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订机投书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820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胶订机投书夹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订机,特别涉及一种胶订机投书夹板。



背景技术:

胶订是书籍的主要装订方式,一般是在胶订机上完成,胶订机也叫包本机,用于为书芯上包上封皮。椭圆胶订机和圆盘胶订机是目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胶订机,一般包括轨道、书夹、上胶装置、上封装置、压实成型装置等。书夹设有多个,使用时,书夹子在传动链条带动下绕着恒定椭圆轨迹运动,依次完成对书本的进书芯- 铣背- 上侧胶- 上背胶- 给封面- 封面压痕- 封面与书芯合成- 书背压紧成型- 成品输出这样一个过程。

现有的胶订机投书机构,可参考申请号为01224656.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图书胶订机;其中,与轨道滑移连接的书夹包括固定板与位于固定板外侧的活动板,活动板通过固定板的框架滑移配装在固定板上,框架在固定板内侧装有弹簧;其中,投书机构包括书夹张开装置和书夹暂停装置,书夹张开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书夹活动板的框架内部中心的一个向内侧凸出的滑轮,以及位于导轨内侧并与滑轮相对应的滑轮导板,而书夹暂停装置包括一段传动链的加长轨道,传动链带动书夹移动。当书夹到达投书工位时,投书机构使书夹暂停并张开,工人在书夹内装书,具体步骤为:传动链进入加长轨道中后,传动链与书夹相分离,使书夹停止,当书夹停止后,滑轮在滑轮导板的导向下被压下,因而书夹打开,固定板与活动板间形成装书位,放上书后,传动链从加长轨道离开,传动链重新与书夹接触并带动书夹继续前进。

通过工人直接用手将书芯安装在书夹上,难以保证书芯与书夹的相对高度位置,这样在后续工序中对书芯下端进行操作时,难以保证其他机构与书芯的配合,进而无法保证书的胶订效果,比如滑过工作台上的涂胶轮进行涂胶,必须与沾有胶水的涂胶轮接触进行涂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书芯与书夹的相对高度位置且书芯整齐夹持于书夹的胶订机投书夹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胶订机投书夹板,包括位于投书工位处的主体;主体包括与工作台固接的底板以及与底板滑移连接的侧板,底板上连接有固定侧板的固定件;底板固接有位于侧板一侧的定板,定板与侧板之间形成供书芯插入的限位槽;与书芯插接的限位槽位于装书位正下方,限位槽延伸方向与书夹移动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书夹自动打开,将书芯从上方放置到装书位中,书芯的下端插入限位槽,托住书芯,书芯下端不会散开,保证了书芯的整齐程,而且保证了书芯从书夹下端露出的部分的宽度一定,便于后续工序对这一部分进行涂胶等工序;同时书芯滑出主体后,保证书芯与工作台留有间隙,防止书芯下端在工作台接触并磨损;当书夹刚继续在轨道上滑移时书夹保持打开状态,书芯受主体的摩擦力均抵接在装书位一侧的壁面上,使书芯的每一页对齐在这个壁面上,又由于主体对书芯的下端进行限位,当书芯将从主体滑出的同时,书夹关闭从而固定书芯,这样书夹可以整齐地夹持书芯,进而保证书芯与封面的充分接触,保证胶订后书本的美观程度。

较佳的,定板与侧板的相邻面与固定板靠近装书位的侧面共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统一装书位与限位槽的变化基准,无论限位槽大小如何改变,保证限位槽均位于装书位正下方,便于调整限位槽的大小,并保证书芯在书夹夹持的竖直平整状态、不会产生弯曲。

较佳的,底板与侧板螺栓连接,侧板顶面开有若干被螺栓贯穿的一字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松开螺栓,沿一字孔滑移侧板,进而根据书芯的规格改变限位槽的大小,保证限位槽与书芯相适应,进而保证了书芯的整齐,调整完成后,重新旋紧螺栓以固定侧板。

较佳的,侧板垂直于限位槽的两侧面与底板的两侧面分别共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通过一字孔滑移侧板后,用手挤压侧板的两侧面与底板的两侧面,使它们重新共面,再旋紧螺栓以固定侧板,防止了以下情况的产生:螺栓的螺杆与一字孔之间留有间隙,导致侧板滑移后可能倾斜的固定在底板上,进而限位槽变形,限位槽无法良好的对书芯进行限位;这样保证限位槽夹持书芯的下端,进而保证了书芯的整齐。

