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笔笔头装配机的笔头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6316发布日期:2019-06-14 22:1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水性笔笔头装配机的笔头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性笔加工设备,特别涉及水性笔笔头的加工。



背景技术:

水性笔笔头内具有引水芯(或称吸墨杆),用于将墨水引入笔头中。传统引水芯通过人工装配的方式将引水芯插入到笔头中,鉴于此人们开发了装配设备(参见CN206485088U水性笔笔头装配机及其笔头壳安装装置)能够实现机械化的装配作业,其涉及笔头的填装、输送、旋转以及最后笔头与引水芯的组装。

其笔头壳安装装置以及笔头壳填装机构它们的机构均较为复杂,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卡住笔头或笔头掉落的情况,导致稳定性不高,而且放置槽与笔头之间存在误差导致组装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速度快、效率高、稳定性高以及组装精度高的水性笔笔头装配机的笔头输送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水性笔笔头装配机的笔头输送机构,包括有振动盘和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包括有竖直通道,竖直通道上设有控制笔头逐个下料的控料装置,竖直通道的入口与振动盘衔接,竖直通道的下端连接弧形通道,弧形通道连接水平通道,竖直通道、弧形通道、水平通道均与笔头匹配,水平通道内设有推杆,推杆由推动装置带动在水平通道内往返移动。

推杆的推头部与笔头匹配,推动装置包括有推送气缸。

控料装置包括有上顶杆和下顶杆,上顶杆和下顶杆设置在顶杆座上,顶杆座上设有上通道和下通道分别供上顶杆和下顶杆进行横向移动,上通道和下通道分别与竖直通道连通,控料装置还包括有传动块,传动块上的传动面分别抵接传动上顶杆的尾端和下顶杆的尾端,顶杆座上分别设有使上顶杆回退的上复位弹簧和使下顶杆回退的下复位弹簧,传动块上下升降活动,传动块与上复位弹簧和下复位弹簧配合使上顶杆和下顶杆控制笔头逐个下料。

上顶杆和下顶杆的头端分别为具有圆角或倒角。

顶杆座上连接具有滑槽的安装座,传动块匹配设置在滑槽内,安装座上连接升降气缸,传动块通过升降气缸传动在滑槽内上下升降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笔头通过振动盘送入竖直通道内,在竖直通道内由控料装置控制逐个下料,然后经过弧形通道进入水平通道中,笔头再由推杆在水平通道中推出,此过程中,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高,错误率低,克服之前精度差、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笔头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笔头输送机构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笔头输送机构的笔头下落到水平通道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块与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方式中水性笔笔头装配机的笔头输送机构,包括有振动盘(图未示出)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有竖直通道1,竖直通道1上设有控制笔头逐个下料的控料装置2,竖直通道1的入口与振动盘衔接,通过振动盘能够将笔头逐个送入竖直通道1中,笔头排列在竖直通道1内其中笔头的笔尖朝向前进方向(即朝下);竖直通道1的下端连接弧形通道3,弧形通道3可以为四分之一圆弧形通道,弧形通道3连接水平通道4,笔头通过弧形通道3滑入水平通道4中,竖直通道、弧形通道、水平通道均与笔头匹配,主要是形状尺寸匹配,以便稳定输送;水平通道4内设有推杆5,推杆5由推动装置带动在水平通道内往返(即前后方向)移动,推杆5位于水平通道4的后端,进入水平通道4内的笔头的笔尖朝向后端(即朝向推杆)。推杆5前进的时候就能够将笔头在水平通道4内向前推送,水性笔笔头装配机整机具有输送盘,输送盘携带引水芯,输送盘转动携带引水芯移动到水平通道的前方并对准,当推杆前进推送笔头时能够与引水芯进行组装,然后推杆后退回位,等待下次推送笔头前进。

推杆5的推头部与笔头匹配,可以使推头部凹陷与笔头的笔尖的形状匹配,以便推杆稳定精准地推送笔头,推动装置包括有推送气缸6(如无杆气缸),通过推送气缸带动推杆前进和后退。推送气缸与推杆5之间具有联接座7,推杆5在联接座7可以进行轴向位置的调整,以便调整推送笔头前进的距离。

控料装置能够能够使笔头从竖直通道中逐个下落,控料装置一下例举两实施例:

实施例一,控料装置包括有上杆和下杆,上杆与下杆分别配置上气缸和下气缸传动进行往复动作(包括前进和后退),上杆前进时进入竖直通道内,下杆前进时进入竖直通道内,上杆后退和下杆后退均将退出竖直通道,竖直通道分别设置侧孔供上杆和下杆进入和退出,上杆位于下杆上方,上杆和下杆配合动作使笔头从竖直通道中逐个下落,比如下杆进入挡住笔头下料,笔头由下杆挡住,然后上杆进入,上杆将下杆挡住的笔头上方的其它笔头挡住,上杆与下杆之间为一个笔头,然后下杆后退,上杆与下杆之间的笔头将掉落,掉落后下杆再前进上杆再后退新的笔头再次由下杆挡住等待掉落。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控料装置包括有上顶杆8和下顶杆9,上顶杆8和下顶杆9设置在顶杆座10上,顶杆座10上设有上通道和下通道分别供上顶杆8和下顶杆9进行横向移动(进入和退出),上通道和下通道分别与竖直通道1连通以便上顶杆和下顶杆进入和退出,上顶杆位于下顶杆的上方。控料装置还包括有传动块11,传动块11上的传动面分别抵接传动上顶8杆的尾端和下顶杆9的尾端,通过传动块11能够配合将上顶杆和下顶杆顶入竖直通道1中,本实施例中传动块11的传动面具有第一竖面12、第一斜面13、第二竖面14、第二斜面15,第二竖面相对第一竖面向内缩,第一竖面与第二竖面之间通过第一斜面衔接,第二斜面与第二竖面衔接,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张开的喇叭口朝向竖直通道;顶杆座10上分别设有使上顶杆回退的上复位弹簧16和使下顶杆回退的下复位弹簧17,上复位弹簧套设在上顶杆上,上顶杆上设有弹簧座供上复位弹簧安装,下复位弹簧套设在下顶杆上,下顶杆上也设有弹簧座供下复位弹簧安装,在上顶杆和下顶杆上分别套设挡圈18作为弹簧座,上通道和下通道分别采用阶梯孔以便分别供上复位弹簧和下复位弹簧安装。传动块11上下升降活动,传动块11与上复位弹簧和下复位弹簧配合使上顶杆和下顶杆控制笔头逐个下料。配合时,传动块11上升至高位,第二斜面15使下顶杆9前进进入竖直通道1,且上顶杆8在上复位弹簧作用下顶在第二竖面14上,上顶杆8处于回退状态脱离竖直通道,此时下顶杆9挡住上方的笔头下落;接着,传动块11下降,下顶杆9沿第二斜面逐渐回退的过程中上顶杆沿第一斜面逐渐前进进入竖直通道中,上顶杆9插入已经被下顶杆挡住的笔头的上方,将上方的笔头进行分隔挡住,下顶杆退出竖直通道让上顶杆与下顶杆之间的一个笔头掉落。上顶杆和下顶杆的头端分别为具有圆角或倒角或扁平状,特别是上顶杆进入竖直通道分隔开排列在竖直通道内的笔头。顶杆座10上连接具有滑槽的安装座19,传动块匹配设置在滑槽20内,安装座19上连接升降气缸21,传动块通过升降气缸21传动在滑槽20内上下升降活动。上顶杆与下顶杆通过传动块与相应的弹簧配合联动性能好,速度快,通过传动块传动就能够实现控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