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3958发布日期:2018-08-17 22:25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系统领域,具体讲是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景点地图则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线条、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景点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随着科技的进步,地图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将地图看成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象、符号模型”,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等。一般来说旅游管理系统帮助旅行社改善以往繁杂工作中条理不清晰、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把各阶层工作中许多重复性的工作通过系统自动处理掉,节省出宝贵的时间和岗位。有效的推进了销售流程从而提升工作效率,达到优化团队的作用。

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201110054049.1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点信息浏览方法、装置及系统,结构包括:一个景点的景点图片及景点位置。接着,显示电子地图,并在此电子地图中各笔景点信息的景点位置上标示一个景点标志,同时也在电子地图的侧边显示一个景点浏览列,并依序在此景点浏览列中显示景点信息的景点图片。其中,当接收到使用者对于电子地图中某个景点标志的选择操作时,即卷动景点浏览列,以标示出所选择的景点标志对应的景点图片。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存在以下不足;其一:通常采用图片显示方式展示,不够直观;其二:对游客使用的便利性不足;其三:无法起到对景点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具有采用视频展示方式,展示效果更加直观,对游客使用便利性强以及带动景点资源利用最大化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包括实时画面传输模块、公示板和后端模块,实时画面传输模块由多个景区分布摄像头构成,景区分布摄像头呈分布式布置,公示板设置于实时画面传输模块的底端,后端模块由PC服务端和数据库构成,且PC服务端与数据库数据相关联,后端模块的一端设有移动智能手机端,后端模块和移动智能手机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移动蜂窝数据网络和景区局域网接入热点,移动智能手机端与数据库数据相关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PC服务端包括数据交换单元,且景区分布摄像头与数据交换单元数据相关联。通过设置的景区分布摄像头,在景区的主要景点,包括卫生间位置、餐厅位置、商场位置、休闲区位置等区域部署实时画面传输用景区分布摄像头,一方面升级原有图像展示方式,有效提高景区展示的直观度,方便游客选择以及提供位置定点,另一方面,可以实时展示景区各个设施人流情况,将客流最大化的进行合理分散,减小景区管理难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公示板的外表面设有地图载入二维码,地图载入二维码覆盖设置于公示板上,并与公示板贴合固定。通过设置的公示板,地图载入二维码上存储有游客访问interface地址信息,游客持移动智能手机端扫描公示板上的地图载入二维码通过移动蜂窝数据网络或者景区局域网接入热点访问数据库获取景区分布摄像头画面信息,在操作方式上给予游客充足的便利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数据库包括游客访问interface、景区地图数据单元和服务器数据交换单元。通过设置的游客访问interface提供游客访问专用接口,景区地图数据单元内存储景区分布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服务器数据交换单元实现实时画面从PC服务端至游客所持移动智能手机端端的中继功能,系统化管理游客访问景点的流量分布,以便合理分配景区资源,发挥景区最大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与现有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具有采用视频展示方式,展示效果更加直观,对游客使用便利性强以及带动景点资源利用最大化等优点,具体体现为:

优点1:PC服务端包括数据交换单元,且景区分布摄像头与数据交换单元数据相关联。通过设置的景区分布摄像头,在景区的主要景点,包括卫生间位置、餐厅位置、商场位置、休闲区位置等区域部署实时画面传输用景区分布摄像头,一方面升级原有图像展示方式,有效提高景区展示的直观度,方便游客选择以及提供位置定点,另一方面,可以实时展示景区各个设施人流情况,将客流最大化的进行合理分散,减小景区管理难度。

优点2:公示板的外表面设有地图载入二维码,地图载入二维码覆盖设置于公示板上,并与公示板贴合固定。通过设置的公示板,地图载入二维码上存储有游客访问interface地址信息,游客持移动智能手机端扫描公示板上的地图载入二维码通过移动蜂窝数据网络或者景区局域网接入热点访问数据库获取景区分布摄像头画面信息,在操作方式上给予游客充足的便利性。

优点3:数据库包括游客访问interface、景区地图数据单元和服务器数据交换单元。通过设置的游客访问interface提供游客访问专用接口,景区地图数据单元内存储景区分布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服务器数据交换单元实现实时画面从PC服务端至游客所持移动智能手机端端的中继功能,系统化管理游客访问景点的流量分布,以便合理分配景区资源,发挥景区最大化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的公示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序号:实时画面传输模块1、公示板2、后端模块3、移动智能手机端4、移动蜂窝数据网络5、景区局域网接入热点6、景区分布摄像头7、地图载入二维码8、数据交换单元9、PC服务端10、数据库11、游客访问interface12、景区地图数据单元13和服务器数据交换单元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如图1-图3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包括实时画面传输模块1、公示板2和后端模块3,实时画面传输模块1由多个景区分布摄像头7构成,景区分布摄像头7呈分布式布置,公示板2设置于实时画面传输模块1的底端,后端模块3由PC服务端10和数据库11构成,且PC服务端10与数据库11数据相关联,后端模块3的一端设有移动智能手机端4,后端模块3和移动智能手机端4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移动蜂窝数据网络5和景区局域网接入热点6,移动智能手机端4与数据库11数据相关联。

本实用新型所述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PC服务端10包括数据交换单元9,且景区分布摄像头7与数据交换单元9数据相关联。通过设置的景区分布摄像头7,在景区的主要景点,包括卫生间位置、餐厅位置、商场位置、休闲区位置等区域部署实时画面传输用景区分布摄像头7,一方面升级原有图像展示方式,有效提高景区展示的直观度,方便游客选择以及提供位置定点,另一方面,可以实时展示景区各个设施人流情况,将客流最大化的进行合理分散,减小景区管理难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公示板2的外表面设有地图载入二维码8,地图载入二维码8覆盖设置于公示板2上,并与公示板2贴合固定。通过设置的公示板2,地图载入二维码8上存储有游客访问interface12地址信息,游客持移动智能手机端4扫描公示板2上的地图载入二维码8通过移动蜂窝数据网络5或者景区局域网接入热点6访问数据库11获取景区分布摄像头7画面信息,在操作方式上给予游客充足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数据库11包括游客访问interface12、景区地图数据单元13和服务器数据交换单元14。通过设置的游客访问interface12提供游客访问专用接口,景区地图数据单元13内存储景区分布摄像头7拍摄的实时画面,服务器数据交换单元14实现实时画面从PC服务端10至游客所持移动智能手机端4端的中继功能,系统化管理游客访问景点的流量分布,以便合理分配景区资源,发挥景区最大化作用。

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将公示板2置于景区入口,使得地图载入二维码8展示给游客,由于地图载入二维码8上存储有游客访问

interface12地址信息,因此当游客持移动智能手机端4扫描地图载入二维码8时,利用移动蜂窝数据网络5或者景区局域网接入热点6作为数据传输媒介通过游客访问interface12地址访问数据库11,景区分布摄像头7所拍摄的实时画面传输至PC服务端10上,PC服务端10经过数据交换单元9上载至景区地图数据单元13,游客选择所需地点画面后,服务器数据交换单元14实现实时画面从PC服务端10至游客所持移动智能手机端4端的中继,将拍摄画面下载至游客所持移动智能手机端4上予以展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与现有旅游景点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相比具有采用视频展示方式,展示效果更加直观,对游客使用便利性强以及带动景点资源利用最大化等优点。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