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7762发布日期:2019-08-27 21:5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多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显示面板的多显示器(multi-display),尤其涉及改善了显示质量的多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有效地利用轻量、薄型以及低功耗的特征而被使用于以个人计算机为代表的便携信息设备等。

通过排列多个这些显示装置而实现大型的显示画面的多显示器在需要大型的显示画面的数字标牌、控制监视显示器等中被使用很多。

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是最广泛地普及的显示装置,也经常用于多显示器,为了显示更高品质的图像以及影像,正在谋求其画面的耐久性以及视觉辨认性的提高等。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使液晶夹持于将具有像素电极的阵列基板和具有共同电极的滤色器基板相互贴合而成的一对基板间;背光源单元;向液晶显示面板供给各种电信号的电路以及电源;以及容纳这些的壳体。

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设置有有效区域和非有效区域,有效区域是排列有多个像素,显示图像以及影像的区域,非有效区域是有效区域的外侧的边框区域。在有效区域设置有成为开关器件的薄膜晶体管以及像素电极等。液晶显示装置将由薄膜晶体管任意地控制的电压向像素电极与共同电极之间施加,使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变化,控制背光源的光透过液晶时的透过率,由此进行图像以及影像的显示。

另一方面,在非有效区域的边框区域配置将液晶密封于基板间的密封件、连接于薄膜晶体管等的配线、连接于外部驱动电路的端子等液晶显示面板中不可缺少的结构,因此难以不设置非有效区域。非有效区域是不显示图像等的非显示区域的一部分,在排列多个显示面板而形成大画面的多显示器中,被观察者视觉辨认为接缝。非显示区域使图像以及影像的连续性丧失,因此是多显示器的显示质量降低的要因之一。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备透光性罩的多显示器系统,该透光性罩具有配置成覆盖相邻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接缝的凹部和覆盖有效区域的平坦部。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具备透明板的排列型显示装置,该透明板具有形成为面板的外周端的厚度比平面部薄的斜面部。

专利文献1的透光性罩的凹部以及专利文献2的透明板的斜面部具有使来自显示面板的射出光折射而将图像以及影像放大的光学透镜的功能,使观察者视觉辨认成在边框区域的一部分也显示有图像,实现了使得接缝部分变得不显眼的功能。

另外,通过在透光性罩以及透明板的前表面、即观察者进行视觉辨认的一侧的整面设置散射结构,还具有使来自显示面板的射出光散射而使视场角特性提高、或者控制为所希望的光学特性,并且降低外界光的不必要的反射的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再表2012/1023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7298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发明人们的探讨研究,明确了在将专利文献1以及2中公开的透光性罩以及透明板应用于多显示器时,在透光性罩的平坦部与凹部的边界部分或透明板的平面部与斜面部的边界部分,在混色显示时从观察者侧视觉辨认单色的亮线。

另外,如专利文献1以及2所公开的那样,当在透光性罩以及透明板的整面设置散射结构时,存在散射程度过强、图像的清晰度降低、显示质量显著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排列有多个显示面板的多显示器中抑制了接缝部分处的显示质量的降低的多显示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多显示器具备:显示面板阵列,排列有多个显示面板;和保护板,在所述显示面板阵列的光射出侧设置成覆盖所述显示面板阵列,所述保护板在与所述显示面板阵列的相邻的显示面板间的接缝部对应的位置具有折射光学元件,该折射光学元件沿着所述接缝部在前表面设置成槽状,使来自所述显示面板的光折射,所述显示面板的构成设置于显示面内的像素的多个子像素排列成至少在与沿着接缝部的所述接缝部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之间配置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多显示器,能够抑制在保护板的平坦部与折射光学元件连接的边界部分在进行混色显示时产生单色亮线,抑制接缝部分处的显示质量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构成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接缝部周边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接缝部周边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其它结构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其它结构的接缝部周边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其它结构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其它结构的接缝部周边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接缝部处的折射光学元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折射光学元件的包含边界部分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13是构成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接缝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14是构成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接缝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15是构成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接缝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16是构成实施方式2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接缝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17是构成实施方式2涉及的多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接缝部附近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用于对多显示器中的单色亮线的产生原因进行说明的前表面保护板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用于对多显示器中的单色亮线的产生原因进行说明的前表面保护板中的光线的射出方向的图。

