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覆晶薄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2899发布日期:2018-08-17 06:3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覆晶薄膜结构。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器是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可弯曲的显示装置,其具有厚度薄、体积小、轻便、易携带、可弯曲、节能环保、个性时尚等优点,因此,柔性显示器逐渐成为主流。目前,对于柔性显示上的驱动设计主要采用cof(chiponfilm,覆晶薄膜封装)结构,cof成为柔性显示极具竞争优势的显示技术。随着柔性显示器的分辨率的不断提升,cof所需要的输出垫(pad)的数目越来越多,从而与输出垫连接的引线数目也越来越多,由于cof布线空间有限,这些引线分别设置在cof基材的两面,在cof绑定时,由于引线的存在会使得输出垫在压合过程中受力不均而引起导电粒子浅、压合气泡等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覆晶薄膜结构,能够避免压合过程中受力不均而引起的导电粒子浅、压合气泡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本发明提出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覆晶薄膜结构,所述覆晶薄膜结构包括基材、多个第一输出垫、多个第二输出垫、多个第一引线及多个第二引线,所述基材的一面设有绑定区,所述多个第一输出垫、多个第二输出垫位于所述绑定区中,所述多个第一引线、多个第一输出垫位于所述基材的同一面,所述多个第一引线与所述多个第二引线位于所述基材的相对的两面,每一个所述第一引线分别与一个第一输出垫连接,每一个所述第二引线分别与一个第二输出垫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绑定区对应的部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垫、第二输出垫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输出垫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垫交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输出垫、所述多个第二输出垫分别沿第一方向呈直线排列,所述多个第一输出垫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垫在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线在所述基材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引线在所述基材上的投影。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上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垫一一对应的过孔,所述第二引线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二输出垫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一引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覆晶薄膜结构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多个第一引线位于所述基材的同一面,所述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分别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如上任一所述的覆晶薄膜结构,所述显示面板上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一输出垫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输入垫及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垫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输入垫,所述多个第一输入垫与所述多个第一输出垫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输入垫与所述多个第二输出垫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输入垫与第一输出垫及第二输入垫与第二输出垫之间的导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一输入垫和所述多个第二输入垫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

本发明提出的覆晶薄膜结构的多个第一输出垫、多个第二输出垫位于绑定区中,多个第一引线与多个第二引线位于基材的相对的两面,所述第二引线在所述基材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输出垫、第二输出垫在所述基材上的投影,从而使得在压合的过程中,第一输出垫与第二输出垫受力均匀,避免压合过程中受力不均而引起的导电粒子浅、压合气泡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覆晶薄膜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覆晶薄膜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覆晶薄膜结构的后视图;

图4为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始终被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

参照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覆晶薄膜结构1包括基材11、多个第一输出垫12、多个第二输出垫13、多个第一引线14及多个第二引线15,基材11的一面设有绑定区10,多个第一输出垫12、多个第二输出垫13位于绑定区10中,多个第一引线14、多个第一输出垫12位于基材11的同一面,多个第一引线14与多个第二引线15位于基材11的相对的两面,每一个第一引线14分别与一个第一输出垫12连接,每一个第二引线15分别与一个第二输出垫13连接,第二引线15与绑定区10对应的部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输出垫12、第二输出垫13正对。

如图3所示,第二引线15与绑定区10对应的部分包括第一端部15a、第二端部15b这两个端部以及连接部15c,第一端部15a与第一输出垫12正对,第二端部15b与第二输出垫13正对,即第一端部15a的中轴线与第一输出垫12的中轴线在基材11上的投影重合,第二端部15b的中轴线与第二输出垫13的中轴线在基材11上的投影重合。连接部15c连接于第一端部15a与第二端部15b之间。

具体地,多个第一输出垫12与多个第二输出垫13交替设置,即每相邻两个第一输出垫1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输出垫13。多个第一输出垫12、多个第二输出垫13分别沿第一方向呈直线排列,多个第一输出垫12与多个第二输出垫13在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其中,第一方向为图1中的x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中的y方向。

本实施例中的覆晶薄膜结构1为沿y方向的双排结构,其中,在y方向上的第一排输出垫为第二输出垫13,在y方向上的第二排输出垫为第一输出垫12。第一输出垫12、第二输出垫13的形状均为长条形且均与x方向垂直,这样可以缩短覆晶薄膜结构1在x方向上的长度。

为了使得整个覆晶薄膜结构的布线更整洁,第二引线15在基材11上的投影覆盖第一引线14在基材11上的投影,即第一引线14与第二引线15正对。

基材11上设置有与多个第二输出垫13一一对应的过孔110,第二引线15通过过孔110与第二输出垫13连接。其中,第二引线15穿过过孔110后再通过导线与第二输出垫13电连接。较佳地,绑定区10位于过孔110与第一引线14之间,即过孔110不在绑定区10内,这样,可以避免在压合过程中对第二引线15与过孔110中的导线的连接处施力而造成第二引线15与第二输出垫13接触不良。

本实施例中的覆晶薄膜结构1还包括驱动芯片16,驱动芯片16与多个第一引线14位于基材11的同一面,第一引线14、第二引线15分别与驱动芯片16连接,即第一输出垫12通过第一引线14连接至驱动芯片16,第二输出垫13通过第二引线15连接至驱动芯片16。其中,第二引线15通过过孔111与驱动芯片16连接。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覆晶薄膜结构1还包括第三输入垫17,第三输入垫17与绑定区10分别位于基材11的两端,驱动芯片16位于第三输入垫17与绑定区10之间,第三输入垫17通过导线与驱动芯片16连接,覆晶薄膜结构1通过第三输入垫17与驱动电路连接(图未示)并接受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

参照图4、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2及上述覆晶薄膜结构1,显示面板2上设有与多个第一输出垫12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输入垫21及与多个第二输出垫13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输入垫22,多个第一输入垫21与多个第一输出垫12电连接,多个第二输入垫22与多个第二输出垫13电连接。通过第一输出垫12、第二输出垫13、第一引线14、第二引线15、第一输入垫21、第二输入垫22便可以将驱动芯片16与显示面板2电连接,从而将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传送给显示面板2。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2包括基板23、配向膜层24及显示层25,其中,显示层25为oled,当然,这里不做限定。配向膜层24位于基板23与显示层25之间,配向膜层24和基板23的边缘超出显示层25,超出部分即为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第一输入垫21、第二输入垫22位于该边框区域中。

绑定区10与边框区域之间还设有导电层26,导电层26完全覆盖第一输入垫21和第二输入垫22,第一输入垫21、第二输入垫22通过导电层26与第一输出垫12、第二输出垫13电连接。

参照图5,在压合过程中,本压压头作用于第二引线15上并将第一输出垫12、第二输出垫13与第一输入垫21、第二输入垫22进行压合,由于第二引线15与绑定区10对应的部分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输出垫12、第二输出垫13正对,即第一端部15a与第一输出垫12正对,第二端部15b与第二输出垫13正对,也就是第一端部15a的中轴线与第一输出垫12的中轴线在基材11上的投影重合,第二端部15b的中轴线与第二输出垫13的中轴线在基材11上的投影重合,这样,在压合时,第一输出垫12、第二输出垫13及第一输入垫21、第二输入垫22受力均匀,因此,可以避免压合过程中受力不均而引起的导电粒子浅、压合气泡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