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器和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25293发布日期:2019-08-03 10:5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器和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10182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如在本文中完全阐述地那样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本公开涉及液晶显示器(lcd)装置、及其控制器和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响应于信息技术(it)的发展,相应地用作用户与信息之间的界面的显示装置的市场日益增加。因此,平板显示器(fpd)例如液晶显示器(lcd)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和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使用正在增长。在这些的显示装置中,lcd装置由于其实现高分辨率的能力以及其小型化和大型化的能力而被广泛使用。

lcd装置通过反转方法来驱动lcd面板以防止液晶劣化并且改善显示质量。

例如,lcd装置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反转方法例如帧反转、线反转、列反转和点反转。

通常,通过使用单一类型的反转的单一反转方法来操作lcd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当在低速操作环境(如在显示低速视频或静止图像的情况下)与高速操作环境(如在显示游戏的情况下)之间切换操作环境时,即使改变驱动频率,通过单一反转方法来保持高的图像质量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取决于驱动频率,各个反转方法可以导致串扰以及图像缺陷例如由于垂直亮度差异引起的水平线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lcd)装置及其控制器和驱动方法,可以根据驱动环境来选择或切换至适于特定驱动频率的反转的类型(或模式,在下文中,称为“类型”并且包括模式),由此防止图像缺陷并且保持优异的图像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lcd装置包括:显示图像的lcd面板,在该lcd面板上布置有多个数据线和多个栅极线,并且布置有由多个数据线和多个栅极线限定的多个子像素;将扫描信号提供至多个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或栅极驱动/驱动电路,在下文中,被称为“栅极驱动器”);将数据电压提供至多个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或数据驱动/驱动电路,在下文中,被称为“数据驱动器”);以及控制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的控制器。

lcd装置可以在驱动频率处于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时以第一类型的反转来操作,并且在驱动频率处于与第一驱动频率范围不同的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时以与第一类型的反转不同的第二类型的反转来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控制器包括:检查驱动频率的频率检查部分;以及反转控制器,反转控制器根据驱动频率的检查的结果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和第二类型的反转之一的极性控制信号。

反转控制器可以在作为驱动频率的检查的结果的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时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并且在作为驱动频率的检查的结果驱动频率被检查为处于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时输出对应于第二类型的反转的第二极性控制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方式,驱动lcd装置的方法包括:检查驱动频率;以及根据驱动频率的检查的结果,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和第二类型的反转之一的极性控制信号。

极性控制信号的输出包括:在驱动频率处于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时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并且在驱动频率处于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时输出对应于与第一类型的反转不同的第二类型的反转的第二极性控制信号。

当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及其控制器和驱动方法被应用时,可以根据驱动环境来选择或切换至适于特定驱动频率的反转的类型,由此防止图像缺陷并且保持优异的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lcd)装置的系统构造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lcd装置的控制器的部分操作的图;

图4是示出垂直2点反转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列反转的示意图;

图6和图7是示出z反转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施加至以垂直n点反转操作的lcd装置的液晶单元的数据电压的充电率的变化的图表;

图9是示出在以列反转操作的lcd装置中根据驱动频率具有图像缺陷图案的电压的图表;

图10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示意图,该lcd装置的驱动方法响应于驱动频率的变化被切换;

图11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示意图,该lcd装置的驱动方法响应于驱动频率的变化被切换;

图12和图13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示意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接收器电路中的时钟信号的过程的构造图;

图15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lcd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6是图15中的驱动频率检查步骤的详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详细地参考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遍及本文件,应参照附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和符号将用于指代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在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不清楚地呈现的情况下,将省略并入本文中的已知功能和组件的详细描述。

还将理解的是,虽然在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例如“第一”、“第二”、“a”、“b”、“(a)”和“(b)”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样的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其他元件。这些元件的实质、次序、顺序或数量不受这些术语限制。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至”或者“耦接至”另一元件时,其不仅可以“直接地连接至或者耦接至”另一元件,而且其还可以经由“介入”元件“间接地连接至或耦接至”另一元件。在相同的上下文中,将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可以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而且其还可以经由介入元件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lcd)装置的系统构造图。

