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6069发布日期:2019-01-16 07:0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液晶显示器由于具备机身薄、省电和辐射低等热点而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并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以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是当前平板显示的前沿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it、视讯产品中重要研究方向。oled主要驱动原理,系统主板将r/g/b压缩信号、控制信号及电源通过线材与pcb板上的连接器(connector)相连接,数据经过pcb板上的tcon(timingcontroller,时序控制器)ic处理后,经pcb板,通过s-cof(source-chiponfilm,源级薄膜驱动芯片)和g-cof(gate-chiponfilm,栅极薄膜驱动芯片)与显示区连接,从而使得屏幕显示获得所需的电源、信号。

因而,oled的相应改进,例如关于oled的显示驱动架构等技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热衷的研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节约扫描线和/或数据线的一种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

多个像素,所述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

扫描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栅极端;

数据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源极端;

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所述扫描线、数据线、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连接关系,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中的一个或两个与所述扫描线和数据线连通;

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与同一条扫描线和同一条数据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像素还包括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第五子像素和第六子像素;

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为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和第六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本方案中,将两个子像素作为一个像素,例如将两个红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像素进行架构,并通过切换模块分别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两个红色子像素可以在切换模块的控制下,控制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同时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在节约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同时,使得该两个红色子像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关断与该扫描线和数据线的连接,避免红色子像素长时间用于显示同一画面而造成“烧屏”的问题;当然,该子像素也可以是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甚至是白色子像素和黄色子像素,适用即可。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一个绿色子像素和一个蓝色子像素。

本方案中,将两个子像素作为一个像素,例如将两个红色子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和两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像素进行架构,并划分为两组通过切换模块分别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两个子像素可以在切换模块的控制下,控制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同时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在节约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同时,使得该两个子像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关断与该扫描线和数据线的连接,避免子像素长时间用于显示同一画面而造成“烧屏”的问题;当然,该子像素所包含的子像素不一定是在同一行的,例如,第一行像素包括第一红色子像素、第一绿色子像素和第一蓝色子像素,第二行像素包括第二红色子像素、第二绿色子像素和第二蓝色子像素,而该第一子像素可以包括第一红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一子像素,而该第二子像素可以包括第二红色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当然,其他的像素架构也是可以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适用即可。

可选的,所述切换模块包括栅线切换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栅线切换模块的栅线切换信号;

所述栅线切换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存储电容和第二存储电容;所述第一晶体管为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为控制端正极性导通的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扫描线,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存储电容以及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栅极端;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扫描线,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存储电容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栅极端;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相互连接,且连接于栅线切换信号。

本方案中,该切换模块包括栅线切换模块,其中,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通过该栅线切换模块连接于扫描线,由于该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栅极相互连接,且该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栅极一个为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一个为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因而,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在同一时间,仅有一个连通并工作,并且可以通过该栅线切换信号切换第一子像素和得人子像素,因而,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避免长期显示同一画面的问题,减少甚至避免了“烧屏”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用于控制连通所述数据线或接地的接地控制信号;

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接地切换模块,所述接地切换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为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为控制端正极性导通的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相互连接,并连接于接地控制信号;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源极端;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所述数据线,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源极端。

本方案中,该切换模块还包括用于控制连通所述数据线或接地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在该接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可以通过协调该接地控制信号和栅线切换信号,使得被连通于该扫描线的第一子像素或第二子像素可以同时连通于该数据线而正常显示画面;而被关断与扫描线的连通的第二子像素或第一子像素,则可以在不连通扫描线的情况下,通过接地来显示黑画面;例如,可以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前半帧显示正常画面而在后半帧显示黑画面,而该第二子像素则可以在一帧画面的前半帧显示黑画面而在后半帧显示正常画面,如此,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在每帧画面中分别经历了两亮和暗两种状态,避免了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对画素的损伤,最终避免了烧屏现象。

可选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切换模块的切换信号;

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是控制端正极性导通的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是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数据线,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源极端;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于数据线,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源极端,栅极连接于所述切换信号;

所述第三晶体管源极接地,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源极端;

所述第四晶体管源极接地,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源极端,栅极连接于所述切换信号;

