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3284发布日期:2018-06-16 00:5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中的《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 10002-2004)中的规范要求,架空线路必须设置标志牌及安全警示牌,标志牌的信息内容包含了线路的名称、电压等级、杆塔编号、运行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及各类警示提示等信息量,以利于巡检人员工作,标志牌须安装于线路的各类铁塔及水泥预制杆上。

现有标志牌的安装技术均采用此三类方式:玻璃胶粘贴于杆塔上,或用铁丝或金属扎带捆绑安装于杆塔上,或采用铆钉或螺丝安装于杆塔上。现有标志牌的安装技术若采用玻璃胶粘贴,存在易老化,导致标志牌脱落、遗失。用铁丝或金属扎带捆绑的技术形式安装,存在稳定性不强,易晃动、变形、损坏等因素。若采用打眼后铆钉或螺丝安装,又存在电源使用的不方便性。且标志牌现有的技术结构为单一的铝板片,抗风力弱,易变形。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的编号还具有连贯性,倘若线路中新增或变更设备设施,编号顺序变更的后序标志牌会因拆除的因素受损,须重新生产制作及安装,导致更换不方便,成本高等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标志牌安装中的不稳定、易受损、安装不方便、难更换,成本高等问题因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包括标志牌固定系统和标志牌框架固定系统,标志牌固定系统与标志牌框 架固定系统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标志牌固定系统包括与标志牌相适应的插槽、插槽框和插槽框顶盖,方便标志牌插入和取出。

可选的插槽间隙为2-4毫米。

可选的插槽框和插槽框顶盖采用不锈钢材质,方便固定连接且不易变形。

可选的插槽框顶盖采用活页与插槽框固定连接。

可选的标志牌框架固定系统包括螺丝滑道、螺丝滑道堵头、抱箍和螺丝,螺丝滑道与插槽框背面竖式固定连接,螺丝滑道堵头位于螺丝滑道上端,位置相对固定,防止螺丝从上端滑出螺丝滑道,螺丝帽端位于螺丝滑道内,螺丝在螺丝滑道内上下滑动调节插槽框位置,抱箍通过螺丝与螺丝滑道固定连接。

可选的螺丝滑道有1-5个,相互平行且都与插槽框竖式固定连接,且每个螺丝滑道配置1-2个螺丝滑道堵头和2个螺丝,2个螺丝固定一个抱箍。

可选的抱箍根据被环绕固定物体的形状不同包括方形和半圆形,被环绕固定物体如为方形或三角形,则抱箍采用方形,防止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围绕被环绕固定物体旋转。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框架结实稳固,不易变形;

2、框架不易老化、不易生锈、抗腐蚀;

3、框架的插取式设计理念,解决了标志牌的更换困难、拆除易损坏而造成成本较高的难题;

4、抱箍采用方形,可有效防止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围绕被环绕固定物体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侧面图;

图2为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正面图;

图3为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背面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插槽框;2-螺丝滑道;3-插槽;4-插槽顶盖;5-螺丝滑道堵头;6-抱箍;7-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图1、图2、图3分别展现了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的侧面图、正面图和背面图,且电力架空线路标志牌框架的主材采用不锈钢,铝型材、热镀锌铁组成,首先杜绝了现有技术中生锈情况的发生。插槽框1首先使用不锈钢方管焊接成与所需标示牌同大尺寸的方形底框,不锈钢90°直角折片焊接于底框外侧,折片正面与底框间隙3mm,形成插槽3,可进行标志牌的插入和取出,插槽顶盖4采用活页焊接相连,可进行打开与关闭,保证插槽框1整体的美观。底框背面采用铆钉固定两条铝型材螺丝滑道2,滑道顶面焊接不锈钢螺丝滑道堵头5,可防止螺丝7从螺丝滑道2顶端滑出脱落。安装时采用δ5mm热镀锌扁铁方形抱箍6及热镀锌螺丝7固定于预制角铁上,水泥杆上使用半圆形抱箍6安装。

此实用新型的框架,解决了安装技术上的易脱落,易生锈,不稳固,更换不方便,成本高等问题。框架稳固性强,抗变形,解决了单片铝板的抗风力弱,易晃动、变形的问题。安装时不须打眼,不须使用电源,可任意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调节位置,安装工具简易,安装方法简单易行,不受基塔角钢方向影响。

只须一次安装,且无须携带过多的安装工器具,一把活动搬手即可完成安装工作,在安装位置可上下左右进行相关调节。安装稳定牢固,抗风力,不易变形。标志牌安装后与基塔面始终保持一致,便于巡视观察,不像捆绑式安装易受三角角钢的缺口面影响造成标志牌旋转或倾斜。后期更换标志牌无须再次拆卸和安装,取出要替换的旧标志牌,插入新标志牌后即可完成更换工作。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