏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中,由于驱动芯片的电源直接决定驱动芯片向屏体输出的电压的性能,而且电源刚开始上电时容易出现波动的情况,因此通过改善驱动芯片电源的上电情况,可以提高驱动芯片输出信号的质量,从而减小屏体出现黑屏的概率,提高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驱动芯片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并且,上述步骤s100为: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驱动芯片输出的栅极驱动负电压vgl发生异常抬高的概率。

其中,栅极驱动负电压vgl由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降压得到。栅极驱动负电压vgl发生异常抬高,是指栅极驱动负电压vgl会出现高于正常电压范围的情况,例如:正常情况下栅极驱动负电压vgl的范围为(-7v,0v),而栅极驱动负电压vgl上升为0.6v时,则认为异常抬高。

在传统的tft式显示屏中,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刚上电后,可能出现电压波动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导致栅极驱动负电压vgl被异常抬高,这时驱动芯片则出现latchup现象(即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异常太高,从而导致薄膜晶体管工作异常)。由于栅极驱动负电压vgl直接控制薄膜晶体管运行,因此,该电压出现异常,将会导致薄膜晶体管无法导通,进而产生黑屏。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善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的上电情况,例如减小波动电流,以降低栅极驱动负电压vgl的幅值,从而可以降低栅极驱动负电压vgl发生异常太高的概率。

具体地,步骤s100的上述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内容,请参考图2。

步骤s111,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正常上电至第一电平。

其中,第一电平可以为电源管理模块的正常供电电压,例如介于2.5v至4.8v之间。可选地,第一电平为3.3v。

步骤s112,经过第一时间段后控制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降至第二电平。第二电平低于第一电平。

其中,第一时间段与电源芯片的transientresponse(瞬态响应)特性有关。transientresponse时间越短,第一时间段越长。优选地,第一时间段介于8ms至12ms之间,例如为10ms。第二电平的大小至少可以保证栅极驱动负电压vgl的大小不会导致屏体出现黑屏问题。第二电平例如介于1v至2.2v。可选地,第二电平例如为1.8v,这时对应的栅极驱动负电压vgl小于0.4v。

具体地,电源芯片可以通过电荷泵或其他能实现降压的电路对第一电平进行降压产生第二电平,以在步骤s112中向电源管理模块提供第二电平。

步骤s113,经过第二时间段后控制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再升至第一电平。

其中,第二时间段与电源芯片的transientresponse(瞬态响应)特性有关。transientresponse时间越短,第二时间段越长。优选地,第二时间段介于8ms至12ms之间,例如为10ms。

具体地,电源芯片同样可以利用电荷泵或其他能够实现降压的电路将第二电平再次升压至第一电平,并在步骤s113中向电源管理模块提供第一电平。

在图2所示的上述具体实现方式中,在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正常上电后,再降低该供电电压,从而可以降低latchup电流,使得栅极驱动负电压vgl开始下降,直至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降低至第二电平,可以解除latchup现象,之后,再重新将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上升至第一电平,即可使驱动芯片正常运行。

因此,上述具体实现方式通过优化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的上电方式(即采用高电平-低电平-高电平)的模式,从而可以降低屏体出现黑屏的概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0具体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来减小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上述驱动芯片包括上述电源管理模块及上述数字电路。并且,上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以下内容,请参考图3。

步骤s121,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上电。

步骤s122,经过第三时间段后控制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

该实施例中,调整了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及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的先后上电顺序,即先控制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上电,经过第三时间段后,再控制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可以使数字电路避免受到与vci相关电路(例如电源管理模块内的升降压电路)的干扰(例如电磁干扰),从而确保数字电路能够正常工作。由于数字电路是驱动芯片的核心控制电路,因此可以提高驱动芯片工作的可靠性,减小了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进而降低显示屏出现黑屏的概率。具体地,第三时间段介于90ms至110ms之间,例如为100ms。

具体地,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例如为输入输出接口的电压vddio。并且,时序控制模块的供电电压dvdd由输入输出接口的电压vddio降压得到。这时,控制输入输出接口的电压vddio后上电,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可以确保时序控制模块的供电电压小于设定电压阈值(例如1.4v),即使得时序控制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具体地,上述步骤s122具体可以为:在驱动芯片内将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进行逐步降压后,控制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

