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磁性科普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8863发布日期:2018-07-20 21:4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科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磁性科普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楞次定律是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阻尼是指任何振动系统在振动中,由于外界作用或系统本身固有的原因引起的振动幅度逐渐下降的特性,以及此一特性的量化表征。在电学中,是响应时间的意思。本实用新型采用磁块在金属管中下落时,引起金属管中磁通量发生变化,金属管中产生涡流,根据楞次定律,涡流的磁场阻碍磁块的运动。由于2个金属管的开口不同,金属管中产生的涡流大小也不同,则磁块受到的阻碍作用也不同,所以磁块下落的快慢也不同。从而直观的感受到阻尼现象的实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效果明显的新型磁性科普演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磁性科普演示装置,包括工作台与磁铁块,其中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有两根亚克力管,分别为空管与磁管,磁管内设有磁铁,空管与磁管上设有铝环套接,空管与磁管的顶端设有盖板,盖板的下方设有扣板,铝环可以扣板相卡接,扣板与盖板之间设有弹性连杆,工作台在空管与磁管之间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设有水平杆,水平杆与固定杆上均设有标尺。

优选的,所述磁铁包括若干磁块,所述磁管内设有若干卡块,磁块卡接在卡块上。

优选的,所述铝环外设有卡套,卡套上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在所述空管与所述磁管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前方设有计时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水平杆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穿过固定杆,固定杆在水平杆的下方设有螺母。

有益效果是:本装置是用于演示阻尼现象的实验台。本装置主要是通过两根亚克力管,一根有磁性,一根没有,当铝环从亚克力管的顶端下落的过程中,降落速度不同而显示阻尼现象。本装置的两根亚克力管分别为空管与磁管,用于做对比。磁管内的磁铁为磁块组成,可以自由改变磁块的数目与位置,形成变量,而比较其实验结果,更便于青少年理解阻尼现象。固定杆与水平杆可以保证空管与磁管上的铝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计时器与显示屏可以将实验结果显示出,使得对比更加明显。弹性连杆可以保证扣板扣在铝环的下方,而将铝环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性科普演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2,压力传感器;3,计时器;4,空管;5,扣板;6,弹性连杆;7,铝环;8,盖板;9,水平杆;10,固定杆;11,螺母;12,磁管;13,磁块;14,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性科普演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磁性科普演示装置,包括工作台1与磁铁块,其中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设有两根亚克力管,分别为空管4与磁管12,磁管12内设有磁铁,空管4与磁管12上设有铝环7套接,空管4与磁管12的顶端设有盖板8,盖板8的下方设有扣板5,铝环7可以扣板5相卡接,扣板5与盖板8之间设有弹性连杆6,工作台1在空管4与磁管12之间设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上设有水平杆9,水平杆9与固定杆10上均设有标尺。

结合附图,所述磁铁包括若干磁块13,所述磁管12内设有若干卡块14,磁块13卡接在卡块14上。所述铝环7外设有卡套,卡套为卡通形状,卡套上设有凹槽。所述工作台1在所述空管4与所述磁管12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2的前方设有计时器3。所述固定杆10的上端设有螺纹,所述水平杆9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穿过固定杆10,固定杆10在水平杆9的下方设有螺母11。

在磁管12内放置合适数量的磁块13,并盖上盖板8,通过螺母11将水平杆9固定在固定杆10上,使得水平杆9与铝环7平齐。拉动弹性连杆6,使得扣板5与铝环7脱离,铝环7即悬空,压力传感器2可以检测到压力的改变,计时开始,铝环7落到工作台1上压力传感器2再次检测到压力改变,计时停止。此外,磁块13可位于不同位置的卡块14上而改变分布。

基于上述,本本装置是用于演示阻尼现象的实验台。本装置主要是通过两根亚克力管,一根有磁性,一根没有,当铝环7从亚克力管的顶端下落的过程中,降落速度不同而显示阻尼现象。本装置的两根亚克力管分别为空管4与磁管12,用于做对比。磁管12内的磁铁为磁块13组成,可以自由改变磁块13的数目与位置,形成变量,而比较其实验结果,更便于青少年理解阻尼现象。固定杆10与水平杆9可以保证空管4与磁管12上的铝环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计时器3与显示屏可以将实验结果显示出,使得对比更加明显。弹性连杆6可以保证扣板5扣在铝环7的下方,而将铝环7固定。卡套为卡筒形状,更吸引青少年,凹槽便于铝环7的拿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