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触觉反馈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47728发布日期:2019-02-12 22:2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触觉反馈显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触觉反馈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用户在对屏幕进行操作时需要时刻注视屏幕,而在有些情况下用户不方便观看屏幕(例如用户在开车等情况),则无法选择相应的功能进行操作。

因此,需要向用户提供一种能够指引用户手指触控的显示装置,使得用户无需观看屏幕也能进行相应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按键结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触控传感器,触控传感器至少位于显示区,且触控传感器用于检测触控操作;控制模块至少与显示面板电连接,触控模块用于改变显示装置的操作模式、并根据触控传感器检测到的触控操作调整显示面板的显示对象,其中,操作模式至少包括盲操作模式;按键结构位于显示区;在盲操作模式下,在按键结构所在位置,显示装置的触摸表面包括凸起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触觉反馈显示方法,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操作模式包括盲操作模式;在盲操作模式下,控制模块根据触控传感器检测到的对按键结构进行的触控操作判断是否激活按键结构对应的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触觉反馈显示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在盲操作模式下,将显示区中的按键结构设置为凸起结构,则当用户不方便直接观看显示面板从而进行触控操作时,凸起状的按键结构为用户提供指引作用,即用户无需直接观看显示面板,只需要触摸到凸起的按键结构,就能根据凸起的按键结构的指引在显示面板上进行触控操作,能够便于用户在不便于观看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显示面板进行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此外,本发明中的按键结构设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能够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面积,提高用户体验。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触觉反馈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触觉反馈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种触觉反馈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中,包括壳体01、显示面板02和多个按钮03,每个按钮03对应显示面板上不同的触控显示功能。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用于车载中控系统等。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由于按钮占据了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空间,从而显示面板所占空间就相对较小,并且显示装置上的每个按钮对应的显示面板上的功能比较单一。此外,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如果用户需要切换显示面板上的显示对象或者切换触控显示功能,就需要将视线停留在显示装置上,而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并不是时刻都方便一直观看显示装置的,例如用户在开车的时候。

请参见图2-图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控制模块2和至少一个按键结构3;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区a;显示面板1包括触控传感器4,触控传感器4至少位于显示区a,且触控传感器4用于检测触控操作;控制模块2至少与显示面板1电连接,控制模块2用于改变显示装置的操作模式、并根据触控传感器4检测到的触控操作调整显示面板1的显示对象,其中,操作模式至少包括盲操作模式;按键结构3位于显示区a;在盲操作模式下,在按键结构3所在位置,显示装置的触摸表面s1包括凸起状态。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玻璃盖板5。

具体的,请参见图2-图3,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按键结构3以及多个触控传感器4,按键结构3位于显示区a,触控传感器4可以为用于检测触控操作/触摸位置的触控电极,包括采用自电容的方式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电极、或者互电容的方式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电极等,其中,触控传感器4在用于检测触控操作时,触控传感器4可以具有检测触摸压力的功能。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以自电容或者互电容的方式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本发明对具体采用何种触控电极不作具体限制。在盲操作模式下,按键结构3包括凸起状态,用户根据凸起的按键结构3对显示装置进行触控操作,触摸表面s1即为用户直接触摸的显示装置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以图2和图3为例对触控传感器4和按键结构3进行示例性说明,对触控传感器4的大小和按键结构3的大小不作具体限制,例如,也可将触控传感器4的大小设置为小于按键结构3的大小、或者触控传感器4的大小等于按键结构3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在盲操作模式下,将显示区中的按键结构设置为凸起结构,则当用户不方便直接观看显示面板从而进行触控操作时,凸起状的按键结构为用户提供指引作用,即用户无需直接观看显示面板,只需要触摸到凸起的按键结构,就能根据凸起的按键结构的指引在显示面板上进行触控操作,能够便于用户在不便于观看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显示面板进行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设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能够与触控传感器相互作用实现触控操作,利于丰富按键结构对应的功能,同时能够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面积,提高用户体验。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3,显示装置还包括玻璃盖板5,玻璃盖板5位于显示面板1靠近触摸表面s1一侧;按键结构3位于玻璃盖板5远离显示面板1一侧,且按键结构3为块状。按键结构3的材料可以为硬质材料或弹性材料。

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位于玻璃盖板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无需对显示面板内部的现有膜层结构进行改动,只需要在玻璃盖板的一侧设置按键结构即可实现在盲操作模式下对用户进行指引,能够适用于现有技术提供的大部分显示面板,提高显示面板的利用率,降低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3,按键结构3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为0.3mm~1.0mm。

