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行李标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0483发布日期:2019-08-09 20:4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行李标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的是航空自助值机服务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航空行李标签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场自助打印行李标签时,会遇到打印卡纸的情况,传统航空打印机只有一个胶辊拉纸向前的动力,打印时拖动行李标签前行,当切断打印好的行李标签时打印胶辊反向转动,推动行李标签纸向后运行,而标签纸在打印机内向后运行是有阻力的,向后的推力与运行的阻力方向相反,相互作用于标签纸的抗弯力的弱点处——行李标签小票之间的切口产生折弯,行李标签小票切口处边缘翘起,并有压敏胶外溢。打印机拉动标签纸前行时标签纸展平,但标签小票切口边缘变形及压敏胶外溢仍然存在。当标签纸通过打印头时,打印头会刮下标签溢出的亚敏胶,在打印头部位积存下来。打印头部位积存的压敏胶多到一定程度时与标签小票切口边缘微小翘起处产生了粘连,在打印纸后退或前行时将标签小票局部边缘刮起离开标签底纸。压敏胶面向上,与打印头产生大面积粘连,标签纸不能前行,这就导致了“打印卡纸”。

以上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航空行李标签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航空行李标签结构,包括离型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的上侧设有热敏纸,所述热敏纸与所述离型纸之间依次设有PET膜与压敏胶,所述热敏纸的一侧设有小票,另一侧设有提取凭证联,所述小票的下端与所述提取凭证联的下端均与所述离型纸相连,所述小票与所述热敏纸之间设有热敏纸切缝,所述热敏纸与所述提取凭证联之间设有提取凭证联切缝。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PET膜与所述压敏胶的厚度向两端逐渐减小。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航空行李标签结构之间设有检测孔。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小票的数量为3个,且所述小票之间设有小票切缝。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其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未在小票及提取凭证联处设置PET膜,致使其挺度变小,打印时退纸过程中小票切缝处易弯曲,不溢胶,大大降低了“打印卡纸”的概率,用在自助值机设备可以减少故障处理,提升值机效率,大大减少维护人员数量,因减少了PET膜的使用,致使制作成本降低,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于各种有小票、提取凭证联的标签中,如RFID行李标签、对粘胶行李标签。

附图说明

图1即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2即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图。

在图中:1.热敏纸;2.PET膜;3.压敏胶;4.离型纸;5.小票;6.热敏纸切缝;7.检测孔;8.提取凭证联;9.提取凭证联切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航空行李标签结构,包括离型纸4,离型纸4的上侧设有热敏纸1,热敏纸1与离型纸4之间依次设有PET膜2与压敏胶3,热敏纸1的一侧设有小票5,另一侧设有提取凭证联8,小票5的下端与提取凭证联8的下端均与离型纸4相连,小票5与热敏纸1之间设有热敏纸切缝6,热敏纸1与提取凭证联8之间设有提取凭证联切缝9。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即为航空行李标签的出纸方向,其中,在热敏纸1与离型纸4之间的PET膜2与压敏胶3的厚度向两端逐渐减小,这样更有利与航空行李标签的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个航空行李标签结构之间设有检测孔7,此外,小票5的数量为3个,且相邻两小票5之间设有小票切缝,优选的,小票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本实用新型未在小票及提取凭证联处设置PET膜,致使其挺度变小,打印时退纸过程中小票切缝处易弯曲,不溢胶,大大降低了“打印卡纸”的概率,用在自助值机设备可以减少故障处理,提升值机效率,大大减少维护人员数量,因减少了PET膜的使用,致使制作成本降低,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于各种有小票、提取凭证联的标签中,如RFID行李标签、对粘胶行李标签。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