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移动式教学电子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1746发布日期:2019-07-27 11:2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移动式教学电子白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户外移动式教学电子白板。



背景技术:

电子白板是一种常常被用于教学、会议等等场所内的工具,传统意义上的电子白板是通过与电脑的连接来实现与电脑的信息通讯,并通过投影机将电脑上的播放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上后,即可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以电子白板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为例,传统意义上的电子白板大多只能适用于室内教学环境中,由于其本身的结构构造所限(如尺寸小、电子功能性单一、配置辅助设备多、移动性能差等等),使得其无法适用于户外教学;随着户外教学需求的逐渐增加(如户外体育教学等等),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户外移动式使用及提供大尺寸、高清晰度观看效果的电子白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户外移动式教学电子白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户外移动式教学电子白板,它包括一由若干块LED户外显示屏单元拼装而成的电子显示板、一车辆移动底盘总成、一底端轴连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且顶端滑动连接于电子显示板的液压升降臂、一装设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内并与电子显示板作数据传输连接的车载计算机以及与车载计算机作无线通讯连接的手持式输入设备。

优选地,所述车辆移动底盘总成包括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底盘车架、装设于底盘车架的底部的前后两端的电机驱动轮系、装设于底盘车架上以控制电机驱动轮系进行转向及移动动作的转向行驶传动系、装设于容置空间内的蓄电池组以及装设于容置空间内以用于将市电逆变为直流电并向蓄电池组充电和/或将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并分别向电机驱动轮系和电子显示板供电的电源变换器;所述液压升降臂的底端轴连于底盘车架上,所述车载计算机装设于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液压升降臂包括装设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内的液压泵、装设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上并与液压泵相连的液压气缸、两组相互间相对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铰轴支撑臂以及一根相对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呈左右分布并置于两组铰轴支撑臂之间的枢转铰轴;

每组所述铰轴支撑臂均包括两根相互间相对于车辆底盘总成呈前后并行分布且底端分别轴连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上的底部支撑杆、两根相互间呈交叉分布的顶部支撑杆,两根所述顶部支撑杆的顶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电子显示板的底部、底端分别轴连于对应侧的底部支撑杆的顶端;

所述枢转铰轴的一端轴连于其中一组铰轴支撑臂的两根顶部支撑杆相交叉的部位、另一端轴连于另一组铰轴支撑臂的两根顶部支撑杆相交叉的部位;至少其中一组所述铰轴支撑臂中的相互轴连的顶部支撑杆和底部支撑杆在轴连部位与液压气缸的输出轴相轴连。

优选地,所述车辆移动底盘总成上设置有一用于收纳铰轴支撑臂和电子显示板的底部的收纳腔。

优选地,它还包括一底盘支撑臂,所述底盘支撑臂包括至少四根分别相对于车辆移动总成沿上下方向分布且相互间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承重液压支撑杆,所述承重液压支撑杆置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的底面侧并同时与液压泵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盘支撑臂还包括至少四根与承重液压支撑杆一一对应并分别相对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沿左右方向分布的间距液压支撑杆,每根所述间距液压支撑杆的固定端均装设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的底面上、伸缩端均与对应的承重液压支撑杆的顶端相连,且所述间距液压支撑杆同时与液压泵相连。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车辆移动底盘总成与液压升降臂的配合则可实现整个电子白板的位置移动及显示高度调整动作;利用手持式输入设备、车载计算机和电子显示板共同构成一完整的人机交互及控制系统,通过手持式输入设备进行课件的操作并最终利用电子显示板进行实时显示以实现户外的教学互动显示;其结构简单、移动及调整灵活便利,能够极大地满足户外教学的实际使用需求;同时,由于电子显示板是由LED户外显示单元拼装而成既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显示板的尺寸面积,也可保证显示内容的清晰度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时显示,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平面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移动式教学电子白板,它包括:

一电子显示板10,其主要由若干块小间距、高密度并具有防水防尘功能的LED户外显示屏单元拼装而成;

一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其主要作为电子显示板10的移动载体来使用,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目前电动车辆的底盘总成或车体;

一液压升降臂30,其底端轴连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且顶端滑动连接于电子显示板10,以通过对其控制来实现电子显示板10的升降;

一车载计算机40,其装设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主要作为数据处理中心及控制中心来使用并与电子显示板10作数据传输连接;

一手持式输入设备50,其依靠诸如WiFi、蓝牙等无线技术与车载计算机 40作无线通讯连接,依据实际情况可采用诸如手持式书写面板、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等。

由此,在进行诸如户外教学或户外会议等等项目时,通过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将整个电子白板移动至预定位置,并利用液压升降臂30的伸展动作将电子显示板10相对于车载移动底盘总成20升高至预定位置,再将手持式输入设备50与车载计算机40进行连接,即可利用手持式输入设备50、车载计算机40和电子显示板10共同构成一完整的人机交互及控制系统,通过手持式输入设备50进行课件的操作并最终利用电子显示板10进行实时显示,进而实现户外的教学互动显示。基于此,由于电子显示板10是采用现有的且符合户外使用要求的LED显示单元拼装而成既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显示板的尺寸面积(一般为几十平方米),也可保证显示内容的清晰度以及教学内容的实时显示;而通过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与液压升降臂30的配合则可实现整个电子白板的位置移动及显示高度调整动作,极大地满足了户外教学的实际使用需求。

