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及显示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2275发布日期:2019-03-19 23:33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及显示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描述一种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及具有调整动态模糊效果能力的显示系统,尤指一种依据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动态地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及其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种高阶的显示器或是屏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电竞专用的专业显示器或是家庭剧院专用的专业显示器。由于使用者对于视觉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许多高阶显示器具有动态不模糊(movingpictureresponsetime,mprt)的功能。mprt功能可以改善因影像中的物件快速移位而造成动态残影效果(imagestickingeffect)的问题。

一般利用mprt功能改善动态残影效果的方法描述于下。显示器的液晶分子在画面更新时会变成暂态。暂态的液晶分子容易触发动态残影效果。当动态残影效果发生时,使用者会观察到物件产生动态模糊(motionblur)现象,因此会严重影响视觉体验品质。为了降低动态模糊现象,在显示器中,背光开启的时间与液晶分子为暂态的时间可以设定为不重叠。换句话说,背光开启的时间落在垂直同步讯号的空白区间(blankinginterval)。然而,当空白区间很窄时,背光开启的时间也会不足,而导致显示器的亮度偏暗。

另一种改善动态模糊现象的方式为将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区分为好区(无动态模糊效果)以及坏区(有动态模糊效果存在)。坏区的位置可被设定在显示面板的垂直边缘区域。背光开启的时间落在垂直同步讯号的空白区间以及对应于坏区的像素主动区间。坏区可占显示面板面积的20%,而好区可占显示面板面积的80%。换句话说,在显示器中,背光开启的时间与液晶分子为暂态的时间设定为部分重叠。然而,虽然背光开启的时间变大而导致显示器的亮度变高,但坏区仍有较为严重的动态模糊效果。因此,当使用者的视觉焦点移动至于坏区时,将有不良的视觉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及显示系统,可以改善动态模糊状况,增加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品质。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包含将显示面板区分为至少两个区域,利用影像撷取装置追踪眼球位置,以产生眼球位置追踪讯息,依据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取得至少两个区域中之对应眼球位置之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降低第一区域的动态模糊效果,及调整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的动态模糊效果。

较佳的,将该显示面板区分为该至少两个区域,具体为:将该显示面板沿着垂直轴向均分为该至少两个区域,且该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包含该眼球位置对应的垂直轴座标、纵轴座标及横轴座标。

较佳的,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一区域对应垂直同步讯号于像素主动区间内的第一时间区间,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二区域对应该垂直同步讯号于该像素主动区间内的第二时间区间,该第一时间区间与该第二时间区间不重叠,且背光驱动电流在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第一时间区间内为低准位电流,以降低该第一区域的该动态模糊效果。

较佳的,调整该第一区域之外的该第二区域的该动态模糊效果包含:

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在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第二时间区间及空白区间的一部分设定为高准位电流;

其中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像素主动区间与该空白区间的时间长度总和是画面帧的周期长度。

较佳的,另包含:

该眼球位置的该视野范围停留至该第一区域后,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在该垂直同步讯号的空白区间及一部分的该第二时间区间设定为高准位电流;及

若该眼球位置的该视野范围移动至该第二区域,将该背光驱动电流仅在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空白区间设定为高准位电流。

较佳的,该垂直同步讯号于该像素主动区间的升缘部分对应该显示面板内的像素由稳态转为暂态的第一翻转时间,且该垂直同步讯号于该像素主动区间的降缘部分对应该显示面板内的像素由暂态转为稳态的第二翻转时间,该第二翻转时间大于该第一翻转时间。

较佳的,调整该第一区域之外的该第二区域的该动态模糊效果包含:

若该视野范围的该第一区域靠近该显示面板在垂直轴上中央区域,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对应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升缘部分的时间区间设定为高准位电流。

较佳的,另包含:

在取得该至少两个区域中的对应该眼球位置的该视野范围的该第一区域的一段时间后,再取得该至少两个区域中的对应另一眼球位置的另一视野范围的第三区域;及

将被降低的该动态模糊效果由该第一区域偏移至该第三区域;

