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名片发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5068发布日期:2018-12-28 22:5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名片发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服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水名片发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很多场合为了宣传及联系的方便都会给顾客发放名片,而顾客为了方便联系也会向商家索要名片,这种情况下,很多商家都会将名片放置于通过一个开口盒将名片放置于前台或者服务台上,但是,通过简易的开口盒进行存放则经常会出现顾客拿取一张名片后不注意将剩下的名片打乱或者打散,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整理以方便下一次顾客的拿取,因此,设计一种只需使用人员按下按键,装置即可自动推出一张名片进而方便使用人员拿取的一种防水名片发放装置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名片发放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防水名片发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出卡装置,所述出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二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三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三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线孔,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块,其中,所述第一丝杠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左侧端面上,所述第一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花键槽,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五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二花键槽,所述第五空腔的周侧弧形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周侧弧形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转动槽内转动的第一齿环,所述第一转动槽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环的上端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于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槽上侧内壁内的棘轮组件上,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五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通过第二转动轴动力配合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花键槽及所述第二花键槽相配合的第一花键块,所述第四滑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右端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右侧端面外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所述第一丝杠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六空腔内转动的第三转动块,所述第三转动块的周侧弧形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七空腔,所述第七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七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空腔,其中,所述第一通线孔的左端与所述第八空腔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五滑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八空腔内的第六滑块,所述第一拉线所述第六滑块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六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八空腔的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五滑块内设置有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七滑块,所述第七滑块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九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八滑块,所述第八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七滑块的左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七滑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线,所述第八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线,所述第九空腔的右侧内壁内左右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线孔,所述第二拉线的右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二通线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七空腔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第九空腔的左侧内壁内左右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线孔,所述第五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开腔,所述第五滑块的上侧端面上相抵接的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七空腔内滑动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下侧端面的左端延伸入所述第一开腔内,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下侧端面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滑块上侧端面的左端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五滑块的上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其中,所述第三拉线的左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通线孔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侧端面上,所述第一滑动块内前后贯穿的设置有开口向右且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二开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开腔,所述第三开腔的下侧内壁的右端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开腔,所述第四开腔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三开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前后对称且可转动的设置有滚动轮,前后对称设置的所述滚动轮之间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棘轮组件上,所述第三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三开腔的上侧内壁内上下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并延伸出所述第二滑槽上端开口外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二滑槽靠近左侧内壁的前后内壁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开腔相连通的填充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棘轮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壁及所述第二转动槽上侧内壁之间的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转动腔内转动的第五转动块,所述第五转动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腔棘轮连接的第六转动块,当所述第六转动块正转时可带动所述第五转动块转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七空腔上侧内壁的左端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滑动块之间滑动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开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五空腔的上下侧内壁内分别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四滑块的上下侧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导滑槽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名片的派分时,使用人员向左侧推动第一推杆,进而通过第四滑块带动第一电机向左侧移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腔带动第一花键块向左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花键块先啮合经过第二花键槽,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腔带动第一花键块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一齿环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滚动轮转动,此时转动的滚动轮可带动第三开腔内最右侧的名片下降并通过第四开腔及第一滑槽进入到第三滑块左侧的第一空腔内,此时使用人员继续推动第一推杆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花键块卡入第一花键槽内,此时第一电机继续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腔带动第一花键块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动块带动第一丝杠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滑块向左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块推动放置于第一空腔内的卡片向左侧移动,同时,第三滑块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左侧移动,进而放松第一拉线,此时第六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五滑块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二拉线及第三拉线逐渐松弛,此时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滑动块向翻转并最终第一滑动块的下侧端面与第五滑块的上侧端面相抵接,此时第一丝杠继续转动,并推动名片滑过第五滑块的上侧端面后进入第二开腔内,在此过程中第一丝杠转动的部分转矩通过形变储存于第一扭力弹簧内,当第一滑块最大限度左移时,使用人员松开第一推杆,同时第一电机停止转动,并在第二回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第一丝杠受到第一扭力弹簧弹力的作用发生反转,进而通过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滑块向右侧移动,当第一滑块移动至与第三滑块相抵接时推动第三滑块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三滑块通过第一拉线拉动第六滑块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五滑块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二拉线拉动第七滑块向左侧移动并拉伸第三弹簧,当第三弹簧最大限度拉伸时,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与第一开口槽的右侧内壁相齐平,此时第五滑块继续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二拉线通过第七滑块及第三弹簧拉动第八滑块向右侧移动,进而通过第三拉线拉动第一转动轴翻转,进而带动第一滑动块翻转,进而带动夹持于第二开腔内的名片翻转,并在第五滑块最大限度左移时第一滑动块滑出第一开口槽的左端开口外,此时夹持于第二开腔内的名片与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平行,此时使用人员可取下名片,通过本装置,使用人员仅需按下按键本装置即可自动弹出名片,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即能有效的预防使用人员将剩下的名片打乱,且装置本身又具有较高趣味性,以吸引顾客使用,进而可提高名片的发放率,因此,本装置值得在各商家场合推荐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防水名片发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防水名片发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出卡装置,所述出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第一空腔21,所述第一空腔2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26,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24,所述第二空腔24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丝杠25,所述第二空腔24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杠25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块27,所述第二空腔24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29,所述第三空腔29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28,所述第三滑块28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空腔29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1,所述第三滑块28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线23,所述第三空腔29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线孔22,所述第二空腔24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49,所述第五空腔49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块51,其中,所述第一丝杠25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49内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块51的左侧端面上,所述第一转动块51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花键槽52,所述第一转动块51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五空腔49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动块56,所述第二转动块56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二花键槽53,所述第五空腔49的周侧弧形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槽54,所述第二转动块56的周侧弧形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转动槽54内转动的第一齿环55,所述第一转动槽54的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转动槽66,所述第二转动槽66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环55的上端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67,所述第一锥齿轮6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68,所述第一转动轴68固定连接于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槽66上侧内壁内的棘轮组件上,所述第二转动块56的右侧且位于所述第五空腔49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块63,所述第三滑块63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65,所述第一电机65的左端通过第二转动轴59动力配合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花键槽52及所述第二花键槽53相配合的第一花键块57,所述第四滑块63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右端延伸出所述装置主体11右侧端面外的第一推杆33,所述第二空腔24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空腔74,所述第一丝杠25的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74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六空腔74内转动的第三转动块76,所述第三转动块76的周侧弧形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74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75,所述第一空腔21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七空腔95,所述第七空腔95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五滑块90,所述第七空腔95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八空腔79,其中,所述第一通线孔22的左端与所述第八空腔79的左端相连通,所述第五滑块90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八空腔79内的第六滑块78,所述第一拉线23所述第六滑块78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六滑块78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八空腔79的右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7,所述第五滑块90内设置有第九空腔82,所述第九空腔8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七滑块83,所述第七滑块83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九空腔8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八滑块85,所述第八滑块85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七滑块83的左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84,所述第七滑块83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线80,所述第八滑块85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线87,所述第九空腔82的右侧内壁内左右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线孔70,所述第二拉线的右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二通线孔70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七空腔95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第九空腔82的左侧内壁内左右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线孔86,所述第五滑块90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开腔92,所述第五滑块90的上侧端面上相抵接的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七空腔95内滑动的第一滑动块93,所述第一滑动块93下侧端面的左端延伸入所述第一开腔92内,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块93的下侧端面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滑块90上侧端面的左端通过铰链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93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91,所述第一凹槽91与所述第五滑块90的上侧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89,所述第一滑动块93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88,其中,所述第三拉线87的左端延伸通过所述第三通线孔86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88的下侧端面上,所述第一滑动块93内前后贯穿的设置有开口向右且可与所述第一空腔21相连通的第二开腔94。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开腔39,所述第三开腔39的下侧内壁的右端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开腔35,所述第四开腔35与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上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槽32,所述第三开腔39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转动腔60,所述第一转动腔60内前后对称且可转动的设置有滚动轮37,前后对称设置的所述滚动轮37之间同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38,所述第二锥齿轮38的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6,所述第三锥齿轮36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4,所述第二转动轴34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棘轮组件上,所述第三开腔39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43,所述第三开腔39的上侧内壁内上下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槽41,所述第二滑动块43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二滑槽41并延伸出所述第二滑槽41上端开口外的第三滑动块42,所述第二滑槽41靠近左侧内壁的前后内壁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开腔39相连通的填充槽47。