参照图1,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100包括:显示图像的lcd面板110,在该lcd面板110上布置有多条数据线dl和多条栅极线gl,并且布置有由多条数据线dl和多条栅极线gl限定的多个子像素sp;驱动多条数据线dl的数据驱动器120;驱动多条栅极线gl的栅极驱动器130;以及控制数据驱动器120和栅极驱动器130的控制器140。

控制器140通过将各种控制信号dcs和gcs提供至数据驱动器120和栅极驱动器130来控制数据驱动器120和栅极驱动器130。

控制器140可以将从外部源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成由数据驱动器120使用的数据信号格式,并且输出经转换的图像数据data。例如,控制器140可以将根据lcd面板110的分辨率或子像素结构转换的图像数据data提供至数据驱动器120。

另外,控制器140输出各种数据控制信号dcs来控制数据驱动器120,数据控制信号dcs包括源起始脉冲(ssp)、源采样时钟(ssc)、源输出使能(soe)信号和极性控制(pol)信号。

极性控制信号是这样的信号:通过极性控制信号控制从数据驱动器120的输出通道顺序地输出的数据电压的极性。例如,极性控制信号可以响应于列反转以一个帧周期为单位反转,或者可以响应于垂直n点反转以n个水平周期为单位反转。

控制器140可以是典型的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定时控制器,或者可以是包括定时控制器并且执行其他控制功能的控制单元。控制器140可以被提供为与数据驱动器120分离的组件,或者可以被提供为与数据驱动器120集成的集成电路(ic)。

数据驱动器120接收来自控制器140的图像数据data并且将数据电压提供至多条数据线dl,由此驱动多条数据线dl。数据驱动器120还被称为源驱动电路。

栅极驱动器130通过将扫描信号顺序地提供至多条栅极线gl来顺序地驱动多条栅极线gl。栅极驱动器130还被称为扫描驱动电路。

图2是示出图1中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参照图2,关于在lcd面板110中布置的子像素sp,可以根据要提供的功能、设计等来不同地确定子像素sp中的每个子像素的电路元件的类型和数量。可以将预定数量的子像素sp组成为单个单元以提供单个像素p。

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连接至lcd面板110的子像素sp中的每个子像素。子像素sp设置有位于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之间的薄膜晶体管t和连接至薄膜晶体管t的液晶单元clc。

薄膜晶体管t响应于栅极线gl1至gln的栅极高电压信号vgh将数据线dl1至dlm的数据电压传递至液晶单元clc。

液晶单元clc中的每个液晶单元包括在液晶层的两侧上布置的彼此面对的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像素电极连接至薄膜晶体管t。因此,液晶单元clc可以等效地表示为液晶电容器。液晶单元clc包括存储电容器cst以保持在液晶电容器中充载的数据电压直到下一个电压被充载。公共电压vcom被施加至公共电极,并且数据电压被施加至像素电极。正(+)电压和负(-)电压被施加至像素电极作为数据电压,使得液晶单元clc的极性被反转。

栅极驱动器130通过将栅极信号提供至栅极线gl来导通薄膜晶体管t,使得薄膜晶体管t可以连接至子像素sp。另外,由数据驱动器120输出的数据电压被施加至与数据线dl连接的子像素sp,使得显示图像。

lcd面板110包括:包括薄膜晶体管的阵列基板;设置有例如滤色器和/或黑矩阵的上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偏光板被附接至上基板和阵列基板中的每个,并且提供用于设定液晶分子的预倾角度的配向层。公共电极以垂直电场驱动方法例如扭曲向列(tn)模式或垂直对齐(va)模式设置在上基板上,并且以水平电场驱动方法例如面内切换(ips)模式或边缘场切换(ffs)模式设置在阵列基板上。lcd面板110的液晶模式可以实现为任何液晶模式,以及以上陈述的tn模式、va模式、ips模式和ffs模式中的任意模式。