图20是示出用于对多显示器中的单色亮线的产生原因进行说明的前表面保护板中的光线的射出方向的图。

图21是示出多显示器中的单色亮线的产生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多显示器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同一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号,它们的名称也相同。另外,它们的功能包括彼此实质上相同的功能。因此,存在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的情况。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各结构要素的尺寸、材质、形状、它们的相对配置等根据适用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构、各种条件而适当变更,本发明不限定于那些例示。另外,存在各图中的各结构要素的尺寸与实际的尺寸不同的情况。进而,在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使用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但还能够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

<引言>

在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多显示器的实施方式之前,对多显示器中的单色亮线的产生原因进行说明。图18是一般的多显示器具备的前表面保护板900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8所示,前表面保护板900具备具有光学透镜功能的折射光学元件901和平坦部902,在折射光学元件901与平坦部902的边界部分903包括具有圆弧的弯曲部905。弯曲部905在用切削、研磨、挤出成形以及压缩成形等方法加工前表面保护板900时形成,圆弧成为向观察者侧突出的形状。如果按设计制造,折射光学元件901与平坦部902的边界会由平面的组合、即剖视中由直线的组合构成。即,在理想地制造出前表面保护板的情况下,其边界部分的剖面形状不具有圆弧而在折射光学元件901与平坦部902的连接部分存在顶点,该顶点成为边界部分903。但是,在用切削、研磨、挤出成形以及压缩成形中的某一种方法制造前表面保护板900的情况下,起因于加工精度的限度以及加工精度的偏差,在边界部分903形成微观的圆弧状的弯曲部905。这难以完全消除。

图19以及图20是示意地示出在前表面保护板900的边界部分903附近,从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各像素92射出的各光线透过前表面保护板900的内部而从其表面射出的状态的图。

在图19以及图20中,示意地图示了构成像素92的红(r)、绿(g)以及蓝(b)的各子像素91的排列,但该排列是在一般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采用的子像素91的排列的一例。在图19以及图20的例子中,同色的子像素91在前表面保护板900的边界部分903延伸的方向排列,在与边界部分90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子像素91按r、g、b的顺序排列。

此外,在图19以及图20中,并未准确地表示子像素91相对于前表面保护板900的位置、像素大小。例如,构成1组光线束的6条光线从6个子像素91的各个射出,但在图19以及图20中示意地示出。

在此,设为图19所示的前表面保护板900按设计制造折射光学元件901和平坦部902,边界部分903由顶点构成。如图19所示,在边界部分903由顶点构成的情况下,光线从折射光学元件901的平面以及平坦部902射出。

另一方面,图20所示的前表面保护板900在折射光学元件901与平坦部902连接的边界部分903形成有弯曲部905,图20中示出光线从弯曲部905射出的状态。

如图19所示,在光从红(r)、绿(g)、蓝(b)三色全部的子像素91射出的白色显示的情况下,透过了各子像素91的相互平行的光线束906a从平坦部902射出后也相互大致平行。各色的光线间的距离非常小,因此被均匀地混色,观察者看到光线束906a呈白色。另外,从构成折射光学元件901的平面(倾斜面)射出的光线束906b也同样,相邻的红(r)、绿(g)以及蓝(b)各光线相互大致平行,因此被均匀地混色,观察者看到呈白色。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在光线束906c从边界部分903的弯曲部905射出的情况下,相邻的红(r)、绿(g)以及蓝(b)各光线相对于弯曲部905的圆弧以一点一点不同的角度入射而折射,以一点一点不同的角度从弯曲部905射出。因此,在从前表面保护板900射出的光线束906c的光线中产生空间上的疏密,光线束906c不被均匀地混色。其结果,观察者仅看到例如被强调的红色,或者取决于观察位置,红(r)和绿(g)混色而看到被强调的黄色。

另外,边界部分903沿着相邻的液晶显示面板间的接缝部设置,其剖面形状保持类似的形状而沿着接缝部延伸。因此,例如在红色被强调那样的光线的射出状态时,观察者沿着边界部分903观察红色的亮线。由观察者看到亮线的方式根据边界部分903的剖面形状的微细变化以及观察者的眼球的微小动作而变化。图21是前表面保护板900的设置有折射光学元件901的部分的立体图,还有时通过从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各像素92射出的各光线,根据场所,观察到颜色发生变化,如沿着边界部分903从红色的亮线910a变化为绿色的亮线910b,从绿色的亮线910b变化为蓝色的亮线910c。

