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体的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6249发布日期:2019-03-27 12:4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框体的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框体的结合装置及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一般显示器件具有显示面板、前框,及背板,所述前框围绕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设置,并结合于所述背板,完成所述显示器件的完成品。所述显示器件可以是电视,或是其他电子产品的显示器件。

目前电视产品或电子产品的显示器,主流趋势在于追求极致超窄边框,及要求外观简洁干净,所以对前框的固定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前框需要使用螺钉固定,导致电视侧面或背面可见螺钉头,影响外观美感。此外,采用螺钉固定更增加组装成本及降低组装的时效性。有鉴于前述缺点,如何改善前框与背板的组装不影响产品外观美感,组装效率及成本不佳,实乃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框体的结合装置,其可方便快述的完成组装,并可提升组装结构强度,且具有外观无螺锁的美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框体的结合装置,所述框体用于显示面板,且所述框体包括背板及具有一上框条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装置包含:至少一定位元件,设于所述背板的上边部,所述定位元件包含一弯曲部、一定位槽,及一槽口,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弯曲部弯折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槽口连通所述定位槽;及至少一固定臂,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前框的上框条,另一端与所述上框条之间具有一间隔;其中所述至少一固定臂可滑动地干涉固定于所述至少一定位元件的定位槽,而所述弯曲部位于所述至少一固定臂及所述上框条之间,使所述前框与所述背板相互结合。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弯曲部远离所述背板的一端设有一限位臂,所述限位臂朝所述槽口延伸一距离。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至少一固定臂包括一连接部及一勾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框的上框条,所述勾部自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弯折,且所述勾部干涉固定于所述至少一定位元件的定位槽,而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至少一定位元件的槽口内。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至少一定位元件更包括一翻折壁,其弯折并一体成型于所述背板,所述弯曲部一体延伸自所述翻折壁,且所述至少一固定臂和所述上框条一体成型。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至少一定位元件的弯曲部、所述限位臂,及所述翻折壁共同构成一具有近似s型的断面。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前框的上框条包括一前框壁及自所述前框壁弯折的遮挡壁,所述遮挡壁的内表面设有所述至少一固定臂,且所述前框壁和所述至少一固定臂远离所述遮挡壁的一端之间具有所述间隔。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结合装置包括多个所述至少一定位元件,其相互间隔设置,及多个所述至少一固定臂,其对应所述多个定位元件设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前框更具有一左框条及一右框条,其分别设有另一所述至少一固定臂,而所述背板的左边部及右边部分别设有另一所述至少一定位元件;其中所述左框条及所述右框条的另一所述至少一固定臂,其分别可滑动地干涉固定于所述背板的左边部及右边部的另一所述至少一定位元件。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前框更具有一下框条,其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底边部,且所述下框条的相对二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左框条及所述右框条。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前框的上框条的相对二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左框条及所述右框条。

本发明框体的结合装置利用分体结构的前框,藉由所述上框体、左框条及右框条内的多个固定臂,分别以滑入的方式组装于所述背板相应的多个定位元件,使所述多个固定臂干涉固持于所述多个定位元件,不仅组装过程容易快速,且可减少锁附螺钉数量,使框体外观无螺钉,保持前框的外观一体性,提升整体模组的外观造型美感。此外,所述前框具有l型断面,减少模组的宽度和厚度,符合显示产品的超薄边框设计。本发明框体的结合装置有效解决传统背板与前框,采用螺锁而造成组装效率不佳、组装成本高昂、组装结构强度不良,及产品外观美感不佳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背板和所述前框组合的前视平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框体的结合装置的背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所述背板的俯视平面图。

图4为图3的4-4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框体的结合装置的前框的上框条的立体

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平面图。

图7为图6的7-7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所述背板和所述上框条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9为所述背板和所述前框的上框条、左框条,及右框条的

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中背板和前框组合的前视平面图。本发明揭露一种框体的结合装置(未标号),所述框体用于显示面板(未图示)。所述框体1包括背板11及前框12(如图1所示),二者可皆为金属材质所制。于此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作为电视产品使用,且所述前框12为分体结构,具有上框条13、左框条14、右框条15及下框条16,其分别对应组装于所述背板11的上边部、左边部、右边部,及下边部(未标号)。所述背板11和所述前框12用于装配固定所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结合装置包括多个定位元件2(如图2所示)及多个固定臂3(如图5所示)。图2为根据本发明框体的结合装置的背板11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所述背板11的俯视平面图,而图4为图3的4-4线段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2配合图3及图4观之。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多个定位元件2分别以100-200毫米的间隔设置于所述背板11的上边部。每一所述定位元件2为一板体构造,并包含一弯曲部21、一定位槽22,一槽口23,及一翻折壁24。具体而言,所述翻折壁24以约90度弯折并一体成型于所述背板11的上边部,且所述翻折壁24进一步再朝下弯折形成一斜边,使所述槽口23的面积变大。所述弯曲部21一体延伸自所述翻折壁24(如图2所示),例如所述定位元件2由所述背板11一体冲压成型。所述定位槽22位于所述弯曲部21弯折形成的空间内,亦即所述定位槽22被所述弯曲部21所围绕。所述定位槽22的相对二端并开放于外,所述槽口23连通所述定位槽22。所述弯曲部21远离所述背板11的一端设有一限位臂211,其朝所述槽口23延伸一距离。于此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21、所述限位臂211,及所述翻折壁24共同构成一具有近似s型的断面(如图4所示)。