为增强整个电子白板使用的灵活性,使其不受使用场所的限制,同时保证其整体性能,本实施例的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包括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a 的底盘车架21、装设于底盘车架21的底部的前后两端的电机驱动轮系22、装设于底盘车架21上以控制电机驱动轮22系进行转向及移动动作的转向行驶传动系23、装设于容置空间a内的蓄电池组24以及装设于容置空间a内以用于将市电逆变为直流电并向蓄电池组24充电和/或将蓄电池组24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并分别向电机驱动轮系22和电子显示板10供电的电源变换器25;其中,液压升降臂30的底端轴连于底盘车架21上,而车载计算机 40则装设于容置空间a内。如此,可利用蓄电池组24和电源转换器25来负担整个电子白板的电能供电及分配任务,其中,蓄电池组24为电机驱动轮系 22提供直流供电,同时又可负担短期市电停电或者某一停放位置不便于获取市电时,有效保持一定时间的电力供应,保证电子显示板10能够不间断地进行显示;而电源转换器25则可负责市电交流电与直流电的互转。另外,所述及的电机驱动轮系22和转向行驶传动系23的具体结构及相互间的结构关系可参考现有的电动汽车等车辆的相关结构进行设置,如在底盘车架21的前端设置用于容纳转向行驶传动系23的主体部件的驾驶舱室。

为保证电子显示板10能够平稳顺畅地进行升降动作,本实施例的液压升降臂30包括装设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内(具体为容置空间a内)的液压泵31、装设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上并与液压泵31相连的液压气缸32、两组相互间相对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铰轴支撑臂以及一根相对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呈左右分布并置于两组铰轴支撑臂之间的枢转铰轴33;其中,两组铰轴支撑臂采用的结构相同,即:每组铰轴支撑臂均包括两根相互间相对于车辆底盘总成20呈前后并行分布且底端分别轴连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上的底部支撑杆34、两根相互间呈交叉分布的顶部支撑杆35,两根顶部支撑杆35的顶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电子显示板10的底部、底端则分别轴连于对应侧的底部支撑杆34的顶端;同时,枢转铰轴33的一端轴连于其中一组铰轴支撑臂的两根顶部支撑杆35相交叉的部位、另一端轴连于另一组铰轴支撑臂的两根顶部支撑杆35相交叉的部位;并且,至少其中一组铰轴支撑臂中的相互轴连的顶部支撑杆35和底部支撑杆34在轴连部位与液压气缸32的输出轴相轴连。由此,利用两组铰轴支撑臂可在电子显示板10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之间行程并行分布的支撑结构,并利用枢转铰轴33将两组铰轴支撑臂连伟一体以保证支撑结构本身的稳定性;利用配置的液压气缸 32的伸缩动作则可带动相应的支撑杆进行折叠收纳或展开升高以实现对电子显示板10的升降动作;而液压泵31则可液压气缸32提供其伸缩动作所需的动力;其中,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每组铰轴支撑臂均对应有一台或两台液压气缸32,从而可保证至少一组相互轴连的顶部支撑杆35与底部支撑杆 34具有一个被施加拉伸或收缩的动力,有利于保证整个液压升降臂30动作的平稳性以及定位的准确性。

为保证电子显示板10在闲置时或移动时的安全性,以防止出现因存在诸如环境的风力、外界的碰撞力等造成整个电子白板发生倾倒而引发的系列问题,在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上设置有一用于收纳铰轴支撑臂和电子显示板10 的底部的收纳腔26。

为保证整个电子白板能够被平稳地停靠在预定位置,本实施例的电子白板还包括一底盘支撑臂,底盘支撑臂包括至少四根分别相对于车辆移动总成 20沿上下方向分布且相互间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承重液压支撑杆60,承重液压支撑杆60以直接装设或利用其他转接部件装设等方式置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 20的底面侧并同时与液压泵31相连。由此,在电子白板停靠在预定位置后,通过对承重液压支撑杆60的控制可使得电子白板的主体升高,可以理解为是使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脱离底面,以利用承重液压支撑杆60作为主体支撑部件将电子白板固定于某一停靠位置。

为保证电子白板整体在停靠后不会因为受到一定的侧向风压而发生倾倒,本实施例的底盘支撑臂还包括至少四根与承重液压支撑杆60一一对应并分别相对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沿左右方向分布的间距液压支撑杆70,每根间距液压支撑杆70的固定端均装设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的底面上、伸缩端均与对应的承重液压支撑杆60的顶端相连,且间距液压支撑杆70同时与液压泵31相连。由此,通过间距液压支撑杆70的伸缩动作可为承重液压支撑杆60相对于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沿左右方向向内或向外进行动作提供条件,在承重液压支撑杆60被由车辆移动底盘总成20的底部向外伸出后,可增加支撑杆的左右受力间距,从而在间距液压支撑杆70的配合下来承载电子白板的整体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