在上述液晶显示方法中,通过施加在子像素中所设置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来调节液晶层的取向,由此调节光的透射,使得可以显示图像。

lcd装置100可以实现为任何结构,例如透射式lcd装置、透射反射式lcd装置和反射式lcd装置。背光单元可以实现为直接背光单元或者边缘型背光单元。

如上所述,lcd装置100通过反转方法来驱动lcd面板以防止液晶劣化并且改善显示质量。

尽管在特定驱动频率下通过单一的反转方法保持优异的质量,但是当单一的反转方法被直接地施加至不同于特定驱动频率的其他驱动频率时,可能不能满足保持质量所需的亮度,并且可能出现图像缺陷例如水平线缺陷和垂直串扰。

也就是说,当操作环境在低速操作环境(如在显示低速率视频或静止图像的情况下)与高速操作环境(如在显示游戏的情况下)之间切换时,不可能通过单一的反转方法保持高的图像质量。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lcd装置100可以当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时以第一类型的反转来操作,并且当驱动频率被包括在不同于第一驱动频率范围的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时以不同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二类型的反转来操作。

控制器140在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时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一数据控制信号dcs,并且在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时输出对应于不同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二类型的反转的第二数据控制信号dcs。

在此,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的驱动频率可以小于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的驱动频率。在特定的帧中,与第一类型的反转相比,第二类型的反转可以具有更小数量的极性交替。

如上所述,lcd装置100可以根据驱动环境来选择或者切换至适于特定驱动频率的反转方法的类型,由此防止图像缺陷并且保持高的图像质量。

图3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lcd装置100的控制器的部分操作的图。

参照图1和图3,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100可以在驱动频率处于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内时以第一类型的反转来操作,并且在驱动频率处于不同于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的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内时以不同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二类型的反转来操作。

当驱动频率处于驱动频率范围142a和142b中之一内时,控制器140输出对应于驱动频率范围的反转的类型的极性控制信号146。极性控制信号146可以包括在数据控制信号dcs中。

数据驱动器120响应于包括在数据控制信号dcs中的与特定类型的反转对应的极性控制信号146使从数据驱动器120的通道顺序地输出的数据电压的极性被反转。

例如,当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内时,控制器140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一极性控制信号146a。当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内时,控制器140输出与不同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二类型的反转对应的第二极性控制信号146b。

如稍后描述地,lcd装置100的控制器140可以通过从外部系统接收各种定时信号来计算驱动频率,或者接收在lcd装置100中计算的驱动频率。

可以根据从外部源进入的图像信号的类型例如低速操作环境或高速操作环境来改变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和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例如,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可以包括与低速操作环境中使用的图像信号例如低速率视频或静止图像对应的驱动频率,而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可以包括与在高速操作环境中使用的图像信号例如游戏对应的驱动频率。

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中的驱动频率可以小于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中的驱动频率。例如,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可以是48hz至120hz,而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可以是120hz至144hz。然而,根据本公开的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和第二驱动频率范围不限于此。

第一类型的反转和第二类型的反转中的每个可以是帧反转、线反转、列反转、z反转和点反转中之一。

通过反转在每个帧周期中提供至lcd面板110上的子像素(或像素)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来执行帧反转。通过不但根据栅极线gl而且还根据帧来交替地反转提供至lcd面板110上的子像素(或像素)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来执行线反转。通过不但根据数据线dl而且还根据帧来交替地反转提供至lcd面板110上的子像素(或像素)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来执行列反转。在z反转的情况下,连接至第n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被布置在数据线的右侧(或左侧),并且连接至下一个栅极线即第n+1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被布置至数据线的左侧(或右侧)。在此,通过列反转将数据电压提供至数据线,使得极性反转与1点反转的极性反转相同。

通过根据栅极线gl和数据线dl以及根据帧来交替地反转提供至lcd面板110上的子像素(或像素)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来执行点反转。点反转可以包括n点反转例如1点反转、垂直2点反转和水平2点反转。

在示例中,第一类型的反转可以是点反转,而第二类型的反转可以是线反转、列反转和帧反转中之一,线反转、列反转和帧反转中的每个与第一类型的反转相比具有较小数量的极性交替。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类型的反转可以是线反转或列反转,而与第一类型的反转相比,第二类型的反转可以是具有较小数量的极性交替的帧反转。