其中该第一区域及该第三区域为两不同区域。

较佳的,将被降低的该动态模糊效果由该第一区域偏移至该第三区域,具体为:将背光驱动电流在第四时间区间设定为高准位电流后,再将该高准位电流的波形由该第四时间区间偏移至第五时间区间,该第四时间区间与该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不重叠,且该第五时间区间与该第三区域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不重叠。

较佳的,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在该第四时间区间设定为该高准位电流后,再将该高准位电流的该波形由该第四时间区间偏移至该第五时间区间,具体为: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在该第四时间区间设定为该高准位电流后,利用线性偏移函式,将该高准位电流的该波形由该第四时间区间逐渐偏移至该第五时间区间。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调整动态模糊效果能力的显示系统。具有调整动态模糊效果能力的显示系统包含显示面板、影像撷取装置、控制装置、处理器、背光装置及动态模糊控制单元。显示面板用以显示影像。影像撷取装置用以追踪眼球位置,以产生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处理器耦接于控制装置,用以依据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取得至少两个区域中之对应眼球位置之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背光装置用以根据背光驱动电流产生背光讯号。动态模糊控制单元耦接于处理器及显示面板,用以产生背光驱动电流以控制背光装置,并用动态不模糊的功能改善显示面板的动态残影现象。处理器透过动态模糊控制单元降低第一区域的动态模糊效果,并调整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的动态模糊效果。

较佳的,该控制装置沿着垂直轴向,将该显示面板均分为该至少两个区域,且该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包含该眼球位置对应的垂直轴座标、纵轴座标及横轴座标。

较佳的,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一区域对应垂直同步讯号于像素主动区间内的第一时间区间,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二区域对应该垂直同步讯号于该像素主动区间内的第二时间区间,该第一时间区间与该第二时间区间不重叠,且该处理器控制该动态模糊控制单元,以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在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第一时间区间内设定为低准位电流。

较佳的,该处理器控制该动态模糊控制单元,以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在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第二时间区间及空白区间的一部份设定为高准位电流,且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像素主动区间与该空白区间的时间长度总和是画面帧的周期长度。

较佳的,该眼球位置的该视野范围停留至该第一区域后,该处理器控制该动态模糊控制单元以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在该垂直同步讯号的空白区间及一部分的该第二时间区间设定为高准位电流,及若该眼球位置的该视野范围移动至该第二区域,该处理器控制该动态模糊控制单元以将该背光驱动电流仅在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空白区间设定为高准位电流。

较佳的,该垂直同步讯号于该像素主动区间的升缘部分对应该显示面板内的像素由稳态转为暂态的第一翻转时间,且该垂直同步讯号于该像素主动区间的降缘部分对应该显示面板内的像素由暂态转为稳态的第二翻转时间,该第二翻转时间大于该第一翻转时间。

较佳的,若该视野范围的该第一区域靠近该显示面板在垂直轴上中央区域,该处理器控制该动态模糊控制单元,以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对应该垂直同步讯号的该升缘部分的时间区间设定为高准位电流。

较佳的,该处理器通过该影像撷取装置及该控制装置取得该至少两个区域中的对应该眼球位置的该视野范围的该第一区域的一段时间后,再取得该至少两个区域中的对应另一眼球位置的另一视野范围的第三区域,将该显示面板的被降低的该动态模糊效果由该第一区域偏移至该第三区域,且该第一区域及该第三区域为两不同区域。

较佳的,该处理器控制该动态模糊控制单元将该背光驱动电流在第四时间区间设定为高准位电流后,再将该高准位电流的波形由该第四时间区间偏移至第五时间区间,该第四时间区间与该第一区域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不重叠,且该第四时间区间与该第三区域对应的第五时间区间不重叠。