这样,在前表面保护板900的边界部分903具有弯曲部905的多显示器的情况下,在进行混色显示例如白色显示或黄色显示等时,有可能在边界部分903视觉辨认出单色亮线,显示质量会大幅度地降低。

<实施方式1>

<多显示器的整体结构>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100的外观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多显示器100的a-a线处的剖面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多显示器100具备排列有多个液晶显示面板20的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在本实施方式1中,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由以纵一行、横三列配置的三块液晶显示面板20构成。另外,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在相邻的液晶显示面板20之间具有接缝部11。

另外,如图2所示那样,多显示器100在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的光射出侧(观察者侧)具备覆盖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的前表面保护板30(保护板)。此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省略了前表面保护板30。前表面保护板30配置成其背面30b与各液晶显示面板20的各显示面23相对。另外,在前表面保护板30的前表面30a侧设置有剖视中呈v字型的槽状的折射光学元件31a和具有平坦的平面的平坦部32。折射光学元件31a沿着相邻的液晶显示面板20间的各接缝部11设置,平坦部32与下述的各有效区域24对应而设置。以下,说明多显示器100的结构的详细。

<液晶显示面板阵列的结构>

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通过排列多个液晶显示面板20而构成,但其排列不受制约,如纵四行、横四列等考虑多显示器100的用途以及液晶显示面板20的大小等而设定。另外,多显示器100的外形不限定于四边形,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另外,用于实现四边形以外的多显示器的各液晶显示面板的配置不限定于格子状的排列。

图3是示出构成多显示器100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外观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b-b线处的剖视图。此外,本实施方式1中的各液晶显示面板20的结构都具有相同结构。

如图4所示,液晶显示面板20具有第一基板21a、与第一基板21a相对地配置的第二基板21b、由第一基板21a与第二基板21b夹持的液晶层(未图示)。第二基板21b设置于比第一基板21a靠观察者侧即靠图1所示的前表面保护板30侧。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一基板21a中,在第一基板21a与第二基板21b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贴附有偏振板22a,另外在第二基板21b中,在第二基板21b与第一基板21a相对的面的相反侧的面贴附有偏振板22b。偏振板22a以及偏振板22b例如是偏振膜。另外,也可以在各偏振板的表面适当配置有硬涂层、防眩层或抗反射层。此外,第一基板21a以及第二基板21b俯视形状为矩形。

液晶显示面板20在第二基板21b侧具有平面状的显示面23,在该显示面23规定了由图3中的虚线表示的有效区域24。有效区域24是由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0的多个像素显示图像以及影像的矩形形状的显示区域,在有效区域24的外侧规定有作为边框区域的非有效区域25。

在非有效区域25配置连接于薄膜晶体管等的配线(未图示)以及连接于驱动电路(未图示)的端子26等。另外,在非有效区域25另外还配置密封液晶的密封件等,为了附图的简略化而省略图示。

另外,具备液晶显示面板20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23的相反侧即第一基板21a侧具备背光源单元,由于与发明的关系不大,因此省略图示。另外,液晶显示装置还具备将液晶显示面板20的端子26与外部电路连接的柔性配线、将液晶显示面板20固定于壳体的粘接带、螺钉等。

图5是将图2所示的接缝部11的周围放大的多显示器100的局部剖视图。如前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在相邻的液晶显示面板20间具有接缝部11。接缝部11的宽度、即相邻的液晶显示面板20间的间隔由多显示器100的装配精度、大小、精细度等规格、液晶显示面板的大小以及非有效区域25的尺寸等确定。在本实施方式1中,接缝部11的宽度设为1mm,但该值是一例,不被限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接缝部11的宽度,在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内任意的接缝部11都相同,但也可以是针对每个接缝部11而宽度不同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相邻的液晶显示面板20彼此密接,在接缝部11不存在间隙的结构。

另外,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具有非显示区域12,非显示区域12如图5所示那样包括接缝部11和非有效区域25。非显示区域12被规定为相邻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有效区域24间的区域,沿着液晶显示面板20的至少一个边存在。

