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技能训练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6637发布日期:2019-01-14 18:2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技能训练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技能训练平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训练及考核都是采用纸张或者上机形式进行理论培训和考核。现有的教学类平台多以固定的客观题库为主或一些简单的图形化界面按步骤进行操作,形式僵化,对知识点的巩固效果较差;现有的考核软件基本只支持电子试题考核,对于实操的考核也只支持当场打分,不能记录实操的视频,导致无法回溯,考核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合全科医师日常训练和考核的平台,训练在支持常规的知识点描述、客观题练习的基础上,支持自定义练习题,可扩展题库,支持交互式的技能训练,可根据被训练人员的不同操作做出不同响应;考核支持对实操的录像,评委可根据录像进行打分和点评。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能训练平台,包括:

识别模块;

学习端,包括训练模块和考核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或其组合;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所述识别模块;以及

服务器端,与所述学习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识别模块为二维码标签,所述二维码标签是物理图像和虚拟图像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组合。

优选地,还包括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头装置以及配置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学员的操作过程且传送至所述服务器端;所述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摄像头装置的位置、状态和角度中的任意一个或其组合。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训练模型,所述训练模型为具有人体解剖结构的整体或至少一部分。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工具箱,所述的工具箱是应用于所述训练模型的器具。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摄像头装置置于一台车上,所述台车上具有调整所述摄像头装置上升、下降的调节按钮。

优选地,所述学习端为移动设备和pc机中的任意一个或其组合。

优选地,所述扫描模块集成于所述学习端中。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进行内科、儿科、护理、外科、妇产科、急救和中医七大类的技能训练,每项具体的技能都对应有一款训练模型进行实时的操作;所有的模型具有识别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识别该训练模型,并可自动或由学员手动进入到与该模型相关的具体操作模块进行培训或考核,手机可以显示文字和图片,平板电脑可以显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一中内科技能训练平台的示意框图。

附图2为实施例二中妇科技能训练平台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内科技能训练平台,包括二维码标签、学习端以及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与学习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具体如下:

二维码标签:可以由服务器端生成,也可以由其它设备(例如:pc机,平板电脑等)生成,所述二维码标签可以通过打印在纸质件上再贴附于所述训练模型实物上、或者其它可供方便扫描的位置,也可以是以电子版格式存储于pc机、平板、手机或其它可视的电子设备上;该二维码标签用于进入不同技能训练的身份;不同的技能训练采用不同的训练模型,扫描不同的二维码标签将进入不同的技能训练;本实施例中的训练模型为“腹穿与股静脉穿刺模型”,不需要有实物模型。

学习端:本实施例中的学习端采用移动设备-安卓手机,安卓手机中安装有提供学员学习内科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包括扫描模块,训练模块和/或考核模块;其中,所述扫描模块用于扫描二维码标签,扫描后直接进入训练模块,进行理论知识的训练,在训练模块下,能够提供腹穿或股静脉技能训练的视频指导,其中重要内容有图解说明以及动画演示;并且可以记录学习的时间及内容,并通过无线网络将信息记录到服务器端,对于每一个训练,在训练模块下都具有具体步骤的文字描述,也有解剖结构、必要医疗器械、正确操作方式等图片,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能给出文字、图片等指导,图文并茂地详细解释每步操作,重要内容及容易出错之处有重点说明和视频、动画等演示,降低指导教师的工作。

另选地,本实施例中,扫描模块扫描二维码标签后,还可由学员选择进入训练模块或考核模块;当选择考核模块后,学员可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的时间及内容,并通过无线网络将信息记录到服务器端,老师通过登录服务器端可进行评分、评价操作。

服务器端:可以生成二维码标签,生成的二维码标签可以打印,或者直接显示于服务器端上,或显示于其它位置;所述服务器端包括管理用户信息、资源信息,查询统计、训练/考核管理等;其中,所述用户信息的管理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管理,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用户登录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例如,管理员具有全部权限,教师具有管理学生角色、给学生考核后的操作进行评价的权限等;学生可以进行培训、考核、查看自己的考核成绩、实践过程及结论的权限等;所述资源信息的管理包括管理训练模型和相关技能,可将训练模型与相关技能进行绑定,并且可建立评分内容和训练内容,所述的查询统计包括对训练模型的使用次数、技能训练的使用次数,通过列表和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

