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6610发布日期:2019-03-13 23:5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装置的显示方式、显示效果等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柔性功能屏相对于传统的显示装置而言,具有可折叠、和可拉伸等优点,广泛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柔性显示装置需要在用户使用界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这也就要求柔性显示装置具有一定的表面强度(表面硬度),以提高柔性显示装置使用寿命。

现有的柔性显示装置,通过提高组装各个功能层的胶黏层的储能模量,以提高显示装置的表面硬度,然而,这种方式导致柔性显示装置的耐弯折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具较高的耐弯折性能和表面强度的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功能层,各所述功能层层叠设置;以及

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功能层之间;

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与所述粘合层导热连接;

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所述电加热元件通电加热而将热量传输至所述粘合层;当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电加热元件停止通电加热。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柔性显示面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与粘合层导热连接的电加热元件,且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电加热元件通电加热而将热量传输至粘合层;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电加热元件停止通电加热。可见,通过改变柔性显示面板的状态可控制电加热元件的通电和断电,以对应调节粘合层柔软度或硬度,从而实现柔性显示面板兼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耐弯折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可以理解,这里所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方式,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在这里使用时,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述,否则单数形式“一”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进一步地,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表明所述特征、整体、步骤、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增加。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柔性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功能层10、粘合层20和与粘合层20导热连接的电加热元件30。各功能层10层叠设置。粘合层2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功能层10之间。当柔性显示面板100处于弯折状态时,电加热元件30通电加热而将热量传输至粘合层20;当柔性显示面板100处于展开状态时,电加热元件30停止通电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功能层1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基板11、显示功能层12及柔性盖板13。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功能层10还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薄膜晶体膜层、走线层、反光层、封装层、绝缘层或保护层等其他功能层。相邻的两个功能层10之间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设置一个导电粘合层20或多个导电粘合层20,在此不做限定。

柔性基板11用于支撑显示功能层12。柔性基板11由透明材料制成。柔性基板11例如是,但不局限于聚酰亚胺(Polyimide,PI)基材、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基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基材、聚酰胺(polyamide,PA)基材、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基材、聚苯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基材、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基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基材、环烯烃共聚物(cycloolefin copolymer,COC)基材、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COP)基材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的,显示功能层12不仅具有显示功能,还可具有触控功能及光学调整等功能。具体的,显示功能层12可包括显示屏、触控层及光调节层等多个功能器件层。电加热元件30工作时的发热量高于显示功能层12工作时的发热量,以对粘合层20进行加热。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粘合层20设置在显示功能层12和柔性盖板13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粘合层20还可以设置在柔性基板11和显示功能层12之间或其他相邻两功能层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元件30贴合于粘合层20的表面。电加热元件30与粘合层20层叠设置。具体的,粘合层2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电加热元件30包括相对的第一电加热元件31和第二电加热元件32。第一电加热元件31设置在粘合层20的第一表面211,也即第一电加热元件31设置在粘合层20和柔性盖板13之间。第二电加热元件32设置在粘合层20的第二表面212,也即第二电加热元件32设置在粘合层20和显示功能层12之间。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加热元件30可设置在粘合层20的第一表面211或设置在粘合层20的第二表面212。优选的,电加热层22包覆整个粘合层20,以增大粘合层20的受热面积。

电加热元件30为掺杂于粘合层20内的导电材料。具体的,导电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金属、金属氧化物或其他导电聚合物。金属材料例如是,但不局限于金、银、铜或铝。金属氧化物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氧化铟(In2O3)、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氧化镉(CdO)、偏铟酸镉(CdIn2O4)、锡酸镉(Cd2SnO4)、锡酸锌(Zn2SnO4)和氧化铟/氧化锌(In2O3/ZnO)。导电聚合物例如是,但不局限于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聚苯撑、聚苯撑乙烯或聚双炔。电加热元件30可以以特定的形状形成在粘合层20上,比如电加热元件30呈片状、网格状或单向纤维状,以增大粘合层20的受热面积。

可选的,粘合层20为储能模量在加热之后降低的膜层,也即粘合层20包含的材料的储能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当柔性显示面板100发生形变时,电加热元件30通电加热,从而粘合层20材料可吸收电加热元件30释放的热量,且粘合层20的材料的储能模量降低而增加其柔性,进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100的耐弯折性。当柔性显示面板100未发生形变时,电加热元件30停止通电加热,粘合层20的材料的储能模量增高而增加其硬度,进而提高柔性显示面板100的表面硬度,以增强对各元器件的保护。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层的材料例如是,但不局限于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在本实施例中,粘合层20为包含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的膜层。进一步的,粘合层20的材料可使用硬度较大的胶黏剂,以进一步提高柔性显示面板100的表面硬度。

进一步的,柔性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与电加热元件30电连接的感应器40。感应器40用于感应柔性显示面板100是否发生形变。当感应器40感应到柔性显示面板100处于弯折状态时,控制电加热元件30通电加热;当感应器40感应到柔性显示面板100处于展开状态时,控制电加热元件30停止通电加热。

在一实施方式中,感应器40设置在功能层10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感应器40还可以设置在功能层10的外围边缘。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应器40设置在柔性盖板13的两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应器40亦可设置在其中一个功能层10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100具有一个弯折轴A1。柔性显示面板100可相对弯折轴A1进行弯折或展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100可以具有多个弯折轴,进而柔性显示面板100可相对不同的弯折轴进行弯折或展开。

优选的,感应器40可设置在弯折轴A1所对应的位置,从而感应器40可用于感应柔性显示面板100在弯折轴A1处的弯曲曲率。进一步的,柔性显示面板100包括有可弯折区域D1。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弯折区域D1位于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中间位置。故此,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两端分别为不可弯折区域D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应器40可设置在可弯折区域D1或不可弯折区域D2。可以理解的,感应器40还可用于感应柔性显示面板100的两相对的不可弯折区域D2之间的夹角或距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感应器40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对应的功能层10上,例如显示功能层12上。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面板100相似。不同的是,电加热元件30a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200的可弯折区域D1。

具体的,粘合层20a在可弯折区域D1开设分别收容第一电加热元件31a和第二电加热元件32a的两相对的凹槽210a,从而可减薄整个柔性显示面板200的厚度。两凹槽210a彼此不贯通,也即粘合层20a在可弯折区域D1的厚度小于粘合层20a在不可弯折区域D2的厚度,以利于柔性显示面板200的弯折。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3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面板100相似。不同的是,电加热元件30b为掺杂于粘合层20b内的导电材料。

可以理解的,导电材料例如是,但不局限于导电颗粒、导电片材、导电纤维或导电网格。通电加热材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或其他导电聚合物。粘合层20b夹设在显示功能层12和柔性盖板13之间。

请参看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柔性显示装置1000包括上述柔性显示面板100,200,300。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显示装置1000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液晶面板、OLED面板、电视、智慧手表、VR头戴显示器、车载显示器等其它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和部件。柔性显示面板100,200,300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量子点显示(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面板、电子纸(E-paper Display,EPD)、触摸屏(Touch panel)、柔性太阳能电池(Page View,PV)板、射频标签(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和柔性显示装置,通过设置与粘合层导热连接的电加热元件,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电加热元件通电加热而将热量传输至粘合层;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电加热元件停止通电加热。可见,可以根据柔性显示面板的状态控制电加热元件的通电和断电,以对应调节粘合层柔软度或硬度,从而实现柔性显示面板兼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耐弯折性。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