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管理教学使用展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4130发布日期:2019-08-06 22:5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济管理教学使用展示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济管理教学使用展示板。



背景技术: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对称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

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科学的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而在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讲课效果,方便学生理解,往往需要通过展示资料来辅助教学,而现有的教学展示板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7781008u公开的一种基于汽车发动机原理教学用展示板,包括基座、第一展示板、第二展示板、第三展示板和伸缩杆,所述基座的上端和内部分别固定有加固杆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展示板和第三展示板均通过折叠支撑件与第一展示板连接,且第二展示板和第三展示板的表面均安装有写字板,所述第一磁铁的表面吸附有第二磁铁,所述伸缩杆通过转动支撑件分别与第二展示板和第三展示板连接,且伸缩杆之间安装有毛刷辊。该展示板通过支撑杆调节展示板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人群的使用和观看,但是该展示板结构复杂,操作使用繁琐,不利用推广使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方便教学者管理使用的经济管理教学使用展示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济管理教学使用展示板,在需要展示资料来辅助管理教学时,利用夹持件将资料夹持住,然后通过滑动滑块和滑动套环,就能够实现资料能够在主展板的任意位置展示;而使用者需要使用笔进行书写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工作,利用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旋转盘转动,将笔孔与漏笔孔对齐,使得该笔孔内的笔从漏笔孔处掉落,并从出笔口垂直落下,以供使用者使用,操作简单,提高教学管理的便捷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经济管理教学使用展示板,包括主展板、辅助夹持机构和笔筒,所述辅助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滑杆、夹持横杆和夹持件,所述固定滑杆设置在主展板的左侧,固定滑杆通过连接杆与主展板的左侧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滑杆上套设有滑动套环,且固定滑杆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动套环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轨相匹配,所述夹持横杆靠近主展板设置,夹持横杆的左端与滑动套环连接,夹持横杆的顶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夹持件设置在滑块上,夹持横杆内设置有移动室,所述移动室内设置有卡球,移动室顶部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与滑块底部连接,移动杆的底部与卡球连接,所述笔筒设置在主展板的右侧侧壁上,笔筒用于装载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滑杆均匀设置有一列定位孔,所述滑动套环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辅助夹持机构包括定位卡件,所述定位卡件的一端穿过通孔,且部分设置在定位孔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需要展示资料来辅助管理教学时,利用夹持件将资料夹持住,然后通过滑动滑块,使得资料随着滑块,沿着夹持横杆左右移动,同时通过移动滑动套环,将滑动套环在固定滑杆上自由滑动,从而调节资料的上下位置,从而实现资料能够在主展板的任意位置展示;而在需要将资料在指定位置进行展示时,先将资料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将定位卡件穿过通孔,插入定位孔内,即可实现资料位置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卡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直径大于通孔孔径,且限位件的直径小于定位孔孔径。通过在定位卡件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件,并将限位件的直径大于通孔孔径,且限位件的直径小于定位孔孔径,使得定位卡件能够自由插入定位孔内,且定位卡件不会从通孔中脱落,避免定位卡件遗失。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的列队与滑轨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移动杆上套设有限位滚轮,所述限位滚轮设置在限位槽内。通过设置限位槽,并在移动杆上套设有限位滚轮,利用限位滚轮与限位槽滚动接触,减小滑块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使得滑块在滑动过程中更省力,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支撑单元和移动夹紧单元,所述固定支撑单元固定设置在滑块顶部,且固定支撑单元靠近主展板设置,所述移动夹紧单元设置在滑块上方,移动夹紧单元底部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滑块顶部设置有与移动轨道相匹配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设置有压缩弹性件,所述压缩弹性件的左端与轨道槽远离固定支撑单元的内壁连接,压缩弹性件的右端与移动轨道连接,压缩弹性件用于将移动夹紧单元推向固定支撑单元。利用压缩弹性件将移动夹紧单元推向固定支撑单元,在需要夹持资料时,先推动移动夹紧单元使得压缩弹性件压缩,从而使得移动夹紧单元与固定支撑单元分离,然后将资料放在移动夹紧单元与固定支撑单元之间,松开移动夹紧单元,压缩弹性件推动移动夹紧单元推向固定支撑单元,从而将资料紧紧的夹持住,避免资料晃动,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单元、移动夹紧单元之间设有间隙,且固定支撑单元、移动夹紧单元相互靠近的侧面贴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单元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固定支撑单元斜边所在侧面靠近移动夹紧单元。通过将固定支撑单元的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固定支撑单元斜边所在侧面靠近移动夹紧单元,使得夹持件在夹持资料的时候,能够将资料稳固贴合在主展板上,方便资料展示。

