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余辉地名标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907发布日期:2018-09-18 22:23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余辉地名标牌。



背景技术:

标志标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信息传递工具,而地名标牌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标志标识之一。

地名标牌为具有标示地理实体专有名称及相关信息功能的标牌,主要包括居民地地名标志中的街、巷、楼、门地名标牌和其他实体地名标志等。

早期的地名标牌都为印刷制品。

随着反光材料技术的发展,引入了反光膜并制成具有反光指示功能的地名标牌。

大约30年前,新一代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实用化技术开始成熟。由于该种材料具有蓄能发光的特性,因此,有人在地名标牌制作中加入掺有长余辉发光粉的油墨或油漆并采用印刷工艺(主要是丝网印刷工艺)制成了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的长余辉地名标牌。

该长余辉地名标牌能够吸收环境光并将吸收到的光能以可见光的形式缓慢地释放出来,故不需要连接市电即可通过余辉发光提供弱光指示或诱导,因此受到了业内的认可和市场的欢迎。近二十年来,绝大多数的地名标牌都是长余辉地名标牌。

但这种长余辉地名标牌大都采用印刷或贴膜等工艺。由于长余辉发光层的发光亮度在一定条件下及一定范围内与长余辉发光层的厚度正相关:采用印刷工艺制作的长余辉地名标牌,单次印刷得到的长余辉发光层的厚度仅为0.1mm左右,为了达到现有国家标准规定的发光效果,故需要反复多次印刷并加温固化,有时次数甚至多达10余次,且由于诸多工艺因素所限,印刷层的总厚度很难超过1mm;故采用印刷工艺制作的长余辉地名标牌不仅耗工耗时,而且发光亮度偏低,实用价值不高;而采用贴膜工艺制作的长余辉地名标牌,由于技术所限,长余辉发光膜的厚度也不能太厚,故同样存在发光亮度偏低的问题。

总之,采用上述工艺制作的长余辉地名标牌,长余辉发光层的厚度偏小,故发光亮度偏低,且激发后的余辉亮度还会随着时间逐渐衰减,因此,其晚上的实际发光亮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为此,有人从改进印刷工艺的角度提出过一些技术方案,如采用平板打印机或光固化涂料印刷机进行印刷,但其发光亮度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正因为如此,1999年颁布的地名标牌国家标准GB 177.33.1-1999规定:采用D65标准光源对试样进行激发,激发时间为15min,激发照度为4500LX,激发结束10小时后的发光亮度不低于3mcd/m2;而考虑上述因素后,2008年颁布的地名标牌国家标准GB 17733-2008规定:采用D65标准光源对试样进行激发,激发时间为15min,激发照度为4500LX,激发结束10小时后的发光亮度不低于1.5mcd/m2——发光亮度标准不升反降,就技术层面而言是一种倒退,实为不得已而为之。

为了增加地名标牌的发光亮度以增加其辨识度,也有人提出过太阳能LED发光标牌的方案,例如授权公告号CN 202855239 U。该类标牌的主要缺点在于:a、难以在环境照度条件较低的场所如房屋的背阴面安装使用;b、若使用较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则安装维护的成本太高;若使用较小面积的太阳能板,则容易因充电不足造成阴雨天气时和后半夜发不了光:因此一直无法推广开来。

综上所述,现有地名标牌的制作工艺以手工印刷为主,仍处于主要依靠人工经验的低级水平,并存在着印刷过程中异味重、不环保,及产品的发光亮度低、生产效率低下、一致性差、美观度低等主要缺点。

尤其在采用印刷工艺制作带有字母或数字的地名标牌如街道门牌号时:仅一条街道的门牌号就可能有成百上千个编号,而印刷每一个编号都需要经过制版、对版等,不仅工艺繁琐,耗工耗时,而且对工人的技术熟练要求高,大大提高了生产制作成本。

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快递服务或外卖服务的增多,对地名标牌的使用功能提出新的要求,如:现有地名标牌在夜间的辨识度低,故快递人员或送外卖人员很难快速找到正确的地址,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现在有许多地名标牌上带有二维码信息,但其在夜间不发光或发光亮度低,在晚上不仅不容易被发现,而且扫码时还必须借助照明工具,非常不方便。

故如何提高长余辉地名标牌在夜间的发光亮度,并提升其制造工艺水平,以增强实用性,实现标准化、精细化和制式化生产并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不断变化带来的新需求,成为今后二三十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长余辉地名标牌,改变了传统地名标牌主要通过丝印工艺制作字符或数字或图案的成型结构,通过:

