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警示标志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344发布日期:2019-09-12 09:27阅读:1673来源:国知局
交通警示标志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警示标志牌,尤指一种轻量化结构,具有易于展开、收合置放及适于业界制造、搬运及储存置放的交通警示标志牌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交通警示标志,是将各种形式的交通锥及三角警示牌置放在路面上,来作为道路损坏、交通意外或车辆抛锚故障的警示标志,而让行人在看到警示标志后能有所警觉而提早防范。目前市面可见的三角警示牌,是用三块亚克力板及反光片组成三角形状,并用两片金属板构成可展开或收合的底座。当使用者必需使用此种形式的三角警示牌时,即可以展开底座置放在路面上,作为道路发生状况或车辆故障的警示作用。而由于此种形式的三角警示牌,是用亚克力板、反光片及金属底座所构成,即具有相当的重量,因而不便于业界进行制造、包装、搬运及储存置放。再者,亚克力三角警示牌的材质易因老化碰撞而碎裂,因此在展开或收合的操作过程中,极可能对于使用者手部造成意外伤害。为此,现今常见的亚克力三角警示牌,仍有上述问题及缺点,有待创新研制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警示标志牌,以解决现有的亚克力警示牌易材质老化或撞击,而产生脆裂伤人的问题;同时使交通警示标志牌在展开或收合操作中,具有轻量化易于操作的优点,并能达到安全性及延长使用寿命的实用功效,此外,所述交通警示标志牌展开时,风可以从网体通过,因而不容易被风吹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通警示标志牌,包括一警示面组,该警示面组包括一网体,该网体包括一底边及邻接于该底边两侧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之间包括可并排贴靠的一第一邻边及一第二邻边,该底边、第一侧边及第一邻边围成一第一侧网,该底边、第二侧边及第二邻边围成一第二侧网,一基础布套设置在该底边、一第一侧布套设置在该第一侧边、一第二侧布套设置在该第二侧边,该第一邻边及该第二邻边之间包括可分开或结合的一结合件,可反射光线的多个反光片贴设在该第一侧网表面并由该第一侧边延伸至该第一邻边,可反射光线的多个反光片贴设在该第二侧网表面并由该第二邻边延伸至该第二侧边,及包括可展开或收合的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一底杆及枢设在该底杆两端的一第一架杆及一第二架杆,该第一及第二架杆末端为自由端,该底杆穿设于该基础布套、该第一架杆穿设于该第一侧布套、该第二架杆穿设于该第二侧布套,及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至少一定位部,上述警示面组的基础布套及支撑架的底杆可拆装结合在该定位部,及包括一扣件,该扣件可拆装的结合在该第一及第二架杆的自由端,当上述警示面组操作成展开状态时,该扣件结合在该第一及第二架杆的自由端,因而上述警示面组展开呈三角形状,当上述警示面组操作成收合状态时,该扣件结合在该第二架杆的自由端,且该扣件与该第一架杆的自由端分开,因而枢设在该底杆两端的该第一及第二架杆可收合在该底杆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交通警示标志牌,其进一步包括可在白天吸收光能并于在夜间释放光能的多个夜光片分别贴设在该基础布套、第一侧布套及第二侧布套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交通警示标志牌,所述结合件为黏扣带,该黏扣带包括可对合贴设的一黏扣公带及一黏扣母带,该黏扣公带背面及该黏扣母带背面分别设置可在白天吸收光能并在夜间释放光能的一夜光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交通警示标志牌,其中,该扣件包括隔开的一固定部及一套接部,该固定部结合在该支撑架的第二架杆的自由端,该套接部可拆装的定位在该支撑架的第一架杆的自由端,该扣件两侧表面分别设置一弹性带,各弹性带末端设置一挂钩,以及所述的底座的第一底板两端分别设置一挂孔,各弹性带的挂钩可拆装的挂设在各挂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交通警示标志牌,其中,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枢设一起可收合或展开的一第一底板及一第二底板,该定位部为U形状具有可开、合弹性的一弹性夹片设置在该第二底板表面,所述第一底板两端及第二底板两端分别设置一止滑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交通警示标志牌,包括一警示面组,该警示面组包括一网体,该网体包括一底边及邻接于该底边两侧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之间包括可并排贴靠的一第一邻边及一第二邻边,该底边、第一侧边及第一邻边围成一第一侧网,该底边、第二侧边及第二邻边围成一第二侧网,一基础布套设置在该底边、一第一侧布套设置在该第一侧边、一第二侧布套设置在该第二侧边,该第一邻边及该第二邻边之间包括可分开或结合的一结合件,可在白天吸收光能并在夜间释放光能的多个夜光片分别贴设在该基础布套、第一侧布套及第二侧布套表面,及包括可展开或收合的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一底杆及枢设于该底杆两端的一第一架杆及一第二架杆,该第一及第二架杆末端为自由端,该底杆穿设于该基础布套、该第一架杆穿设于该第一侧布套、该第二架杆穿设于该第二侧布套,及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至少一定位部,上述警示面组的基础布套及支撑架的底杆可拆装结合在该定位部,及包括一扣件,该扣件可拆装的结合在该第一及第二架杆的自由端,当上述警示面组操作成展开状态时,该扣件结合在该第一及第二架杆的自由端,因而上述警示面组展开呈三角形状,当上述警示面组操作成收合状态时,该扣件结合在该第二架杆的自由端,且该扣件与该第一架杆的自由端分开,因而枢设在该底杆两端的该第一及第二架杆可收合在该底杆两侧。