有益地,所述棘轮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腔60内壁及所述第二转动槽66上侧内壁之间的第二转动腔69,所述第二转动轴34的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转动腔69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二转动腔69内转动的第五转动块73,所述第五转动块73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转动腔72,所述第一转动轴68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转动腔69内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三转动腔73棘轮连接的第六转动块73,当所述第六转动块73正转时可带动所述第五转动块73转动。

有益地,所述第七空腔95上侧内壁的左端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开口槽48,所述第一开口槽48的内壁与所述第一滑动块93之间滑动配合连接。

有益地,所述第三开腔39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44,所述第二滑动块43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44内的第一导滑块45,所述第一导滑块45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44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46,所述第五空腔49的上下侧内壁内分别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58,所述第四滑块63的上下侧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58内的第二导滑块62,所述第二导滑块62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导滑槽58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61。

初始状态时,第二导滑块62的右侧端面与第二导滑槽58的右侧内壁相抵接,此时第四滑块63在第五空腔49内最大限度右移,此时第一推杆33的右端最大限度延伸出装置主体11的右侧端面外,此时第三滑块28的右侧端面与第三空腔29的右侧内壁相抵接,第二滑块27的右侧端面与第三滑块28的左侧端面相抵接,第一滑块26在第一空腔21内最大限度右移,此时第六滑块78的左侧端面与第八空腔79的左侧内壁相抵接,第五滑块90在第七空腔95内最大限度左移,第七滑块83在第九空腔82内最大限度右移,第三弹簧84最大限度拉伸,第八滑块85在第九空腔82内最大限度右移,第一滑动块93最大限度向上翻转且与第五滑块90保持九十度翻转,同时第二滑动块43右侧的第三开腔39内放置有名片,其中最右侧的名片的右侧端面与滚动轮37相抵接。