将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介质混合并采用注塑或浇注或挤出等成型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厚度(一般在0.5mm-10mm之间)余辉发光层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优选具有复合结构如双色或多色、双层或多层的复合结构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以达到足够的发光亮度,以满足所需的发光亮度。对比现有长余辉地名标牌长余辉印刷发光层的厚度一般仅在0.3mm左右,可以一次性制成具有3mm厚度甚至更高厚度的长余辉发光层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从而在同等条件下比丝印工艺生产的长余辉地名标牌在发光亮度上有了大幅度甚至数量级的提高——对比2008年颁布的地名标牌国家标准GB 17733-2008,采用D65标准光源对试样进行激发,激发时间为15min,激发照度为4500LX,激发结束10小时后的发光亮度能够不低于25mcd/m2(而国家标准规定在同等测试条件下仅为不低于1.5mcd/m2,显然有数量级的提高),从而大大拓展了使用范围,并且由于其成型速度快,甚至可以一次成型,故提高了生产效率;再将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和标牌基板通过固定结构(如紧固件、契合结构或结构胶等,可以设置在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上,也可以设置在标牌基板上)组装成地名标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可以将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制成字符或数字或图案的标准件模块(如26个英文字母或10个阿拉伯数字的标准化模块),特别在制作同一区块或同一路段的不同号码的楼栋号或门牌号时,避免了反复制版和对版的过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进一步地,可以利用数字化生产设备进行标准化、精细化和制式化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地名标牌的行业制造工艺水平。

进一步地,可以和现有丝印工艺结合使用,制成具有组合成型结构的地名标牌,既能突出重点信息的发光亮度,又保证了标识实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并满足国家标准的各项要求;

进一步地,可以在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上印刷字符或数字或图案,如二维码图案等,从而不仅提高了可见度,而且方便夜间扫码;

进一步地,还可以与光伏组件结合,通过光伏器件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对LED以设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供电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相比现有无激发源的普通长余辉地名标牌,既可以具有频闪发光效果,以提高标牌的辨识度,又通过周期性激发长余辉发光体发光,使发光亮度能维持在一定的最低发光亮度值之上,大幅度地提高了发光亮度,而且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周期和占空比实现辨识度和发光亮度之间更好的平衡;也可以控制并驱动LED在激发段内的发光亮度由弱逐渐变强,以减少对人眼的冲击。可以把激发周期适度加大,占空比适度减小,相比现有太阳能LED地名标牌,则可以大幅度减少对供电系统的依赖度,实用性非常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长余辉地名标牌,包括标牌基板(1)、长余辉发光体(2),所述的标牌基板(1)上设有长余辉发光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余辉发光体(2)为具有一定厚度以达到足够发光亮度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其中,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为长余辉发光粉和透明介质混合并固化制成的成型模块,优选采用注塑或浇注等工艺制成的成型模块,可以制成长余辉发光模块标准件。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体(2)为具有复合成型结构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长余辉发光体(2)的复合成型结构是指长余辉发光体(2)由长余辉发光构件和非发光构件复合而成:如采用双色注塑工艺,顶部为长余辉发光层,底部为白色反射层;或为带有向上开口的凹槽或孔洞的白色底壳,并在底壳的凹槽和孔洞内浇注并固化有长余辉发光体和透明介质的液态混合物;或为带有向下开口凹槽或孔洞的透明注塑面壳,翻转面壳,并在面壳的凹槽或孔洞内浇注并固化有长余辉发光体和透明介质的液态混合物。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体(2)为双色或多色、双层或多层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如:长余辉发光体(2)的外部轮廓选用蓝绿色发光的长余辉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体(2)的内部选用黄绿色发光的长余辉发光材料,以达到双色发光的目的,进一步增加美观度;又如:长余辉发光体(2)顶部或侧部为透明保护层,起透光和保护作用,长余辉发光体(2)的底部或侧部设有白色反射层,起反射增亮的作用;长余辉发光体(2)的中间为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介质混合并固化后形成的长余辉发光层。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体(2)可以通过注塑或浇注或雕刻等工艺制成标准化的预成型模块如26个英文字母或10个阿拉伯数字的标准化预成型模块。

进一步,标牌基板(1)为冲压、钣金结构或复合结构或组合结构,且易于模块化固定或组装,以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标准化制造,并能保障标牌的平整度、美观度和牢固度。具体可以是各种金属板或非金属板或金属板和非金属板的复合或组合板,厚度按需设计,其上可以通过精雕机、激光打孔机等数字化设备开槽或打孔,底部可以带有双面胶或双面泡棉胶等。

