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5341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档案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档案管理文件领域,特别是涉及档案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档案盒一般为方形结构,当把档案盒从档案柜取出和放入时,档案盒与档案柜之间产生摩擦,容易对档案盒的表面造成摩损,从而缩短档案盒的寿命。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需要将档案搬动、整理、归档。在档案盒搬动、移动过程中,因传统的档案盒不具有持握功能,容易造成档案盒的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档案盒在提取、放入时会造成磨损,以及不方便远距离移动的缺陷,提供一种档案盒。

一种档案盒,包括:盒体、盒盖、把手和滚动组件,所述盒体设置有开口,所述盒盖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盒盖的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靠近所述开口的位置,所述盒盖的所述第二端活动盖合于所述盒体,且所述盒盖活动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盒体的外侧面以及所述盒盖分别上设置有防磨条,所述把手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滚动组件包括连接部和滚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滚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防磨条为防磨胶条。

进一步地,所述盒盖设置有粘贴块,所述盒体的外侧面设置有粘贴带,所述粘贴带与所述粘贴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设置有扣合件,所述扣合件开设有通孔,所述粘贴带穿设于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组件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内侧设置有网袋,所述网袋内设置有干燥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盒体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盒体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盒盖的边沿设置有密封胶体,所述盒盖通过所述密封胶体抵接于所述盒体。

上述档案盒的有益效果是:档案盒的底部设置有滚动组件,当把其从档案柜取出和放入时,滚动组件的滚动能够有效减小档案盒的阻力,使得档案盒共容易取出和放入,而盒体表面的防磨条则可以有效避免档案盒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档案盒的寿命,把手使得用于易于握持,便于档案盒的搬动和整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档案盒的闭合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档案盒的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档案盒10,包括:盒体100、盒盖200、把手400和滚动组件300,所述盒体100设置有开口101,所述盒盖200具有第一端210和第二端220,所述盒盖200的所述第一端210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100靠近所述开口101的位置,所述盒盖200的所述第二端220活动盖合于所述盒体100,且所述盒盖200活动封闭所述开口101,所述盒体100的外侧面以及所述盒盖200分别上设置有防磨条500,所述把手400与所述盒体100连接,所述滚动组件300包括连接部310和滚轮320,所述连接部310与所述盒体100固定连接,所述滚轮320滚动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10上。

本实施例中,盒体100具有长方体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容置腔,用于放置档案,盒体100的开口101与容置腔连通,盒盖200盖合于盒体100,使得开口101密封,进而使得容置腔内的档案能够被妥善保存。盒体100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防磨条500,防磨条500能够有效保护盒体100表面,避免造成盒体100磨损,且盒盖200上的防磨条500同样能够防止盒盖200磨损。应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盒盖200为长方形结构,该盒盖200的第一端210即为盒盖200的一侧边,盒盖200的第二端220即为盒盖200的与第一端210相对设置的另一侧边。

本实施例中,滚动组件300设置于盒体100的底部,防磨条500设置于盒体100的一侧的侧面,盒盖200设置于盒体100的另一侧,例如,两个防磨条500分别设置于盒盖200的表面以及与盒盖200相对的一面的外侧面,这样,两个防磨条500相对设置,能够有效放置档案盒10摩擦受损。而滚动组件300设置在盒体100的底部,有利于承载档案盒10的重量,使得档案盒10与档案柜的摩擦力更小,使得档案盒10更轻易地从档案柜中取出。把手400设置于盒体100的前端的端面,这样,有利于用于手持把手400将档案盒10取出,且用户可通过手持档案盒10进行携带。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档案盒10,进一步地,所述防磨条500为防磨胶条,即本实施例中,防磨条500的材质为橡胶,例如,防磨条500为防磨橡胶条,橡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由于防磨条500凸起设置于盒体100的表面以及盒盖200,因此,能够有效保护档案盒10,避免档案盒10受损。应该理解的是,防磨条500能够保护档案盒10,但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而由档案盒10的底部设置有滚动组件300,能够减小底部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档案盒10能够有效克服防磨条500与档案柜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移动档案柜易于取出。