进一步地,所述笔筒包括筒体和发笔机构,所述筒体内分别设置有设备腔体和储笔腔体,所述设备腔体设置在储笔腔体的上方,筒体顶部设置有还笔口,设备腔体内设置有通管,所述还笔口通过通管与储笔腔体连通,所述发笔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轴、旋转盘和底盘,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设备腔体内,所述旋转盘、底盘分别设置在储笔腔体内,所述传动轴顶部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轴底部与旋转盘连接,所述旋转盘上均匀设置有笔孔,所述储笔腔体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底盘设置在凸台上方,所述底盘顶部设置有环形滑动槽,所述环形滑动槽内设置有漏笔孔,所述储笔腔体底部设置有出笔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在储笔腔体内插入多根笔,使笔穿过笔孔、竖直设置在储笔腔体内,且笔的底部放置在底盘的环形滑动槽上,使用者需要使用笔进行书写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工作,利用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旋转盘转动,将笔孔与漏笔孔对齐,使得该笔孔内的笔从漏笔孔处掉落,并从出笔口垂直落下,以供使用者使用;在使用者使用完毕后,需要归还笔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转动,将旋转盘上空的笔孔与通管对齐,然后将笔将还笔口插入,使得笔从通管内自由落体,落入对应的笔孔中,且笔的底部与环形滑动槽触接,实现笔的归还,随取随用,提高装置使用便捷性,避免笔的遗失。

进一步地,所述笔孔处于同一圆周线上,且笔孔所在圆周线与环形滑动槽的圆周线相对应。通管将笔孔所在圆周线设置为与环形滑动槽的圆周线相对应,使得笔落入笔孔后,笔竖直设置,且笔的底部与环形滑动槽触接,利用笔孔和环形滑动槽同时对笔进行位置限定,避免笔在储笔腔体内凌乱堆放。

进一步地,所述出笔口、漏笔孔连接线的延长线经过笔孔所在圆周线。

进一步地,所述还笔口、通管连接线的延长线经过笔孔所在圆周线。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和联动杆,所述漏笔孔内设置有塞体,所述联动杆为“l”型结构,联动杆的一端与塞体底部连接,联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连接。为避免还笔过程中,储笔腔体内的笔从出笔口掉落,通管设置塞体,利用塞体堵住漏笔孔,从而避免笔在还笔过程中落下;此外,在需要使用笔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工作,利用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旋转盘转动,将笔孔与漏笔孔对齐,然后再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工作,将塞体从漏笔孔拔出,使得该笔孔内的笔从漏笔孔处掉落,并从出笔口垂直落下,以供使用者使用,再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工作,让塞体重新堵住漏笔孔,即可放置笔意外从笔筒中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漏笔孔的附近设置有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设置在底盘顶部,所述笔孔的附近设置有信号发射单元,所述信号发射单元设置在旋转盘底部。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应设置信号发射单元发出的信号。为提高使用便捷性,分别设置信号接收单元和信号发射单元,在需要使用笔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工作,利用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旋转盘转动,转动至靠近笔孔的信息发射单元与信号接收单元对齐,即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信号发射单元发出的信号时,笔孔与漏笔孔就对齐了,然后再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工作,将塞体从漏笔孔拔出,使得该笔孔内的笔从漏笔孔处掉落,并从出笔口垂直落下,以供使用者使用。