进一步,标牌基板(1)上设有孔洞或凹槽,所述的长余辉发光体(2)通过紧固件或契合结构或结构胶固定到标牌基板(1)的孔洞或凹槽内形成组合结构。其中,孔洞可以是穿透型的孔洞或未穿透型的孔洞,凹槽可以是穿透型或未穿透型的凹槽。孔洞和凹槽结合标牌基板(1)的厚度和钣金结构按需设计。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体(2)为整个字符或/和整个数字或/和整个图案形状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或所述的长余辉发光体(2)为逐个排布到标牌基板(1)上组成字符或/和数字或/和图案的点块状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阵列或条块状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阵列或点块状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与条块状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的组合阵列。

进一步,标牌基板(1)上还设有逆反射层(3),以提供逆反射功能,优选逆反射膜;或标牌基板(1)上还设有荧光层或/和印刷图案层,与长余辉发光体(2)一起实现不同的颜色匹配,以满足美观度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对标牌颜色的要求,或长余辉发光体(2)上设有逆反射层(3),以提供逆反射功能,优选逆反射膜;或长余辉发光体(2)上设有荧光层或/和印刷图案层,与长余辉发光体(2)一起实现不同的颜色匹配,以满足美观度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对标牌颜色的要求。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体(2)为顶部带有二维码图案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其中,二维码图案一般印刷在长余辉发光体(2)为顶部,能有效提高夜间的可见度,并且方便夜间扫码。

进一步,标牌基板(1)上设有LED发光体(4),所述的LED发光体(4)为具有发光和激发长余辉发光体(2)的功能的LED发光体。

进一步,LED发光体(4)可以设在长余辉发光体(2)的上方或下方或周围。

进一步,长余辉发光体(2)的下方设有LED发光体(4),所述的LED发光体(4)为具有发光和激发长余辉发光体(2)的功能的LED发光体;或所述的长余辉发光体(2)为底部带有LED发光体(4)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所述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上还带有外接接口或连线。

进一步,LED发光体(4)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5)相连;所述的控制电路(5)通过线路还连有蓄电元件(6)。此时,标牌标牌(1)可以由双层板组成,四周设有围边或边框,内部有容置空腔;其上可以设有充电接口;或设有更换电池槽,蓄电元件(6)设在可更换电池槽内。蓄电元件(6)可以选用干电池、蓄电池或充电电容等。

进一步,控制电路(5)为具有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4)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2)发光的功能的控制电路。

进一步,控制电路(5)为具有时控功能的控制电路,以达到自动定时开启或关闭电路的效果;或所述的控制电路(5)通过线路还连有照度感应器,此时,控制电路(5)为具有根据照度感应器感应环境照度来开启或关闭对LED发光体(4)供电的功能的控制电路,如当照度感应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大于150LX时,关闭对LED发光体(4)供电,当照度感应器感应到环境照度小于150LX时,开启对LED发光体(4)供电,以实现白天自动充电、晚上自动发光的功能。

进一步,控制电路(5)为具有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4)在激发段内的发光亮度由弱逐渐变强的功能的控制电路,以减少对人眼的冲击。

进一步,控制电路(5)通过线路还连有声音传感器或红外感应器或雷达感应器,此时,控制电路(5)为具有通过声音传感器或红外感应器或雷达感应器接受外界触发信号自动开启电路,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电路的功能的控制电路,以提高发光的智能化水平,并减少功耗,从而降低对供电的依赖度。

进一步,标牌基板(1)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为具有开启或关闭电路的功能或转换LED发光体(4)发光模式(包括电流、电压、频闪周期和占空比、输出功率等)的功能的控制面板、并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5)相连,可按实际需要调节,以满足不同需求;或所述的标牌基板(1)上设有自检装置,所述的自检装置为具有检测电路或器件是否正常的功能的自检装置、并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5)相连。

进一步,控制电路(5)通过线路还连有光伏组件(7),且控制电路(5)为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的控制电路。此时,可以根据蓄电元件(6)的容量和环境的照度条件设定相应的频闪周期和占空比,进一步延长单次充电后的持续发光时长。

进一步,光伏组件(7)设在标牌基板(1)上,或光伏组件(7)与标牌基板(1)分离设置并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进一步,光伏组件(7)为强光光伏组件和弱光光伏组件的组合,从而在强光照和弱光照条件下都能有效发电,适应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

标牌基板(1):

标牌基板(1)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或复合材料等,具体可以是PP板或铝板或铝塑板或不锈钢板等。

标牌基板(1)一般为冲压、钣金结构或复合结构或组合结构,采用单层结构、双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以确保能达到一定的牢度、强度、平整度和美观度等。