为了减小防磨条500与柜体之间的摩擦力,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磨条为帆布条,又如,所述防磨条的材质为帆布,帆布具有较强的硬度,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且帆布与档案柜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使得档案盒10更为轻易地取出。

为了进一步减小摩擦,且为盒体100提供良好支撑,进一步地,所述滚动组件300的数量为四个,例如,四个滚动组件300分别设置于盒体100的底部的四个对角,这样,四个滚动组件300能够均匀地受力,使得盒体100得到充分支撑,且有效进一步减小摩擦,使得档案盒10更为轻易地从档案柜中取出。

为了使得盒盖200能够稳固地与盒体100连接,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盒盖200设置有粘贴块600,所述盒体100的外侧面设置有粘贴带700,所述粘贴带700与所述粘贴块600连接。例如,粘贴带700与粘贴块600通过魔术贴结构进行粘贴,这样,盒盖200和盒体100通过粘贴带700和粘贴块600的粘贴连接,更为稳固的连接,使得盒盖200能够稳固地盖合于盒体100,封闭开口101,有效避免档案从开口101滑出。

为了进一步固定粘贴带700,避免粘贴带700在档案盒10取出过程中被滑开,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盒体100设置有扣合件800,所述扣合件800开设有通孔801,所述粘贴带700穿设于所述通孔801,例如,粘贴带700一端与盒体100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801与粘贴块600连接,这样,扣合件800能够有效避免粘贴带700从粘贴块600上脱落,且有效避免档案盒10在移动过程中碰触异物而导致粘贴带700被卡而从粘贴块600上脱落,进而使得盒盖200稳固地封闭盒体100的开口101,有效避免档案滑出。

为了使得档案盒10内保持干燥,使得档案能够保存更长时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盒体100的内侧设置有网袋900,所述网袋900内设置有干燥块(图未示),例如,干燥块为干燥剂,例如,干燥块为干燥颗粒,即干燥块具有颗粒状结构,例如,干燥剂为蒙脱石,例如,干燥块为蒙脱石干燥块,蒙脱石是一种无腐蚀、无毒、无公害的干燥剂,在档案盒10内使用,不会对档案造成腐蚀,且有效干燥防潮,使得档案能够保存更长时间。

为了避免干燥块从网袋900中掉出,例如,干燥块的粒度为7目至4目,例如,网袋900具有网孔,网孔的孔径小于2mm,这样,由于干燥块的粒度较大,平均直径大于2mm,能够有效避免干燥块从网袋900中掉出,且由于网孔的孔径不会太小,有利于干燥块对水分的吸收,进而使得防潮效果更佳。

为了对档案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档案盒10还包括固定带(图未示),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盒体100的内侧面,例如,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盒体100两个相对设置的内侧面,例如,该固定带为橡筋带,这样,通过固定带能够有效固定档案盒10内的档案,使得档案能够贴覆于盒体100的内侧表面,使得档案的放置更为整齐规律。

为了使得档案盒10密封效果更佳,使得档案能够保存更长时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盒盖200的边沿设置有密封胶体220,所述盒盖200通过所述密封胶体220抵接于所述盒体100,例如,所述密封胶体220抵接于所述盒体100的内侧面,这样,通过密封胶体220使得盒盖200与盒体100之间的间隙更小,使得档案盒10的容置腔得到充分密封,有效防止水汽进入容置腔内,进而使得档案能够保存更长时间。

上述各实施例中,档案盒的底部设置有滚动组件,当把其从档案柜取出和放入时,滚动组件的滚动能够有效减小档案盒的阻力,使得档案盒共容易取出和放入,而盒体表面的防磨条则可以有效避免档案盒的磨损,从而延长了档案盒的寿命,把手使得档案盒易于握持,便于档案盒的携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