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的厚度较小,在正常操作模式下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同时在盲操作模式下能够实现对用户的指引,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利用率,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显示面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b1、第二侧b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b3、第四侧b4,按键结构3位于显示面板1的至少一侧。

具体的,按键结构3可以位于显示面板1的任何一侧,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将按键结构3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多侧,例如,在车载中控系统中,可以在靠近驾驶位的一侧设置按键结构3,或者,在靠近驾驶位或者副驾驶位的两侧均设置按键结构3,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将按键结构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能够便于用户触摸按键结构,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减小对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的影响。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按键结构3为透明按键结构,按键结构3的材料包括玻璃或塑料。

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位于玻璃盖板上并且按键结构为透明按键结构,指引用户进行触控操作的同时,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以按键结构为玻璃或塑料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本发明对具体使用何种材料的按键结构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2-图3,按键结构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触控传感器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投影存在交叠部分。

可选的,请继续参见图2,触控传感器4在显示面板内均匀分布。

可选的,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触控传感器4在显示区a内的排布密度至少包括第一排布密度p1和第二排布密度p2,第一排布密度p1大于第二排布密度p2,至少在按键结构3所在位置,触控传感器4的排布密度为第一排布密度p1。

具体的,如图4所示,在按键结构3所在的位置,触控传感器4的密度大于其他位置的密度,能够增加按键结构所在位置的触控灵敏度,提高检测用户触控操作的准确性,使得用户具有更好的体验效果。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5,图5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5所示,显示面板1为柔性显示面板;按键结构3位于显示面板远离触摸表面一侧,按键结构3包括致动器31;致动器31至少包括凸起状态,在致动器31处于凸起状态时,在按键结构3所在位置,柔性显示面板形成凸起。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柔性显示面板11的下方设有底支撑件7和屏支撑件8,柔性显示面板11的上方设有触控传感器4以及柔性盖板6。底支撑件7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1的下方,且底支撑件7为整面设置,用于放置多个屏支撑件8以及多个致动器31,相邻的屏支撑件8之间设有空隙,用于放置致动器31,当致动器31发生形变时,致动器31对应的柔性显示面板11也发生形变形成凸起(随致动器31的形变形成相应的形变,包括凸起或凹陷)。在理想状态下,屏支撑件8上方对应的柔性显示面板11不发生形变,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致动器31发生形变,可能会引起周边屏支撑件8所在位置对应的柔性显示面板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形变,不过屏支撑件8所在位置对应的柔性显示面板发生的形变较小,而且越远离致动器31形变越小,可以忽略不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致动器31可以呈片状,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

具体的,如图2、图5所示,在盲操作模式下,处于凸起状态的致动器31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1、触控传感器4和柔性盖板6均形成凸起,则整个触摸表面s1形成凸起状的按键结构3。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致动器31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1一侧的上表面和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1一侧的下表面均可发生形变,通过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压信号,使得致动器31的上表面呈现舒张状态、下表面呈现收缩状态,即致动器呈凸起状,从而柔性显示面板11的表面呈现凸起状态。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致动器31处于凸起状态的一种方式,本发明中的致动器处于凸起状态是指致动器发生形变后带动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凸起的状态,本发明对具体采用何种致动器、以及致动器具体发生何种形变使得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凸起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底部设有致动器,当致动器处于凸起状态时,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触摸表面形成具有凸起状的按键结构,从而当用户不方便直接观看显示面板从而进行触控操作时,凸起状的按键结构为用户提供指引作用,用户无需直接观看显示面板,只需要触摸到凸起的按键结构,就能根据凸起的按键结构的指引在显示面板上进行触控操作,能够便于用户在不便于观看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显示面板进行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4,在盲操作模式下,致动器31具有振动状态。

具体的,在显示装置处于盲操作状态下时,通过向致动器31提供变化的电场,使得致动器31发生伸缩变形,从而使得致动器31产生振动,通常情况下,连续振动的状态一般通过向致动器提供交流电电场产生。