如上所述,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中的驱动频率可以小于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中的驱动频率。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类型的反转可以是点反转,而第二类型的反转可以是列反转或z反转。例如,第一类型的反转可以是垂直2点反转,而第二类型的反转可以是列反转或z反转。由于该特征,lcd装置100因此可以防止图像缺陷,由此最大化优异的图像质量。

图4是示出垂直2点反转的示意图。

参照图4,在第一类型的反转是指垂直2点反转的情况下,当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内时,控制器140将对应于垂直2点反转的极性控制信号输出至数据驱动器120。由于对应于垂直2点反转的极性控制信号,数据电压的极性被控制成以每个帧和两个水平周期为单位反转。

如图4中所示,垂直2点反转指代如下反转类型,其中数据电压的极性如在1点反转的情况下以一个点为单位在水平方向上交替地反转并且在垂直方向上以两个点为单位反转。

图5是示出列反转的示意图。

参照图5,在第二类型的反转是列反转的情况下,当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内时,控制器140将对应于列反转的极性控制信号输出至数据驱动器120。由于对应于列反转的极性控制信号,数据电压的极性被控制成以奇数数据线为单位和以偶数数据线为单位反转。

如图5中所示,列反转指代如下反转类型,其中要被提供至lcd面板110上的子像素sp的数据电压的极性根据数据线交替地反转并且根据帧反转。

图6和图7是示出z反转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图6,根据z反转结构,连接至第n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被布置在数据线的右侧(或左侧),并且连接至下一栅极线即第n+1栅极线的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被布置在数据线的左侧(或右侧)。数据线通过列反转提供数据电压。也就是说,z反转对应于列反转的改进。

例如,当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连接至第一栅极线gl1时,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被布置在数据线dl1、dl2、dl3和dl4的右侧。当薄膜晶体管t的栅极连接至第二栅极线gl2时,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被布置在数据线dl2、dl3、dl4和dl5的左侧。在第三栅极线gl3的情况下,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以与在第一栅极线gl1的情况下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布置。在第四栅极线gl4的情况下,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以与在第二栅极线gl2的情况下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布置。如上所述,对于每条栅极线,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被交替地布置在数据线的右侧或左侧。

尽管通过列反转来将数据电压提供至数据线dl来执行z反转,如图7中所示,对于每个栅极线、数据线和帧,数据电压的极性以与1点反转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交替。

例如,在第n帧中,正(+)数据电压被提供至特定的数据线dl1、dl3和dl5,并且负(-)数据电压被提供至剩余的数据线dl2和dl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二虚线720表示的子像素的极性为正(+),原因是表示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连接至提供正(+)数据电压的第三数据线dl3。相比之下,通过第一虚线710和第三虚线730表示的子像素的极性为负(-),原因是表示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连接至提供负(-)数据电压的第二数据线dl2和第四数据线dl4。在同一原理下,在第n+1帧中,负(-)数据电压被提供至数据线dl1、dl3和dl5,并且正(+)数据电压被提供至剩余的数据线dl2和dl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五虚线750表示的子像素的极性为负(-),原因是表示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连接至提供负(-)数据电压的第三数据线dl3。同样地,通过第四虚线740和第六虚线760表示的子像素的极性为正(+),原因是表示的子像素的薄膜晶体管t和像素电极连接至提供正(+)数据电压的第二数据线dl2和第四数据线dl4。

在第二类型的反转是z反转的情况下,当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内时,控制器140将对应于z反转的极性控制信号输出至数据驱动器120。对应于z反转的极性控制信号将数据电压的极性控制成以每个帧、每条奇数数据线和每条偶数数据线为单位反转。

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内的驱动频率可以小于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内的驱动频率。

在以特定反转方法操作的lcd装置100中,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加,施加至液晶单元的数据电压的充电率可以等于或者小于预定水平,使得可能不能提供适当的亮度水平。