该服务器端通过无线网络与安卓手机能够进行交互工作,本实施例具有完整的诊断学全部教学内容,多媒体展现形式。提供移动设备分发站点,便于移动应用。为移动设备提供时间戳,让学员可以接续上次的学习内容;服务器端具有多套题库,可根据临床技能理论考试以及临床技能操作,可任意扩充资料与题库;能通过网络下载、更新题库。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妇科技能训练平台,包括:训练模型、服务器端、扫描设备、pc机、摄像头装置以及医疗器械,其中:

训练模型:本实施例中的训练模型为一妇科实体模型,可进行采用医疗器械进行妇科检查,本实施例中的采用窥器检查、三合诊检查以及双合诊检查等相关妇科检查,妇科实体模型可以具有生理/病理反应,也可以只是一个单纯的模型本体。

二维码标签,可以由服务器端生成,也可以由其它设备生成,其中,每个二维码标签代表训练模型的身份,不同的二维码标签对应不同的训练模型,本实施例中的训练模型为妇科模型,所述二维码标签可以通过打印在纸质件上再贴附于所述妇科模型上,也可以是电子二维码标签,存储于pc机、平板、手机或其它可视的电子设备上。

本实施例中二维码标签贴于妇科模型上,方便进行技能实践训练。

服务器端:可以生成二维码标签,生成的二维码标签可以打印,或者直接显示于服务器端上,或显示于其它位置;所述服务器端还包括管理用户信息、资源信息,查询统计、训练/考核管理等;其中,所述用户信息的管理用于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角色的管理,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用户登录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所述资源信息的管理包括管理训练模型和相关技能,可将训练模型与相关技能进行绑定,并且可建立评分内容和训练内容,本实施例中训练模型为妇科模型,也可以是其它模型,例如幼儿模型、孕妇模型等;所述的查询统计包括对训练模型的使用次数、技能训练的使用次数,通过列表和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现;该服务器端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设备能够进行交互工作,具有完整的诊断学全部教学内容,多媒体展现形式。提供移动设备分发站点,便于移动应用。为移动设备提供时间戳,让学员可以接续上次的学习内容;服务器端具有多套题库,可根据临床技能理论考试以及临床技能操作,可任意扩充资料与题库;能通过网络下载、更新题库。

扫描设备:本实施例中的扫描设备为手机,也可以ipad,学员可以使用手机的微信、支付宝中的“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标签,识别进入学习端。

学习端:本实施例二的学习端pc机,内部存储有供学员学习的应用软件,包括训练模块、考核模块以及监控模块;其中,所述扫描设备用于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通过扫描二维码标签识别进入到相应的“技能训练”界面;所述学员可以通过选择训练模块和/或考核模块来进行训练或考核;在训练模块下,能够提供妇科技能训练的视频指导,其中重要内容有图解说明以及动画演示;并且可以记录学习的时间及内容,并通过无线网络将信息记录到服务器端,为培训过程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基础;在考核模式下,学员不仅可以进行理论考核,还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可采用医疗器械(例如在进行妇科检查的窥器)即在妇科模型上进行操作,并通过无线网络将考核的信息记录到服务器端,在服务器端进行评分操作(此项由过教师登录服务器端才能操作),而且还可以通过监护模块实时监控学员的考核过程,并将监控好的视频信息记录到服务器端。

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摄像头装置以及配置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录制考核的视频并将录制的视频发送到服务器端,所述配置模块还可以调协所述摄像头装置的位置、状态以及角度;启动摄像头后,可以录制使用者在学习/考核时的视频信息,并反馈到服务器端,进行回放、评价。

所述摄像头装置置于一台车上,所述台车上具有调整摄像头装置上升、下降的调节按钮,还可以进行移动。

以上实施例中,可以让多个学员同时扫描二维码,同时进行训练及考核。

以上实施例还可以进行护理、外科、中医、急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只需将训练模型更换为对应的技能模型即可。

以上实施例的服务器端既作为医师训练信息纪录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安装在基于安卓/ios系统的各科技能训练sbs指导系统的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手)交互工作,既可以为内科、外科、儿产、妇产科、急救、护理等技能训练提供sbs模式的学员自主训练指导,从而降低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并提高学员训练质量,也可以纪录学员进行训练的内容即训练的时间,为培训过程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基础。

以上实施例中的二维码标签也可以更换条码标签,或其它可供具有识别功能的识别模块,比如扫描条码标签的扫描模块是条码扫描器,不同的识别模块对应不同的扫描模块。

以上实施例中由于采用的识别模块为二维码标签,所以扫描模块可以采用微信、支付宝等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标签进入训练模块或考核模块。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