本实施例中,致动器具有振动状态,能够向用户提供更强的触觉反馈,从而达到提示用户的目的。

可选的,请参见图6和图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由于致动器31的存在,柔性显示面板11会在按键结构3所在位置发生形变,例如凸起或者凹陷,但是该凸起或者凹陷可能会对触控传感器4造成影响,例如触控传感器4的触控引线断裂、或者触控传感器4采用的触控电极与触控引线之间的电连接出现故障等。因此,可以在按键结构3发生形变最大的地方,即在按键结构3的中心位置处不设置触控传感器4。如图6所示,仅将触控传感器4围绕设置在按键结构3的周边,或者,如图7所示,仅将触控传感器4分块设置在按键结构3的附近,从而减小或者消除柔性显示面板在发生形变时对触控传感器造成的影响,保证触控传感器正常工作,提高用户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按键结构3在显示区a均匀排布。

本实施例中,将按键结构3均匀分布在显示区,能够增大按键结构之间的距离,使得按键结构之间区分更明显,便于为用户提供触控指引;此外,按键结构均匀分布在显示区,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由于发生形变而引起的显示效果的改变。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图9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盲操作模式下,致动器31还包括凹陷状态,在致动器31处于凹陷状态时,在按键结构3所在位置,柔性显示面板11形成凹陷。

具体的,如图9所示,致动器31与柔性显示面板11相互粘结接触,从而带动柔性显示面板11随着致动器31发生形变,即当致动器31处于凸起状态时柔性显示面板11处于凸起状态,当致动器31处于凹陷状态时柔性显示面板11处于凹陷状态。本实施例中,在盲操作模式下,处于凹陷状态的致动器31使得柔性显示面板11、触控传感器4和柔性盖板6均形成凹陷,则整个触摸表面s1形成凹陷状的按键结构3。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致动器31靠近柔性显示面板11一侧的上表面和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1一侧的下表面均可发生形变,通过施加极性相反的电压信号,使得致动器31的上表面呈现收缩状态、下表面呈现舒张状态,从而柔性显示面板11的表面呈现凹陷状态。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致动器31处于凹陷状态的一种方式,本发明中的致动器处于凹陷状态是指致动器发生形变后带动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凹陷的状态,本发明对具体采用何种致动器、以及致动器具体发生何种形变使得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形成凹陷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底部设有致动器,当致动器处于收缩状态时,在柔性显示面板的触摸表面形成具有凹陷状的按键结构,从而当用户不方便直接观看显示面板从而进行触控操作时,凹陷状的按键结构为用户提供指引作用,用户无需直接观看显示面板,只需要根据凹陷的按键结构的指引在显示面板上进行触控操作,能够便于用户在不便于观看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显示面板进行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0,图10是图2提供的显示装置沿剖面线qq’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操作模式还包括正常操作模式;在正常操作模式下,致动器31处于平坦状态。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正常操作模式,用户能够直接观看显示面板,此时致动器处于平坦状态,整个柔性显示面板的触摸表面也处于平坦状态,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按键结构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不同的按键结构3的形状不同。

具体的,如图11所示,按键结构3包括301、302、303、304,并且按键结构301为矩形,按键结构302为圆形,按键结构303为三角形,按键结构304为圆环形。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上述形状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对于按键结构的具体形状不作具体限制,例如,按键结构3还可以为梯形、菱形等等。按键结构的形状可以帮助用户区分不同的按键位置。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8,按键结构3对应显示面板的至少两种触控显示功能。

本实施例中,同一个按键结构可以对应两种或以上触控显示功能,能够提高按键结构的利用率,减小按键结构的个数,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2-图15,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致动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2-15所示,显示面板上的按键结构3的形状不同是由于致动器31的形状不同。可选的,致动器31包括金属板311、压电器件312和连接线313。金属板311的形状不同,从而使得当致动器11凸起时,带动柔性显示面板凸起,并且凸起的形状与金属板的形状相同。可选的,致动器包括压电致动器、薄形致动器或其他类型的致动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以致动器的形状为三角形、圆形、矩形、平行四边形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本发明对致动器具体采用何种形状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6-图16,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6-17所示,按键结构301可以至少对应显示面板上的两种触控显示功能,例如,按键结构301为“音乐”,当用户确认选择“音乐”功能时,则显示面板的显示对象为音乐,相应的,按键结构301对应的功能可以是“上一首”、按键结构302对应的功能可以是“下一首”、按键结构303对应的功能可以是“循环”、按键结构304对应的功能可以是“返回”等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上述功能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本发明对按键结构具体对应何种触控显示功能、以及具体对应几种触控显示功能不作具体限制。