施加至液晶单元的数据电压的充电率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加趋于降低,尽管根据制造工艺存在细微的差异。在驱动频率等于或者高于特定频率的区间中,数据电压的充电率不满足预定水平。用作边界点(或阈值)的驱动频率可以根据系统或产品环境而不同。

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甚至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和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用于同一lcd面板110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制造工艺的特性不同地设置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和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

图8是示出施加至以垂直n点反转操作的lcd装置的液晶单元的数据电压的充电率的变化的图表。

参照图8,在以垂直n点反转操作的lcd装置100中,数据电压的充电率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地降低。如图8中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被设计成通过改变钝化层(pas)、栅极高电压信号(vgh)等而具有特定值的lcd装置(通过线1至线6表示)具有对应于数据电压的充电率的预定水平(虚线)的不同的驱动频率阈值f1至f6。

当以垂直n点反转操作的lcd装置100以高于驱动频率阈值(f1至f6)的驱动频率被驱动时,在施加至奇数栅极线中的液晶单元的数据电压与施加至偶数栅极线中的液晶单元的数据电压之间存在差。这个数据电压的差可以导致亮度差,因此可能出现图像缺陷例如水平线缺陷。这是因为每条奇数栅极线的数据电压的充电特性不同于相邻的偶数栅极线的数据电压的充电特性,该偶数栅极线被提供具有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并且充电率随着驱动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图9是示出在以列反转操作的lcd装置中根据驱动频率具有图像缺陷模式的电压的图表。

参照图9,当lcd装置100以列反转操作时,单个数据线dl施加具有相同极性的数据电压,在相邻的栅极线gl中基本没有出现亮度差。因此,不会出现由亮度差导致的图像缺陷例如水平线缺陷。

然而,对于单个帧,单个数据线dl的极性保持相同。另外,由在数据线dl与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未示出)导致正(+)或负(-)电压差,并且正(+)或负(-)电压差存在于单个帧,由此导致图像缺陷例如垂直串扰。

这个问题随着驱动频率的降低而更为显著,原因是寄生电容的容量随着驱动频率的降低而增加。如图9中所示,在以不同于上述反转类型的反转类型操作的lcd装置100中,可以测量在数据线dl与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差mv以识别垂直串扰。在图9中,暗区是出现灰色图案的一部分。参照图9,可以理解的是,在数据线dl与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压差随着驱动频率的降低而增加,并且在电压差等于或者大于特定电压差(mv)的范围内出现具有灰色图案的垂直串扰。

这同样适用于如图6和图7中示出的z反转,即列反转的改进结构。

因此,当lcd装置100如图9中所示地以列反转操作时,lcd装置100的驱动频率必须高于驱动频率阈值f以防止由于在数据线dl与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压差的增加引起的垂直串扰。

以组合的方式参照图8和图9,当lcd装置100以作为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点反转以及以作为第二类型的反转的列反转或z反转时,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的驱动频率应小于驱动频率的阈值以防止图像缺陷例如水平线缺陷,并且如图8中所示,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的驱动频率应高于驱动频率的阈值以防止图像缺陷例如垂直串扰。

因此,需要根据驱动频率范围不同地控制lcd装置100,使得其反转类型对应于特定的驱动频率范围。另外,如上所述,可以根据制造工艺的特性来不同地设置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和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甚至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和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用于同一lcd面板110的情况下。例如,可以根据制造工艺的特性例如钝化层和栅极高电压来不同地设置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和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

图10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示意图,该lcd装置的驱动方法响应于驱动频率的变化而切换。

参照图10,在低速操作环境中,控制器140控制lcd装置100关于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内的驱动频率以第一类型的反转例如垂直2点反转操作。当通过外部系统改变驱动频率时,控制器140通过输出栅极控制信号gcs和包括极性控制信号146的数据控制信号dcs来控制栅极驱动器130和数据驱动器120。因此,lcd装置的操作从第一类型的反转例如垂直2点反转切换至第二类型的反转例如列反转。

相比之下,在高速操作环境中,控制器140控制lcd装置100关于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内的驱动频率以第二类型的反转例如列反转操作。当通过外部系统改变驱动频率时,控制器140通过输出栅极控制信号gcs和包括极性控制信号的数据控制信号dcs来控制栅极驱动器130和数据驱动器120。因此,lcd装置的操作从第二类型的反转例如列反转切换至第一类型的反转例如垂直2点反转。

