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试答题卡涂卡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7973发布日期:2019-02-10 23:26阅读:20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考试答题卡涂卡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铅笔,具体涉及一种避免芯头回缩的考试答题卡涂卡笔。



背景技术:

答题卡作为光标阅读机输入信息的载体,能将考生答题信息尤其是选择题、判断题等题目的答案有效录入到计算机中,为考试阅卷带来极大的方便。考生答题卡涂卡时需要运用铅笔将特定选框涂黑,以便于机器识别。但考生采用常规铅笔涂卡时,一旦芯头折断,再次削笔将花费大量时间,耽误考试答卷。

现有的常规自动铅笔常常采用(0.2-0.7)mm的自动笔芯,芯头尖细。采用现有自动铅笔涂卡时难于在短时间内将框内涂满。市面上现有单纯靠加粗笔芯进行实施的涂卡用自动铅笔。但由于涂卡时需要对芯头施加较大力道,在涂卡中常因夹持力不足而导致笔芯回缩,难于使用。并且与常规自动铅笔相比,涂卡自动铅笔笔芯加粗后容易引起出芯不畅的问题,尤其为了保证夹持力而进一步阻碍了笔芯下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考试答题卡涂卡笔,不仅能够有效夹送笔芯,方便考生涂卡,并能够在涂卡中对笔芯有效限位,避免芯头回缩。

一种考试答题卡涂卡笔,包括笔管、笔头、笔芯和送芯机构,所述笔管与所述笔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送芯机构设置于笔管和笔头中的空腔内,包括芯管、夹爪、弹簧和环箍;所述芯管与所述夹爪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于所述夹爪外并支撑于所述芯管和所述笔头之间;所述夹爪下端嵌套于所述环箍内,所述环箍外侧与所述笔头固定连接;所述送芯机构下方的所述笔头内设有供夹爪张开回缩以夹送笔芯的容置腔;

其中,所述芯管内部设有扁平管道,与所述夹爪夹持中心形成的扁平管道相连通,所述笔芯呈扁平的条形与扁平管道相对应,且所述笔芯侧面设置有倒钩。

优选的,所述夹爪下端外侧由上到下向外延展形成外坡面;所述环箍内侧上端由下到上向内收缩形成倒角,与所述夹爪的外坡面相对应。所述外坡面与倒角相配合,能够增强环箍的束缚作用,以及夹爪回缩后的夹持力,进一步避免芯头回缩。

进一步,所述夹爪包括夹持爪和限位爪,所述夹持爪设置有左右两组与所述笔芯宽侧面相对应,所述限位爪设置有前后两组与所述笔芯窄侧面相对应,倒钩设置于扁平的所述笔芯的窄侧面上。所述倒钩优选关于笔芯中轴左右对称。

在通常的实施方式下,按压芯管,夹爪外侧弹簧受力压缩,各夹爪伸出环箍并张开,使笔芯在夹爪的夹送作用下下降,卸力后夹爪回缩夹持笔芯,不断夹送至使用长度后,通过夹爪回缩至环箍内,扁平管道恢复为最小截面,通过限位爪与倒钩卡死笔芯。

优选的,所述限位爪内侧的扁平管道宽度大于等于笔芯宽侧面最大宽度,所述限位爪内侧由上到下向内延展形成内坡面,与所述笔芯的倒钩相对应。该内坡面不仅能够在芯头送出后有效卡死笔芯,并且能够在送芯过程中,通过倒钩下移作用促进限位爪张开,并且限位爪内坡面上方间隙由于宽于笔芯除倒钩外的宽侧面宽度,因此进一步促进了送芯时笔芯下移。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综合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高效,能够有效通过送芯机构夹送与之配套的扁平笔芯,在考试涂卡时能够将答题框一笔或几笔涂满,芯头折断后也可继续夹送笔芯使用,节省考试时间。并且,本新型能利用笔芯倒钩与具有限位作用的限位爪,在夹送笔芯至使用长度后,与夹爪互相卡死。该组合机构能够有效避免涂卡时因用力过大,笔芯侧面磨损后,夹爪难以夹持而导致的芯头回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考试答题卡涂卡笔下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考试答题卡涂卡笔的夹持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考试答题卡涂卡笔的夹持爪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考试答题卡涂卡笔的夹持爪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考试答题卡涂卡笔的笔芯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考试答题卡涂卡笔的笔芯宽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考试答题卡涂卡笔的笔芯位于夹持爪内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一种考试答题卡涂卡笔,如图1-7所示,包括笔管1、笔头2、笔芯3和送芯机构,所述笔管1与所述笔头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送芯机构设置于笔管1和笔头2中的空腔内,包括芯管4、夹爪5、弹簧6和环箍7;所述芯管4与所述夹爪5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套于所述夹爪5外并支撑于所述芯管4和所述笔头2之间;所述夹爪5下端嵌套于所述环箍7内,所述环箍7外侧与所述笔头2固定连接;所述送芯机构下方的所述笔头2内设有供夹爪5张开回缩以夹送笔芯3的容置腔9;

其中,所述芯管4内部设有扁平管道8,与所述夹爪5夹持中心形成的扁平管道8相连通,所述笔芯3呈扁平的条形与扁平管道8相对应,且所述笔芯3侧面设置有倒钩31。

所述夹爪5下端外侧由上到下向外延展形成外坡面53;所述环箍7内侧上端由下到上向内收缩形成倒角,与所述夹爪的外坡面53相对应。所述外坡面53与倒角相配合,能够增强环箍7的束缚作用,以及夹爪5回缩后的夹持力,进一步避免芯头回缩。

所述夹爪5包括夹持爪51和限位爪52,所述夹持爪51设置有左右两组与所述笔芯3宽侧面相对应,所述限位爪52设置有前后两组与所述笔芯3窄侧面相对应,倒钩31设置于扁平的所述笔芯3的窄侧面上。所述倒钩31关于笔芯3中轴左右对称。

在通常的实施方式下,按压芯管4,夹爪5外侧弹簧6受力压缩,各夹爪5伸出环箍7并张开,使笔芯3在夹爪5的夹送作用下下降,卸力后夹爪5回缩夹持笔芯3,不断夹送至使用长度后,通过夹爪5回缩至环箍7内,夹爪5的扁平管道8恢复为最小截面,通过限位爪52与倒钩31卡死笔芯3。

所述限位爪52内侧的扁平管道8宽度大于等于笔芯3宽侧面最大宽度,所述限位爪52内侧由上到下向内延展形成内坡面54,与所述笔芯3的倒钩31相对应。该内坡面54不仅能够在芯头送出后有效卡死笔芯3,并且能够在送芯过程中,通过倒钩31下移作用促进限位爪52张开,并且限位爪52内坡面54上方间隙由于宽于笔芯3除倒钩外的宽侧面宽度,因此进一步促进了送芯时笔芯下移。

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