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书画学习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4950发布日期:2019-08-03 10:54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书画学习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投影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书画学习仪。



背景技术:

书法绘画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包括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及素描绘画等,现阶段中小学的书法师资极度缺乏,全国书法教师的缺口达到50万,且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及教学方法原始枯燥。

临摹是学习书法或绘画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人群通过临摹能够起到不同的效果:一方面,能够为中小学生的书法绘画打下好的基础并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能够为成人的书法绘画提供完整系统的训练。

传统临摹方法如描红等对纸张有特殊要求,而且模板容易损坏且消耗巨大,此外,由于临摹用的纸张必须是透明不吸墨的材质,在这种纸张上进行书画练习,不能体现如宣纸或其他透光度低的材料上的实际用墨感受。因此,对于书画练习有一定的影响,有人想出通过将电脑改造成可以直接在屏幕上描红临摹的装置,但并不具有实用的效果,因为电脑的屏幕亮度低,屏幕蒙上纸后电脑上的画面就看不清了,易把电脑屏幕弄脏,达不到书画学习的目的;也有人将字帖或图画投影到书写台上进行临摹,但是这种投影设备功能单一,只能进行书法绘画的临摹,无法将由专业团队针对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所开发的数据库放入其中,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书画学习仪,能够将字帖或图画的影像通过投影光头投射到书写台上的宣纸上或者水洗台上进行书写绘画,同时能够将由专业团队针对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所开发的数据库放入学习仪中,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解决了传统书画临摹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书画学习仪,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侧面设置电源开关和电源线,所述基座上部通过大转轴连接第一折臂的下端,所述第一折臂内置集成主板,且侧面设有液晶操作屏和usb接口,所述第一折臂的上端通过小转轴连接第二折臂的一端,所述第二折臂的另一端安装有投影光头。

优选地,所述投影光头的下部可设有水洗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将书画模板的电子稿件或针对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所开发的数据库装入u盘或电脑手机中后连接usb接口,通过集成主板处理后转换成影像,并通过液晶操作屏和投影光头投影到设定的书画台上进行书画临摹练习,完全与实际书画创作的感受一致,同时能够直观生动的教学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2、投影的角度可调节,书画台可为水洗台,能够重复使用,有效的代替了宣纸等书画纸张,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有效提高了书画爱好者的学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附图中:1.基座;2.大转轴;3.第一折臂;4.液晶操作屏;5.usb接口;6.小转轴;7.第二折臂;8.投影光头;9.水洗台;10.电源线;11.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所示的一种书画学习仪,包括基座1,基座1的侧面设置电源开关11和电源线10,基座1上部通过大转轴2连接第一折臂3的下端,第一折臂3内置集成主板,且侧面设有液晶操作屏4和usb接口5,第一折臂3的上端通过小转轴6连接第二折臂7的一端,第二折臂7的另一端安装有投影光头8。

投影光头8的下部可设有水洗台9。

工作原理:书画的电子稿件或针对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所开发的数据库装入u盘或电脑手机中,将u盘或电脑手机与usb接口5连接,通过集成主板处理转换成影像,通过液晶操作屏4的操作和投影光头8直接将影像投影到设定的书画台上的宣纸上或水洗台上进行书画临摹练习或直观生动的中小学教学,由于基座1上部通过大转轴2连接第一折臂3的下端,第一折臂3的上端通过小转轴6连接第二折臂7的一端,因此能够通过大转轴2和小转轴6的旋转来调节第一折臂3及第二折臂7的位置,从而达到对投影角度的调整。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画学习仪,包括基座,基座的侧面设置电源开关和电源线,基座上部通过大转轴连接第一折臂的下端,第一折臂内置集成主板,且侧面设有液晶操作屏和USB接口,第一折臂的上端通过小转轴连接第二折臂的一端,第二折臂的另一端安装有投影光头。本发明可将书画模板的电子稿件或针对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所开发的数据库通过USB接口和集成主板处理后转换成影像,由投影光头投影到设定的书画台上进行书画临摹练习,同时能够直观生动的教学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投影的角度可调节,书画台可为水洗台,能够重复使用,代替了宣纸等书画纸张,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提高了书画爱好者的学习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沈洪军;顾利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洪军
技术研发日:2019.05.07
技术公布日:2019.08.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