<前表面保护板的结构>

如图2所示,前表面保护板30具有前表面30a和背面30b。背面30b是与各液晶显示面板20的平面状的各显示面23相对而配置的平面。在前表面30a设置有具有剖视中呈v字型的槽形状的折射光学元件31a和具有平坦的平面的平坦部32。在观察者观察多显示器100时,观察者从前表面30a侧对显示于有效区域24的图像以及影像进行视觉辨认。

液晶显示面板20的偏振板22b与前表面保护板30的背面30b可以通过透明粘接剂等贴合,也可以具有空间而相对配置。在本实施方式1中,是设置有空间的结构,该空间的距离被设定为不产生因背面30b与液晶显示面板20中的多重反射而导致的干涉条纹的程度的距离。

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偏振板22b与前表面保护板30的背面30b具有空间而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偏振板22b与前表面保护板30之间配置抗反射涂层以及具有抗反射功能的膜。前表面保护板30的俯视形状由多显示器100的形状以及规格确定,例如能够采用矩形形状、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等。此外,这些形状是一例,前表面保护板30的外形的形状不被限定。

另外,前表面保护板30的外形大小由多显示器100的形状以及规格确定。前表面保护板30的平坦部32的厚度根据多显示器100的形状以及大小而考虑必要的机械强度和重量等而适当设定,优选为1mm~50mm。

优选前表面保护板30是可见光的光透过率为80%以上的透明板并且是单一材料。前表面保护板30也可以是通过离子交换法或风冷强化法等制造而提高了强度的玻璃板、夹层玻璃(laminatedglass)、树脂板等。对于树脂板,聚碳酸酯系树脂、丙烯系树脂、环烯烃系树脂等适合。此外,这些前表面保护板30的材料是一例,不被限定。另外,前表面保护板30的制造方法没有限制,例如可以使用切削、研磨、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压缩成型等制造方法。在本实施方式1中,设为前表面保护板30由仅丙烯系树脂的单一材料构成,通过注塑成型法制造而成。通过前表面保护板30由单一材料制造,前表面保护板30内部的折射率成为固定。由于不形成光学的边界,因此在前表面保护板30内部不产生光的反射等。因此,多显示器100的显示质量不降低。进而,优选前表面保护板30以在液晶的光学特性不变化的范围内不产生光学各向异性的制造方法或最优化的制造条件制造。

<折射光学元件的结构>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1中的折射光学元件31a具有v字型槽形状。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折射光学元件31a沿着相邻的液晶显示面板20间的各接缝部11设置。另外,如图5所示,平坦部32被设置成覆盖各有效区域24。

另外,本实施方式1中的折射光学元件31a被设置成跨非显示区域12。图6是将图2所示的接缝部11的周围放大的多显示器100的局部剖视图,图示了折射光学元件31a的宽度w1以及非显示区域12的宽度w2。如图6所示,折射光学元件31a的宽度w1被设定为比非显示区域12的宽度w2大,折射光学元件31a跨非显示区域12。

另外,折射光学元件31a具有以v字槽的最深的部分为中心对称地设置的相互不平行的两个平面。另外,构成折射光学元件31a的两个面在剖视中包含与背面30b或平坦部32不平行的直线或圆弧,它们根据液晶显示面板20的尺寸以及像素大小、接缝部11的尺寸等适当设定。前表面保护板30的平坦部32的厚度从确保机械强度的角度出发,优选为折射光学元件31a的槽的深度的2倍以上。

另外,折射光学元件31a的剖面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的v字型的槽形状。例如,多显示器100也可以具备图7所示的折射光学元件31b来取代图5所示的折射光学元件31a。图8是将图7所示的接缝部11的周围放大的多显示器100的局部剖视图,如图8所示,折射光学元件31b具有槽的内表面由一个曲面311b构成的槽形状。曲面311b成为相对于平坦部32的平面凹陷的凹面。

另外,多显示器100可以具备图9所示的折射光学元件31c来取代图5所示的折射光学元件31a。图10是将图9所示的接缝部11的周围放大的多显示器100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0所示,折射光学元件31c具有由以槽的最深部分为中心对称地设置的两个曲面311c构成的槽形状。两个曲面311c成为相对于平坦部32的平面突出的凸面,两个曲面311c相接的部分成为槽的最深的部分。

