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职院校智慧教学互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2888发布日期:2018-09-28 20:0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职院校智慧教学互动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是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件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实现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传统教学模式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老师没有精力关注到班级每个学生的表现;2、老师无法量化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3、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参与感有待提高;4、课堂信息记录得不够全面完整,教师教研无据可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职院校智慧教学互动系统,打破传统学习空间的限制,赋予学生更大的主动性,集成各种课堂教学信息资源,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智慧魅力课堂教学管理平台,创造全新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职院校智慧教学互动系统,包括讲台、座椅、教师端控制装置、学生端控制装置、云服务器、投影仪和投影幕布,教师端控制装置连接投影仪,教师端控制装置与学生端控制装置均连接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教师端控制装置包括保护壳、教学终端和触摸显示屏,教学终端设于保护壳内,保护壳活动连接触摸显示屏的一侧,讲台上设有安装槽,保护壳设于安装槽内,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U型挡杆,U型挡杆限制触摸显示屏转动,教学终端包括电源模块、教师登录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内容编辑模块、同步显示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微处理器,电源模块、教师登录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内容编辑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与无线通讯模块分别连接微处理器,内容编辑模块连接数据管理模块,微处理器分别连接触摸显示屏与投影仪,教师登录模块连接无线通讯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云服务器,学生端控制装置包括展示壳、触控屏和学生终端,触控屏设于展示壳上,学生终端设于展示壳内,学生终端包括供电模块、学生登录模块、答题编辑模块、无线网络模块、数据传导模块和控制器,供电模块、学生登录模块、答题编辑模块、无线网络模块、数据传导模块分别连接控制器,学生登录模块连接无线网络模块,无线网络模块连接云服务器,控制器连接触控屏,微处理器通过同步显示模块连接控制器,座椅的一侧设有L型固定管,展示壳设于L型固定管上;该教学互动系统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打破传统学习空间的限制,赋予学生更大的主动性,集成各种课堂教学信息资源,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智慧魅力课堂教学管理平台,创造全新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进一步,安装槽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盖板,盖板盖合安装槽,盖板的一侧设有挡块,挡块的设置方便人施力把握,打开盖板,下课后任课教师滑动盖板,通过盖板将安装槽盖合,从而减少灰尘、垃圾进入安装槽中,提高清洁度,且保护了教师端控制装置,使其隐藏在安装槽内,防尘防潮,不容易受到外力撞击。

进一步,教学终端还包括二维码识别处理器,二维码识别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讲台上设有二维码摄像头,二维码摄像头连接二维码识别处理器,上课前学生只需将自己的个人二维码对准二维码摄像头,二维码摄像头采集二维码图像,通过二维码识别处理器识别这个二维码图像,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数据信息发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这个数据信息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读取对应的学生信息,自动完成考勤记录,节约点名时间,智能管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教师登录模块与学生登录模块均连接有移动APP终端,师生可从手机上下载对应的APP,教师输入个人信息后通过教师登录模块进入云服务器,上传教学资料,实现远程操作,学生输入个人信息后通过学生登录模块进入云服务器,可查看自己每节课程的考勤情况,了解自己的平时成绩,云服务器将学生的留言及考勤记录通过移动APP终端自动推送到任课教师及管理部门的手机端,实时主动,便捷高效。

进一步,讲台的一侧分别设有储物柜、容纳槽和置物槽,容纳槽内设有坐凳,置物槽内纵向分布有隔板,储物柜内可暂存物品,增加收纳空间,坐凳方便任课教师就坐,缓解站立疲劳,隔板将置物槽分隔成多个储存空间,方便分类存放物品,提高空间利用率,储物空间多,储物量大,实用性大大增强。

进一步,容纳槽内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一侧设有开口槽,坐凳包括支撑板、支柱和坐板,支柱设于支撑板与坐板之间,坐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开口槽卡接支柱,将支柱嵌入开口槽内,即可将坐凳限位固定在限位板,使得坐凳收纳在容纳槽内,讲台的占用空间不会增加,整体性好。