进一步地,在所述笔孔与漏笔孔对应设置时,靠近笔孔的信息发射单元与信号接收单元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设备腔体内还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控制按键、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发射单元、电源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经济管理教学使用展示板,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在需要展示资料来辅助管理教学时,利用夹持件将资料夹持住,然后通过滑动滑块和滑动套环,就能够实现资料能够在主展板的任意位置展示;而使用者需要使用笔进行书写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工作,利用第一驱动装置控制旋转盘转动,将笔孔与漏笔孔对齐,使得该笔孔内的笔从漏笔孔处掉落,并从出笔口垂直落下,以供使用者使用,操作简单,提高教学管理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经济管理教学使用展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滑动套环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夹持横杆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块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笔筒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主展板,2-笔筒,3-固定滑杆,4-夹持横杆,5-夹持件,6-滑动套环,7-连接杆,8-滑轨,9-滑槽,10-滑块,11-移动式,12-卡球,13-移动杆,14-移动槽,15-限位槽,16-限位滚轮,17-定位块,18-通孔,19-定位卡件,20-限位件,21-固定支撑单元,22-移动夹紧单元,23-移动轨道,24-轨道槽,25-压缩弹性件,26-筒体,27-设备腔体,28-储笔腔体,29-还笔口,30-通管,31-第一驱动装置,32-传动轴,33-旋转盘,34-底盘,35-凸台,36-环形滑动槽,37-笔孔,38-出笔口,39-信号接收单元,40-信号发射单元,41-漏笔孔,42-塞体,43-第二驱动装置,44-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8所示,一种经济管理教学使用展示板,包括主展板1、辅助夹持机构和笔筒2,所述辅助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滑杆3、夹持横杆4和夹持件5,所述固定滑杆3设置在主展板1的左侧,固定滑杆3通过连接杆7与主展板1的左侧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滑杆3上套设有滑动套环6,且固定滑杆3上设置有滑轨8,所述滑动套环6内壁上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槽9与滑轨8相匹配,所述夹持横杆4靠近主展板1设置,夹持横杆4的左端与滑动套环6连接,夹持横杆4的顶部设置有滑块10,所述夹持件5设置在滑块10上,夹持横杆4内设置有移动室11,所述移动室11内设置有卡球12,移动室11顶部设置有移动槽13,所述移动槽13内设置有移动杆14,所述移动杆14的顶部与滑块10底部连接,移动杆14的底部与卡球12连接,所述笔筒2设置在主展板1的右侧侧壁上,笔筒2用于装载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滑杆3均匀设置有一列定位孔17,所述滑动套环6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8,所述辅助夹持机构包括定位卡件19,所述定位卡件19的一端穿过通孔18,且部分设置在定位孔17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需要展示资料来辅助管理教学时,利用夹持件5将资料夹持住,然后通过滑动滑块10,使得资料随着滑块10、沿着夹持横4左右移动,同时通过移动滑动套环6,将滑动套环6在固定滑杆3上自由滑动,从而调节资料的上下位置,从而实现资料能够在主展板1的任意位置展示;而在需要将资料在指定位置进行展示时,先将资料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将定位卡件19穿过通孔18,插入定位孔17内,即可实现资料位置的固定。

具体地,所述定位卡件1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件20,所述限位件20的直径大于通孔18孔径,且限位件20的直径小于定位孔17孔径。通过在定位卡件19的两端分别设置限位件20,并将限位件20的直径大于通孔18孔径,且限位件20的直径小于定位孔17孔径,使得定位卡件19能够自由插入定位孔17内,且定位卡件19不会从通孔18中脱落,避免定位卡件19遗失。

具体地,所述定位孔17的列队与滑轨8平行设置。

具体地,所述移动槽13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15,所述移动杆14上套设有限位滚轮16,所述限位滚轮16设置在限位槽15内。通过设置限位槽15,并在移动杆14上套设有限位滚轮16,利用限位滚轮16与限位槽15滚动接触,减小滑块10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阻力,使得滑块10在滑动过程中更省力,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具体地,所述夹持件5包括固定支撑单元21和移动夹紧单元22,所述固定支撑单元21固定设置在滑块10顶部,且固定支撑单元21靠近主展板1设置,所述移动夹紧单元22设置在滑块10上方,移动夹紧单元22底部设置有移动轨道23,所述滑块10顶部设置有与移动轨道23相匹配的轨道槽24,所述轨道槽24内设置有压缩弹性件25,所述压缩弹性件25的左端与轨道槽24远离固定支撑单元21的内壁连接,压缩弹性件25的右端与移动轨道23连接,压缩弹性件25用于将移动夹紧单元22推向固定支撑单元21。利用压缩弹性件25将移动夹紧单元22推向固定支撑单元21,在需要夹持资料时,先推动移动夹紧单元22使得压缩弹性件25压缩,从而使得移动夹紧单元22与固定支撑单元21分离,然后将资料放在移动夹紧单元22与固定支撑单元21之间,松开移动夹紧单元22,压缩弹性件25推动移动夹紧单元22推向固定支撑单元21,从而将资料紧紧的夹持住,避免资料晃动,提高装置使用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固定支撑单元21、移动夹紧单元22之间设有间隙,且固定支撑单元21、移动夹紧单元22相互靠近的侧面贴合设置。

具体地,所述固定支撑单元2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固定支撑单元21斜边所在侧面靠近移动夹紧单元22。通过将固定支撑单元21的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固定支撑单元21斜边所在侧面靠近移动夹紧单元22,使得夹持件5在夹持资料的时候,能够将资料稳固贴合在主展板1上,方便资料展示。

