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屏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42517发布日期:2018-10-12 22:13阅读:15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屏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是未来显示行业的新的增长点,其中,flexible(易弯曲的)amoled可以满足市场对移动便携产品的高要求。

flexibleamoled工艺复杂,其中3d贴合是曲面屏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主流3d贴合技术是guidefilm(引导薄膜)技术,通过guidefilm(引导薄膜)引导panel(显示面板,如柔性显示面板等)弯曲,一方面可以应对大曲率的cg(curvedglass,曲面玻璃),另一方面能减少对panel的损伤;但是由于贴合过程中,cg与panel的接触是中间平面部分与边缘曲面部分是同时接触的,贴合过程中气泡难以有效的向边缘排出。

综上所述,现有3d贴合技术容易导致出现气泡,导致产品良率交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屏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以解决现有3d贴合技术中因为cg与panel中间平面部分与边缘曲面部分同时接触贴合导致气泡难以向边缘排出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屏贴合装置,用于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玻璃相贴合生成曲面屏,所述曲面屏贴合装置包括:

承载基台,用于承载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发光侧表面设置有光活性聚合物层;所述承载基台包括一呈隆起状的承载面;

吸附基台,与所述承载基台可相对移动设置,用于吸附所述曲面玻璃;

形变构件,包括光源,用于使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接受光照后产生形变,进而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弯曲;以及,

抚平构件,用于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附于所述曲面玻璃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承载基台还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设置在所述承载面上。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承载面的突出区域为平面,其他部分为曲面。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承载面的突出区域具备粘性。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抚平构件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半径小于所述曲面玻璃边缘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滚轮的表面部分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承载基台采用硬硅胶材料形成。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包括碳纳米材料层和热响应物质层,所述热响应物质层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碳纳米材料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承载面。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曲面屏贴合方法,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曲面屏贴合装置,所述曲面屏贴合方法包括:

通过吸附基台吸附曲面玻璃;

通过承载基台承载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非发光侧表面设置有光活性聚合物层;所述承载基台包括一呈隆起状的承载面;

形变构件控制光源,使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接受光照后产生形变,进而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弯曲;

所述承载基台与所述吸附基台相对移动,将弯曲的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玻璃贴合;

通过抚平构件,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附于所述曲面玻璃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光活性聚合物层在光源控制下,带动柔性显示面板弯曲,然后将弯曲的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玻璃贴合,最后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玻璃贴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分段贴合,可以有效的将气泡向边缘处排出,提供了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曲面屏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承载面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滚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光活性聚合物的形变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曲面屏贴合过程中的第一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曲面屏贴合过程中的第二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曲面屏贴合过程中的第三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曲面屏贴合过程中的第四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曲面屏贴合过程中的第五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曲面屏贴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3d贴合过程中,cg与panel的接触是中间平面部分与边缘曲面部分是同时接触的,贴合过程中气泡难以有效的向边缘排出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能够解决该缺陷。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曲面屏贴合装置包括:

承载基台11,用于承载柔性显示面板;其中,柔性显示面板的非发光侧表面设置有光活性聚合物层;所述承载基台包括一呈隆起状的承载面;

吸附基台12,与所述承载基台11可相对移动设置,用于吸附所述曲面玻璃;

形变构件13,包括光源,用于使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接受光照后产生形变,进而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弯曲;以及,

抚平构件14,用于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附于所述曲面玻璃表面;

其中,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在所述形变构件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向所述承载面弯曲,形成凸起;所述承载基台与所述吸附基台相对移动,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与所述曲面玻璃贴合;所述抚平构件在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的表面,以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为起点,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边缘压制,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玻璃贴合。

可选的,承载面俯视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承载基台11还设置有吸附孔111,所述吸附孔111设置在所述承载面112上,作用是利用真空压力将设置有光活性聚合物层的柔性显示面板吸附在承载基台上。

可选的,承载基台使用硬硅胶材质,可以解决现有承载基台多是柔性材质,难以保证在挤压的过程中贴附接触面的真空度和平整度,导致面内气泡的产生的问题。

可选的,承载面的突出区域具备粘性,这样承载面的平面区域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更好的固定柔性显示面板,粘性低,轻微的剥离力即可剥离。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承载面的突出区域为平面,其他部分为曲面,该种设置方式可以更好的兼容光活性聚合物层的形变。