进一步,讲台上设有围板,围板对讲台台面的外侧起到围合作用,讲台上放置的物品不会从外侧滑落,也方便清理讲台台面的垃圾。

进一步,展示壳的一侧设有数据传输接头,数据传输接头连接控制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常用设备(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通过数据传输接头将自己的资源传输至控制器,再经数据传导模块共享到云服务器,有利于学生交互协作学习,实现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

进一步,座椅的底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锚固孔,向锚固孔内打入锚固钉,即可将座椅固定到地面上,座椅无法滑动,间隔等距固定座椅,使得教室桌椅排布有序,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

进一步,学生终端还包括留言模块,留言模块连接控制器,学生通过留言模块可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便于教师登录后查看,做出相应的教学改善,查漏补缺,也可对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进行评价,留言出现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便于管理员登录后完善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槽内活动连接有U型挡杆,U型挡杆限制触摸显示屏转动,将触摸显示屏向上翻转,再转动U型挡杆,通过U型挡杆将触摸显示屏的背面抵住,U型挡杆将触摸显示屏支撑固定,显示屏呈现倾斜状态,方便任课教师浏览。

1、平等性: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平等交流的桥梁,一方面辅助老师更方便地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和传授,将教师从讲台“解放”出来,移动式教学,让学生更容易亲近老师,近距离感受教师的感染力和人格魅力;另一方面鼓励每一个学生主动质疑、拓展思维、个性化学习,培养了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感设计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和拓展想象力、提升课堂关注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低效变为高效,僵化变为创新。

2、互动性: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设备、设备与课程平台、终端与设备、资源与设备的良好信息交互,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跨平台,跨设备的信息共享和内容在教师与学生两端双向流动,从而更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资源共享性: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常用设备(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将自己资源共享进行交互讨论,有利于学生交互协作学习,实现其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

4、智能云存储和数据分析:可以完整的将课堂测试记录、考勤记录、课堂笔记、教学资料等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及自动归类,为学校提供统一的数据中心体系,海量的大数据分析,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方便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学进行管理,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能够满足教学管理者的决策分析需求。

5、师生远程教学互动、互评:利用网络、手机APP等实现教师课上、课下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远程教学互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实现课堂、课后对教学情况反馈评价,学生可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教,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6、布置灵活:该教学互动系统可灵活布置于教室,布置简单,可整体迁移至下一个室内空间继续使用,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适用范围广。

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来打破学习空间的限制,赋予学生更大的主动性,集成各种课堂教学信息资源,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智慧魅力课堂教学管理平台,创造全新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讲台和教师端控制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壳位于安装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讲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座椅和展示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教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学生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云服务器和微处理器、控制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讲台;2-座椅;3-云服务器;4-投影仪;5-投影幕布;6-保护壳;7-触摸显示屏;8-安装槽;9-U型挡杆;10-盖板;11-挡块;12-围板;13-储物柜;14-容纳槽;15-置物槽;16-隔板;17-限位板;18-开口槽;19-支撑板;20-支柱;21-坐板;22-电源模块;23-教师登录模块;24-数据管理模块;25-内容编辑模块;26-同步显示模块;27-数据传输模块;28-数据存储模块;29-无线通讯模块;30-微处理器;31-二维码识别处理器;32-二维码摄像头;33-展示壳;34-触控屏;35-供电模块;36-学生登录模块;37-答题编辑模块;38-无线网络模块;39-数据传导模块;40-控制器;41-L型固定管;42-斜杆;43-数据传输接头;44-安装板;45-锚固孔;46-留言模块;47-移动APP终端;48-话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职院校智慧教学互动系统,包括讲台1、座椅2、教师端控制装置、学生端控制装置、云服务器3、投影仪4和投影幕布5,教师端控制装置连接投影仪4,投影仪4连接投影幕布5,教师端控制装置与学生端控制装置均连接云服务器3,教师端控制装置包括保护壳6、教学终端和触摸显示屏7,教学终端设于保护壳6内,保护壳6将教学终端保护起来,防潮防尘,免受外力的直接撞击。保护壳6活动连接触摸显示屏7的一侧,讲台1上设有安装槽8,保护壳6设于安装槽8内,安装槽8内活动连接有U型挡杆9,U型挡杆9限制触摸显示屏7转动,将触摸显示屏7向上翻转,再转动U型挡杆9,通过U型挡杆9将触摸显示屏7的背面抵住,U型挡杆9将触摸显示屏7支撑固定,显示屏呈现倾斜状态,方便任课教师浏览。安装槽8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盖板10,盖板10盖合安装槽8,盖板10的一侧设有挡块11,挡块11的设置方便人施力把握,打开盖板10。下课后任课教师滑动盖板10,通过盖板10将安装槽8盖合,从而减少灰尘、垃圾进入安装槽8中,提高清洁度,且保护了教师端控制装置,使其隐藏在安装槽8内,防尘防潮,不容易受到外力撞击。