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的栅极相互连接,并连接于所述切换信号。

本方案中,该切换模块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连接于数据线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同时还包括用于控制连通所述数据线或接地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均连接于切换信号,鉴于该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是控制端正极性导通的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是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因而,在切换信号的控制下,可以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中的一个连通数据线的同时,另一个接地,例如,可以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在两帧画面的第一帧显示正常画面而在第二帧显示黑画面,而该第二子像素在两帧画面的第二帧显示正常画面而在第一帧显示黑画面,如此,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在每两帧画面中分别经历了两亮和暗两种状态,避免了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对画素的损伤,最终避免了烧屏现象。

可选的,所述扫描线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栅极端。

本方案中,借助该切换模块,在使用一条扫描线的情况下,该扫描线可以分别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工作;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是同一个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也可以是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于本发明任一公开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在输出一帧画面时,控制第一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前半帧显示正常画面,控制第二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前半帧显示黑画面;

控制第二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后半帧显示在正常画面,控制第一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后半帧显示黑画面。

本方案中,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每帧画面都会经历亮和暗状态,避免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像素的损伤,从而避免“烧屏”现象;同时,由于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通过该切换模块控制关断连接,因而,本发明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切换显示,并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并不会造成分辨率的降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于本发明任一公开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在输出第一帧画面时,控制所述第一子像素在第一帧画面时间内显示正常画面,控制第二子像素在第一帧画面时间内显示黑画面;

在输出第二帧画面时,控制所述第二子像素在第二帧画面时间内显示正常画面,控制第一子像素在第二帧画面时间内显示黑画面。

本方案中,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每两帧画面都会经历亮和暗状态,避免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像素的损伤,从而避免“烧屏”现象;同时,由于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通过该切换模块控制关断连接,因而,本发明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切换显示,并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并不会造成分辨率的降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本发明公开的所述的驱动电路;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所述切换模块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

所述切换模块与所述阵列基板通过公用阵列制程形成。

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由于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受到同一条扫描线和同一条数据线连接,并且设置有切换模块,用于切换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与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导通关系,如此,该驱动电路在工作时,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子像素与扫描线和数据线连接,而另一个子像素则不连接;也可以控制两个子像素都与扫描线和数据线连接;如此,通过一条扫描线和一条数据线,并能够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工作,节约了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使用;并且,在必要时,可以关断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其中一个与扫描线数据线的连接,减少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长期显示同一画面而出现“烧屏”的问题,有利于延迟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又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使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使用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一种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1、驱动电路;2、阵列基板;3、显示区;4、非显示区;10、扫描线;20、数据线;30、切换模块;31、接地切换模块;32、栅线切换模块;40、第一子像素;50、第二子像素;m1、第一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4、第四晶体管;c1、第一存储电容;c2、第二存储电容;r1a、第一红色子像素;g1a、第一绿色子像素;b1a、第一蓝色子像素;r1b、第二红色子像素;g1a、第二绿色子像素;b1b、第二蓝色子像素;r2a、第三红色子像素;r2b、第四红色子像素。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又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布了一种一种驱动电路1,包括:

多个像素,所述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40和第二子像素50;

扫描线10,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40和第二子像素50的栅极端;

数据线20,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40和第二子像素50的源极端;

切换模块30,用于切换所述扫描线10、数据线20、第一子像素40和第二子像素50的连接关系,使得所述第一子像素40和第二子像素50中的一个或两个与所述扫描线10和数据线20连通。

本发明的驱动电路,由于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受到同一条扫描线和同一条数据线连接,并且设置有切换模块,用于切换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与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导通关系,如此,该驱动电路在工作时,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子像素与扫描线和数据线连接,而另一个子像素则不连接;也可以控制两个子像素都与扫描线和数据线连接;如此,通过一条扫描线和一条数据线,并能够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工作,节约了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使用;并且,在必要时,可以关断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其中一个与扫描线数据线的连接,减少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长期显示同一画面而出现“烧屏”的问题,有利于延迟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像素还包括第三子像素、第四子像素、第五子像素和第六子像素;

所述第一子像素40和第二子像素50为红色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和第四子像素为绿色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和第六子像素为蓝色子像素。

本方案中,将两个子像素作为一个像素,例如将两个红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像素进行架构,并通过切换模块分别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两个红色子像素可以在切换模块的控制下,控制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同时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在节约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同时,使得该两个红色子像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关断与该扫描线和数据线的连接,避免红色子像素长时间用于显示同一画面而造成“烧屏”的问题;当然,该子像素也可以是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甚至是白色子像素和黄色子像素,适用即可。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像素40和第二子像素50分别包括一个红色子像素、一个绿色子像素和一个蓝色子像素。