其中,将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进行逐步降压,是指将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依次逐渐降低至一个或一个以上电压。并且,当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的整个降压过程所经历的时间达到第三时间段后,即控制数据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具体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的降压过程可以通过电荷泵或其他可以实现降压的电路来实现。

具体地,上述在驱动芯片内将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进行逐步降压后,控制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的步骤为:在驱动芯片内将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降低至第一电压,再将第一电压降低至第二电压后,控制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其中,第二电压例如为电源管理模块采用的参考电压vref。

其中,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降低至第一电压,再将第一电压降低至第二电压,这一过程共经历的时间为上述第三时间段。例如:可以调节驱动芯片内电荷泵上升沿、下降沿持续的时间,或者时序控制模块共执行的指令条数等方式,来控制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降低至第一电压,再将第一电压降低至第二电压这一过程共经历的时间为上述第三时间段。

具体地,第一电压为vcl,即电源管理模块内电荷泵产生的一个电压。可选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可以通过电荷泵降低至第一电压,再由第一电压降低至第二电压。

进一步地,基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驱动芯片内各电压的上电情况请参考图4。其中,当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上电后,一方面,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保持自身的电压大小,并与电压avdd(即gamma校正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内升降压电路的供电电压)相互配合,通过电荷泵或其他可以降压的电路进行升压产生栅极驱动正电压vgh。vgh的大小例如为avdd+vci、2avdd、2avdd+vci或3avdd。另一方面,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可以通过电荷泵或其他可以降压的电路进行降压,并降低至第一电压vcl。其中,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保持自身的电压大小这一过程与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降低至第一电压vcl这一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当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vci降低至第一电压vcl后,第一电压vcl一方面可以与电压avdd配合进行降压以产生栅极驱动负电压vgl,另一方面,第一电压vcl进一步降压得到第二电压(例如上述的vref)。在图4中,虚线框内从vci上电到降至vref这一过程共经历的时间为上述第三时间段。当降至vref后(即经过第三时间段后),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至图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至图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电源控制装置,应用于tft式显示屏。所述tft式显示屏包括驱动芯片及屏体。所述驱动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屏体显示相应图像,且所述屏体利用薄膜晶体管控制像素。显示屏电源控制装置包括以下内容,请参考图5。

上电控制模块100,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

正常供电模块200,用于持续对所述驱动芯片正常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并且,上电控制模块100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栅极驱动负电压发生异常抬高现象的概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电控制模块100包括以下内容,请参考图6:

第一上电单元110,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正常上电至第一电平。

第二上电单元120,用于经过第一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降至第二电平。所述第二电平低于所述第一电平。

第三上电单元130,用于经过第二时间段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再升至所述第一电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平介于2.5v至4.8v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时间段介于8ms至12ms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时间段为10ms。优选地,所述第二时间段介于8ms至12ms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时间段为10ms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平介于1v至2.2v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芯片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及数字电路。并且,上电控制模块100包括以下内容,请参考图7:

电源上电单元140,用于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上电。

数字上电单元150,用于经过第三时间段后控制所述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所述第三时间段介于90ms至110ms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三时间段为100m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字上电单元150用于在所述驱动芯片内将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进行逐步降压后,控制所述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优选地,数字上电单元150用于在所述驱动芯片内将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降低至第一电压,再将所述第一电压降低至第二电压后,控制所述数字电路的供电电压上电。其中,所述第二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采用的参考电压。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压为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内电荷泵产生的电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电源控制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对应,这里就不再赘述。

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等。该存储介质应用于tft式显示屏。所述tft式显示屏包括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及屏体。所述存储介质位于所述电源芯片内,该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电源芯片内的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

持续对所述驱动芯片正常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执行的步骤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对应,这里就不再赘述。

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计算机等。该电子设备包括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和屏体。所述电源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驱动芯片的电源按照设定规则上电,以减小所述驱动芯片输出的电压发生异常的概率;

持续对所述驱动芯片正常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执行的步骤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屏电源控制方法对应,这里就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