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图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2641发布日期:2018-10-12 22:1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新型图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图册。



背景技术:

图册是作为任一学科插图的表格、图表或整面插图的合订本。部分图册的装订采用锁线装订,用绳将书帖钉在一起。装订线需要在装订之前缠绕成筒,从而才能方便装订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目前的装订线缠绕设备稳定性差,缠绕不均匀,影响图册的后续装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图册,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图册,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中且与所述机体前部和顶部相通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中设置有安拆且可左右滑移的缠绕架,所述滑移槽左右两端壁中对称设置有凸转轮容装槽,所述机体中在所述凸转轮容装槽后方设置有驱使腔,所述凸转轮容装槽中通过凸转轮杆件可旋动地设置有凸转轮,所述凸转轮杆件向后延长穿通所述凸转轮容装槽后端壁并延长到所述驱使腔中,右侧的所述凸转轮杆件后端与驱使马达动力连接,所述驱使腔中在右侧的所述凸转轮杆件上固定设置有右传递轮,所述驱使腔中在左侧的所述凸转轮杆件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右传递轮相对的左传递轮,所述左传递轮与所述右传递轮之间连接有传递带,所述缠绕架中前后贯通设置有缠绕操作腔,所述缠绕操作腔中从到下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缠绕杆,所述缠绕杆左端与设置在所述缠绕操作腔左端壁中的旋动马达动力连接,所述缠绕杆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缠绕阻力套,所述缠绕阻力套上可安拆地套设有缠绕筒,所述缠绕操作腔右侧的上下两端壁中相对设置有上导引槽和下导引槽,所述缠绕操作腔中呈上下延长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定点板,所述定点板上下两端分别延长到所述上导引槽和下导引槽中且滑移配合连接,所述定点板左端面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缠绕杆相对的定点孔,所述下导引槽右端壁中设置有簧圈槽,所述下导引槽中设置有左右延长且穿通所述定点板的导引杆,所述定点板右侧在所述导引杆外周套设有簧圈,所述缠绕架顶端面后侧设置有左右延长的限动槽,所述机体顶端面上靠近所述滑移槽后端壁位置处设置有可旋动且用以对所述缠绕架的滑移进行导引的限动组件,所述机体底面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支承脚,所述支承脚底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增强整体稳定性的强力吸盘位组件,所述驱使马达上设置有隔声除震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动组件包括通过第一插销与所述机体可旋动配合连接的限动旋动板,所述限动旋动板远离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设置有槽孔,所述槽孔中可上下滑移地设置有用以插入到所述限动槽中的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插销的直径与所述限动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插销顶端设置有凸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点孔开口面积与所述缠绕杆右端面面积相同,所述定点孔开口处设置有凹接口,所述定点板前后两端面上对称设置有用以拉移所述定点板向右滑移的拉移块,所述导引杆左端与所述下导引槽左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引杆右端与所述簧圈槽右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引杆与所述定点板滑移配合连接,所述簧圈左端与所述定点板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簧圈右端与所述簧圈槽右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传递轮和所述右传递轮均与所述凸转轮杆件固定连接,所述凸转轮杆件与所述凸转轮容装槽后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凸转轮杆件的前端与所述凸转轮容装槽前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左侧的所述凸转轮杆件后端与所述驱使腔后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驱使马达设置在所述驱使腔后端壁中,所述左传递轮和所述右传递轮直径相同,所述凸转轮远离所述凸转轮杆件的一端为弧凸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声除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使马达左右两侧面的隔声垫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驱使马达前后两侧面的除震板,所述隔声垫和所述除震板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拉移块向右拉移定点板,从而在缠绕杆上放置缠绕筒,而后松开拉移块,在簧圈的弹性力作用下,定点板向左滑移,从而使得缠绕杆右端插入到定点孔中配合连接,以对缠绕杆进行定点,从而增加了缠绕筒的安装效率,在缠绕杆旋动时,也可以通过对缠绕杆上的缠绕筒进行更换或者安装,缠绕筒安装方便快捷。