较佳的,该处理器控制该动态模糊控制单元利用线性偏移函式将该高准位电流的该波形由该第四时间区间逐渐偏移至该第五时间区间。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的描述一种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及具有调整动态模糊效果能力的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利用影像撷取装置撷取眼球位置,并获得视野范围。接着,显示系统可利用调整背光驱动电流,将视野范围内的动态模糊效果降低。并且,显示系统也可以持续不断地对眼球位置进行追踪以更新视野范围,并即时调降视野范围内的动态模糊效果。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视野范围移动至屏幕的任何区域,都可以看到高画质的影像。因此,本发明的显示系统可以增加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为图1的显示系统中,将显示面板区分为多个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显示系统中,当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在下区域时,垂直同步讯号与背光驱动电流的第一种关系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显示系统中,当视野范围在第一区域时,垂直同步讯号与背光驱动电流的第二种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显示系统中,当视野范围在第一区域时,垂直同步讯号与背光驱动电流的第三种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显示系统中,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在中区域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显示系统中,当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在中区域时,垂直同步讯号与背光驱动电流的第四种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显示系统中,视野范围由第一区域移动至第三区域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显示系统中,当视野范围由第一区域移动至第三区域时,垂直同步讯号的画面帧与视野范围的对应的时间区间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的显示系统中,当视野范围由第一区域移动至第三区域时,背光驱动电流的高准位电流的波形的位置偏移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的显示系统执行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调整动态模糊效果能力的显示系统100的实施例的方块图。显示系统100包含显示面板10、影像撷取装置11、控制装置12、处理器13、背光装置14及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显示面板10用以显示影像。显示面板10可为任何形式的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的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的显示面板或是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影像撷取装置11用以追踪眼球位置,以产生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影像撷取装置11可为相机或录影机,可以追踪人类单眼或是双眼位置的能力。举例而言,影像撷取装置11可以依据人眼的瞳孔位置,持续地产生包含眼球位置对应的垂直轴(verticalaxis)座标、纵轴(longitudinalaxis)座标及横轴(lateralaxis)座标的眼球位置追踪讯息。控制装置12耦接于影像撷取装置11,用以虚拟地区分显示面板10为至少两个区域,及接收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在此,控制装置12可沿着垂直轴向将显示面板10虚拟地区分为至少两个区域。例如将显示面板10虚拟地区分为三个垂直像素数量相同的区域。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每一个区域的尺寸。每一个区域的尺寸也可由使用者自行定义。处理器13耦接于控制装置12,用以依据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取得至少两个区域中的眼球位置对应的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处理器13可为任何种类的处理装置,例如微处理器、处理晶片(scaler)或是中央处理器等等。于此说明,由于人眼的视野范围有限,因此视野范围的热区(hotzone)或专注区域并无法涵盖全屏幕。换句话说,依据影像撷取装置11追踪眼球位置的结果,处理器13可以估测人眼目前在显示面板10上的专注区域,以强化专注区域的影像画质。背光装置14用以根据背光驱动电流产生背光讯号。背光装置14可为任何种类的发光元件,例如白炽灯泡、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冷阴极萤光灯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等等。背光装置14所产生的背光讯号,可以透过显示面板10传至人眼。因此,人眼可以看到显示面板10上的发光的影像。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耦接于处理器13及显示面板10,用以产生背光驱动电流以控制背光装置14。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可用动态不模糊(movingpictureresponsetime,mprt)的功能改善显示面板10的动态残影现象。并且,处理器13可通过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降低第一区域的动态模糊效果,并调整第一区域之外的第二区域的动态模糊效果。换句话说,显示系统100可以动态地将使用者于显示面板10上的专注区域(第一区域)的画质提升(动态模糊效果降低)。并且,在非专注区域(第二区域)上调整动态模糊效果,以使显示面板10的平均画面亮度能够符合需求。因此,显示系统100可以显示同时满足低动态模糊效果以及符合平均亮度需求的动态影像。显示系统100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的细节将描述于后文。