讲台1上设有围板12,围板12对讲台1台面的外侧起到围合作用,讲台1上放置的物品不会从外侧滑落,也方便清理讲台1台面的垃圾。讲台1上设有话筒48,放大任课老师的声音,以便全部学生听到。讲台1的一侧分别设有储物柜13、容纳槽14和置物槽15,容纳槽14内设有坐凳,置物槽15内纵向分布有隔板16,储物柜13内可暂存物品,增加收纳空间,坐凳方便任课教师就坐,缓解站立疲劳,隔板16将置物槽15分隔成多个储存空间,方便分类存放物品,提高空间利用率,储物空间多,储物量大,实用性大大增强。容纳槽14内设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的一侧设有开口槽18,坐凳包括支撑板19、支柱20和坐板21,支柱20设于支撑板19与坐板21之间,坐板21位于支撑板19的上方,开口槽18卡接支柱20,将支柱20嵌入开口槽18内,即可将坐凳限位固定在限位板17,使得坐凳收纳在容纳槽14内,讲台1的占用空间不会增加,整体性好。

教学终端包括电源模块22、教师登录模块23、数据管理模块24、内容编辑模块25、同步显示模块26、数据传输模块27、数据存储模块28、无线通讯模块29和微处理器30,电源模块22、教师登录模块23、数据管理模块24、内容编辑模块25、数据传输模块27、数据存储模块28与无线通讯模块29分别连接微处理器30,电源模块22为微处理器30提供运行的电能,任课教师通过教师登录模块23进入系统,上传教学资料及浏览信息,内容编辑模块25连接数据管理模块24,内容编辑模块25用于编辑上课内容,通过数据管理模块24存储起来,方便任课教师课下整理,对教学资料进行修改。数据管理模块24还用于将各任课教师的教学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数据存储模块28内保存有学生的个人信息,学生每节课程的考勤记录,每节课程名称、班级及人数、对应的任课教师信息,学生登录后可浏览考勤纪律和平时课堂成绩。微处理器30分别连接触摸显示屏7与投影仪4,将触摸显示屏7上显示的内容同步到投影仪4上,方便学生统一观看,一目了然。无线通讯模块29连接云服务器3,在无线网络连接状态下,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7将教学资料、课堂笔记、考勤记录等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3,供学生下载,任课教师也可自行下载,为学校提供统一的数据中心体系,通过海量的大数据分析,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方便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学进行管理,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能够满足教学管理者的决策分析需求。教学终端还包括二维码识别处理器31,二维码识别处理器31连接微处理器30,讲台1上设有二维码摄像头32,二维码摄像头32连接二维码识别处理器31,上课前学生只需将自己的个人二维码对准二维码摄像头32,二维码摄像头32采集二维码图像,通过二维码识别处理器31识别这个二维码图像,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数据信息发送给微处理器30,微处理器30根据这个数据信息从数据存储模块28中读取对应的学生信息,自动完成考勤记录,节约点名时间,智能管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端控制装置包括展示壳33、触控屏34和学生终端,触控屏34设于展示壳33上,学生终端设于展示壳33内,学生终端包括供电模块35、学生登录模块36、答题编辑模块37、无线网络模块38、数据传导模块39和控制器40,供电模块35、学生登录模块36、答题编辑模块37、无线网络模块38、数据传导模块39分别连接控制器40,供电模块35为控制器40提供运行的电能,学生通过学生登录模块36进入系统,无线网络模块38连接云服务器3,控制器40连接触控屏34,在无线网络连接状态下,通过数据传导模块39将教学资料、课堂笔记、考勤记录等数据下载到控制器40,然后显示在触控屏34上,方便学生浏览。座椅2的一侧设有L型固定管41,展示壳33设于L型固定管41上,可将地面线路引入L型固定管41内,连接学生端控制装置。L型固定管41与展示壳33之间设有斜杆42,提高了展示壳33安装在L型固定管41上的牢固度,不容易脱落。答题编辑模块37用于编辑内容,学生根据教学资料上的试题输入答案,通过控制器40临时存储,微处理器30通过同步显示模块26连接控制器40,微处理器30通过同步显示模块26将各个控制器40进行控制,从而将学生的试题答案通过投影仪4显示在投影幕布5上,随机挑选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展示壳33的一侧设有数据传输接头43,数据传输接头43连接控制器40,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常用设备(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通过数据传输接头43将自己的资源传输至控制器40,再经数据传导模块39共享到云服务器3,有利于学生交互协作学习,实现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座椅2的底部设有安装板44,安装板44上设有锚固孔45,向锚固孔45内打入锚固钉,即可将座椅2固定到地面上,座椅2无法滑动,间隔等距固定座椅2,使得教室桌椅排布有序,创造舒适的教学环境。学生终端还包括留言模块46,留言模块46连接控制器40,学生通过留言模块46可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价,便于教师登录后查看,做出相应的教学改善,查漏补缺,也可对系统的运行和管理进行评价,留言出现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便于管理员登录后完善系统。

