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2167发布日期:2019-03-02 01:5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属于现代教育装备和触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慧课堂在国内初露端倪。国家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设备、各种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黑板是课堂中重要的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功能黑板,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写作教学新模式。目前使用较多的传统投影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灯泡亮度会减弱,画面清晰度会逐渐下降,灯泡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后需要更换。液晶白板因为红外框的缘故,无法做到无框红外触摸,近距离触摸操作时,液晶的亮度会刺激到眼睛。传统黑板,只能用来粉笔书写,无法进行交互触控,播放素材需要借助投影仪和幕布,授课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该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且同时具有播放显示、触控互动和板书等多种功能丰富了黑板的内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包括书写板和设置于书写板两侧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安装于第一框架上,所述书写板安装于第二框架上,所述书写板与触控面板之间通过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安装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通过钣金安装固定;

所述第一框架进一步包括上梁、下梁、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上梁、下梁各自的一端通过左立柱连接,所述上梁、下梁各自的另一端通过右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框架进一步包括2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和2个与第一边框垂直设置的第二边框,所述2个第一边框各自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第二边框连接;

所述第一框架的上梁、下梁和第二框架的第一边框均为凹型管,所述凹型管一表面具有一外凸条,所述凹型管相背于外凸条的另一表面开有一凹槽,此凹槽供连接筋条嵌入,所述连接筋条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框架上梁的凹槽和第二框架第一边框的凹槽内;

所述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书写层、透明支撑板、触控膜和显示屏,所述透明支撑板设置于书写层与触控膜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触控膜相背于透明支撑板的一侧;

所述书写层进一步包括透明基材、亚光涂覆层和胶层,所述胶层均匀设置于透明基材的一侧表面,所述亚光涂覆层设置于透明基材相背于胶层的另一侧表面,所述透明支撑板与透明基材具有胶层的表面接触连接;

所述亚光涂覆层进一步包括边框条和中央显示区,所述边框条位于透明基材一侧表面的四周边缘处,所述中央显示区位于4个边框条形成的封闭区域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书写板为玻璃黑板或液晶书写板。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框架的上梁和下梁平行设置。

3.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4. 上述方案中,所述边框条为黑色边框条或者绿色边框条,所述中央显示区为灰色显示区。

5. 上述方案中,所述亚光涂覆层为UV打印层。

6. 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基材的厚度为10~500μm。

7. 上述方案中,所述亚光涂覆层的厚度为3~100μm。

8. 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支撑板为表面光滑的无机玻璃板或有机高分子材料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其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大,便于安装,且牢固安全,适用于教室、大会议室等的多媒体展示;其次,其包括书写板和设置于书写板两侧的触控面板,使得黑板同时具有播放显示、触控互动和板书等多种功能丰富了黑板的内涵;再次,其第一框架的上梁、下梁和第二框架的第一边框均为凹型管,所述凹型管一表面具有一外凸条,所述凹型管相背于外凸条的另一表面开有一凹槽,此凹槽供连接筋条嵌入,外凸条的设置,对安装于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上的书写层或支撑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凹槽与连接筋条的组合设置,可以在框架的连接处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使各块面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也方便拆装;再次,其第一框架进一步包括上梁、下梁、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上梁、下梁各自的一端通过左立柱连接,所述上梁、下梁各自的另一端通过右立柱连接,上梁和下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则进一步对第一框架进行加固,防止因为显示器过重导致框架变形等情况,同时为其他硬件的安装提供接口。

2、本实用新型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其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书写层、透明支撑板、触控膜和显示屏,所述透明支撑板设置于书写层与触控膜之间,所述显示屏设置于触控膜相背于透明支撑板的一侧,书写层进一步包括透明基材、亚光涂覆层和胶层,所述胶层均匀设置于透明基材的一侧表面,所述亚光涂覆层设置于透明基材相背于胶层的另一侧表面,所述透明支撑板与透明基材具有胶层的表面接触连接,采用亚光涂覆层形成具有粗糙度的表面,既可以流畅书写,又易擦且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同时替代强酸刻蚀玻璃表面的工艺,更加环保;其次,其亚光涂覆层进一步包括边框条和中央显示区,所述边框条位于透明基材一侧表面的四周边缘处,所述中央显示区位于4个边框条形成的封闭区域内,中央显示区为灰色显示区,边框条模拟黑板以及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中央显示区采用较浅的颜色,替代了成本高且不易购得的灰色玻璃,节约成本,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使得电子显示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背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基组合式教学黑板中触控面板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教学黑板中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触控面板;2、书写板;3、第一框架;4、第二框架;5、外凸条;6、凹槽;7、连接板;11、透明基材;12、亚光涂覆层;13、胶层;14、书写层;15、透明支撑板;16、触控膜;17、显示屏;21、边框条;22、中央显示区;31、上梁;32、下梁;33、左立柱;34、右立柱;35、加强筋;41、第一边框;42、第二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包括书写板2和设置于书写板2两侧的触控面板1,所述触控面板1安装于第一框架3上,所述书写板2安装于第二框架4上,所述书写板2与触控面板1之间通过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4安装连接,所述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4通过钣金7安装固定,所述第一框架3和第二框架4上均设置有安装片;