图2为显示系统100中,将显示面板10区分为多个区域的示意图。为了简化描述,显示面板10将分为三个区域进行说明。处理器13可以将显示面板10虚拟地区分为上区域10a、中区域10b以及下区域10c。上区域10a对应的垂直像素数量为x。中区域10b对应的垂直像素数量为y。下区域10c对应的垂直像素数量为z。x、y、z可为相同或不相同的正整数。举例而言,当显示面板10的解析度为2560×1440像素。显示面板10垂直像素的总数量为1440。上区域10a对应的垂直像素数量x可为480。因此,上区域10a对应的垂直像素的索引xi的范围可为0≦xi<480。中区域10b对应的垂直像素数量y可为480。因此,中区域10b对应的垂直像素的索引yi的范围可为480≦yi<960。下区域10c对应的垂直像素数量z可为480。因此,下区域10c对应的垂直像素的索引zi的范围可为960≦zi<1440。第一区域r1为人眼的视野范围。在此,第一区域r1可对应下区域10c。然而,第一区域r1的尺寸也可以依据使用者的设定而调整。例如视野比较宽广的使用者(如电竞选手),可以将第一区域r1的尺寸加大。如此,第一区域r1可对应中区域10b以及下区域10c。第二区域r2为在第一区域r1之外的一部分区域。例如,在图2中,当第一区域r1对应下区域10c时,第二区域r2可设定对应于上区域10a。第二区域r2可视为人眼的非专注区域。

图3为显示系统100中,当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在下区域10c时,垂直同步讯号vsync与背光驱动电流bl的第一种关系的示意图。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r1对应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像素主动区间act内的第一时间区间t1。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域r2对应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像素主动区间act内之第二时间区间t2。第一时间区间t1与第二时间区间t2不重叠。于此,垂直同步讯号vsync可为周期性的讯号。垂直同步讯号vsync包含像素主动区间act以及空白区间blk。空白区间blk可被区分为前廊区(frontporch)fp以及后廊区(backporch)bp。画面帧周期f的时间长度等于前廊区fp、像素主动区间act及后廊区bp的时间长度总和。换句话说,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像素主动区间act与空白区间blk的时间长度总和是画面帧周期f。当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在下区域10c时,处理器13可以控制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将背光驱动电流bl在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第一时间区间t1内设定为低准位电流,以暂时关闭背光装置14。由于背光装置14在第一时间区间t1内暂时关闭,因此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的像素暂态现象将被隐藏。换句话说,在显示面板10中,对应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的下区域10c的动态模糊效果可被降低。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的画质将会提升。并且,处理器13可以控制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以将背光驱动电流bl在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第二时间区间t2及空白区间blk的一部份设定为高准位电流。如图3所示,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致能区间e1可为高准位电流。换句话说,背光装置14在致能区间e1内为开启。应当理解的是,背光装置14开启的致能区间e1与部分的像素主动区间act重叠。然而,重叠的部分(第二时间区间t2)对应于人眼的非专注区域(第二区域r2)。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虽然非专注区域的像素为暂态,视觉体验品质并不会因此而降低。并且,背光装置14开启的时间越长(致能区间e1越长),表示显示面板10能支援的平均画面亮度越亮。换句话说,显示系统100可以同时满足优良的视觉体验以及提供符合平均亮度需求的显示影像。

图4为显示系统100中,当视野范围在第一区域r1时,垂直同步讯号vsync与背光驱动电流bl的第二种关系的示意图。如前述提及,处理器13可以控制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将背光驱动电流bl在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第一时间区间t1内设定为低准位电流,以暂时关闭背光装置14。并且,处理器13可以控制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以将背光驱动电流bl在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空白区间blk(或其一部分)及一部分的第二时间区间t2设定为高准位电流。换句话说,在图4中,背光装置14在致能区间e2内是开启状态。并且,图4与图3的差异性在于,背光装置14的致能区间e2与垂直同步讯号vsync之像素主动区间act的重叠部分非局限于第二区域r2(上区域10a)对应的第二时间区间t2。更一般性地说,背光装置14的致能区间e2与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像素主动区间act的重叠部分可以小于第二时间区间t2、等于第二时间区间t2、或大于第二时间区间t2。换句话说,任何满足背光驱动电流bl在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第一时间区间t1内设定为低准位电流(关闭背光)的技术调整都属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范畴。