上述的折射光学元件31a、31b以及31c具有使从液晶显示面板20的有效区域24射出的光折射而将图像以及影像放大的透镜的功能。

此外,虽然示出了折射光学元件31a以及31c的槽的剖面形状为以最深部分为中心的对称的形状的例子,但无需一定是以最深部分为中心的对称,基于多显示器100所需的显示性能等适当设计。

在观察者观察多显示器100时,观察者从前表面保护板30的前表面30a侧对显示于有效区域24的图像、影像进行视觉辨认,但非显示区域12被观察者视觉辨认为各液晶显示面板20的连接部,妨碍图像以及影像的连续性。非显示区域12对多显示器100的显示质量造成影响,但通过在前表面保护板30设置例如折射光学元件31a,能够将显示于有效区域24的图像以及影像放大至非显示区域12,由观察者对非显示区域12的视觉辨认性降低。

<边界部分、弯曲部>

图11是接缝部11中的折射光学元件31a的局部剖视图。前表面保护板30包括将构成折射光学元件31a的v字槽的平面311a与平坦部32连接的边界部分33。边界部分33以折射光学元件31a的v字槽为中心存在于两侧。图12是将包含图11所示的边界部分33的区域c放大的图。

如图12所示,前表面保护板30在边界部分33包含弯曲部35。弯曲部35将构成折射光学元件31a的v字槽的平面311a和平坦部32平缓地连接,剖视中包含圆弧。圆弧的曲率中心35a位于与前表面保护板30的前表面30a相比靠液晶显示面板阵列10侧(图2),即前表面保护板30内。另外,边界部分33连接于平坦部32的一端331例如是从平坦部32朝向折射光学元件31a而斜率开始变化的位置,存在于有效区域24上。另外,边界部分33的另一端332是从折射光学元件31a的平面311a朝向平坦部32而斜率开始变化的位置。如以上那样,弯曲部35的圆弧将构成平面311a的直线与构成平坦部32的直线平缓地连接。即,弯曲部35以可微分地具有连续性的方式将平面311a与平坦部32连接。在图12中,将边界部分33的一端331与另一端332的正投影的长度表示为弯曲部35的宽度w3,宽度w3根据前表面保护板30的加工精度处于30μm~500μm的范围,但理想的是该值小。

另外,虽省略图示,但在前表面保护板30具备折射光学元件31b(图7)的情况下也同样,边界部分33连接于平坦部32的一端是从平坦部32朝向折射光学元件31b而斜率开始变化的位置,边界部分33的另一端是从折射光学元件31b的曲面311b朝向平坦部32而斜率的变化的方向开始变化的点即拐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弯曲部35设为包含具有一个曲率中心35a的圆弧的结构,也可以是具有不同的曲率中心的多个圆弧连续地连接的结构。

<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的排列>

图13是液晶显示面板20的接缝部11附近的立体图,示出了设置在被第一基板21a与第二基板21b夹持的液晶层(未图示)内的多个像素的排列。此外,包含图13在内,在以下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立体图中,省略前表面保护板30以及各偏振板等的图示。

如图13所示,液晶显示面板20具有排列在有效区域24内的多个像素群29,各像素群29由像素271、272、273以及274构成,各像素由四色的子像素、即显示色为白(w)、红(r)、绿(g)以及蓝(b)的子像素28构成。并且,在像素271~274中,子像素28的配置分别不同。换言之,在与接缝部1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y方向)上相邻的像素以子像素的显示色的配置相互不同的方式构成,另外,在与接缝部11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x方向)上相邻的像素以子像素的显示色的配置相互不同的方式构成。

在液晶显示面板20中,使驱动各子像素28的信号变化而显示图像以及影像。例如,在使白(w)、红(r)、绿(g)以及蓝(b)的子像素28全部显示时,显示白色,在使红(r)以及绿(g)的子像素28显示时,显示黄色。

在此,显示色为白(w)的子像素28能够采用经由透明的滤光器使背光源的光透过的结构,但也可以在一个子像素28设置红(r)、绿(g)以及蓝(b)的滤色器,适当设定它们的面积,设为实质上与使红(r)、绿(g)以及蓝(b)的子像素发光而进行白色显示的状态同等的状态,由此得到显示色为白(w)的子像素28。

在像素271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图13中的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绿(g)的子像素28、蓝(b)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图13中的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绿(g)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白(w)的子像素28,另外,在蓝(b)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红(r)的子像素28。