标牌基板(1)的大小、厚度、形状按需设计。

标牌基板(1)上可以设有容置槽或容置空间,用以镶嵌或容置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及其他组件,并可以采用防水设置,例如采用密封胶或防水胶等。

标牌基板(1)上设有穿孔或凹槽,长余辉发光体(2)通过固定结构如:螺丝、螺帽,穿孔钉、穿孔槽等紧固件,或,过盈配合等契合结构固定到标牌基板(1)的穿孔或凹槽内。

长余辉发光体(2):

长余辉发光体(2)为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介质混合后经过加热固化或反应固化或注塑或浇注或挤出或雕刻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蓄能发光功能的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优选预成型标准件,具体可以是注塑成型发光模块或雕刻成型发光模块或带有透明外壳的浇注成型发光模块或带有白色反射层的双色注塑成型发光模块等。

其中,长余辉发光粉优先选择发光性能好的掺稀土的碱土铝酸盐类或硅酸盐类,如发蓝绿光的Sr4Al14O25或发黄绿光的SrAl2O4,或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透明介质为透光性好的塑料树脂、橡胶或玻璃等介质。

长余辉发光体(2)的形状按需设置,优选为整个的字母或数字,也可以为圆形或方形或矩形等的点块状或条块状结构,并逐个排布到标牌基板(1)上形成文字或符号或图案等。

长余辉发光体(2)的底部可以设有螺丝、螺帽,穿孔钉、穿孔槽或,过盈配合等固定结构,并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到标牌基板(1)的穿孔或凹槽内。

长余辉发光体(2)可以为复合发光模块,如:长余辉发光体(2)的外部轮廓选用蓝绿色发光的长余辉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体(2)的内部选用黄绿色发光的长余辉发光材料,以达到双色发光的目的,进一步增加美观度;又如:长余辉发光体(2)顶部或侧部为透明保护层,起透光和保护作用,长余辉发光体(2)的底部或侧部设有白色反射层,起反射增亮的作用;长余辉发光体(2)的中间为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介质混合并固化后形成的长余辉发光层;再如,长余辉发光体(2)的底部还可以带有LED发光体(4)。

逆反射层(3):

逆反射层(3)提供逆反射功能,为镀膜型逆反射材料层或玻璃珠型逆反射材料层或晶格型逆反射层或微棱镜型逆反射层等,具体可以是反光膜、晶格反光片、微棱镜反光片等,优选反光膜。逆反射层(3)的形状按需设计。

LED发光体(4):

LED发光体(4)为点光源或点阵光源或面光源或上述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组合等,具体可以是无机LED、有机LED(即OLED)、激光LED等。

LED发光体(4)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具有激发功能的LED发光体和普通发光功能的LED发光体(也可以全部都是具有激发功能的LED发光体)。

其中,具有激发功能的LED发光体起主动发光和激发长余辉发光体(2)发光的作用,为优先考虑与长余辉发光材料激发光谱相匹配的光源,其发光波长以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效率为主要衡量标准。优选带线路板的、峰值波长450nm以下的、蓝光或紫光或紫外光、SMD封装的LED面阵光源,或带线路板的、峰值波长450nm以下的、蓝光或紫光或紫外光的COB面光源。

控制电路(5):

控制电路(5)至少包含控制和驱动两部分,具有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4)以一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2)发光的功能。

控制电路(5)一般带有电路模块、或、刚性或柔性的电路板;特别的可以带有单片机等微处理器。

控制电路(5)可以带有发光模式转换的功能,即控制LED发光体(4)在不同的供电发光总功率或周期或占空比或时序或波动深度或频闪指数的发光模式之间的转换的功能。

控制电路(5)可以通过线路连有照度传感器,当照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照度小于某一阈值时,控制电路(5)控制标牌发光;当照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照度大于或等于某一阈值时,控制电路(5)控制电路断开。所述照度阈值一般低于光伏组件(7)正常工作所需的照度最小值。

控制电路(5)可以带有时控发光功能,能够按时段控制标牌发光模式的转换,如控制并驱动标牌在晚上6点到晚上10点的时间段内以较大的功率发光,在晚上10点以后到第二天早上6点的时间段内以较小的功率发光,从而既保障了晚上人们活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的安全,又兼顾到晚上人们活动相对稀少的时间段内的安全。

控制电路(5)可以通过线路连有声音传感器或红外感应器或雷达感应器,当声音传感器或红外感应器或雷达感应器接受外界触发信号时自动开启电路,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电路,以提高发光的智能化水平,并减少功耗,从而降低对供电的依赖度。

蓄电元件(6):

蓄电元件(6)可以是蓄电池,如镍氢电池、锂电池等,也可以是可充电电容,如超级电容等,优选锂电池。

光伏组件(7):

