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37719发布日期:2018-06-30 13:0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引发灾害的因素明显增多,各种灾害事故频繁发生,其中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涝等,其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中引发灾害的逃生场所,包括,办公室,商场,汽车,火车,飞机等等,针对不同的场所其应对的逃生方法也是不同的,但是由于人们对灾害常识、灾害隐患没有清楚的认识,缺乏灾害逃生、保护自己减少伤害的方法和技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通过消防知识普及,以及开展相关的消防演习活动,以提高人们对各种灾害掌握基本的应对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以下问题,无法及时的了解每个人的掌握逃生技能的程度,使消防演练难以到令人满意效果,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模拟逃生现场,对使用者的逃生操作进行判断,可有效掌握每个使用者掌握逃生技能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及时了解使用者掌握逃生技能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模拟出逃生场所对应的虚拟场景,并对虚拟场景中的使用者的逃生行为进行测试,以判断操作行为是否正确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使用者掌握逃生技能、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的考核方法及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穿戴设备,用以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

对需要模拟的逃生场所进行建模,并将建模数据保存在所述穿戴设备中,以在所述穿戴设备中显示所述逃生场所对应的虚拟场景,并于所述虚拟场景中构建多个测试项,多个所述测试项用以供使用者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考核测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于所述虚拟场景中在每个所述测试项的位置捕获使用者的操作行为;

步骤S2、对所述操作行为进行判断,以判断当前的所述操作行为是否正确;

步骤S3、若判断当前的所述操作行为错误,则形成一错误记录保存;

若判断当前的所述操作行为正确,则形成一正确记录保存。

优选的,形成所述测试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于所述虚拟场景中创建多个测试对象,每个所述测试对象对应一行为触发器;

步骤A3、对每个所述行为触发器进行功能配置以形成对应的所述测试项。

优选的,为每个所述测试对象的所述行为触发器创建一管理脚本,所述管理脚本用以管理配置所述行为触发器。

优选的,进入所述虚拟场景中的每个使用者对应一身份标识;

每个所述行为触发器对应一检测区域,捕获使用者的操作行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判断使用者是否位于所述检测区域内,并在位于所述检测区域内时执行步骤B2;

步骤B2、获取使用者的所述身份标识,并判断当前的使用者是否是首次进入所述检测区域;

若否,则对使用者于当前的所述检测区域中的所述操作行为不做记录;

步骤B3、所述行为触发器获取当前的使用者的所述操作行为。

优选的,所述穿戴设备提供一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提供一行为记录表;

当判断出使用者的所述操作行为正确时,将所述操作行为对应的所述错误记录保存至所述行为记录表中;

当判断出使用者的所述操作行为错误时,将所述操作行为对应的所述错误记录保存至所述行为记录表中。

优选的,所述穿戴设备提供一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提供一身份临时记录表;

当使用者于所述虚拟场景中进入所述检测区域时,所述行为触发器获取使用者的所述身份标识,并将所述身份标识保存至所述身份临时记录表中。

优选的,每个所述触发器设置有一编号,所述编号与所述测试项一一对应,当使用者于所述虚拟场景中进入所述测试项对应的所述检测区域时,通过当前的所述检测区域中的所述行为触发器获取使用者于当前所述检测区域中的所述操作行为,并对所述操作行为进行判断,以获得所述测试项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所述行为触发器还用以判断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使用者是否离开所述检测区域;

所述身份临时记录表中的所述身份标示对应的离开属性设置包括非首次离开;

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所述行为触发器用以检测位于所述检测区域中的使用者是否离开所述检测区域;

若否,继续执行步骤C1;

步骤C2、判断使用者是否为首次离开,并在为首次离开时将所述身份临时记录表中对应的离开属性设置为非首次离开;

当所述行为触发器检测到进入所述检测区域中的使用者于所述身份临时记录表中的离开属性为非首次离开时,所述行为触发器停止捕获使用者的所述操作行为。

还包括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系统,其中,包括上述的考核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可模拟逃生场所的虚拟场景,并在虚拟场景中捕获使用者的逃生操作行为,并对逃生行为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进而可以针对性的纠正每个使用者的逃生的操作行为,使使用者更有效的掌握逃生技能,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实施例中,关于形成测试项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捕获使用者的操作行为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实施例中,关于判断使用者是否离开检测区域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包括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

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的实施例,其中,提供一穿戴设备,用以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

对需要模拟的逃生场所进行建模,并将建模数据保存在穿戴设备中,以在穿戴设备中显示逃生场所对应的虚拟场景,并于虚拟场景中构建多个测试项,多个测试项用以供使用者在虚拟场景中进行考核测试;

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于虚拟场景中在每个测试项的位置捕获使用者的操作行为;

步骤S2、对操作行为进行判断,以判断当前的操作行为是否正确;

步骤S3、若判断当前的操作行为错误,则形成一错误记录保存;