通过本装置进行名片的派分时,使用人员向左侧推动第一推杆33,进而通过第四滑块63带动第一电机65向左侧移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腔69带动第一花键块57向左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花键块57先啮合经过第二花键槽53,此时第一电机65启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腔69带动第一花键块57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块56带动第一齿环55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67带动第一转动轴68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34带动第三锥齿轮36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锥齿轮38带动滚动轮37转动,此时转动的滚动轮37可带动第三开腔39内最右侧的名片下降并通过第四开腔35及第一滑槽32进入到第三滑块28左侧的第一空腔21内,此时使用人员继续推动第一推杆33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花键块57卡入第一花键槽52内,此时第一电机65继续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腔69带动第一花键块57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动块51带动第一丝杠25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滑块27带动第一滑块26向左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块26推动放置于第一空腔21内的卡片向左侧移动,同时,第三滑块28受到第一弹簧31的弹力作用向左侧移动,进而放松第一拉线23,此时第六滑块78受到第二弹簧77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五滑块90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二拉线80及第三拉线87逐渐松弛,此时第一转动轴68带动第一滑动块93向翻转并最终第一滑动块93的下侧端面与第五滑块90的上侧端面相抵接,此时第一丝杠25继续转动,并推动名片滑过第五滑块90的上侧端面后进入第二开腔94内,在此过程中第一丝杠25转动的部分转矩通过形变储存于第一扭力弹簧75内,当第一滑块26最大限度左移时,使用人员松开第一推杆33,同时第一电机65停止转动,并在第二回位弹簧61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第一丝杠25受到第一扭力弹簧75弹力的作用发生反转,进而通过第二滑块27带动第一滑块26向右侧移动,当第一滑块26移动至与第三滑块28相抵接时推动第三滑块28克服第一弹簧31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三滑块28通过第一拉线23拉动第六滑块78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五滑块90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二拉线80拉动第七滑块83向左侧移动并拉伸第三弹簧84,当第三弹簧84最大限度拉伸时,第一滑动块93的左侧端面与第一开口槽48的右侧内壁相齐平,此时第五滑块90继续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二拉线80通过第七滑块83及第三弹簧84拉动第八滑块85向右侧移动,进而通过第三拉线87拉动第一转动轴68翻转,进而带动第一滑动块93翻转,进而带动夹持于第二开腔94内的名片翻转,并在第五滑块90最大限度左移时第一滑动块93滑出第一开口槽48的左端开口外,此时夹持于第二开腔94内的名片与装置主体11的左侧端面平行,此时使用人员可取下名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名片的派分时,使用人员向左侧推动第一推杆,进而通过第四滑块带动第一电机向左侧移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腔带动第一花键块向左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花键块先啮合经过第二花键槽,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腔带动第一花键块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块带动第一齿环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滚动轮转动,此时转动的滚动轮可带动第三开腔内最右侧的名片下降并通过第四开腔及第一滑槽进入到第三滑块左侧的第一空腔内,此时使用人员继续推动第一推杆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花键块卡入第一花键槽内,此时第一电机继续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动腔带动第一花键块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动块带动第一丝杠转动,进而通过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滑块向左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块推动放置于第一空腔内的卡片向左侧移动,同时,第三滑块受到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左侧移动,进而放松第一拉线,此时第六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五滑块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二拉线及第三拉线逐渐松弛,此时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滑动块向翻转并最终第一滑动块的下侧端面与第五滑块的上侧端面相抵接,此时第一丝杠继续转动,并推动名片滑过第五滑块的上侧端面后进入第二开腔内,在此过程中第一丝杠转动的部分转矩通过形变储存于第一扭力弹簧内,当第一滑块最大限度左移时,使用人员松开第一推杆,同时第一电机停止转动,并在第二回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第一丝杠受到第一扭力弹簧弹力的作用发生反转,进而通过第二滑块带动第一滑块向右侧移动,当第一滑块移动至与第三滑块相抵接时推动第三滑块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此时第三滑块通过第一拉线拉动第六滑块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五滑块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二拉线拉动第七滑块向左侧移动并拉伸第三弹簧,当第三弹簧最大限度拉伸时,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与第一开口槽的右侧内壁相齐平,此时第五滑块继续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二拉线通过第七滑块及第三弹簧拉动第八滑块向右侧移动,进而通过第三拉线拉动第一转动轴翻转,进而带动第一滑动块翻转,进而带动夹持于第二开腔内的名片翻转,并在第五滑块最大限度左移时第一滑动块滑出第一开口槽的左端开口外,此时夹持于第二开腔内的名片与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平行,此时使用人员可取下名片,通过本装置,使用人员仅需按下按键本装置即可自动弹出名片,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即能有效的预防使用人员将剩下的名片打乱,且装置本身又具有较高趣味性,以吸引顾客使用,进而可提高名片的发放率,因此,本装置值得在各商家场合推荐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