尽管在本文中垂直2点反转和列反转已经被描述为反转方法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11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的示意图,该lcd装置的驱动方法响应于驱动频率的变化而切换。

参照图11,在低速操作环境中,控制器140控制lcd装置100关于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142a内的驱动频率以第一类型的反转例如垂直2点反转操作。当通过外部系统来改变驱动频率时,控制器140通过输出栅极控制信号gcs和包括极性控制信号146的数据控制信号dcs来控制栅极驱动器130和数据驱动器120。因此,lcd装置的操作从第一类型的反转例如垂直2点反转切换至第二类型的反转例如z反转。

相比之下,在高速操作环境中,控制器140控制lcd装置100关于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142b内的驱动频率以第二类型的反转例如z反转操作。当通过外部系统来改变驱动频率时,控制器140控制通过输出栅极控制信号gcs和包括极性控制信号的数据控制信号dcs来控制栅极驱动器130和数据驱动器120。因此,lcd装置的操作从第二类型的反转例如z反转切换至第一类型的反转例如垂直2点反转。

尽管在本文中垂直2点反转和z反转已经被描述为反转方法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12和图13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示意框图。

参照图3和图12,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器包括检查驱动频率的频率检查部分180和根据驱动频率的检查的结果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和第二类型的反转中之一的极性控制信号146的反转控制器190。

根据驱动频率的检查的结果,当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时,反转控制器190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一极性控制信号146a。当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时,反转控制器190输出对应于不同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二类型的反转的第二极性控制信号146b。

在此,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可以小于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在特定的帧中,与第一类型的反转相比,第二类型的反转可以具有更小数量的极性交替。

第一类型的反转和第二类型的反转中的每个可以是上述的反转类型例如帧反转、线反转、列反转和点反转中之一。

例如,第一类型的反转可以是包括n点反转,例如1点反转、垂直2点反转和水平2点反转的点反转。第二类型的反转可以是列反转或z反转。因此,控制器140可以防止图像缺陷,由此最大化优异的图像质量。

参照图13,控制器240还可以包括通过接收外部信号来输出时钟信号的接收器电路270和基于时钟信号来计算驱动频率的计算器170。

计算器170计算与通过接收器电路270输出的时钟信号对应的驱动频率。

尽管接收器电路270可以如图13中所示地被包括在控制器240中,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接收器电路270基于从外部系统接收的数据例如主流属性(msa)来计算时钟信号。将参照图14来详细地描述计算时钟信号的过程。

图14是示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接收器电路中的时钟信号的过程的构造图。

参照图14,外部系统400以各种方式输出各种数据,例如流数据、m值、n值。外部系统400包括m/n计数器410、第一锁相环电路420和时钟发生器430。

m/n计数器410接收第一时钟信号、接收来自第一锁相环电路420的第二时钟信号并且通过m/n计算来输出m值和n值。第一锁相环电路420通过相位锁定将通过时钟发生器430生成的第二时钟信号提供至m/n计数器410。

在此,第一时钟信号可以是流时钟信号strm_clk,而第二时钟信号可以是链路时钟信号ls_clk。

接收器电路270包括第二锁相环电路271、电压受控振荡器272、n值计算器273和m值计算器274。

接收器电路270的第二锁相环电路271接收流数据、m值、n值等,并且通过相位锁定来输出第三时钟信号。第三时钟信号通过n值计算器273进行与n值的除法运算,并且然后被输入至电压受控振荡器272。电压受控振荡器272反馈第三时钟信号以通过m值计算器274进行与m值的乘法运算,并且然后作为输入发送。电压受控振荡器272通过上述的计算过程和内部时钟,以及根据如下公式1来输出第四时钟信号:

