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黑板手写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2816发布日期:2019-12-11 00:35阅读:2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黑板手写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板手写笔,特别涉及一种使用普通粉笔作为笔芯的智慧黑板手写笔。



背景技术:

就目前而言,老师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需要板书时,一般都是直接手持一支普通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在书写过程中,粉笔容易被折断而掉落,掉落的粉笔往往比较短,由于比较短不好书写,所以这部分一般都是直接被丢弃。写板书之人常常会选择长一些或者直接拿一支新的粉笔来书写,这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习惯,久而久之,讲桌上的粉笔盒内就会留下好多相对较短的粉笔,这部分也往往没有人用而被倒入垃圾桶,这样以来使得粉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浪费比较严重。另外,老师直接手持粉笔书写,由于手指直接接触到粉笔,使得整个手指上布满五颜六色的粉笔灰,上课期间,老师板书之后一旦触碰到其他教具或者书本等,到处都留下了粉笔的“身影”,这可能是身为教师比较苦恼的地方,有时候一不小心衣服上也会弄得五颜六色,从而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对教学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黑板手写笔,利用普通粉笔作为该笔的笔芯,可以在普通黑板上任意书写,其目的在于即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粉笔不被折断,尽可能地利用完一支粉笔,不会造成过多浪费,又可以避免手指与粉笔直接接触,彻底解决爱干净老师的苦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慧黑板手写笔,其主要结构包括一个外笔筒、一个滚轮(带齿轮)、一个内笔筒、三片笔销、一个旋转钮、一组直线齿条、一个笔芯塞。

外笔筒,其中间空心,内部装设一个可沿外笔筒长度方向滚动的滚轮(带齿轮),滚轮与固定在外笔筒内壁的一组直线齿条环环相扣,滚轮在外笔筒内部的滚动轨迹与外笔筒内壁上的直线齿条平行。滚轮轴上连接笔芯塞,通过滚动滚轮即可控制笔芯的伸缩。外笔筒的前端设有三个沿外笔筒长度方向且互差120°的凹槽,每一个凹槽都设成斜坡型,即凹槽前端较深,后端较浅,外笔筒的后端连有可旋转的旋转钮,其上连接一根带螺纹的圆柱形芯柱,该旋转钮只能旋转,不能前后发生移动。

内笔筒,其装设在外笔筒的内部,其里面也为空心,内笔筒前端连接三片互差120°的笔销,内笔筒后端设有螺纹孔(类似螺帽),通过旋转外笔筒后端的旋转钮(类似螺丝),即可控制整个内笔筒的前后移动,从而带动了三片笔销的前后移动。

笔销,有三片且互差120°,嵌入在外笔筒前端的凹槽内,为了防止笔销与凹槽分离,凹槽特意设成顶部开口小,底部开口大,这样笔销嵌入在凹槽内就只能沿着凹槽滑动,不会离开凹槽这条轨道。笔销从主视图来看设计成前端厚,后端薄,从右视图来看,是一个近似梯形,保证可以嵌入在凹槽内滑动。

外笔筒内部的滚轮前后滚动与内笔筒的前后移动,会有交叉影响,为了使得滚轮的滚动与内笔筒的前后移动互不干扰,在沿内笔筒长度方向上设计有上下左右四个矩形开口,让滚轮可以穿过内笔筒的筒壁而自由的滚动。

上述方案,使用时,总的来说,由外至内依次为外笔筒、内笔筒、笔芯(即粉笔)。粉笔从智慧黑板手写笔的前端插入到笔芯塞内,通过滑动外笔筒上的滚轮,可以控制粉笔的伸长与缩短,通过旋转外笔筒后端的旋转钮,控制内笔筒的前后移动,从而带动三片笔销沿凹槽滑动,三片笔销沿凹槽向后滑动,三片笔销所组成的圆形口径缩小,三片笔销沿凹槽向前滑动,三片笔销所组成的圆形口径放大,可以使得粉笔被夹紧或松开。

上述方案中,为了增加使用时的手感,智慧黑板手写笔的整体外观设计为前端和后端较细,中间部位稍微粗些,并且中间部位设计有七道凹陷槽,滚轮设计在其中一条凹陷槽内滚动,使得滚轮突出部分较少,增加美观度同时方便书写时旋转手写笔,不会影响使用。

本发明使用简单方便,不仅能够保护粉笔不易折断,避免浪费,而且还能保证使用者手指清洁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智慧黑板手写笔基本原理简图(主视)。

