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订机的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3965发布日期:2019-09-21 02:0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订机的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订机的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属于装订作业中的成叠纸或帖码的永久性装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专利CN2019102571804以及CN2018115966770,提供了一种上压铆和导电垫块联动机构以及下压铆机构,打孔时,打孔电机座下降,钻刀穿过所述上铆座的钻孔到达所述机架的中台板完成打孔,而后下压铆机构带着塑料管上升并加热,穿过孔与上压铆机构合力挤压完成压铆。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压铆时下压铆机构的下铆座需要与下铆体契合后一起沿着升降导柱上升,下压铆机构重量很大,反复使用后会出现下铆座复位不准确的情况,影响装订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打孔电机座上设置卡板、卡板垫,在机架顶板上设置挡板,使打孔电机座与下铆座之间形成一个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使上述背景技术中装订机的下铆座与打孔电机座、上压铆机构很好地配合完成打孔和压铆。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订机的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装订机包括升降导柱、机架顶板、上铆座、下铆座、下铆体和打孔电机座,升降导柱内套装有连动杆,打孔电机座、上铆座、下铆座套设于升降导柱上,升降导柱和连动杆的上端用销子彼此销接;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包括卡板、卡板垫和位于卡板一侧的挡板;卡板的顶端的一侧设有U形缺口,其另一侧设有可贴靠挡板的滑轮,卡板垫固定在打孔电机座的一侧面上,挡板的顶端固定于机架顶板上,挡板从机架顶板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彼此衔接的一段直边与斜边并在斜边以下形成喇叭口,打孔电机座和卡板之间设有弹簧;当滑轮上移进入喇叭口直至斜边与直边交接处时,卡板形成正向转动并将销子卡扣在U形缺口的下沿与打孔电机座的顶面之间;当滑轮沿挡板下移至直边与斜边交界处并离开喇叭口时,卡板形成反向转动并松开销子。

进一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打孔电机座的一侧面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卡板的U形缺口内。

进一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打孔电机座的一侧面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卡板的底端的外侧边上。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压铆时,当滑轮进入喇叭口向上移动至斜边与直边交界处时,弹簧被压缩,卡板形成正向转动并将销子卡扣在U形缺口的下沿与打孔电机座的顶面之间,打孔电机座与下铆座之间保持固定距离并同步向上运动与上铆座对合完成压铆;2)压铆完成后,下铆座随打孔电机座同步下降,当滑轮沿挡板下移至直边与斜边交界处并离开喇叭口时,弹簧被释放,卡板形成反向转动并松开销子,打孔电机座与下铆座之间解除固定距离,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恢复为待机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装订机的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装订机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装订机的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的待机状态图。

图3是实施例1中装订机在完成打孔时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实施例1中装订机在压铆过程中滑轮沿喇叭口向上移动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实施例1中装订机在完成压铆时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6是卡板反转时的状态图。

图7是卡板正转时的状态图。

图8是图7中卡板和弹簧的放大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图6中卡板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例2中装订机的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的待机状态图。

附图标记:机架1、顶板101、中台板102、底台板103、打孔电机座组件2、打孔电机21、打孔电机座22、钻刀24、升降齿条26、升降导柱27、升降电机座组件3、升降电机31、升降齿轮32、升降电机支撑板33、上压铆机构4、上铆座41、导轨组件6、滑块连接板66、下压铆机构8、下铆座81、连动杆84、下铆体7、本体轴76、卡板13、螺孔一13-1、卡槽一13-2、卡板垫14、螺孔二14-1、卡槽二21-1、小轴承15、弹簧16-1、销子17、挡板18、弹簧16-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装订机如图1所示,装订机包含升降导柱27、机架顶板101、上铆座41、下铆座81、下铆体7和打孔电机座22,升降导柱27内套装有连动杆84,打孔电机座22、上铆座41、下铆座81套设于升降导柱27 上,下铆体7可转动地与下铆座81结合和分离,升降导柱27和连动杆84的上端用销子17彼此销接,中台板102上还设有滑块连接板66,滑块连接板66内设导电橡胶垫配合上压铆机构4进行打孔,下铆体7的本体轴76固定于中台板102上。

如图2、图6-图11所示,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包括卡板13、卡板垫14和位于卡板13一侧的挡板18;卡板18的顶端的一侧设有U形缺口,其另一侧设有可贴靠挡板18的滑轮15,卡板垫14固定在打孔电机座22的一侧面上,挡板18的顶端固定于机架顶板101上,挡板18从机架顶板101竖直向下延伸形成彼此衔接的一段直边与斜边并在斜边以下形成喇叭口,打孔电机座22和卡板13之间设有弹簧16-1;卡板13的底端还设有螺孔13-1用于和卡板垫14铰接,卡板13的U形缺口内还设有卡槽一13-2,打孔电机座22的一侧面设有卡槽二21-1,弹簧16-1的一端固定在卡槽一13-2内,其另一端固定在卡槽二21-1内。

如图2所示,待机时,滑轮15贴靠挡板18的斜边,弹簧16-1被释放,卡板13呈反转状态,卡板13与销子17分离。

如图3所示,打孔时,打孔电机座22单独向下运动,滑轮15离开挡板18,当打孔电机座22下移贴靠铆座41后与上铆座41一同下压,至钻刀24触达导电橡胶垫时完成打孔。

如图4、图5所示,打孔完成后,打孔电机座22单独向上运动至滑轮15进入喇叭口并贴靠挡板18的斜边,当滑轮15从挡板18的斜边上移到斜边与直边交界处时,弹簧16-1被压缩,卡板13形成正向转动并将销子17卡扣在U形缺口的下沿与打孔电机座22的顶面之间,此时打孔电机座22与下铆座81之间保持固定距离,随后打孔电机座22与下铆座81同步向上运动,滑轮15沿挡板18直边的底端上移至顶端,同时下铆体7转动后与下铆座81契合,下铆座81与上铆座41对合进行压铆。

压铆完成后,下铆座81随打孔电机座22同步下降,当滑轮15沿挡板18直边的顶端下移至底端至直边与斜边交界处并离开喇叭口时,弹簧16-1被释放,卡板13形成反向转动并松开销子17,打孔电机座22与下铆座81之间解除固定距离,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恢复为待机状态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压铆座联动复位机构,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的变化,除与实施例1相同以外所不同的是:如图12所示,弹簧16-1替换为弹簧16-2,弹簧16-2的一端固定在打孔电机座22的一侧面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卡板13底端的外侧边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本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