请参见图2-3、图5、图18,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触觉反馈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3、图5、图18所示,本发明还一种显示装置的触觉反馈显示方法,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操作模式包括盲操作模式;s2:在盲操作模式下,控制模块2根据触控传感器4检测到的对按键结构3进行的触控操作判断是否激活按键结构3对应的显示面板1的触控显示功能。可选的,在进入盲操作模式前,还包括步骤s0:切换到盲操作模式。

本实施例中,将显示区中的按键结构设置为凸起结构,则当用户不方便直接观看显示面板进行触控操作时,凸起状的按键结构为用户提供指引作用,即用户无需直接观看显示面板,只需要触摸到凸起的按键结构,就能根据凸起的按键结构的指引在显示面板上进行触控操作,能够便于用户在不便于观看显示面板的何情况下仍然能够对显示面板进行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设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面积,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3、图5、图19,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触觉反馈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3、图5、图19所示,触觉反馈显示方法还包括:s1:在盲操作模式下,控制模块2根据触控操作向用户提供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触觉引导反馈信息和触控操作反馈信息。触觉引导反馈信息用于向用户提供按键结构3的位置信息以及向用户反馈按键结构3对应的显示面板1的触控显示功能,触控操作反馈信息用于向用户反馈确认激活显示功能的信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2-3、图5、图19所示,当切换到盲操作模式后,控制模块根据检测到的触控操作向用户提供触觉引导反馈信息和触控操作反馈信息,当用户在显示装置上触摸时,触摸到凸起状态的按键结构3,则得知显示面板上按键结构3所在的位置,并且触摸到该按键结构3时,控制模块2向用户反馈该按键结构3对应显示面板1上的何种触控显示功能。当用户对该按键结构3进行下一步的触控操作时,例如用户根据控制模块2的反馈得知该按键结构3对应的触控显示功能为“音乐”时,如果用户确认选择音乐,则对该按键结构3进行下一步的触控操作,控制模块2根据用户进一步的触控操作向用户反馈“音乐”功能确认被激活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对显示面板的触控操作,向用户提供反馈信息,从而用户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判断触控的按键结构所在位置、按键结构对应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功能、确认激活触控显示功能等,能够指引用户在显示面板上进行触控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9,提示信息的提示信号包括振动或者语音信号。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9,触觉引导反馈信息的提示信号为第一提示信号,触控操作反馈信息的提示信号为第二提示信号,第一提示信号与第二提示信号不同。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9,触觉引导反馈信息的第一提示信号包括第一振动信号,触控操作反馈信息的第二提示信号包括第二振动信号,第一振动信号的振动幅度大于第二振动信号的振动幅度、且第一振动信号的振动频率大于第二振动信号的振动频率。

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对显示面板的触控操作,向用户提供不同的反馈信息,从而用户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判断触控的按键结构所在位置、按键结构对应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功能、确认激活触控显示功能等,能够指引用户在显示面板上进行触控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图5、图9、图20,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又一种触觉反馈显示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图5、图9、图20所示,触觉反馈显示方法还包括:s10:在盲操作模式下,触控传感器4未检测到触控操作时,致动器31处于平坦状态,且显示装置不显示任何按键结构3;触控传感器4检测到触控操作时,致动器31处于凸起状态或者凹陷状态,在致动器31处于凸起状态或凹陷状态时,在按键结构3所在位置,柔性显示面板11形成凸起或凹陷。

本实施例中,在盲操作模式下,如果用户未对显示装置进行任何触控操作,则显示面板整个平面为平坦状态,能够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并且由于致动器未开始工作,能够降低显示装置的使用功率;当用户对显示装置进行触控操作后,显示面板下方的致动器开始工作,使得显示面板形成凸起或者凹陷的表面,向用户提供触控指引,便于用户在不方便直接观看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显示面板进行触控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在本发明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触控传感器4检测对按键进行的触控操作至少包括:单击、双击、多次连续按压。

具体的,用户对显示装置进行的触控操作至少包括:单击、双击、多次连续按压、长时间按压、短时间按压、轻按、重按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上述触控操作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对具体采用何种触控操作不作具体限制。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触觉反馈显示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在盲操作模式下,将显示区中的按键结构设置为凸起结构,则当用户处于不方便直接观看显示面板从而进行触控操作时,凸起状的按键结构为用户提供指引作用,即用户无需直接观看显示面板,只需要触摸到凸起的按键结构,就能根据凸起的按键结构的指引在显示面板上进行触控操作,能够便于用户在不便于观看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对显示面板进行操作,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此外,本发明中的按键结构设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能够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面积,提高用户体验。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