光伏组件(7)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5)相连,可以是刚性或柔性的单晶硅光伏器件、多晶硅光伏器件或非晶硅光伏器件等,具体可以是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薄膜等。

光伏组件(7)可以是强光光伏组件和弱光光伏组件的组合。

光伏组件(7)除了能利用光能发电,一般兼具照度传感器的功能,控制电路(5)能根据光伏组件(7)采集到的环境照度参数自动关闭电路,或开启电路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4)发光,从而实现昼夜自动亮灭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

相比传统普通地名标牌

a、能制成具有足够厚度的长余辉发光层的长余辉发光体,大幅度甚至是数量级地提高长余辉发光体(2)的发光亮度,从而提高标牌的辨识度,增加了发光的实用性;

b、简化了工序,降低了人力使用和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在用到标准化字符如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的时候,如在制作同一区块或同一路段的门牌号或楼栋号时,避免了反复制版和对版,具有无可比拟的便捷性和优越性;

c、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便于质量控制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并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

d、可以制成各种立体文字或符号或图案的标牌,便于长余辉发光体感光并增大了标牌的发光视角,并进一步提高了美观度;

f、可以采用3D打印机,精雕机或激光机等新型数字成型技术,以提高制作工艺的数字化和精度化,并更适合于现在智能化生产的趋势,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成品率;

g、长余辉发光模板上还可以设有高亮度的二维码图案,以提高可见度,及方便夜间扫码。

相比现有太阳能地名标牌

通过引入长余辉发光成型模块结构,利用长余辉发光材料的余辉特性,通过控制电路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以设定的周期和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材料发光,从而

(1)、降低了对太阳能供电的依赖度;

(2)、可以采用较小的太阳能电板制作集成度更高的产品,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安装成本;

(3)、制得的标牌既可以具有一定的频闪发光效果,从而提高了辨识度,又可以通过控制并驱动LED在激发段内的发光亮度由弱逐渐变强等,减少对人眼的冲击,对人眼的舒适度更高,更环保健康。

本标志标识的结构原理不仅局限于地名标牌,还可以用作其他领域的各类标志标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长余辉街道号牌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一种长余辉街道号牌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一种长余辉房号牌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一种长余辉楼层牌的爆炸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一种长余辉楼层牌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一种长余辉公交站牌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一种太阳能长余辉街道号牌的爆炸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一种太阳能长余辉街道号牌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一种太阳能长余辉楼号牌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一种太阳能长余辉门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长余辉街道号牌,包括标牌基板(110)、长余辉发光体(120)、逆反射层(130),如图2、3所示。

标牌基板(110):

为5mm厚的矩形铝塑板,铝塑板的正面通过精雕机雕刻有3mm深的数字形凹槽和文字形凹槽,铝塑板的四个角上分别用电钻打有一个安装固定用的螺孔。

长余辉发光体(120):

长余辉发光体(120)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PP树脂按1:1混合后通过双色注塑工艺制成的带有1.5mm厚白底、3mm厚夜光层的单个数字和文字的标准预成型件,通过粘胶粘合固定到标牌基板(110)正面相应的数字形和文字形的凹槽内,并用螺丝固定。

逆反射层(130):

逆反射层(130)为雕刻有数字和文字的反光膜,对应标牌基板(110)上的数字形凹槽和文字形凹槽的位置粘贴到标牌基板(110)的正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余辉街道号牌,先将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PP树脂按1:1混合后通过双色注塑工艺制成的带有1.5mm厚白底、3mm厚夜光层的的单个数字和文字的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标准件,大大提高了发光亮度(按2008地名标牌的国家标准:即采用D65标准光源对试样进行激发,激发时间为15min,激发照度为4500LX,激发结束10小时后的发光亮度可以不低于25mcd/m2,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发光亮度的15倍以上,有了数量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辨识度,再将这些预成型件逐个通过粘胶粘合并用螺丝固定到标牌基板正面相应的数字形和文字形凹槽内,从而简化了工序,降低了人力使用和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一致性,便于质量控制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制作,且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标准件固定到标牌基板上后突出标牌基板表面1.5mm形成立体数字和文字的街道号牌,便于长余辉发光材料感光并增大了发光视角,进一步提高了美观度。

依次方法,例如:迎宾大道有1000个号牌,我们依此仅需更换不同的发光数字标准件,免去传统制作方法需要逐个排版、对版、多次印刷的繁琐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一种长余辉房号牌,包括标牌基板、长余辉发光体、LED发光体、控制电路、蓄电元件,如图4所示。

标牌基板:

标牌基板为1mm厚的不锈钢板通过钣金加工并通过激光焊接制成的、四周带有1cm厚边框、内部设有容置空腔的矩形双层结构。标牌基板正面中央通过激光机镂刻有数字668。标牌基板的四个角上分别打有固定孔。标牌基板的的右侧上部安装有控制面板,可以通过控制面板选择不同的激发周期和占空比,标牌基板的右侧下部还设置了电池槽。

长余辉发光体:

长余辉发光体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透明PC外壳内并固化制成的、底部带有卡扣的2.8mm厚的单个数字的标准预成型件,通过卡扣固定到标牌基板的镂空区域内,并用封装胶封装。

LED发光体:

LED发光体为蓝光2835灯珠,排成数字图案焊接到铝基线路板上,再将铝基线路板通过导光胶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体的底面上。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为带有线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导线分别与LED发光体、蓄电元件和控制面板相连:具有时控发光功能,即在6:00——18:00的时间段内断开电路,在18:00——23:00的时间段内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以5min的周期和2%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发光,在23:00——6:00(第二天)的时间段内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以10min的周期和1%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发光;或控制电路通过线路连有红外传感器,当红外传感器感应到人走近时,自动开启电路控制LED持续发光,经过1min后自动关闭电路依靠长余辉发光体余辉发光。

控制电路安装在标牌基板的容置空腔内。

蓄电元件:

蓄电元件为纽扣电池,安装在标牌基板的电池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余辉房号牌,先将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透明PC外壳内并固化制成2.8mm厚的单个数字的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标准件,提高了发光亮度,从而提高了辨识度,再将这些预成型件逐个通过卡扣固定到标牌基板正面相应的镂空区域内,从而简化了工序,降低了人力使用和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一致性,便于质量控制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制作,并通过控制电路定时关闭电路、和开启电路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以设定的周期和占空比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进一步提高了发光亮度,并且干电池易于更换,使用极为方便,或通过红外传感器接受外界触发信号自动开启电路,在经过1min的时间后自动关闭电路,从而提高了发光的智能化水平,并减少功耗,从而降低对供电的依赖度。

实施例三

一种长余辉楼层牌,包括标牌基板(310)、长余辉发光体(320)、逆反射层(330),如图5、6所示。

标牌基板(310):

标牌基板(310)为6mm厚的圆形PP板,PP板的正面通过精雕机雕刻有带有穿孔的2mm深的数字形凹槽和字母形凹槽。

长余辉发光体(320):

长余辉发光体(320)为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成的单个数字和单个字母的标准预成型件:其顶部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ABS树脂注塑成型的2.5mm厚的长余辉发光层,底部为0.5mm厚的白色ABS层并充当反射层。

长余辉发光体(320)通过粘胶粘合到标牌基板(310)上相应的数字形和字母形凹槽内,并从背面用穿孔钉固定。

逆反射层(330):

逆反射层(330)为雕刻有数字和文字的反光膜,粘贴到标牌基板(310)的正面。此时,长余辉发光体(320)恰好位于逆反射层(330)的镂空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余辉楼层牌,先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制成带有0.5mm厚白底、2.5mm厚夜光层的单个数字和单个字母的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标准件,大大提高了发光亮度,从而提高了辨识度,再将这些预成型件逐个通过粘胶粘合并用螺丝固定到标牌基板正面相应的数字形和字母形凹槽内,从而简化了工序,降低了人力使用和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一致性,便于质量控制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制作,且长余辉发光体固定到标牌基板上后突出标牌基板表面1mm形成立体数字和字母标牌,便于长余辉发光体感光并增大了标牌的发光视角,进一步提高了美观度。

实施例四

一种长余辉公交站牌,包括标牌基板(410)、长余辉发光体(421)(422),如图7所示。

标牌基板(410):

标牌基板(410)为6mm厚的金属铝板,金属铝板正面用有色漆印刷有公交公司名称及下一站地名,并通过精雕机雕刻有2mm深的数字和文字凹槽、及方形凹槽。

标牌基板(410)的背面通过螺丝固定在支撑钢管上。

长余辉发光体(421)(422):

长余辉发光体由(421)、(422)两部分组成。

其中,长余辉发光体(421)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底部带有卡钉的白色ABS注塑外壳内制成的带有3.2mm厚夜光层的单个数字和文字的标准预成型件,通过卡钉固定到标牌基板(410)正面相应的数字形和文字形凹槽内,以显示当前是第几站及站名。