2.通过将缠绕架安装于滑移槽中,通过旋动限动旋动板,使得第二插销插入到限动槽中,从而对缠绕架的左右滑移进行导引,避免缠绕架前后滑移,之后控制旋动马达和驱使马达同时旋动,驱使马达旋动通过左传递轮、右传递轮和传递带传递,使得两个凸转轮杆件旋动带动各自对应的凸转轮旋动,从而通过两个凸转轮驱使缠绕架在滑移槽中左右滑移,当凸转轮的弧凸部与缠绕架的左端面或右端面抵接时为弧凸部伸入到滑移槽中的最大长度,旋动马达旋动驱使缠绕杆旋动,缠绕杆旋动带动缠绕筒旋动,从而进行缠绕作业,能够使得缠绕筒在进行缠绕时缠绕均匀,增加了缠绕的操作效率,避免出现故障。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安全合理,能够实现缠绕筒旋动的同时还能左右滑移,从而避免缠绕筒在缠绕时绕成一堆,增加了缠绕筒缠绕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整个装置运行安全可靠,操作便捷,且便于安拆运输以及维修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图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缠绕架处于在滑移槽中左右滑移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驱使腔内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缠绕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图册,包括机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1中且与所述机体1前部和顶部相通的滑移槽2,所述滑移槽2中设置有安拆且可左右滑移的缠绕架3,所述滑移槽2左右两端壁中对称设置有凸转轮容装槽20,所述机体1中在所述凸转轮容装槽20后方设置有驱使腔12,所述凸转轮容装槽20中通过凸转轮杆件23可旋动地设置有凸转轮21,所述凸转轮杆件23向后延长穿通所述凸转轮容装槽20后端壁并延长到所述驱使腔12中,右侧的所述凸转轮杆件23后端与驱使马达16动力连接,所述驱使腔12中在右侧的所述凸转轮杆件23上固定设置有右传递轮24,所述驱使腔12中在左侧的所述凸转轮杆件23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右传递轮24相对的左传递轮14,所述左传递轮14与所述右传递轮24之间连接有传递带15,所述缠绕架3中前后贯通设置有缠绕操作腔31,所述缠绕操作腔31中从到下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缠绕杆32,所述缠绕杆32左端与设置在所述缠绕操作腔31左端壁中的旋动马达动力连接,所述缠绕杆32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缠绕阻力套33,所述缠绕阻力套33上可安拆地套设有缠绕筒34,所述缠绕操作腔31右侧的上下两端壁中相对设置有上导引槽36和下导引槽37,所述缠绕操作腔31中呈上下延长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定点板35,所述定点板35上下两端分别延长到所述上导引槽36和下导引槽37中且滑移配合连接,所述定点板35左端面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所述缠绕杆32相对的定点孔351,所述下导引槽37右端壁中设置有簧圈槽38,所述下导引槽37中设置有左右延长且穿通所述定点板35的导引杆39,所述定点板35右侧在所述导引杆39外周套设有簧圈40,所述缠绕架3顶端面后侧设置有左右延长的限动槽,所述机体1顶端面上靠近所述滑移槽2后端壁位置处设置有可旋动且用以对所述缠绕架3的滑移进行导引的限动组件,所述机体1底面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支承脚101,所述支承脚101底面固定设置有用于增强整体稳定性的强力吸盘102,所述驱使马达16上设置有隔声除震装置。

其中,所述限动组件包括通过第一插销90与所述机体1可旋动配合连接的限动旋动板9,所述限动旋动板9远离所述第一插销90的一端设置有槽孔93,所述槽孔93中可上下滑移地设置有用以插入到所述限动槽中的第二插销92,所述第二插销92的直径与所述限动槽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插销92顶端设置有凸部91。

