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5197发布日期:2019-09-03 19:42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洗的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板擦,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黑板擦。



背景技术:

黑板擦使用久了之后会在擦面上积累很多粉笔灰,在擦黑板时,积累的粉笔灰会飞到空中,可能被老师和同学吸入,或者进入眼睛中,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需要经常对黑板擦进行清洗,首先需要把积累的粉笔灰给抖下来,而抖动的过程中,粉笔灰也会在空中乱飞,由于擦面很厚,因此也很难用水清洗,因为用水清洗后很难晾干,长期湿润的黑板擦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当前黑板擦难以清洗,容易对师生造成危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清洗的黑板擦以解决上述问题。

该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清洗的黑板擦,包括弹性内芯、背板,所述弹性内芯固定在所述背板的正面上,所述弹性内芯的高度超出所述背板的正面;还包括绒布,所述绒布为薄布,所述绒布具有覆盖所述弹性内芯的面积,所述绒布覆盖在所述弹性内芯上,超出所述弹性内芯的部分通过弹性夹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其技术原理是:由于常规的黑板擦不便于清洗,设置弹性内芯固定在背板上,绒布覆盖在弹性内芯上,因此使用黑板擦时,与黑板接触的是绒布,擦黑板时弹性内芯有弹力,人压下黑板擦后通过摩擦就能起到擦下粉笔灰的作用。绒布的面积超过弹性内芯的面积,超出的部分固定在背板上。固定绒布的方式是通过弹性夹,这样便于固定和取下绒布,需要清洗时,将绒布取下,可以用水清洗,晾干后再将绒布固定在黑板擦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夹包括两个夹持部,所述两个夹持部之间形成夹缝,所述夹缝在所述弹性夹张开时大于所述背板的厚度,所述夹持部将绒布压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绒布与所述弹性内芯正面贴附,所述绒布贴附位置高出所述夹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内芯与所述绒布的接触面设置为魔术搭扣配合,所述绒布的接触面设置有绒毛纤维,所述弹性内芯的接触面设置有与所述绒毛纤维具有粘附作用的硬质带勾刺毛。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夹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内芯的材质为泡棉。

进一步的,所述绒布的材质为涤纶绒布。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的背面上设置手柄。通过手柄,使用者能更好的操作黑板擦。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黑板擦使用绒布覆盖弹性内芯,绒布通过弹性夹固定在黑板擦上,绒布便于安装和取下,因此该黑板擦便于换洗绒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包括绒布和弹性夹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为弹簧夹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弹性内芯、2-背板、3-手柄、4-弹性夹、5-绒布、41-夹持部、42-夹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去掉弹性夹4和绒布5的黑板擦的示意图,其中弹性内芯1固定在背板2正面上,弹性内芯1的厚度超出背板2的正面,如果是传统的黑板擦,则弹性内芯1就行成了擦面,但这样设计会导致黑板擦不便于清洗。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使用一块绒布5作为与黑板产生摩擦力的材料,该绒布5可以使用便于吸灰的材质通过起绒来制成,例如使用涤纶制成的绒布。首先绒布5覆盖在弹性内芯1上,绒布5的面积大于弹性内芯1的面积,超出弹性内芯1的绒布5通过弹性夹4被夹在背板2上。本实施例中,弹性夹4具有相对的2个夹持部41,2个夹持部41之间的夹缝42在弹性夹4张开时大于背板2的厚度,当绒布5贴附在弹性内芯1上之后,绒布5超出弹性内芯1的部分就使用弹性夹4夹持住。弹性夹4的一个夹持部41将超出的绒布压在背板2上,另一个夹持部41夹持在背板的背面。弹性夹4本实施例的弹性夹4数量为4个,背板2和弹性内芯1的形状都为长条形,超出弹性内芯1的绒布5被4个弹性夹4分别夹持在长条形背板2的4个边,使得绒布5被固定得更稳定。但需要取下绒布5时,则将弹性夹4取下来。

实施例二:

通过弹性夹4将绒布5夹持住之后,绒布5就相当于擦面,当人将绒布5贴在黑板上,并在黑板上移动,就可以完成擦黑板的动作。为了防止因为绒布5没有被绷紧而导致擦黑板时绒布5起皱。还设置绒布5和弹性内芯1接触面的配合为魔术搭扣的配合,绒布5的接触面是绒毛纤维,弹性内芯1的接触面设置有硬质带勾刺毛。这样使得绒布5和弹性内芯1贴合的更为紧密,擦黑板时两者不易分层。

实施例三:

在该实施例,弹性内芯1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背板2上的,弹性内芯1的材质为海绵,本实施例的海绵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吸水性。弹性内芯1适当浸泡到水中,当使用时,按压黑板擦,弹性内芯1受压后可以挤出水分,这样擦黑板的时候可以比较湿润,防止粉笔灰飞入空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