本实用新型如上述另一种交通警示标志牌的结合件为黏扣带,该黏扣带包括可对合贴设的一黏扣公带及一黏扣母带,该黏扣公带背面及该黏扣母带背面分别设置可在白天吸收光能并在夜间释放光能的一夜光片。

本实用新型如前述另一种交通警示标志牌的扣件包括隔开的一固定部及一套接部,该固定部结合在该支撑架的第二架杆的自由端,该套接部可拆装的定位在该支撑架的第一架杆的自由端,该扣件两侧表面分别设置一弹性带,各弹性带末端设置一挂钩,以及所述底座的第一底板两端分别设置一挂孔,各弹性带的挂钩可拆装的挂设在各挂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又一种交通警示标志牌,包括一警示面组,该警示面组包括一网体,该网体包括一底边及邻接于该底边两侧的一第一侧边及一第二侧边,一基础布套设置在该底边、一第一侧布套设置在该第一侧边、一第二侧布套设置在该第二侧边,可反射光线的多个反光片贴设在该网体表面并由该第一侧边延伸至该第二侧边,及包括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一底杆及位于该底杆两端的一第一架杆及一第二架杆,该底杆穿设于该基础布套、该第一架杆穿设于该第一侧布套、该第二架杆穿设于该第二侧布套,该第一及第二架杆末端结合一起,由此对于该警示面组展开呈三角形状,及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包括至少一定位部,上述警示面组的基础布套及支撑架的底杆可拆装结合在该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特点,即通过警示面组中可展开收合的第一侧网及第二侧网、支撑架及底座,形成一种重量低于现有的亚克力三角警示牌的轻量化结构,而适于制造、搬运及储存置放,及方便使用者展开操作及收合置放于车后厢中随车携行。且因警示面组的第一侧网、第二侧网及第一、二侧布套、基础布套为布料材质,有别于以往现有的亚克力警示牌易材质老化或撞击,而产生脆裂伤人的缺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交通警示标志牌的展开或收合操作,具有轻量化易于操作的优点,并能达到安全性及延长使用寿命的实用功效。本实用新型又一特点,即因警示面组的网体具有多个穿孔,因而警示面组以支撑架穿设而展开竖立在底座上的警示作用,使不特定风向的风吹袭网体时,风的流动仍可通过网体之中的多个穿孔流通,而不会吹倒警示面组,因而本实用新型有别于以往现有的亚克力材质的三角警示牌,而更具稳定架设的实用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穿设于第一侧布套、第二侧布套及基础布套,且结合件的黏扣公带及黏扣母带尚未贴合,以及底座的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枢接一起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圆圈圈围部份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网体及底座展开,网体的基础布套及底杆置入底座的定位部,以及扣件的二弹性带拉开并以各挂钩挂设在底座的各挂孔中,使交通警示牌完全展开竖立使用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网体收合及底座收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交通警示标志牌 20 警示面组

