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削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8851发布日期:2019-06-29 01:17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削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削笔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削笔器。



背景技术:

电动削铅笔器是办公室中十分常见的办公文具,在不断追求便利性和高效性的今天非常受欢迎。电动削铅笔器虽然可以自动对铅笔进行切削,并在铅笔切削完成后自动停止电机,但都是需要使用者手动送笔、退笔,不便于自动化操作。

如专利号为20142042560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削铅笔器的退笔触发机构,它设置于电动削铅笔器的机壳内,机壳内设有电机、连接有刨削组件的放笔架以及进笔组件,电机与放笔架之间设有传动轴,退笔触发机构包括设置于传动轴内的顶杆、设于机壳内的对射式光电开关及控制芯片,对射式光电开关及电机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顶杆的上端伸入放笔架内,在铅笔完成切削后顶杆的下端能够在笔尖的推动下向下移动并触发对射式光电开关,控制芯片上集成有计时模块,当对射式光电开关触发后计时模块开始计时且在计时模块计时至设定值后控制芯片控制电机反转。该电动削铅笔器通过笔尖推动顶杆来实现退笔触发信号,该过程笔尖容易断裂,而且触动灵敏度较低,控制芯片通过预设时间控制电机转动,反应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护笔芯不断并且可以实现自动退笔的自动削笔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削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为中空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工作组件和控制板,所述工作组件内设有入笔通道,所述入笔通道底端设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和第二信号发射器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金属弹片经铅笔笔尖挤压变形,触发所述第二信号发射器发送退笔信号至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工作组件完成退笔动作。

为了准确开启自动削笔器,所述工作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入笔通道顶部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在铅笔进入入笔通道时发送工作信号至所述控制板使所述工作组件开始工作。

优选地,所述监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连接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靠近所述入笔通道并且一部分位于所述入笔通道内;所述伸缩装置能够在铅笔插入时向着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方向移动,触发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发送工作信号。

为了切削铅笔,所述工作组件还包括切削组件,所述入笔通道部分位于所述切削组件内,所述切削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滚刀架,所述滚刀架能够绕其轴向自转,滚刀倾斜设置在所述滚刀架上并且位于所述入笔通道一侧,所述滚刀架带动所述滚刀绕着所述滚刀架的轴向转动,并且所述滚刀能够绕其自身的轴向自转。

为了自动进笔和自动退笔,所述滚刀架上端具有齿痕,所述齿痕和第一齿轮组相咬合,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软胶轮连接,所述软胶轮位于所述入笔通道两侧,所述第一齿轮组带动所述软胶轮转动,所述软胶轮带动铅笔移动。

优选地,所述滚刀架下方设有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滚刀架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的另一端连接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为了适用于金属弹片和第一信号发射器间隔较远的情况,所述金属弹片和所述第一信号发射器通过输出杆连接。

为了关闭自动削笔器,所述控制板上设有计时装置,所述计时装置控制所述切削组件的工作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铅笔和金属弹片的接触挤压,触发第二信号发射器发送退笔信号,避免铅笔笔尖断裂,反应灵敏;通过设置第一信号发射器监控铅笔的进笔时间,并且通过滚刀架、第一齿轮组和软胶轮的配合也实现了铅笔自动进笔和自动退笔,实现了铅笔自动切削,节省人力,便于自动化流水操作,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削笔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削笔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削笔器的切削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削笔器,包括壳体1,该壳体1内部中空形成容置空间,工作组件和控制板4均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其中控制板4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壳体1包括设置在壳体1中部的可移动的仓门11,仓门11连通至容置空间,用于取出削笔之后的笔屑。壳体1上端面上设有入笔口12,入笔口12和工作组件中的入笔通道连通。

如图2所示,工作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监测组件2和切削组件3。控制板4上设有与监测组件2和切削组件3连接的控制电路,监测组件2用于检测铅笔的进笔时机和退笔时机,从而控制控制板4开启和关闭切削组件3。