图5为显示系统100中,当视野范围在第一区域r1时,垂直同步讯号vsync与背光驱动电流bl的第三种关系的示意图。于此,处理器13也可以控制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以将背光驱动电流bl仅在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空白区间blk设定为高准位电流。换句话说,在图5中,背光装置14在致能区间e3内是开启状态。应理解的是,由于背光装置14的致能区间e3是在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空白区间blk内,因此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整个像素主动区间act的动态模糊效果都不明显。换句话说,在背光装置14仅在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空白区间blk内开启时,无论视野范围在第一区域r1、由第一区域r1移动至第二区域r2、或是在显示面板10的任何区域,可视的动态模糊效果都不明显。然而,如此一来,背光装置14的开启时间长度就会受到空白区间blk的限制,因此适用于较低的平均亮度需求模式。

图6为显示系统100中,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在中区域10b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使用者的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也可以移动至显示面板10的中区域10b。当第一区域r1对应中区域10b时,第二区域r2可以对应上区域10a或是下区域10c。第二区域r2为在第一区域r1之外的一部分区域。然而,较为优选的第二区域r2可设定为对应上区域10a。第一区域r1可为人眼的专注区域,第二区域r2可视为人眼的非专注区域。在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在中区域10b时,背光驱动电流bl的调整以及设定细节将于后文详述。

图7为显示系统100中,当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在中区域10b时,垂直同步讯号vsync与背光驱动电流bl的第四种关系的示意图。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r1对应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像素主动区间act内的第一时间区间t1。显示面板10的第二区域r2对应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像素主动区间act内的第二时间区间t2。第一时间区间t1与第二时间区间t2不重叠。应当理解的是,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像素主动区间act的升缘部分对应显示面板10内的像素由稳态转为暂态的第一翻转时间ft1。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像素主动区间act之降缘部分对应显示面板10内之像素由暂态转为稳态的第二翻转时间ft2。换句话说,在第一翻转时间ft1以及第二翻转时间ft2之内的像素并不是完全稳定的。并且,第二翻转时间ft2大于第一翻转时间ft1。当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在中区域10b(靠近显示面板10在垂直轴上中央区域)时,处理器13可控制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以将背光驱动电流bl对应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升缘部分的一段时间区间内设定为高准位电流。举例而言,背光驱动电流bl可以在致能区间e4内被设定为高准位电流。因此,背光装置14在致能区间e4内是开启状态。并且,致能区间e4与空白区间blk的一部份以及垂直同步讯号vsync对应升缘的像素主动区间act的一部份重叠。在图7中,由于第二翻转时间ft2大于第一翻转时间ft1,因此将致能区间e4设定于与第一翻转时间ft1部分重叠,会优于将致能区间e4设定于与第二翻转时间ft2部分重叠。原因为,背光装置14在开启的致能区间e4内,像素不稳定的可视时间较短。因此,对于视野范围较为宽广的人而言,显示面板10在边缘之处的动态模糊效果会比较不明显。

图8为显示系统100中,视野范围由第一区域r1移动至第三区域r3的示意图。第一区域r1对应显示面板10的下区域10c。第三区域r3对应显示面板10的上区域10a。人眼的视野范围会随着时间移动。处理器13透过影像撷取装置11及控制装置12取得对应眼球位置的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的一段时间后,若视野范围开始移动,处理器13可持续地追踪视野范围(例如由第一区域r1移动至第三区域r3)。如前述提及,影像撷取装置11可以追踪眼球位置。因此,影像撷取装置11也可以侦测对应的移动路径。为了优化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在图8中,当视野范围由第一区域r1移动至第三区域r3时,处理器13也可以透过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将显示面板10的被降低的动态模糊效果(利用前述提及的降低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由第一区r1域偏移至第三区域r3。并且,第一区域r1及第三区域r3是两个不同的区域。显示系统100将被降低的动态模糊效果的范围偏移的方式将于后文详述。

图9为显示系统100中,当视野范围由第一区域r1移动至第三区域r3时,垂直同步讯号vsync的画面帧f1至fn与视野范围的对应的时间区间的示意图。如前述,人眼的视野范围会随时间移动。因此,显示面板10在显示不同画面帧时,视野范围的移动位置也会不同。为了简化描述,视野范围移动的模式将以垂直的线性移动模式进行说明。在图9中,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第一画面帧f1的时刻,视野范围位于第一区域r1(下区域10c)。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第二画面帧f2的时刻,视野范围逐渐由第一区域r1朝着第三区域r3移动。依此类推,垂直同步讯号vsync于第n画面帧fn的时刻,视野范围位于第三区域r3(上区域10a)。换句话说,在n个画面帧的时间长度内,视野范围可由第一区域r1移动至第三区域r3。n为正整数。