其中,所述定点孔351开口面积与所述缠绕杆32右端面面积相同,所述定点孔351开口处设置有凹接口352,所述定点板35前后两端面上对称设置有用以拉移所述定点板35向右滑移的拉移块,所述导引杆39左端与所述下导引槽37左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引杆39右端与所述簧圈槽38右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导引杆39与所述定点板35滑移配合连接,所述簧圈40左端与所述定点板35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簧圈40右端与所述簧圈槽38右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左传递轮14和所述右传递轮24均与所述凸转轮杆件23固定连接,所述凸转轮杆件23与所述凸转轮容装槽20后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凸转轮杆件23的前端与所述凸转轮容装槽20前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左侧的所述凸转轮杆件23后端与所述驱使腔12后端壁可旋动配合连接,所述驱使马达16设置在所述驱使腔12后端壁中,所述左传递轮14和所述右传递轮24直径相同,所述凸转轮21远离所述凸转轮杆件23的一端为弧凸部22。

其中,所述隔声除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使马达16左右两侧面的隔声垫161和固定设置在所述驱使马达16前后两侧面的除震板162,所述隔声垫161和所述除震板162相连接,所述隔声除震装置能够有效减少所述驱使马达16运转产生的噪音和震动。

本装置使用时,通过拉移块向右拉移所述定点板35,从而在所述缠绕杆32上放置缠绕筒34,而后松开拉移块,在所述簧圈40的弹性力作用下,所述定点板35向左滑移,从而使得所述缠绕杆32右端插入到所述定点孔351中配合连接,以对所述缠绕杆32进行定点,之后将所述缠绕架3安装于所述滑移槽2中,通过旋动限动旋动板9,使得所述第二插销92插入到所述限动槽中,从而对所述缠绕架3的左右滑移进行导引,避免所述缠绕架3前后滑移,之后控制所述旋动马达和驱使马达16同时旋动,所述驱使马达16旋动通过所述左传递轮14、右传递轮24和传递带15传递,使得两个所述凸转轮杆件23旋动带动各自对应的凸转轮21旋动,从而通过两个凸转轮21驱使所述缠绕架3在所述滑移槽2中左右滑移,当所述凸转轮21的弧凸部22与所述缠绕架3的左端面或右端面抵接时为所述弧凸部22伸入到所述滑移槽2中的最大长度,所述旋动马达旋动驱使所述缠绕杆32旋动,所述缠绕杆32旋动带动所述缠绕筒34旋动,从而进行缠绕作业,且使得所述缠绕筒34缠绕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拉移块向右拉移定点板,从而在缠绕杆上放置缠绕筒,而后松开拉移块,在簧圈的弹性力作用下,定点板向左滑移,从而使得缠绕杆右端插入到定点孔中配合连接,以对缠绕杆进行定点,从而增加了缠绕筒的安装效率,在缠绕杆旋动时,也可以通过对缠绕杆上的缠绕筒进行更换或者安装,缠绕筒安装方便快捷。

2.通过将缠绕架安装于滑移槽中,通过旋动限动旋动板,使得第二插销插入到限动槽中,从而对缠绕架的左右滑移进行导引,避免缠绕架前后滑移,之后控制旋动马达和驱使马达同时旋动,驱使马达旋动通过左传递轮、右传递轮和传递带传递,使得两个凸转轮杆件旋动带动各自对应的凸转轮旋动,从而通过两个凸转轮驱使缠绕架在滑移槽中左右滑移,当凸转轮的弧凸部与缠绕架的左端面或右端面抵接时为弧凸部伸入到滑移槽中的最大长度,旋动马达旋动驱使缠绕杆旋动,缠绕杆旋动带动缠绕筒旋动,从而进行缠绕作业,能够使得缠绕筒在进行缠绕时缠绕均匀,增加了缠绕的操作效率,避免出现故障。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安全合理,能够实现缠绕筒旋动的同时还能左右滑移,从而避免缠绕筒在缠绕时绕成一堆,增加了缠绕筒缠绕的均匀性以及稳定性,整个装置运行安全可靠,操作便捷,且便于安拆运输以及维修维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