长余辉发光体(422)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底部带有卡钉的白色ABS注塑外壳内制成的带有3.2mm厚夜光层的方形长余辉发光成型标准件,通过卡钉固定到标牌基板(410)正面的方形凹槽内。长余辉发光体(422)的顶面还丝印有包含发车时间和行车总路线等信息的二维码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余辉公交站牌,先将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底部带有卡钉的白色ABS注塑外壳内制成具有3.2mm厚的单个数字、单个文字和方形的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标准件,大大提高了发光亮度(按2008地名标牌的国家标准:即采用D65标准光源对试样进行激发,激发时间为15min,激发照度为4500LX,激发结束10小时后的发光亮度可以不低于30mcd/m2,是国家标准规定的发光亮度的20倍以上,有了数量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辨识度,再将这些预成型件逐个通过卡钉固定到标牌基板正面相应的数字形、文字形和方形凹槽内,从而简化了工序,降低了人力使用和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一致性,便于质量控制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制作,且长余辉发光体固定到标牌基板上后突出标牌基板表面形成立体数字和文字标牌,便于长余辉发光体感光并增大了标牌的发光视角,进一步提高了美观度,还通过在方形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模块的顶面印刷二维码信息,从而不仅提高了可见度,而且方便了夜间扫码。

实施例五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街道号牌,包括标牌基板(511)(512)、长余辉发光体(520)、逆反射层(530)、LED发光体(540)、控制电路(550)、蓄电元件(560)、光伏组件(570),如图8、9所示。

标牌基板(511)(512):

标牌基板由(511)、(512)两部分组合而成。

其中,标牌基板(511)为1.2mm厚的铝板通过冲压制成的四周带有围边的矩形面壳,面壳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底板并形成容置空腔。

标牌基板(511)的四个角上分别打有固定孔。

标牌基板(511)上还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通过线路与控制电路(550)相连,通过控制面板可以调节LED发光体(540)的发光模式(包括激发周期和输出功率),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

标牌基板(512)为1.2mm厚的矩形铝板,铝板上通过激光机镂刻有数字形和符号形的镂空区,嵌入标牌基板(511)的矩形凹槽内并用封装胶封装。

长余辉发光体(520):

长余辉发光体(520)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透明PC外壳内制成的单个数字和单个符号的标准预成型件,嵌入标牌基板(512)上相应的数字形和符号性镂空区域内,并通过导光胶粘合固定在LED发光体(540)的顶面。

逆反射层(530):

逆反射层(530)为雕刻有数字和符号图案的反光膜,对应标牌基板(512)上的数字形凹槽和符号形凹槽的位置粘贴在标牌基板(511)上。

逆反射层(530)上还丝印有道路名称。

LED发光体(540):

LED发光体(540)为SMD封装的贴片式蓝光LED,排列成数字和符号的形状并焊接到矩形铝基线路板上,再将线路板通过封装胶粘合固定在标牌基板(511)的方形凹槽内。

控制电路(550):

控制电路(550)为带有线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分别与LED发光体(540)、蓄电元件(560)和光伏组件(570)相连,具有充放电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540)在激发段以逐渐由弱变强的发光亮度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520)发光的功能。

控制电路(550)安装在标牌基板(511)的容置腔体内。

蓄电元件(560):

蓄电元件(560)为锂电池,安装在标牌基板(511)的容置腔体内。

光伏组件(570):

光伏组件(570)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粘胶粘合固定在标牌基板(511)上部,并用螺丝固定。

光伏组件(570)还充当了照度传感器的作用,即:当环境照度大于300LX时,控制电路(550)控制断开电路,当环境照度小于300LX时,控制电路(550)控制开启电路,从而实现了白天自动充电,夜晚自动发光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长余辉街道号牌,先将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浇注到透明PC外壳内制成的单个数字、单个符号的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标准件,再将这些预成型件逐个嵌入标牌基板上相应的数字形符号形镂空区域内并用导光胶粘合固定,从而简化了工序,降低了人力使用和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一致性,便于质量控制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制作,并通过与太阳能电池板结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由控制电路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在激发段以逐渐由弱变强的发光亮度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发光,大大提高了发光亮度(发光亮度可以不低于200mcd/m2,对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激发10小时以后的发光亮度不低于1.5mcd/m2,有了上百倍的提高),且减少了对人眼的冲击;对比传统太阳能街道号牌,则降低了对供电的依赖。

实施例六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楼号牌,包括标牌基板、长余辉发光体、LED发光体、控制电路、蓄电元件、光伏组件,如图10所示。

标牌基板:

标牌基板为1.5mm厚的铝板通过钣金加工制成的、四周带有1.2cm厚边框、内部设有容置空腔的矩形双层结构。标牌基板正面的左侧用反光漆印刷有小区名称(汉字和汉语拼音)及邮政编码,标牌基板正面的右侧固定有太阳能薄膜,矩形面壳正面的中间用有色漆印刷有表示楼号的数字8并通过激光打孔机按数字8的形状在数字8的内部等间距地打有圆孔阵列。

标牌基板的四个角上还分别打有一个固定孔。

长余辉发光体:

长余辉发光体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混合后反浇注到类球冠状透明PC面壳的腔体内固化制成的、底部带有卡扣的、直径5cm的圆形标准预成型件,通过卡扣逐个固定到标牌基板上数字8内部的各圆孔内,并排列成8的形状。

LED发光体:

LED发光体为蓝光2835灯珠,趁长余辉发光粉和透明环氧树脂未固化时插入长余辉发光体的底部或用导光胶粘合固定在长余辉发光体的下方。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为带有线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防水线路分别与LED发光体、蓄电元件和光伏组件相连,具有充放电功能和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以5min的周期和2%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发光的功能。

控制电路安装在标牌基板的容置空腔内。

蓄电元件:

蓄电元件为镍氢蓄电池,安装在标牌基板的容置空腔内。

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为太阳能薄膜,固定在标牌基板正面的右侧。

光伏组件还充当了照度传感器的作用,即:当环境照度大于200LX时,控制电路控制断开电路,当环境照度小于200LX时,控制电路控制开启电路,从而实现了白天自动充电,夜晚自动发光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长余辉楼号牌,先将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环氧树脂通过浇注工艺制成带有透明顶壳的圆形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标准件,大大提高了发光亮度,从而提高了辨识度,再将这些预成型件通过卡扣逐个固定到标牌基板上数字8内部的圆孔内,从而简化了工序,降低了人力使用和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一致性,便于质量控制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制作,且长余辉发光体固定到标牌基板上后突出标牌基板表面形成立体数字标牌,便于长余辉发光体感光并增大了标牌的发光视角,进一步提高了美观度,还通过与太阳能电池板结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由控制电路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以5min的周期和2%的占空比间歇发光并激发长余辉发光体发光,进一步提高了发光亮度,对比传统太阳能楼号牌,则降低了对供电的依赖。

实施例7

一种太阳能长余辉门牌,包括标牌基板、长余辉发光体、LED发光体、控制电路、蓄电元件、光伏组件,如图11所示。

标牌基板:

标牌基板为正面、背面两块板通过结构胶复合而成的矩形复合板。其中,正面板为透明PC材质,主要起透光作用;背面板为白色ABS材质,可以充当反射底层。

标牌基板的正面通过精雕机雕刻有2mm深的数字形凹槽。标牌基板的背面带有固定用螺孔。标牌基板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带有容置空腔的梯形体铝壳。铝壳的斜面斜向上朝外设置,铝壳的底面部分探出复合板正面并形成类屋檐状结构。

长余辉发光体:

长余辉发光体为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PP树脂混合后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3mm厚的单个数字的标准预成型件,通过粘胶粘合固定到标牌基板正面的凹槽内,并用螺丝固定。

LED发光体:

LED发光体为蓝光F4灯珠,排成直线安装到标牌基板的类屋檐状结构上(即复合板顶部的铝壳探出复合板部分的底面上)。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为带有线路板的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线路分别与LED发光体、蓄电元件、光伏组件和雷达传感器相连,具有充放电控制功能,并能在雷达传感器感应到有人走近时,自动开启电路,控制并驱动LED发光体持续发光30s,然后断开电路。

控制电路安装在铝壳的容置空腔内。

蓄电元件;

蓄电元件为超级电容,安装在铝壳的容置空腔内。

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为矩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螺丝固定在铝壳的斜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长余辉门牌,先将SrAl2O4长余辉发光粉与透明PP注塑成的具有3mm厚夜光层的单个数字的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标准件,大大提高了发光亮度,从而提高了辨识度,再将这些预成型件逐个通过粘胶粘合并用螺丝固定到标牌基板正面相应的数字形凹槽内,从而简化了工序,降低了人力使用和制作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一致性,便于质量控制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制作,且长余辉发光预成型标准件固定到标牌基板上后突出标牌基板表面1mm形成立体数字和文字的门牌,便于长余辉发光材料感光并增大了发光视角,进一步提高了美观度,还通过与太阳能电池板结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通过雷达传感器接受外界触发信号自动开启电路,在经过30s的时间后自动关闭电路,从而提高了发光的智能化水平,并减少功耗,从而降低对供电的依赖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各种修改或变形、组合或叠加、等同替换等,或将本技术应用于相关和类似技术领域,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