具体地,所述笔筒2包括筒体26和发笔机构,所述筒体26内分别设置有设备腔体27和储笔腔体28,所述设备腔体27设置在储笔腔体28的上方,筒体26顶部设置有还笔口29,设备腔体27内设置有通管30,所述还笔口29通过通管30与储笔腔体28连通,所述发笔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1、传动轴32、旋转盘33和底盘3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1设置在设备腔体27内,所述旋转盘33、底盘34分别设置在储笔腔体28内,所述传动轴32顶部与第一驱动装置31连接,传动轴32底部与旋转盘33连接,所述旋转盘33上均匀设置有笔孔37,所述储笔腔体28底部设置有凸台35,所述底盘34设置在凸台35上方,所述底盘34顶部设置有环形滑动槽36,所述环形滑动槽36内设置有漏笔孔41,所述储笔腔体28底部设置有出笔口38。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先在储笔腔体28内插入多根笔,使笔穿过笔孔37、竖直设置在储笔腔体28内,且笔的底部放置在底盘34的环形滑动槽36上,使用者需要使用笔进行书写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1工作,利用第一驱动装置31控制旋转盘33转动,将笔孔37与漏笔孔41对齐,使得该笔孔37内的笔从漏笔孔41处掉落,并从出笔口38垂直落下,以供使用者使用;在使用者使用完毕后,需要归还笔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1转动,将旋转盘33上空的笔孔37与通管30对齐,然后将笔将还笔口29插入,使得笔从通管30内自由落体,落入对应的笔孔37中,且笔的底部与环形滑动槽36触接,实现笔的归还,随取随用,提高装置使用便捷性,避免笔的遗失。

具体地,所述笔孔37处于同一圆周线上,且笔孔37所在圆周线与环形滑动槽36的圆周线相对应。通管将笔孔37所在圆周线设置为与环形滑动槽36的圆周线相对应,使得笔落入笔孔37后,笔竖直设置,且笔的底部与环形滑动槽36触接,利用笔孔37和环形滑动槽36同时对笔进行位置限定,避免笔在储笔腔体28内凌乱堆放。

具体地,所述出笔口38、漏笔孔41连接线的延长线经过笔孔37所在圆周线。

具体地,所述还笔口29、通管30连接线的延长线经过笔孔37所在圆周线。

具体地,所述底盘3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43和联动杆44,所述漏笔孔41内设置有塞体42,所述联动杆44为“l”型结构,联动杆44的一端与塞体42底部连接,联动杆44的另一端与第二驱动装置43的驱动轴连接。为避免还笔过程中,储笔腔体28内的笔从出笔口38掉落,通管设置塞体42,利用塞体42堵住漏笔孔41,从而避免笔在还笔过程中落下;此外,在需要使用笔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1工作,利用第一驱动装置31控制旋转盘33转动,将笔孔37与漏笔孔41对齐,然后再控制第二驱动装置43工作,将塞体42从漏笔孔41拔出,使得该笔孔37内的笔从漏笔孔41处掉落,并从出笔口38垂直落下,以供使用者使用,再控制第二驱动装置43工作,让塞体42重新堵住漏笔孔41,即可放置笔意外从笔筒2中掉落。

具体地,所述漏笔孔41的附近设置有信号接收单元39,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9设置在底盘34顶部,所述笔孔37的附近设置有信号发射单元40,所述信号发射单元40设置在旋转盘33底部。所述信号接收单元39用于接收对应设置信号发射单元40发出的信号。为提高使用便捷性,分别设置信号接收单元39和信号发射单元40,在需要使用笔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1工作,利用第一驱动装置31控制旋转盘33转动,转动至靠近笔孔37的信息发射单元40与信号接收单元39对齐,即信号接收单元39接收到信号发射单元40发出的信号时,笔孔37与漏笔孔41就对齐了,然后再控制第二驱动装置43工作,将塞体42从漏笔孔41拔出,使得该笔孔37内的笔从漏笔孔41处掉落,并从出笔口38垂直落下,以供使用者使用。

具体地,在所述笔孔37与漏笔孔41对应设置时,靠近笔孔37的信息发射单元40与信号接收单元39相对应。

具体地,所述筒体26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设备腔体27内还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控制按键、第一驱动装置31、第二驱动装置43、信号接收单元39、信号发射单元40、电源连接。

使用时,在需要展示资料来辅助管理教学时,利用夹持件5将资料夹持住,然后通过滑动滑块10,使得资料随着滑块10、沿着夹持横4左右移动,同时通过移动滑动套环6,将滑动套环6在固定滑杆3上自由滑动,从而调节资料的上下位置,从而实现资料能够在主展板1的任意位置展示;而在需要将资料在指定位置进行展示时,先将资料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将定位卡件19穿过通孔18,插入定位孔17内,即可实现资料位置的固定;而在使用者需要使用笔进行书写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1工作,利用第一驱动装置31控制旋转盘33转动,将笔孔37与漏笔孔41对齐,使得该笔孔37内的笔从漏笔孔41处掉落,并从出笔口38垂直落下,以供使用者使用;在使用者使用完毕后,需要归还笔时,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1转动,将旋转盘33上空的笔孔37与通管30对齐,然后将笔将还笔口29插入,使得笔从通管30内自由落体,落入对应的笔孔37中,且笔的底部与环形滑动槽36触接,实现笔的归还,随取随用,提高装置使用便捷性,避免笔的遗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