若判断当前的操作行为正确,则形成一正确记录保存。

针对现有技术中,人们消防意识薄弱,且相关的消防知识普及以及消防演练难以真正使人们掌握逃生技能方面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中,可通过对逃生场所进行建模,以在穿戴设备中模拟出对应逃生场所的虚拟场景,使用者于虚拟场景中进入测试操作,具体是在虚拟场景中提供一显示界面,显示界面中显示有考核系统选项,当使用者选择考核系统选项之后,进入考核系统,考核系统中在设置有测试项的位置捕获使用者的逃生的操作行为,并对使用者的操作行为的正确性进行判断,使用者可根据测试后的错误记录进行针对性的纠正,使使用者更有效的掌握逃生技能,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逃生场所并不局限于办公场所,还可包括商场,汽车,火车,飞机等等,上述的灾害可包括如火灾、洪涝灾害、地震、台风等灾害,对于被困在逃生场所中的被困者,其不同灾害的对应的逃生场所模拟的考核方式也存在差异,根据建立的模型在虚拟场景中的测试项的位置与实体逃生场所的位置一一对应。

因此本技术方案的另一优点在于可模拟不同的逃生场所,以供相关场所的使用者执行模拟逃生操作,适用范围更广。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形成测试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于虚拟场景中创建多个测试对象,每个测试对象对应一行为触发器;

步骤A3、对每个行为触发器进行功能配置以形成对应的测试项。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为每个测试对象的行为触发器创建一管理脚本,管理脚本用以管理配置行为触发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虚拟场景中针对需要对使用者进行考核的位置(如虚拟场景中对应实体环境中的逃生门、逃生出口等等,不同逃生场所建立的模型不同,因此其对应的检测区域也存在不同),创建测试对象并将测试对象命名为行为触发器名称(名称可以自定义设置),此时的测试对象为空对象,对空对象添加碰撞组件,具体是在碰撞组件的显示界面中选择IsTrigger属性,以及调整碰撞体的比例大小和位置,其中碰撞体覆盖的范围就是行为触发器的可以检测到的检测区域;

上述的创建的管理脚本的名称可命名为行为触发器管理器,通过将管理脚本挂载到行为触发器上,以保持管理脚本的有效激活。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进入虚拟场景中的每个使用者对应一身份标识;

每个行为触发器对应一检测区域,如图3所示,捕获使用者的操作行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判断使用者是否位于检测区域内,并在位于检测区域内时执行步骤B2;当使用者处于非检测区域时,则行为触发器则不会被触发;

步骤B2、获取使用者的身份标识,并判断当前的使用者是否是首次进入检测区域;

若否,则对使用者于当前的检测区域中的操作行为不做记录;

步骤B3、行为触发器获取当前的使用者的操作行为。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编辑管理脚本以声明需要的数据结构,其包括:

声明GameObject对象,用以表示使用者的身份信息;

声明List<GameObject>列表,用以保存进入行为触发器中的使用者的身份信息;

声明“是否首次进入检测区域”的表示位,用来判断是否首次进入行为触发器的检测区域;

声明编号,用来标记不同的行为给触发器;

声明“是否执行xxx操作行为”标示位,用来判断是否执行了该操作行为;

其中上述声明所需的函数方法如下:

声明系统中内置的Awake函数,用来动态获取“xxx操作行为”相关的数据对象;

声明考核系统内置的On Trigger Enter(collider colider)函数,其用来检测是否有对象(使用者)进入行为触发器的检测区域;

声明考核系统内置的On Trigger Exit(collider colider)函数,其用来检测是否有对象(使用者)离开行为触发器的检测区域;

声明自定义的Removeobj(GameObject)函数,用以溢出离开行为触发器的对象。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穿戴设备提供一存储模块,存储模块提供一行为记录表;

当判断出使用者的操作行为正确时,将操作行为对应的错误记录保存至行为记录表中;

当判断出使用者的操作行为错误时,将操作行为对应的错误记录保存至行为记录表中。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穿戴设备提供一存储模块,存储模块提供一身份临时记录表;

当使用者于虚拟场景中进入检测区域时,行为触发器获取使用者的身份标识,并将身份标识保存至身份临时记录表中。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触发器设置有一编号,编号与测试项一一对应,当使用者于虚拟场景中进入测试项对应的检测区域时,通过当前的检测区域中的行为触发器获取使用者于当前检测区域中的操作行为,并对操作行为进行判断,以获得测试项的测试结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穿戴设备可以是VR(虚拟现实硬件)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判断使用者的实际的操作行为是否正确的方法包括:

每个标准的操作行为对应一标志位,当使用者执行了该操作行为时且执行真确时,该标志位假设标记为0表示正确,则说明此时的操作行为执行且正确;

若未执行,则将该标志位标记为1表示未执行,则说明此时使用者位于当前的检测位置未执行操作行为;

若执行错误,则将该标志位标记为2表示执行错误,则说明此时使用者位于当前的检测位置执行操作行为错误。

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行为触发器还用以判断在虚拟场景中的使用者是否离开检测区域;

身份临时记录表中的身份标示对应的离开属性设置包括非首次离开;

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行为触发器用以检测位于检测区域中的使用者是否离开检测区域;

若否,继续执行步骤C1;

步骤C2、判断使用者是否为首次离开,并在为首次离开时将身份临时记录表中对应的离开属性设置为非首次离开;

当行为触发器检测到进入检测区域中的使用者于身份临时记录表中的离开属性为非首次离开时,行为触发器停止捕获使用者的操作行为。

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存储模块优选为考核系统中的数据库,在考核系统中设置有一管理员身份,管理员登录考核系统之后拥有最高的操作权限,其可以于数据库中数据查询每个使用者的考核结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系统。

一种模拟逃生的考核系统的实施例,其中,通过考核系统执行上述的模拟逃生的考核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