21 网体 22 第一侧网 23 底边

24 第二侧网 25 第一侧边 26 基础布套

27 第二侧边 28 第一邻边 29 第二邻边

30 第一侧布套 32 第二侧布套 34 夜光片

36 反光片 37 支撑架 38 第一架杆

40 自由端 42 枢接端 44 第二架杆

46 自由端 48 枢接端 50 底杆

52 枢接端 54 枢接端 56 枢轴

57 结合件 58 黏扣公带 59 黏扣母带

60 扣件 62 固定部 64 套接部

66 弹性带 68 挂钩 70 底座

72 第一底板 74 第二底板 76 穿孔

78 枢轴 80 挂孔 82 定位部

84 止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所有附图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内容而已,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后相关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也属业界技能。

同时参照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通警示标志牌10包括一警示面组20及用于支撑该警示面组20而可展开、收合的一支撑架37及一底座70。该警示面组20包括一网体21,该网体21包括一底边23及邻接于该底边23两侧的一第一侧边25及一第二侧边27,该第一侧边25及第二侧边27之间包括可并排贴靠的一第一邻边28及一第二邻边29。该底边23、第一侧边25及第一邻边28围成一第一侧网22,该底边23、第二侧边27及第二邻边29围成一第二侧网24。一基础布套26设置在该底边23、一第一侧布套30设置在该第一侧边25、一第二侧布套32设置在该第二侧边27。该第一邻边28及该第二邻边29之间包括可分开或结合的一结合件57,该结合件57为可对合贴设的一黏扣公带58及一黏扣母带59所组合而成的一黏扣带。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交通警示标志牌10另包括可反射光线的多个反光片36,各反光片36分别贴设在上述第一及第二侧网22、24表面而呈横向延伸且纵向间隔排列,即多个反光片36位于第一侧网22的第一侧边25至第一邻边28之间,是由该第一侧边25朝向该第一邻边28延伸贴设。以及,多个反光片36位于第二侧网24的第二邻边29与第二侧边27之间,是由该第二邻边29朝向该第二侧边27延伸贴设。又,可在白天吸收光能并在夜间释放光能的多个夜光片34分别贴设在该基础布套26、第一侧布套30及第二侧布套32表面。且该黏扣公带58背面及该黏扣母带59背面分别设置可在白天吸收光能并在夜间释放光能的一夜光片34。

同时参照图1及图2,可展开、收合的支撑架37包括穿设于第一侧布套30的一第一架杆38,及穿设于第二侧布套32的一第二架杆44,以及穿设于上述基础布套26的一底杆50。该第一架杆38两端分别为一自由端40及一枢接端42,该第二架杆44两端分别为一自由端46及一枢接端48,该底杆50两端分别为一枢接端52、54,该底杆50的各枢接端52、54分别以一枢轴56与第一及第二架杆38、44的枢接端42、48枢设一起。

同时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交通警示标志牌10还包括一扣件60,该扣件60可为弯钩或弯曲形状,该扣件60包括隔开的一固定部62及一套接部64,该固定部62结合在第二架杆44的自由端46,该套接部64可拆装的定位在上述第一架杆38的自由端40。以及,该扣件60两侧表面分别设置一弹性带66,各弹性带66末端设置一挂钩68。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底座70包括枢设一起可收合或展开的一第一底板72及一第二底板74。第一及第二底板72、74两端分别设置一止滑垫84。第一底板72中段位置设置一穿孔76,第二底板74中段位置相对于穿孔76处设置一枢轴78,该枢轴78枢设于该穿孔76中,因而该第一及第二底板72、74可以收合为上下相对,或展开呈十字交错形式。又,该第一底板72两端分别设置一挂孔80。该第二底板74表面包括二定位部82,各定位部82可为U形状且具有可开、合弹性的一弹性夹片。上述警示面组20的基础布套26及底杆50可拆装的结合在各定位部82中。