在像素272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图13中的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白(w)的子像素28、红(r)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图13中的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白(w)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绿(g)的子像素28,另外,在红(r)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蓝(b)的子像素28。

在像素273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图13中的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红(r)的子像素28、绿(g)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图13中的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红(r)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蓝(b)的子像素28,另外,在绿(g)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白(w)的子像素28。

在像素274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图13中的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蓝(b)的子像素28、白(w)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图13中的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蓝(b)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红(r)的子像素28,另外,在白(w)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绿(g)的子像素28。

构成像素271~274的子像素28俯视时全部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隔开间隔排列成两行两列,像素271~274俯视时也全部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另外,像素群29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图13中的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像素271、像素272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图13中的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像素271的旁边配置像素273,另外在像素272的旁边配置像素274,像素271~274也成为两行两列的排列。

像素群29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以及短边方向(y方向)周期地配置。此外,子像素28的形状以及大小没有限制,俯视中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包含圆弧。另外,大小可以根据显示色而不同,基于多显示器100所需的显示性能等适当设计。

另外,图13所示的子像素28的排列是一例,只要是在与接缝部11平行的方向(y方向)排列的子像素28中,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排列有两个以上的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的结构即可。

图14是表示子像素28的排列的其它例子的立体图。如图14所示,在像素271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蓝(b)的子像素28、绿(g)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蓝(b)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红(r)的子像素28,另外在绿(g)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白(w)的子像素28。

在像素272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红(r)的子像素28、白(w)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红(r)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蓝(b)的子像素28,另外在白(w)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绿(g)的子像素28。

在像素273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绿(g)的子像素28、红(r)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绿(g)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白(w)的子像素28,另外在红(r)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蓝(b)的子像素28。

在像素274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白(w)的子像素28、蓝(b)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白(w)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绿(g)的子像素28,另外在蓝(b)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红(r)的子像素28。此外,像素271~274的配置与图13相同。

另外,在图13以及图14中示出了各像素由四色的子像素28构成的例子,各像素也可以由三色的子像素28构成。

图15是示出各像素由三色的子像素即显示色为红(r)、绿(g)以及蓝(b)的子像素构成的情况下的子像素的排列的例子的立体图。在图15中,在有效区域24内排列的两种像素群291以及292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像素群291由像素271、272、273以及274构成,像素群292由像素275、276、277以及278构成。

在像素群291的像素271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绿(g)的子像素28、红(r)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绿(g)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蓝(b)的子像素28,另外在红(r)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绿(g)的子像素28。此外,像素272的子像素的排列与像素271相同。

在像素群291的像素273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红(r)的子像素28、蓝(b)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红(r)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绿(g)的子像素28,在蓝(b)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红(r)的子像素28。此外,像素274的子像素的排列与像素273相同。

另外,在像素群292的像素275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蓝(b)的子像素28、绿(g)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蓝(b)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红(r)的子像素28,另外在绿(g)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蓝(b)的子像素28。此外,像素276的子像素的排列与像素275相同。

在像素群292的像素277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且从相对于接缝部11远离的位置靠近接缝部11的方向,绿(g)的子像素28、红(r)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且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的方向,在绿(g)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蓝(b)的子像素28,另外在红(r)的子像素28的旁边配置有绿(g)的子像素28。此外,像素278的子像素的排列与像素277相同。

这样,即使在各像素由三色的子像素构成的情况下,只要是在与接缝部11平行的方向(y方向)排列的子像素28中在相同的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排列有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的结构,换言之,将在与接缝部11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y方向)相邻的像素构成为子像素的显示色的配置相互不同即可。

在由三色的子像素构成各像素的情况下,能够将像素的结构简略化,在由四色的子像素构成各像素的情况下,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之间存在的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的个数增加,因此单色亮线的产生的抑制效果变得更高。

<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多显示器100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像素排列中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与接缝部11平行的方向(y方向)排列的子像素28中,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排列有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由此不视觉辨认单色亮线而能够得到良好的显示质量。