本方案中,将两个子像素作为一个像素,例如将两个红色子像素、两个绿色子像素和两个蓝色子像素,作为一个像素进行架构,并划分为两组通过切换模块分别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两个子像素可以在切换模块的控制下,控制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同时连接到扫描线和数据线,在节约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同时,使得该两个子像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关断与该扫描线和数据线的连接,避免子像素长时间用于显示同一画面而造成“烧屏”的问题;当然,该子像素所包含的子像素不一定是在同一行的,例如,第一行像素包括第一红色子像素、第一绿色子像素和第一蓝色子像素,第二行像素包括第二红色子像素、第二绿色子像素和第二蓝色子像素,而该第一子像素可以包括第一红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一子像素,而该第二子像素可以包括第二红色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当然,其他的像素架构也是可以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适用即可。

其中,因为oled的自发光特性,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会导致对应画素的材料特性衰减速度与其余画素不同,使得输入相同的电流,两类画素的显示亮度不同,显示出无法消除的印记,即所谓“烧屏”。为了更好的解决“烧屏”的技术问题,发明人改进得到如下的方案: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切换模块30包括栅线切换模块3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栅线切换模块32的栅线切换信号a;

所述栅线切换模块32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一存储电容c1和第二存储电容c2;所述第一晶体管m1为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m2为控制端正极性导通的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连接于扫描线10,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存储电容c1以及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栅极端;

所述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连接于扫描线10,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存储电容c2以及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栅极端;

所述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相互连接,且连接于栅线切换信号a。

其中该扫描线10用于接收栅线切换信号gateoutput,该数据线20用于数据信号sourceoutput。

其中,该晶体管一般指的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即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相似功能的部件。其中,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即p沟道的mos管,即p-mos;其中,控制端正极性导通的晶体管即n沟道的mos管,即n-mos。

本方案中,该切换模块包括栅线切换模块,其中,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通过该栅线切换模块连接于扫描线,由于该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栅极相互连接,且该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栅极一个为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一个为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因而,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在同一时间,仅有一个连通并工作,并且可以通过该栅线切换信号切换第一子像素和得人子像素,因而,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避免长期显示同一画面的问题,减少甚至避免了“烧屏”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参考图2,其中,栅线切换信号a为时序控制芯片(tcon)输出的逻辑讯号。第一晶体管m1为负极性导通的n型晶体,当其栅极讯号为l时开启,当其栅极讯号为h时关闭;第二晶体管m2为正极性导通的n型晶体,当其栅极讯号为h时开启,当其栅极讯号为l时关闭;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位于液晶面板的非显示区域,通过共用现有阵列制程产生。

该扫描线20用于接受栅极开启信号gateoutput,该栅极开启信号gateoutput由栅极驱动芯片(g-cof)输出。面板内的显示画素(图中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被分为a、b两个部分。第一红色子像素r1a、第一绿色子像素g1a、第一蓝色子像素b1a、第四红色子像素r2b与第一晶体管m1对应的第一存储电容c1相连,第二红色子像素r1b、第二绿色子像素g1b、第二蓝色子像素b1b、第三红色子像素r2a与第二晶体管m2对应的第二存储电容c2相连。

实际应用中,面板显示的刷新频率为120hz或60hz。以120hz为例,即每秒可以显示120帧画面。

当tcon输出第一帧画面时,每一行开启时间的前一半中栅线切换信号a输出为低电平l,tcon正常输出画面,此时第一晶体管m1开启,第二晶体管m2关闭。连接至第一存储电容c1的画素可以正常显示。每一行开启时间的后一半中栅线切换信号a输出为高电平h,tcon输出黑画面,此时连接至第二存储电容c2的画素被覆写为黑画面。

当tcon输出下一帧画面时,每一行开启时间的前一半中栅线切换信号a输出为高电平h,tcon正常输出画面,此时第二晶体管m2开启,第一晶体管m1关闭。连接至第二存储电容c2的画素可以正常显示。每一行开启时间的后一半中栅线切换信号a输出为低电平l,tcon输出黑画面,此时连接至第一存储电容c1的画素被覆写为黑画面。

综上,每隔一帧则每个画素都会经历亮和暗两种状态,避免了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对画素的损伤,最终避免了烧屏现象。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驱动电路1还包括用于控制连通所述数据线20或接地gnd的接地控制信号b;