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定位元件2由于翻折自所述背板11而具有一定的挠性,有利于和所述固定臂3的组装顺畅(详如后述)。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多个定位元件2的间隔是形成于相邻弯曲部21之间,而所述翻折壁24是沿所述背板11的上边部一体延伸至每一定位元件2的弯曲部21,用以强化所述多个定位元件2的结构强度。

图5为根据本发明框体的结合装置的前框12的上框条13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平面图。图7为图6的7-7线段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5配合图6及图7观之。所述前框12的上框条13设有多个固定臂3,其对应所述多个定位元件2设置。每一固定臂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框12的上框条13,另一端与所述上框条13之间具有一间隔120(如图5所示)。具体而言,每一固定臂3包括一连接部32及一勾部31,所述连接部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框条13,所述勾部31自所述连接部32的另一端弯折。于此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固定臂3和所述上框条13一体成型(如图7所示),用以增加结构强度并减少额外的零件辅助。

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框条13、左框条14,及右框条15分别具有相同的构造。本实施例以图5作为说明,所述上框条13包括一前框壁121及自所述前框壁121弯折的遮挡壁122,使所述上框条13具有l型的断面,其中所述遮挡壁122的内表面设有所述多个固定臂3(如图5所示)。所述前框壁121和每一固定臂3远离所述遮挡壁122的一端(即勾部31的一端)之间具有所述间隔120。

如前段所述,所述左框条14及所述右框条15分别设有多个固定臂(未图示),其具有相同于所述上框条13的固定臂3的构造。所述背板11的左边部及右边部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元件(未图示),其具有相同于所述背板11的上边部的定位元件2的构造。

图8为所述背板和所述上框条的立体组装示意图,而图9为所述背板11和所述前框12的上框条13、左框条14,及右框条15的分解示意图。请参阅图8及图9。本发明框体的结合装置于组装时,先将上框条13由所述背板11的上边部的侧面滑入,使所述多个定位元件2与所述多个固定臂3相互干涉定位固定,进而结合所述上框条13与所述背板11的上边部。具体而言,于组装时,所述固定臂3的勾部31通过上方的间隔120,而可滑动地进入所述定位元件2的定位槽22内,使所述弯曲部21位于所述前框壁121和所述勾部31之间,且所述固定臂3的连接部32位于所述定位元件2的槽口23内。藉此,所述固定臂3稳定的固持于所述定位元件2。

同理,待所述上框条13组装于所述背板11的上边部后,所述左框条14及所述右框条15分别由所述背板11的左边部及右边部的下侧滑入,使所述左框条14及所述右框条15的多个固定臂对应固定于所述背板11的左边部及右边部的多个定位元件。特别说明的是,所述上框条13的相对二端分别具有45度斜角的构型,用以抵靠所述左框条14及所述右框条15同样具有45度斜角的一端,达到所述左框条14及所述右框条15于纵向的上端限位。如图1所示,所述下框条16连接于所述背板11的底边部,且所述下框条16的相对二端分别具有45度的斜角,用以抵靠于所述左框条14及所述右框条15的相对一端,达到所述左框条14及所述右框条15于纵向的下端限位。于此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框条16采用常规的螺锁固定于所述背板11。

本发明框体的结合装置1利用分体结构的前框12,藉由所述上框体13、左框条14及右框条15内的多个固定臂3,分别以滑入的方式组装于所述背板11相应的多个定位元件2,使所述多个固定臂3干涉固持于所述多个定位元件2,不仅组装过程容易快速,且可减少锁附螺钉数量,使框体1外观无螺钉,保持前框12的外观一体性,提升整体模组的外观造型美感。此外,所述前框12具有l型断面,减少模组的宽度和厚度,符合显示产品的超薄边框设计。本发明框体的结合装置有效解决传统背板与前框,采用螺锁而造成组装效率不佳、组装成本高昂、组装结构强度不良,及产品外观美感不佳的缺点。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