所述第一框架3进一步包括上梁31、下梁32、左立柱33和右立柱34,所述上梁31、下梁32各自的一端通过左立柱33连接,所述上梁31、下梁32各自的另一端通过右立柱34连接,所述第二框架4进一步包括2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41和2个与第一边框41垂直设置的第二边框42,所述2个第一边框41各自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第二边框42连接;

所述第一框架3的上梁31、下梁32和第二框架4的第一边框41均为凹型管,所述凹型管一表面具有一外凸条5,所述凹型管相背于外凸条5的另一表面开有一凹槽6,此凹槽6供连接筋条嵌入,所述连接筋条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框架3上梁31的凹槽6和第二框架4第一边框41的凹槽6内;

所述触控面板1进一步包括书写层14、透明支撑板15、触控膜16和显示屏17,所述透明支撑板15设置于书写层14与触控膜16之间,所述显示屏17设置于触控膜16相背于透明支撑板15的一侧;

所述书写层14进一步包括透明基材11、亚光涂覆层12和胶层13,所述胶层13均匀设置于透明基材11的一侧表面,所述亚光涂覆层12设置于透明基材11相背于胶层13的另一侧表面,所述透明支撑板15与透明基材11具有胶层13的表面接触连接;

所述亚光涂覆层12进一步包括边框条21和中央显示区22,所述边框条21位于透明基材11一侧表面的四周边缘处,所述中央显示区22位于4个边框条21形成的封闭区域内。

上述书写板2为玻璃黑板;上述第一框架3的上梁31和下梁32平行设置;上述上梁31和下梁32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35;上述边框条21为黑色边框条或者绿色边框条,上述中央显示区22为灰色显示区;上述透明支撑板15为表面光滑的无机玻璃板。

实施例2:一种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包括书写板2和设置于书写板2两侧的触控面板1,所述触控面板1安装于第一框架3上,所述书写板2安装于第二框架4上,所述书写板2与触控面板1之间通过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4安装连接,所述第一框架3与第二框架4通过钣金7安装固定;

所述第一框架3进一步包括上梁31、下梁32、左立柱33和右立柱34,所述上梁31、下梁32各自的一端通过左立柱33连接,所述上梁31、下梁32各自的另一端通过右立柱34连接,所述第二框架4进一步包括2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41和2个与第一边框41垂直设置的第二边框42,所述2个第一边框41各自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第二边框42连接;

所述第一框架3的上梁31、下梁32和第二框架4的第一边框41均为凹型管,所述凹型管一表面具有一外凸条5,所述凹型管相背于外凸条5的另一表面开有一凹槽6,此凹槽6供连接筋条嵌入,所述连接筋条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框架3上梁31的凹槽6和第二框架4第一边框41的凹槽6内;

所述触控面板1进一步包括书写层14、透明支撑板15、触控膜16和显示屏17,所述透明支撑板15设置于书写层14与触控膜16之间,所述显示屏17设置于触控膜16相背于透明支撑板15的一侧;

所述书写层14进一步包括透明基材11、亚光涂覆层12和胶层13,所述胶层13均匀设置于透明基材11的一侧表面,所述亚光涂覆层12设置于透明基材11相背于胶层13的另一侧表面,所述透明支撑板15与透明基材11具有胶层13的表面接触连接;

所述亚光涂覆层12进一步包括边框条21和中央显示区22,所述边框条21位于透明基材11一侧表面的四周边缘处,所述中央显示区22位于4个边框条21形成的封闭区域内。

上述亚光涂覆层12为UV打印层;上述透明基材11的厚度为10μm;上述亚光涂覆层12的厚度为8μm;上述透明支撑板15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板材;上述书写板2为液晶书写板。

采用上述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时,其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大,便于安装,且牢固安全,适用于教室、大会议室等的多媒体展且同时具有播放显示、触控互动和板书等多种功能丰富了黑板的内涵;其次,外凸条的设置,对安装于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上的书写层或支撑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凹槽与连接筋条的组合设置,可以在框架的连接处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使各块面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也方便拆装;再次,加强筋的设置,则进一步对第一框架进行加固,防止因为显示器过重导致框架变形等情况,同时为其他硬件的安装提供接口;再次,采用亚光涂覆层形成具有粗糙度的表面,既可以流畅书写,又易擦且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同时替代强酸刻蚀玻璃表面的工艺,更加环保;再次,边框条模拟黑板以及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中央显示区采用较浅的颜色,替代了成本高且不易购得的灰色玻璃,节约成本,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使得电子显示更加清晰。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