第四时钟信号=(m/n)*ls_clk(1),

其中m和n表示从外部系统400接收的m值和n值,并且ls_clk表示第三时钟信号。

在此,电压受控振荡器272还可以包括生成指示输入信号之间相位差的信号电压的相位频率检测器(pfd)、根据相位差校正相位的滤波器等。可以通过存在于接收器电路270的内部或外部的晶体来生成内部时钟,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三时钟信号可以是这样的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的类型与第二时钟信号的类型相同,或者可以是链路时钟信号ls_clk。第四时钟信号可以是这样的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的类型与第一时钟信号的类型相同,或者可以是流时钟信号strm_clk。流时钟信号strm_clk可以与点时钟dclk相同。

将借助于示例来描述图像数据具有2560×1440且60hz的视频格式的情况。在此,第一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是流时钟信号,而第二时钟信号和第三时钟信号是链路时钟信号。270mhz的链路时钟信号从锁相环电路420输出,通过时钟发生器430生成。外部系统400的m/n计数器410接收241mhz的流时钟信号(即,第一时钟信号)和270mhz的链路时钟信号(即,第二时钟信号),并且计算m值29249和n值32768。外部系统400将通过上述的计算过程生成的流数据、m值、n值等输出至接收器电路270。

接收器电路270的第二锁相环电路271读取从外部电路400输入的流数据等,并且通过相位锁定来输出链路时钟信号(即,第三时钟信号)。当m值为29249时,而n值被固定至32768,n值计数器273使用通过外部系统400计算的32768来执行与链路时钟信号(即,第三时钟信号)的除法运算。在除法运算之后,链路时钟信号(即,第三时钟信号)被输入至电压受控振荡器272。电压受控振荡器272反馈链路时钟信号(即,第三时钟信号),并且m值计数器274使用通过外部系统400计算的29249来执行与链路时钟信号(即,第三时钟信号)的乘法运算。在乘法运算之后,链路时钟信号(即,第三时钟信号)再次作为输入发送。电压受控振荡器272使用上述的计算过程和内部时钟,以及根据公式1来输出流时钟信号(即,第四时钟信号)。

参照图13,计算器170计算对应于流时钟信号(即,第四时钟信号)241mhz的驱动频率144hz。

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接收器电路270可以根据操作环境来计算时钟信号和特定的驱动频率,以便选择或者切换至适当类型的反转,由此防止图像缺陷并且保持优异的图像质量。

图15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lcd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并且图16是图15中的驱动频率检查步骤的详细流程图。

参照图15,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lcd装置的方法包括检查驱动频率的步骤s300和根据驱动频率的检查的结果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和第二类型的反转中之一的极性控制信号的步骤s400。

根据驱动频率的检查的结果,输出极性控制信号的步骤s400可以在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时输出对应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一极性控制信号,并且可以在驱动频率被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时输出对应于不同于第一类型的反转的第二类型的反转的第二极性控制信号。

在此,包括在第一驱动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可以小于包括在第二驱动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在特定的帧中,与第一类型的反转相比,第二类型的反转可以具有更小数量的极性交替。

第一类型的反转和第二类型的反转中的每个可以是上述的反转类型例如帧反转、线反转、列反转和点反转中之一。

例如,第一类型的反转可以是包括n点反转,例如1点反转、垂直2点反转和水平2点反转的点反转。第二类型的反转可以是列反转或z反转。

参照图16,检查驱动频率的步骤s300可以包括通过接收外部输入信号来输出时钟信号的步骤s310和基于时钟信号来计算驱动频率的步骤s320。

也就是说,在通过从外部系统接收恢复信息等来在输出时钟信号的步骤s310中计算并且输出时钟信号例如点时钟dclk,并且检查在基于时钟信号计算驱动频率的步骤s320中计算的驱动频率。

如上所阐述的,当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lcd装置及其控制器和驱动方法被应用时,可以根据驱动环境来选择或切换至适于特定的驱动频率的反转的类型,由此防止图像缺陷并且保持高的图像质量。

已经呈现了前述的描述和附图以说明本公开的特定原理。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的情况下,本公开涉及的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组合、划分、替换或改变元件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在本文中公开的前述的实施方式应被理解为对本公开的原理和范围的说明而非限制。应理解的是,应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以及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其所有等同物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