所述切换模块30还包括接地切换模块31,所述接地切换模块31包括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所述第三晶体管m3为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m4为控制端正极性导通的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相互连接,并连接于接地控制信号b;

所述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源极端;

所述第四晶体管m4的源极连接于所述数据线20,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源极端。

其中该扫描线10用于接收栅线切换信号gateoutput,该数据线20用于数据信号sourceoutput。

本方案中,该切换模块还包括用于控制连通所述数据线或接地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在该接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可以通过协调该接地控制信号和栅线切换信号,使得被连通于该扫描线的第一子像素或第二子像素可以同时连通于该数据线而正常显示画面;而被关断与扫描线的连通的第二子像素或第一子像素,则可以在不连通扫描线的情况下,通过接地来显示黑画面;例如,可以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前半帧显示正常画面而在后半帧显示黑画面,而该第二子像素则可以在一帧画面的前半帧显示黑画面而在后半帧显示正常画面,如此,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在每帧画面中分别经历了两亮和暗两种状态,避免了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对画素的损伤,最终避免了烧屏现象。

具体的,参考该图3,在实际应用中,当时序控制芯片(tcon)输出当前帧画面时,每一行开启时间的前一半中栅线切换信号a输出为低电平l,接地控制信号b输出为高电平h,此时第一晶体管m1、第四晶体管m4开启,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关闭。连接至第一存储电容c1的画素可以正常显示。每一行开启时间的后一半中栅线切换信号a输出为高电平h,接地控制信号b输出为低电平l,此时第一晶体管m1、第四晶体管m4关闭,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开启,连接至第二存储电容c2的画素因为连接至接地gnd。

当tcon输出下一帧画面时,每一行开启时间的前一半中栅线切换信号a输出为低电平l,接地控制信号b输出为低电平l,此时第一晶体管m1、第三晶体管m3开启,第二晶体管m2、第四晶体管m4关闭。连接至第一存储电容c1的画素因为连接至接地gnd,所以显示为黑画面;每一行开启时间的后一半中栅线切换信号a输出为高电平h,接地控制信号b输出为高电平h,此时第一晶体管m1、第三晶体管m3关闭,第二晶体管m2、第四晶体管m4开启,连接至第二存储电容c2的画素可以正常显示。

综上,每隔一帧则每个画素都会经历亮和暗两种状态,避免了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对画素的损伤,最终避免了烧屏现象。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驱动电路1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切换模块30的切换信号c;

所述切换模块30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

所述第一晶体管m1和第四晶体管m4是控制端正极性导通的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m2和第三晶体管m3是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m1的源极连接于数据线20,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源极端;

所述第二晶体管m2的源极连接于数据线20,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源极端,栅极连接于所述切换信号c;

所述第三晶体管m3源极接地,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源极端;

所述第四晶体管m4源极接地,漏极连接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源极端,栅极连接于所述切换信号;

所述第一晶体管m1和第四晶体管m4的栅极相互连接,并连接于所述切换信号c。

其中该扫描线10用于接收栅线切换信号gateoutput,该数据线20用于数据信号sourceoutput。

本方案中,该切换模块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连接于数据线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同时还包括用于控制连通所述数据线或接地的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均连接于切换信号,鉴于该所述第一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是控制端正极性导通的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是控制端负极性导通的晶体管,因而,在切换信号的控制下,可以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中的一个连通数据线的同时,另一个接地,例如,可以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在两帧画面的第一帧显示正常画面而在第二帧显示黑画面,而该第二子像素在两帧画面的第二帧显示正常画面而在第一帧显示黑画面,如此,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在每两帧画面中分别经历了两亮和暗两种状态,避免了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对画素的损伤,最终避免了烧屏现象。

具体的,参考图4,在实际应用中,切换信号c为时序控制芯片(tcon)输出的逻辑讯号。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为负极性导通的n型晶体,当其栅极讯号为低电平l时开启,当其栅极讯号为高电平h时关闭;第一晶体管m1、第四晶体管m4为正极性导通的n型晶体,当其栅极讯号为高电平h时开启,当其栅极讯号为低电平l时关闭;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四晶体管m4位于液晶面板的非显示区域,通过共用现有阵列制程产生。该扫描线20用于接受栅极开启信号gate

output,该栅极开启信号gateoutput由栅极驱动芯片(g-cof)输出。数据线10用于接受数据信号sourceoutput,该数据信号sourceoutput为数据驱动芯片(s-cof)输出至画素电极的信号。面板内的显示画素(图中红色子像素r1、绿色子像素g1、蓝色子像素b1、红色子像素r2)被分为a、b两个部分。可以是分别包括第一红色子像素r1a和第二红色子像素r1b,也可以分别包括第一红色子像素r1a、第一绿色子像素g1a、第一蓝色子像素b1a;第二红色子像素r1b、第二绿色子像素g1b、第二蓝色子像素b1b。