图10为显示系统100中,当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移动至第三区域r3时,背光驱动电流的高准位电流的波形的位置偏移的示意图。由于显示系统100的设计为让视野范围的画面的动态模糊效果降低,因此背光驱动电流bl可依据视野范围的移动而调整。在图10中,背光驱动电流bl1于第四时间区间t4内被设定为高准位电流(初始设定)。如前述,高准位电流于第四时间区间t4内要避开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所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t1。然而,随着视野范围逐渐由第一区域r1移动至第三区域r3,处理器13可以控制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将高准位电流的波形由第四时间区间t4偏移至第五时间区间t5。第四时间区间t4与第一区域r1对应的第一时间区间t1不重叠,且第五时间区间t5与第三区域r3对应的第三时间区间t3不重叠。例如,背光驱动电流中的高准位电流的波形,可以经过m次的移动,由第四时间区间t4偏移至第五时间区间t5,说明如下。高准位电流的波形在第四时间区间t4对应的位置为xa(时间轴上的位置)。高准位电流的波形在第五时间区间t5对应的位置为xb。移动次数m为正整数。因此,高准位电流的波形的单次移动的偏移量d可被推导为:

d=(xb-xa)/m

因此,高准位电流的波形在第一次移动的总偏移量为d。高准位电流的波形在第二次移动的总偏移量为2×d。依此类推,高准位电流的波形在第m次移动的总偏移量为m×d。经过m次移动后,高准位电流的波形位置可表示为:

xa+(m×d)=xa+m×(xb-xa)/m=xb

换句话说,处理器13可以控制动态模糊控制单元15,利用线性偏移函式,将高准位电流的波形由第四时间区间t4逐渐偏移至第五时间区间t5。由于背光装置14开启背光的时间范围可为渐进式的偏移,故显示面板10所显示的亮度也将会平缓地调整,可有效避免画面闪烁的不讨喜现象。

并且,本发明将背光驱动电流之高准位电流的波形偏移之方式非局限于上述的参数。举例而言,当高准位电流的波形由位置xa移动至特定位置xc时,处理器13可以使用m’次移动的程序以及单次移动的偏移量d’以执行偏移程序,且满足xc=xa+(m’×d’)的线性偏移函式。并且,移动次数m’以及单次移动的偏移量d’也可依据实际的状况调整。

图11为显示系统100执行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的流程图。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包含步骤s111至步骤s115。任何合理的技术变更都属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范畴。步骤s111至步骤s115描述于下。

步骤s111:将显示面板10区分为至少两个区域;

步骤s112:利用影像撷取装置11追踪眼球位置,以产生眼球位置追踪讯息;

步骤s113:依据眼球位置追踪讯息,取得至少两个区域中的眼球位置的对应视野范围的第一区域r1;

步骤s114:降低第一区域r1的动态模糊效果;

步骤s115:调整第一区域r1之外的第二区域r2的动态模糊效果。

步骤s111至步骤s115的细节已于前文中详述,故于此将不再赘述。在显示系统100中,用于驱动背光装置14的背光驱动电流并无限制。处理器13虚拟地将显示面板10区分为至少两个区域后,将使用者眼睛的视野范围的专注区域的动态模糊效果降低或是消除。显示系统100也会持续不断地对眼球位置进行追踪,以动态地设定显示面板10需要调降动态模糊效果的区域。因此,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将获得提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描述一种调整动态模糊效果的方法及具有调整动态模糊效果能力的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利用影像撷取装置撷取眼球位置,并获得视野范围。接着,显示系统可利用调整背光驱动电流,将视野范围内的动态模糊效果降低。并且,显示系统也可以持续不断地对眼球位置进行追踪以更新视野范围,并即时调降视野范围内的动态模糊效果。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视野范围移动至屏幕的任何区域,都可以看到高画质的影像。因此,本发明的显示系统可以增加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品质。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