可选的,如图1以及图3所示,所述抚平构件14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半径r小于所述曲面玻璃边缘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r,保证边缘处的贴合品质。

可选的,所述滚轮的表面部分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形成,这样既能保护材料层不受损伤,同样能保证贴合过程中的压力均匀的施加在材料层上。

可选的,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包括碳纳米材料层和热响应物质层,所述热响应物质层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碳纳米材料层之间。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构件的固定面。

光活性聚合物bendingactuator是一种由碳纳米材料,如swnts(single-wallednanotube)和石墨烯等,和热响应物质,如聚碳酸酯和水凝胶等构成的双层结构。

如图4所示,由于swnts等吸收光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非常高,但是热膨胀系数却很低,而当聚合物层吸收了热能之后会发生较大的变形,因此会产生弯曲的现象;用公式表示即为:

αtop-αbottom≠0。

这种材料的光响应时间非常快,从不弯曲到最大弯曲角度的时间约为0.7s,当光照的强度越大,bending的角度越大,控制光的强度就能控制bending角度。

基于该光活性聚合物,现结合图5至10对本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曲面屏贴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吸附基台吸附曲面玻璃;

如图5所示,吸附基台12根据曲面玻璃a的曲面加工而成,用于承载曲面玻璃a,曲面玻璃a的边缘弯曲,采用卡位固定等方式将曲面玻璃a固定在吸附基台对应位置。

s102:通过承载基台承载柔性显示面板;

柔性显示面板b的非发光侧表面设置有光活性聚合物层c,承载基台11包括一承载面,所述承载面包括至少一突出区域。如图5所示,承载基台11承载柔性显示面板b。

s103:形变构件控制光源,使光活性聚合物层接受光照后产生形变,进而使柔性显示面板弯曲;

本步骤通过激活光源,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b没有设置光活性聚合物层的表面向所述承载面照射实现。

如图6所示,光活性聚合物层c带动柔性显示面板b,光活性聚合物层c与承载面完全接触。

在本步骤之后,为了避免气泡,可以将贴合装置内抽成真空状态。

s104:承载基台与所述吸附基台相对移动,将弯曲的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玻璃贴合;

如图7所示,通过机构带动承载基台11移动,进而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b的凸起与所述曲面玻璃a贴合,此时承载基台11解除吸附,但柔性显示面板b在光活性聚合物层c的牵引下仍然弯曲,然后承载基台11。

s105:通过抚平构件,将柔性显示面板贴附于曲面玻璃表面;

可选的,通过抚平构件在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的表面,以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为起点,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边缘压制,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玻璃贴合;

如图8所示,使用滚轮,在光活性聚合物层c上向两端滚动贴附,使柔性显示面板b由中间向两端与曲面玻璃a贴合,待贴合完成后,撤去真空。

s106:去除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

如图9所示,在贴合完成后,去除光活性聚合物层c。

本实施例利用一种光活性聚合物,这种聚合物在光照的条件下能自动弯曲,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来控制聚合物的形变量。将这种聚合物薄膜贴附在对应材料层下表面,在特定光照条件下使得材料层发生弯曲,这样既避免了材料层边缘的损伤也使材料层的弯曲程度得以控制。同时通过分段式贴合,达到最大程度的控制边缘气泡的产生。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本发明通过在柔性显示面板表面凃制光活性聚合物层,之后光活性聚合物层在所述形变构件中光源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向所述承载面弯曲,形成凸起,然后承载基台与所述吸附基台相对移动,将弯曲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与所述曲面玻璃贴合,最后所述抚平构件在所述光活性聚合物层的表面,以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为起点,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边缘压制,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玻璃贴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cg与panel的接触是中间平面部分与边缘曲面部分同时接触,本发明通过光活性聚合物层引导柔性显示面板弯曲形成凸起,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与所述曲面玻璃贴合之后,以柔性显示面板的凸起为起点、在光活性聚合物层上向边缘侧压制,可以有效的将气泡向边缘处排出,解决了现有3d贴合技术中因为cg与panel中间平面部分与边缘曲面部分同时接触贴合导致气泡难以向边缘排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产品良率。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