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标签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8120发布日期:2018-10-30 23:1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标签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盒标签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零件盒上的标签卡。



背景技术:

零件盒也称元件盒,适合工厂、办公室中各种小型零件、物料、文具用品等储存使用,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零件盒周转便捷,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元件盒可与多种物流容器和工位器配合,用于各类仓库、生产现场等多种场合,在生产现场管理越来越被广大企业重视的今天,元件盒帮助完成元件存放的通用化、一体化管理,是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必备品。

在零件盒的实际使用中,很多客户都要求在零件盒上贴上相应的物品标示,以便更方便的查找存储的物品。现有技术中,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在零件盒上直接做上安插标示卡的位置,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模具制造的难度,而且影响产品外观。另一种是不制作安插标示的位置,只预留贴标签的平面,将物品标示直接黏贴到零件盒上,这种方式在更换物品标示的时候比较麻烦,原有标签难以去除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独制造,且能够可拆卸的安装在零件盒上的标签卡。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标签卡,包括:

面板,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

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上,与所述面板一起形成用于放置标签的放置空间;

可拆卸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用于将所述面板可拆卸地连接在其他物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第一限位块,用于限位所述标签的左侧边;

第二限位块,用于限位所述标签的右侧边;

第三限位块,用于限位所述标签的下侧边;

阻挡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三限位块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阻挡放置在所述放置空间内的所述标签的远离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侧,防止掉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结构包括:

第一阻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远离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端,向着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方向延伸;

和/或,第二阻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远离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端,向着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延伸;

和/或,第三阻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块的远离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端,向上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与所述第一阻挡板正对的所述面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阻挡板在所述面板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入所述第一通孔内部;

和/或,与所述第二阻挡板正对的所述面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阻挡板在所述面板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入所述第二通孔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限位块的靠近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标签下部侧边的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三限位块连接形成U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被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三限位块围合形成的用于放置所述标签的所述第一平面区域内,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凸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限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用于从底部操作所述标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

弹性按压件,至少为一个,一端与所述第二平面连接,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插口,中部向着靠近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面板配合,实现夹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

弹性按压件,至少为一个,与所述弹性按压件相对的所述面板上具有第三通孔,所述弹性按压件在所述面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三通孔内部;

所述弹性按压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的一个内侧臂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插口,中部向着靠近所述第二平面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面板配合,实现夹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卸标签卡,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标签卡,包括面板,限位结构和可拆卸连接结构,限位结构设置在面板的第一平面上,与面板一起形成用于安放标签的放置空间,可拆卸连接结构设置在第一平面或第二平面上,用于将面板可拆卸地连接在其他物体上(如零件盒);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标签卡,可以将不同的标签安放在放置空间内部,便于更换;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将面板连接在其他物体上,如零件盒,使用灵活方便,对零件盒的要求低,可以降低零件盒的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标签卡,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分别从标签的左侧边、右侧边和下侧边对标签进行限位;还包括阻挡结构,设置在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的至少一个上,用于阻挡放置在放置空间内的标签的远离第一平面的一侧,防止掉落。

3.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标签卡,与第一阻挡板正对的面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阻挡板在面板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入第一通孔内部;这种结构设计,一是便于制造时候的脱模,二是当人们需要从放置空间内部将标签取出时,可以将手从第一通孔位置顶住标签,方便操作。第二通孔的设置,也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标签卡,第三限位块的靠近第一平面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标签下部侧边的凹槽,从而能够防止标签掉落。

5.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标签卡,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连接形成U形结构,能够对标签的其余三边做防护,避免损坏。

6.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标签卡,第三限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用于从底部操作标签,即拆卸标签时,可以从缺口出向上托起标签,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卸标签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面板;11、第一平面;12、第二平面;21、第一限位块; 22、第二限位块;23、第三限位块;31、第一阻挡板;32、第二阻挡板; 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第三通孔;5、弹性按压件;51、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卸标签卡,如图1-2所示,包括:面板1,具有第一平面11和第二平面12;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平面11上,与所述面板1一起形成用于放置标签的放置空间;可拆卸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平面12上,用于将所述面板1可拆卸地连接在其他物体上。

本实施例的可拆卸标签卡,可以将不同的标签安放在放置空间内部,便于更换;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将面板1连接在其他物体上,如零件盒,使用灵活方便,对零件盒的要求低,可以降低零件盒的制造成本。

如图1所示,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块21,用于限位所述标签的左侧边;第二限位块22,用于限位所述标签的右侧边;第三限位块23,用于限位所述标签的下侧边;阻挡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21和所述第二限位块22上,用于阻挡放置在所述放置空间内的所述标签的远离所述第一平面11的一侧,防止掉落。

作为变形设计方案,所述阻挡结构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21、所述第二限位块22和所述第三限位块23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阻挡放置在所述放置空间内的所述标签的远离所述第一平面11的一侧,防止掉落。

所述阻挡结构包括:第一阻挡板31,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21的远离所述第一平面11的一端,向着所述第二限位块22的方向延伸;第二阻挡板32,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块22的远离所述第一平面11的一端,向着所述第一限位块21的方向延伸。

作为变形设计方案,还可以包括第三阻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块 23的远离所述第一平面11的一端,向上延伸。

如图1所示,与所述第一阻挡板31正对的所述面板1上设有第一通孔 41,所述第一阻挡板31在所述面板1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入所述第一通孔41 内部;与所述第二阻挡板32正对的所述面板1上设有第二通孔42,所述第二阻挡板32在所述面板1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入所述第二通孔42内部。

与第一阻挡板31正对的面板1上设有第一通孔41,第一阻挡板31在面板1上的正投影全部落入第一通孔41内部;这种结构设计,一是便于制造时候的脱模,二是当人们需要从放置空间内部将标签取出时,可以将手从第一通孔41位置顶住标签,方便操作。第二通孔42的设置,也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作为变形设计方案,所述第三限位块23的靠近所述第一平面11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标签下部侧边的凹槽。

所述第一限位块21、所述第二限位块22和所述第三限位块23连接形成U形结构,能够对标签的其余三边做防护,避免损坏。

被所述第一限位块21、所述第二限位块22和所述第三限位块23围合形成的用于放置所述标签的所述第一平面11区域内,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凸起。可以避免标签紧贴在第一平面11上导致的外取不便。

所述第三限位块23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用于从底部操作所述标签,即拆卸标签时,可以从缺口出向上托起标签,方便拆卸。

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弹性按压件5,为两个,一端与所述第二平面12连接,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平面12的方向延伸形成插口51,中部向着靠近所述第二平面12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面板1配合,实现夹持。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弹性按压件5,为两个,与所述弹性按压件5相对的所述面板1上具有第三通孔43,所述弹性按压件5在所述面板1上的正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三通孔43内部;所述弹性按压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通孔43的一个内侧臂固定连接,另一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平面12的方向延伸形成插口51,中部向着靠近所述第二平面12 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面板1配合,实现夹持。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