教师登录模块23连接无线通讯模块29,学生登录模块36连接无线网络模块38,教师登录模块23与学生登录模块36均连接有移动APP终端47,师生可从手机上下载对应的APP,教师输入个人信息后通过教师登录模块23进入云服务器3,上传教学资料,实现远程操作,学生输入个人信息后通过学生登录模块36进入云服务器3,可查看自己每节课程的考勤情况,了解自己的平时成绩,云服务器3将学生的留言及考勤记录通过移动APP终端47自动推送到任课教师及管理部门的手机端,实时主动,便捷高效。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槽8内活动连接有U型挡杆9,U型挡杆9限制触摸显示屏7转动,将触摸显示屏7向上翻转,再转动U型挡杆9,通过U型挡杆9将触摸显示屏7的背面抵住,U型挡杆9将触摸显示屏7支撑固定,显示屏呈现倾斜状态,方便任课教师浏览。

1、平等性:为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平等交流的桥梁,一方面辅助老师更方便地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和传授,将教师从讲台“解放”出来,移动式教学,让学生更容易亲近老师,近距离感受教师的感染力和人格魅力;另一方面鼓励每一个学生主动质疑、拓展思维、个性化学习,培养了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感设计可以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和拓展想象力、提升课堂关注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低效变为高效,僵化变为创新。

2、互动性: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设备、设备与课程平台、终端与设备、资源与设备的良好信息交互,实现在教学过程中跨平台,跨设备的信息共享和内容在教师与学生两端双向流动,从而更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资源共享性: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常用设备(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将自己资源共享进行交互讨论,有利于学生交互协作学习,实现其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

4、智能云存储和数据分析:可以完整的将课堂测试记录、考勤记录、课堂笔记、教学资料等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及自动归类,为学校提供统一的数据中心体系,海量的大数据分析,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方便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学进行管理,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能够满足教学管理者的决策分析需求。

5、师生远程教学互动、互评:利用网络、手机APP等实现教师课上、课下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远程教学互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实现课堂、课后对教学情况反馈评价,学生可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教,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及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6、布置灵活:该教学互动系统可灵活布置于教室,布置简单,可整体迁移至下一个室内空间继续使用,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适用范围广。

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来打破学习空间的限制,赋予学生更大的主动性,集成各种课堂教学信息资源,构建安全、可靠、可扩展、易维护的智慧魅力课堂教学管理平台,创造全新的教学环境,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