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端注墨的毛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969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尾端注墨的毛笔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尾端注墨的毛笔结构。



背景技术:

毛笔是中国几千年的智慧发明,毛笔字书法艺术具有修身养性的功能,但是由于毛笔在书写过程中蘸墨麻烦与不卫生,导致练习书写的人越来越少。

为此设计一种不用蘸墨可以长时间书写的配合一插式注墨瓶的毛笔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不用蘸墨可以长时间书写的配合一插式注墨瓶的毛笔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尾端注墨的毛笔结构,包括:笔帽、毛笔头、笔杆和尾盖,其特征在于:笔杆的尾端的外侧套设有尾盖,笔杆尾端的内部嵌设有封注墨硅胶,笔杆头端的内部套设有笔头座,笔头座分为底块与支座块,底块的中央与引水芯的底端相固定,引水芯套设在支座块内部,引水芯的一侧外缘与支座块的内圈表面相接触,支座块的顶端固定有毛笔头,引水芯的顶端嵌设在毛笔头中,支座块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支座块与底块相接触的位置套设有封气水硅胶,笔杆的头端外部套设有笔帽,笔帽内部设有帽内圈。

所述笔杆为中空的。

所述弹簧位于封气水硅胶的上方。

所述封气水硅胶分为上封气水硅胶与下封气水硅胶。

所述帽内圈的直径与笔头座中支座块固定毛笔头的部位的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笔杆中注满了墨水,同时采用了笔头座与引水芯结合设计的毛笔头部结构,使得墨水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顺利注入毛笔头,方便书写,避免了书写过程中频繁的蘸取墨水,保证了毛笔可以长时间书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不书写的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书写状态的示意图。

参见图1~图2,1为笔杆,2为尾盖,3为封注墨硅胶,4为笔头座,4-1为底块,4-2为支座块,5为引水芯,6为毛笔头,7为弹簧,8为封气水硅胶,9为笔帽,10为帽内圈,8-1为上封气水硅胶,8-2为下封气水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尾端注墨的毛笔结构,包括:笔帽9、毛笔头6、笔杆1和尾盖2,笔杆1的尾端的外侧套设有尾盖2,笔杆1尾端的内部嵌设有封注墨硅胶3,笔杆1头端的内部套设有笔头座4,笔头座4分为底块4-1与支座块4-2,底块4-1的中央与引水芯5的底端相固定,引水芯5套设在支座块4-2内部,引水芯5的一侧外缘与支座块4-2的内圈表面相接触,支座块4-2的顶端固定有毛笔头6,引水芯5的顶端嵌设在毛笔头6中,支座块4-2的外部套设有弹簧7,支座块4-2与底块4-1相接触的位置套设有封气水硅胶8,笔杆1的头端外部套设有笔帽9,笔帽9内部设有帽内圈10。

本实用新型中笔杆1为中空的,方便在笔杆中注满墨水。

本实用新型中弹簧7位于封气水硅胶8的上方,使得墨水不会进入弹簧部件,损坏弹簧。

本实用新型中封气水硅胶8分为上封气水硅胶8-1与下封气水硅胶8-2,在上封气水硅胶与下封气水硅胶之间留有间隙,方便了空气、墨水的进入,形成墨水进入引水芯的路径。

本实用新型中帽内圈10的直径与笔头座4中支座块4-2固定毛笔头6的部位的直径相同,使得在毛笔不使用的状态中,让帽内圈压下笔头座的支座块,支座块下移,阻挡住了墨水进入引水芯的路径,使得墨水被锁在笔杆内,不会外漏。

在具体实施中,拔下笔帽,弹簧回复,带动笔头座向上回复原状,打开了墨水进入引水芯的路径,使墨水通过引水芯渗入毛笔头,毛笔可以进行正常书写,避免了书写过程中频繁的蘸取墨水,保证了毛笔可以长时间书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