较佳的,工作台固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螺纹连接有丝杠,丝杠位于侧板远离限位槽一侧且与侧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丝杠,丝杠将自身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推、拉侧板进行滑移以改变限位槽的大小,并通过螺纹自身的自锁能力固定侧板,达到了侧板与底板滑移固定连接;并且通过丝杠的高精度保证了侧板在底板上直线运动,进而防止了限位槽在滑移后变形,保证了限位槽对书芯的夹持作用,进一步保证看书芯的整齐。

较佳的,侧板靠近安装板一侧固接有位于丝杠两侧的导向杆,导向杆贯穿安装板并与安装板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导向杆保证侧板滑移方向准确,进而保证侧板滑移后,停留在凹槽任意位置均能保证侧板与底板的平行,即保证限位槽两侧壁面的平行,利于限位槽夹持书芯的下端,进而保证了书芯的整齐。

较佳的,丝杠与侧板转动连接的另一端固接有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旋钮提供一个着力点,便于转动丝杠以调节限位槽的大小。

较佳的,限位槽长度不小于装书位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保证书芯在限位槽中充分的滑移,进而保证书芯的每一页均抵接在装书位一侧的壁面上,进一部保证了书芯的整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主体托住书芯从而对书芯上下限位,并通过在书芯上滑移,使书芯抵接在壁面上,保证了书芯的整齐;利用主体的限位槽替代间隙,不但保证了书芯从书夹下端露出,还对书芯下端进行夹持,进一步保证书芯的整齐;由于书芯厚度不同,通过侧板与底板的滑移固定,调整限位槽的大小,保证书芯对限位槽的夹持。

附图说明

图1是胶订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书夹投书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3是书夹投书中间状态及结束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安装板;2、书夹;21、固定板;22、活动板;23、滑柱;3、主体;31、底板;32、侧板;321、一字孔;33、限位槽;4、书芯;5、丝杠;51、旋钮;6、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胶订机投书夹板,包括位于投书工位处的主体;主体包括与工作台1焊接的底板31以及与底板31滑移连接的侧板32。

底板31成长方形板状,底板31远离工作台1边缘一侧铸造有定板33。定板33也成长方形板状,且宽度小于底板31的宽度。另外定板33与侧板32的相邻面与固定板21靠近活动板22的侧面共面。

底板31在定板33一侧开有两个螺纹孔,从而底板31与侧板32螺栓连接。相应的,侧板32顶面开有两个沿垂直于书夹2滑移方向设置的一字孔321,螺栓贯穿一字孔321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实现侧板32与底板31的滑移固定连接,侧板32垂直于限位槽34的两侧面与底板31的两侧面分别共面。

侧板32安装在底板31上,并位于定板33一侧,从而定板33与侧板32之间形成供书芯4插入的限位槽34。与书芯4插接的限位槽34位于装书位正下方,限位槽34延伸方向与书夹2移动方向一致。

用于夹持书芯4下端的限位槽34通过侧板32在底板31上滑移改变大小。更换书芯4厚度后需要调整限位槽34,松开螺栓,沿一字孔321滑移侧板32,进而根据书芯4的规格改变限位槽34的大小,用手挤压侧板32的两侧面与底板31的两侧面,使它们重新共面,再旋紧螺栓以固定侧板32,完成对限位槽34的调整。

如图2和图4所示,图2和图4中左侧书夹2处于待投书状态,中间书夹2处于投书过程中,而右侧书夹2处于投书完成状态。当书夹2移到主体3上方时,书夹2自动打开,将书芯4从上方放置到装书位中,而书芯4的下端插入限位槽34中,从而主体3托住书芯4,由于位槽33底面与书夹的垂直距离保持不便,所以书芯4从书夹2下端露出的部分的宽度一定;如图3和图4所示,当书夹2刚继续在轨道上滑移时,书夹2保持打开状态,书芯4受主体3的摩擦力保证不动,而书夹2继续前进,从而书芯4抵接在滑柱23的内侧壁面上,使书芯4的每一页对齐在这个壁面上,又由于主体3对书芯4的下端进行限位,当书芯4将从主体3滑出的同时,书夹2关闭从而固定书芯4,这样书夹2可以整齐地夹持书芯4,进而保证书芯4在下面的工序中与胶轮、封面充分接触,保证胶订后书本的粘接牢固、不易开胶。

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工作台1侧面焊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成板状且安装板11顶面高于工作台1顶面,安装板11开有水平设置且指向侧板32的螺纹孔,而侧板32纵截面成L形。

安装板11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丝杠5,丝杠5位于侧板32远离限位槽34一侧,丝杠5一端与侧板32转动连接。丝杠5与侧板32转动连接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11并固接有旋钮51。

侧板32靠近安装板11一侧固接有位于丝杠5两侧的导向杆6,导向杆6与两根丝杠6相互平行,导向杆6贯穿安装板11并与安装板11滑移连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