其中,面板内的显示画素(图中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红色子像素)被分为a、b两个部分。第一红色子像素r1a、第一绿色子像素g1a、第一蓝色子像素b1a、第四红色子像素r2b与第一晶体管m1对应的第一存储电容c1相连,第二红色子像素r1b、第二绿色子像素g1b、第二蓝色子像素b1b、第三红色子像素r2a与第二晶体管m2对应的第二存储电容c2相连。

当tcon输出第一帧画面时,tcon输出切换信号c为h,此时m1、m4开启,m2、m3关闭。此时sourceoutput与b1相连,gnd与b2相连。此时r1b可以正常显示tcon输出的对应画面,r1a因为连接至gnd,显示为黑画面。

当tcon输出下一帧画面时,tcon输出c为低电平l,此时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开启,第一晶体管m1、第四晶体管m4关闭。此时数据线,或者sourceoutput与第一子像素相连,接地gnd与第二子像素相连。此时第一红色子像素r1a可以正常显示tcon输出的对应画面,第二红色子像素r1b因为连接至gnd,显示为黑画面。

综上,每两帧每个画素都会经历亮和暗两种状态,避免了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对画素的损伤,最终避免了烧屏现象。

本实施例可选的,所述扫描线10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栅极端。

本方案中,借助该切换模块,在使用一条扫描线的情况下,该扫描线可以分别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工作;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可以是同一个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也可以是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

图5是本发明一种使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5,结合图1-图4可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于本发明任一公开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s51:在输出一帧画面时,控制第一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前半帧显示正常画面,控制第二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前半帧显示黑画面;

s52:控制第二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后半帧显示在正常画面,控制第一子像素在一帧画面的后半帧显示黑画面。

本方案中,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每帧画面都会经历亮和暗状态,避免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像素的损伤,从而避免“烧屏”现象;同时,由于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通过该切换模块控制关断连接,因而,本发明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切换显示,并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并不会造成分辨率的降低。

图6是本发明一种使用于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6,结合图1-图5可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于本发明任一公开的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s61:在输出第一帧画面时,控制所述第一子像素在第一帧画面时间内显示正常画面,控制第二子像素在第一帧画面时间内显示黑画面;

s62:在输出第二帧画面时,控制所述第二子像素在第二帧画面时间内显示正常画面,控制第一子像素在第二帧画面时间内显示黑画面。

本方案中,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每两帧画面都会经历亮和暗状态,避免长时间显示同一画面,造成像素的损伤,从而避免“烧屏”现象;同时,由于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通过该切换模块控制关断连接,因而,本发明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切换显示,并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并不会造成分辨率的降低。

图7是本发明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参考图7,结合图1-图6可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本发明公开的所述的驱动电路1;

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阵列基板2,所述阵列基板2包括显示区3和非显示区4;

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阵列基板2,所述阵列基板2包括显示区3和非显示区4;

所述切换模块30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4;

所述切换模块30与所述阵列基板2通过公用阵列制程形成;

具体的,所述切换模块30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与所述阵列基板通过公用阵列制程形成。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括一种新型的驱动电路,在该驱动电路中由于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受到同一条扫描线和同一条数据线连接,并且设置有切换模块,用于切换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与扫描线和数据线的导通关系,如此,该驱动电路在工作时,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子像素与扫描线和数据线连接,而另一个子像素则不连接;也可以控制两个子像素都与扫描线和数据线连接;如此,通过一条扫描线和一条数据线,并能够控制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分别工作,节约了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使用;并且,在必要时,可以关断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的其中一个与扫描线数据线的连接,减少该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长期显示同一画面而出现“烧屏”的问题,有利于延迟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面板是oled面板,当然也可以是tn面板(全称为twistednematic,即扭曲向列型面板)、ips面板(i正极性导通的n型paneswitcing,平面转换)、va面板(multi-domainverticaa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面板,适用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