图2为智慧黑板手写笔基本原理简图(右视)。

图3为智慧黑板手写笔整体效果图。

图4为智慧黑板手写笔内部主要结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智慧黑板手写笔主要由外笔筒1,内笔筒2、笔销3、滚轮(带齿轮)4、旋转钮5、直线齿条6、笔芯塞7等部分构成,图中8表示粉笔。

如图1所示,外笔筒1中间空心,内部装设一个可沿外笔筒长度方向滚动的滚轮(带齿轮)4,滚轮4的中心轴安放在外笔筒1内侧前后两条轨道当中,滚轮4可以沿该轨道前后滑动,滚轮4的下部与固定在外笔筒1内壁的一组直线齿条6环环相扣,滚轮4在外笔筒1内部的滚动轨迹与外笔筒1内壁上的直线齿条6平行,滚轮4轴上连接笔芯塞7,通过滚动滚轮4即可控制笔芯塞7的前后移动,笔芯塞7中塞入粉笔8,从而控制了笔芯(即粉笔8)的伸缩。

如图3所示,外笔筒1的前端设有三个沿外笔筒1长度方向且互差120°的凹槽,凹槽内嵌放笔销3,每一个凹槽都设计成斜坡型,即凹槽前端较深,后端较浅,从图1笔销3处也可看出是斜坡型,外笔筒1的后端连有可旋转的旋转钮5,该旋转钮5只能旋转,不能前后发生移动。

如图4所示,内笔筒2装设在外笔筒1的内部,其里面也为空心,内笔筒2前端连接三片互差120°的笔销3,内笔筒后端设有螺纹孔(类似螺帽),通过旋转外笔筒1后端的旋转钮5(类似螺丝),即可控制整个内笔筒2的前后移动,从而带动了三片笔销3在凹槽内的前后滑动。三片笔销3沿凹槽向后滑动,三片笔销3所组成的圆形口径缩小,三片笔销3沿凹槽向前滑动,三片笔销3所组成的圆形口径放大。如图1所示,笔销3沿凹槽向后移动,即可使得粉笔8被三片笔销3所夹紧,笔销3沿凹槽向前移动,粉笔8不会被三片笔销3所夹紧,粉笔8则可以自由移动。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笔芯塞7(连同粉笔8)位于内笔筒2的内部,内笔筒2又位于外笔筒1的内部,且在外笔筒1中有滚轮4,滚轮4前后滚动与内笔筒2的前后移动,必然会有交叉影响。为了使得滚轮4的前后滚动与内笔筒2的前后移动互不干扰,如图4所示,可以在沿内笔筒2长度方向上设有上下左右四个矩形开口,让滚轮4可以穿过内笔筒2的筒壁而自由的滚动,即滚轮4位于内笔筒2当中,滚轮4的上下可以从内笔筒2的上下开口穿出,保证滚轮4上部可以用手滑动,下部可以与外笔筒1内壁的直线齿条6接触,滚轮4的左右两个轴可以从内笔筒2的左右开口穿出,保证滚轮4的轴可以在外笔筒1内壁的两条轨道中滑动。

如图2所示,笔销3是有三片构成,互差120°,嵌入在外笔筒1前端的凹槽内,为了防止笔销3与凹槽分离,凹槽特意设成顶部开口小,底部开口大,笔销3是一个近似梯形,保证可以嵌入在凹槽内滑动,不会离开凹槽这条轨道。从图1中可以看出笔销3设成前端厚,后端薄,主要是为了笔销3与粉笔8的接触面始终处于最大,保证夹紧粉笔8的效果最佳。

下面以一次具体操作为例说明本实施例智慧黑板手写笔的使用方法。

实际使用时,首先逆时针旋转旋转钮5,让笔销3向前移动,使智慧黑板手写笔的前端孔径处于最大状态,然后把滚轮4推到最前端,现在只需将粉笔8的小头一端从智慧黑板手写笔的前端孔中插入,使粉笔8的小头紧紧的塞入笔芯塞7当中,然后推动滚轮4向后移动,使得粉笔8大头端留有合适书写的距离即可,最后在顺时针旋转旋转钮5,使笔销3向后移动,夹紧粉笔8即可书写,书写时手握住智慧黑板手写笔,与握普通粉笔相似。当粉笔8由于书写消耗了一部分,使得前端太短不便书写时,这时可以再次逆时针调节旋转钮5,松开粉笔8,然后推动滚轮4向前滚动,使粉笔8伸出合适的距离,最后再次顺时针调节旋转钮5,使粉笔8加紧,即可继续书写,直到滚轮4被推到最前端,一支粉笔也基本上被用完。该发明即可以保证粉笔最大限度的利用,避免了浪费,又可以在书写中不让手指与粉笔直接接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