同时参照图2、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可先将底座70的第一底板72及第二底板74展开呈十字交错状(如图2所示)且置放在地面。当警示面组20操作成展开状态时,将支撑架37的第一架杆38及第二架杆44展开,因而展开网体21的第一侧网22及第二侧网24,并将结合件57的黏扣公带58及黏扣母带59相对贴合黏结,且将扣件60的固定部62结合在第二架杆44的自由端46,以及套接部64套设在第一架杆38的自由端40,因而警示面组20即展开呈三角形状,再将基础布套26及底杆50置入底座70的定位部82中,以及拉伸二弹性带66且将二挂钩68分别挂设在二挂孔80中(如图4所示),使交通警示标志牌10能完全展开及竖立该警示面组20加以使用。而当使用完毕,要将警示面组20操作成收合状态时,则先解除挂钩68对于挂孔80的挂设,而将二弹性带66对于警示面组20的拉伸作用予以分开,并且拆开扣件60,使扣件60的套接部64与该第一架杆38的自由端40分开,及分开结合件57而将第一侧网22及第二侧网24结合部位分开,因而枢设在该底杆50两端的第一及第二架杆38、44可转至底杆5两侧,而将警示面组20朝向底杆50加以收合(如图5所示)。而底座70的收合操作,则可直接旋转第一底板72、第二底板74,使第一及第二底板72、74上下相对加以收合(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特点,即因警示面组20的重量,包括可展开收合的第一侧网22及第二侧网24、支撑架37及底座70的总合重量低于现有的亚克力三角警示牌重量,而形成一种轻量化结构,因而适于制造、搬运及储存置放,及方便使用者展开操作及收合置放于后车厢中。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警示面组20的第一侧网22、第二侧网24及第一、二侧布套30、32、基础布套26为布料材质,而有别于以往现有的亚克力材质的三角警示牌易因撞击或材质老化,而产生脆裂伤人的缺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交通警示标志牌具有较佳的操作使用的安全性,及能达到延长使用寿命之实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又一特点,即因警示面组20的网体21包括位于网体21之中的多个穿孔,因而警示面组20以支撑架37穿设而展开竖立于底座70上的警示作用,使不特定风向的风吹袭网体21时,风的流动仍可通过网体21之中的多个穿孔流通,而不会吹倒警示面组20。因而本实用新型有别于以往现有的亚克力材质的三角警示牌,而更具稳定性架设的实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基本内容已如前述各段加以说明,对具有本领域通常技能人员而言,许多延伸、变化或转换使用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底座70表面只设置一定位部82,即足以定位竖立警示面组20,即能符合交通警示标注的需求,而不必设置二个定位部82。又,第一及第二邻边28、29之间所设置的结合件57,可为任意形式的公、母扣或公扣、母孔结构,只要能对于展开的第一侧网22及第二侧网24加以闭合,即可以完全展开网体21加以使用。以及,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展开警示面组20的支撑架37,如第一架杆38及第二架杆44位于底杆50两端不可枢转,且第一架杆38及一第二架杆44末端结合一起,依然可以底杆50穿设于该基础布套26、第一架杆38穿设于该第一侧布套30,以及第二架杆44穿设于该第二侧布套32,由此对于上述警示面组20展开呈三角形状,此也为本领域通常技能人员显而易见,而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精神领域当中。

由于说明书揭示的本实用新型可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或大体特征的其它特定形式来实施,且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经被指出,所以,说明书揭示的实施例应视为举例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说明所界定,对于落入申请专利范围的均等意义与范围的所有改变仍将包含在其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