如图2所示,监测组件2包括在入笔通道的顶部水平设置的伸缩装置21和第一信号发射器22,伸缩装置21靠近入笔通道的入口处,并且伸缩装置21的一部分位于入笔通道内,第一信号发射器22上设有弹片221,该弹片221与伸缩装置21远离入笔通道的一端抵靠,第一信号发射器22与控制板4电连接。伸缩装置2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向着第一信号发射器22的方向移动,从而挤压弹片221,触发第一信号发射器22发送工作信号至控制板4,控制板4控制切削组件3进行削笔动作。当外力消失时,伸缩装置21回到原位,弹片221也恢复原状。

如图2和图3所示,切削组件3包括竖直设置的滚刀架33,滚刀架33下方传动连接电机38,电机38和控制板4电连接,控制板4控制电机38转动,电机38带动滚刀架33能够绕滚刀架33的轴向自转。优选地,电机38和第二齿轮组37连接,并且第二齿轮组37和滚刀架33通过联轴器39连接,从而实现电机38带动滚刀架33转动。滚刀架33内设容纳铅笔的通道331,滚刀34倾斜设置在滚刀架33上并位于通道331的一侧,该滚刀34能够绕其轴向自转,同时滚刀34能够随着滚刀架33的自转而绕着滚刀架33的轴向转动。

滚刀架33上方设有软胶轮32和第一齿轮组31,滚刀架33上端具有齿痕332,第一齿轮组31和滚刀架33上的齿痕332相咬合,当滚刀架33自转时能带动第一齿轮组31转动。第一齿轮组31和软胶轮32连接,使软胶轮32随着第一齿轮组31的转动而转动,软胶轮32 设置在通道331上方。当铅笔进入通道331时,软胶轮32与铅笔抵靠,软胶轮32转动时给予铅笔向下的作用力,使铅笔向下移动。另外,当铅笔向下运动时,会给予与铅笔接触的滚刀34向下的作用力,向下的作用力和滚刀34上的滚刀纹作用从而使滚刀34自转,切削铅笔面向滚刀34的一面。软胶轮32优选设置两个,两个软胶轮32相对设置并具有间距形成供铅笔通过的缝隙。

通道331的下方设有金属弹片35,该金属弹片35与通道331之间具有间距,并且金属弹片35和第二信号发射器36连接。另外,当金属弹片35和第二信号发射器36之间具有间距时,金属弹片35和第二信号发射器36之间还能够通过输出杆361传动。通道331和金属弹片35之间的间距、软胶轮32的缝隙和通道331均为入笔通道的一部分。当切削后的铅笔的笔尖抵靠至金属弹片35时,金属弹片35形变下压,直接或通过输出杆361传动触发第二信号发射器36发送退笔信号至控制板4,控制板4控制电机38减速并反转,带动滚刀架33反转进而控制第一齿轮组31反转,带动软胶轮32反向转动,使铅笔向上运动退出自动削笔机,削笔完成。控制板4上设有计时装置(图中未示出),该计时装置预设通过实验得到的削笔时间。计时装置在第二信号发射器36启动时开始计时,并在计时完成后控制板4控制切削组件3停止工作。而且铅笔笔尖与金属弹片35分离后,金属弹片35回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削笔器的工作原理为:铅笔进入入笔通道,推动伸缩装置21向第一信号发射器22方向移动,挤压弹片221触发第一信号发射器22发送工作信号至控制板 4,控制板4控制电机38正转带动滚刀架33正转,滚刀架33带动第一齿轮组31正转继而带动软胶轮32正转,软胶轮32使铅笔向下移动,铅笔向下移动与滚刀34接触,使滚刀34自转切削,同时滚刀34随着滚刀架33转动而旋转,滚刀34切削铅笔周面。切削后的铅笔继续向下移动接触并下压金属弹片35,金属弹片35形变,触发第二信号发射器36发送退笔信号至控制板4,控制板4控制电机38反转同时计时装置开始计时,带动滚刀架33反转,继而带动第一齿轮组31反转,使软胶轮32反转,使得铅笔向上移动,铅笔退出入笔通道后,与此同时,计时完成,控制板4关闭电机,自动削笔器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削笔机通过金属弹片形变继而触发第二信号发射器触发退笔信号,因金属弹片的形变作用,给铅笔笔尖提供了缓冲作用,避免了铅笔笔尖直接接触第二信号发射器或者输出杆发生断裂的情况,同时金属弹片的面积比较大,铅笔无需定位即可触发第二信号发射器。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