在相对于接缝部11平行的方向排列的子像素28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排列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即在前表面保护板30的包含弯曲部35的边界部分33延伸的方向上,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排列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由此在进行混色显示例如白色显示以及黄色显示时,不发生在边界部分33视觉辨认单色亮线的问题。认为其原因如下,即如前面说明的那样,来自液晶显示面板的射出光针对每个子像素的颜色被分离,由此在边界部分33视觉辨认单色亮线,但通过与前表面保护板30的边界部分33平行地排列的子像素28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夹着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由此来自各色的子像素的射出光难以分离,在混色显示时在边界部分33处特定的颜色连续而被视觉辨认的单色亮线的产生降低。

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与接缝部11正交的方向)上,也以在相同的显示色的子像素28间夹着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的方式配置有子像素28,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20例如以纵两行、横三列排列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纵向以及横向的边界部分33视觉辨认亮线。

这样,本实施方式1的多显示器100能够降低在混色显示时在前表面保护板30的折射光学元件的边界部分出现的单色亮线的视觉辨认性,使用者看不到显示面板的接缝而能够提供显示质量高的显示器。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多显示器与实施方式1的多显示器100相比较,子像素28的形状和配置不同。此外,除子像素28的形状和配置以外与实施方式1的多显示器100同样,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即使子像素28的形状和配置不同,也与实施方式1的多显示器100同样地,能够降低在混色显示时在前表面保护板30的折射光学元件31a的边界部分33出现的亮线的视觉辨认性。

图16是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2的多显示器200中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接缝部11附近的立体图,示出设置在被第一基板21a与第二基板21b夹持的液晶层(未图示)内的多个像素的排列。此外,包含图16,在以下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20的立体图中,前表面保护板30以及各偏振板等的图示被省略。

如图16所示,液晶显示面板20具有在有效区域24内排列的多个像素27,各像素27由三色的子像素、即显示色为红(r)、绿(g)以及蓝(b)的子像素28构成。

子像素28的俯视形状为长方形,其长边与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在图16中x方向)平行地配置,短边与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平行地配置,从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侧起蓝(b)的子像素28、绿(g)的子像素28、红(r)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

全部的子像素28,俯视时的大小相同,并且排列成各个的短边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短边方向(y方向)对齐,各个的长边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对齐。

另外,像素27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长边方向(x方向)以及短边方向(y方向)周期性地配置。此外,子像素28的形状以及大小没有限制,也可以在俯视时的形状中包含圆弧。另外,大小也可以根据显示色而不同,基于多显示器200所需的显示性能等适当设计。

另外,在图16中示出了各像素由三色的子像素28构成的例子,各像素也可以由四色的子像素28构成。

图17是表示各像素由四色的子像素即显示色为白(w)、红(r)、绿(g)以及蓝(b)的子像素28构成的情况下的子像素的排列的例子的立体图。在图15中,从液晶显示面板20的液晶显示面板端211a侧起白(w)的子像素28、蓝(b)的子像素28、绿(g)的子像素28以及红(r)的子像素28按此顺序排列。

这样,即使是俯视形状为长方形的子像素28,只要是在与接缝部11平行的方向(y方向)上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排列有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的结构即可。

<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多显示器200中,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像素排列中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与接缝部11平行的方向(y方向)排列的子像素28中,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排列有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由此不视觉辨认单色亮线而能够得到良好的显示质量。

在相对于接缝部11平行的方向排列的子像素28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排列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即在前表面保护板30的包含弯曲部35的边界部分33延伸的方向上,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排列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由此在进行混色显示例如白色显示以及黄色显示时,不发生在边界部分33视觉辨认单色亮线的问题。认为其原因如下,即如前面说明的那样,来自液晶显示面板的射出光针对每个子像素的颜色被分离,由此在边界部分33视觉辨认单色亮线,但通过与前表面保护板30的边界部分33平行地排列的子像素28在相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之间夹着两个以上不同显示色的子像素28,由此来自各色的子像素的射出光难以分离,在混色显示时在边界部分33处特定的颜色连续而被视觉辨认的单色亮线的发生降低。

这样,本实施方式2的多显示器200能够降低在混色显示时在前表面保护板30的折射光学元件的边界部分出现的单色亮线的视觉辨认性,使用者看不到显示面板的接缝而能够提供显示质量高的显示器。

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面板的例子,即使是具备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等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阵列的多显示器也能够起到上述的各效果。

本发明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自由地组合,或者对各实施方式适当地变形、省略。

虽然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上述的说明在全部的方式中是例示,本发明不受其限定。理解为未例示的多数变形例能够不从本发明的范围脱离而被设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