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框架、显示屏组件以及无缝隙拼接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8032发布日期:2019-09-18 00:0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框架、显示屏组件以及无缝隙拼接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屏框架、显示屏组件以及无缝隙拼接显示屏。



背景技术:

随着led显示屏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很多场合中,经常需要使用大屏幕。但是,由于大屏幕不好搬运,因此,现有的大屏幕大多是通过多个显示屏以拼接的方式所完成的。

现有的装有边框组件的led显示屏组件的拼接主要是通过视频来实现,这些装有边框组件的显示屏组件只是摆放成整齐的一排,显示画面因为屏幕的原因而产生明显的大暗线,有明显的拼接缝隙,影响显示效果。为了解决这些显示屏组件拼接时存在缝隙的问题,有些做法是不进行单个显示屏组件的拼接,而是根据所需要的拼接后的led显示屏的尺寸,定制与其对应的显示屏框架。定制显示屏框架,会造成其显示屏框架多样化,并不适合批量生产,并且导致产品制造成本、运输成本、人工装配成本等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拼接后的显示屏组件之间存在明显的拼接缝隙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显示屏框架,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显示屏框架的显示屏组件以及由该显示屏组件拼接而成的无缝隙拼接显示屏。

显示屏框架,用于安装显示屏,包括:多个边框部,相邻的所述边框部之间相互连接,多个所述边框部包括可紧固所述显示屏的固定边框部,和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固定边框部可以转动的转动边框部;所述转动边框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边框部转动时,所述显示屏框架闭合,或者所述显示屏框架打开。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旋转部,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转动的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固定边框部上,所述第一转动部设置在所述转动边框部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边框部包括第一边框部和第三边框部,所述第一边框部和所述第三边框部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屏框架的下方和上方;所述转动边框部包括第二边框部,所述第二边框部位于所述显示屏框架的侧方;所述第一旋转部至少包括两个;所述第二边框部的首端,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第一边框部的首端连接,所述第二边框部的末端,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第三边框部的首端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转动边框部还包括第四边框部,所述第四边框部和所述第二边框部相对;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四个;所述第四边框部的首端,通过一个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第一边框部的末端连接,所述第四边框部的末端,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旋转部与所述第三边框部的末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孔部,所述第一孔部设置在所述固定边框部的首端和/或所述固定边框部的末端;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动件安装在所述转动边框部的首端和/或所述转动边框部的末端,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转轴从所述第一孔部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孔部并进入位于所述第一孔部的另一端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转轴可在所述第一孔部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还包括第一插销部;所述固定边框部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转动部的第二孔部;所述第一插销部插入到所述第二孔部时,所述转动边框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边框部被固定,所述第一插销部从所述第二孔部脱离时,所述转动边框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边框部可转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插销部包括第一插入轴;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三孔部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三孔部在所述显示屏框架部闭合时,与所述第二孔部同轴,所述第三孔部的轴向的一边与所述第二孔部相邻,所述第三孔部的轴向的另一边,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邻;所述第一插入轴的一端容置在所述第三孔部内时,其另一端可卡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一插入轴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一限位件脱离时,其从所述第三孔部伸出并插入到所述第二孔部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开口凸出的第一支撑部,所述转动边框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固定边框部接触。

优选地,各个所述边框部分别包括主边框件和辅边框件,所述辅边框件与所述主边框件卡合,并形成沿所述主边框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显示屏框架的中心,或者在所述显示屏框架闭合时,朝向所述显示屏框架的中心。

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上述任一项的显示屏框架;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固定边框部上,所述显示屏框架闭合时,所述显示屏容置在所述显示屏框架内,所述显示屏框架打开时,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转动边框部相邻的一边显露在所述显示屏框架之外。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在与所述转动边框部相邻的一边,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件,所述转动边框部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吸附件相互吸合的第二吸附件,所述显示屏框架闭合时,所述第一吸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吸附件吸合。

无缝隙拼接显示屏,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显示屏之间,设置有第一锁紧部,两个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第一锁紧部拼接,并且,两个所述显示屏组件的所述转动边框部分别转动到所述显示屏的后面。

本发明的边框部,由于其边框部,即至少第二边框部可转动,因此可以实现显示屏框架关闭或者在第二边框部处打开,因此,能够实现显示屏的无缝隙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显示屏框架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具有图1的显示屏框架的显示屏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3(a)是图1的边框部(固定边框部/第三边框部)的爆炸示意图,图3(b)是该边框部的主视图,图3(c)是图3(b)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转动边框部(第二边框部)通过第一旋转部和固定边框部(第三边框部)连接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转动边框部(第二边框部)通过第一旋转部和固定边框部(第三边框部)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4的第一旋转部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一插销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由两个图2的显示屏组件的拼接而成的无缝隙拼接显示屏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2的显示屏的拼接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目的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对说明性的实施例所进行的描述旨在要结合附图来进行阅读,其将被视作整个书面说明书的一部分。在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任何方向或方位的引用仅仅旨在便于说明,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关术语如“正面”、“背面”、“上侧部”、“下侧部”、“后侧部”、“外侧”、“内侧”、“中部”、“内部”、“外部”、“下部的”、“上部的”、“水平的”、“垂直的”、“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和“底部”)及其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当被解释为下文所述的或在讨论中的附图所示的方位。这些相关术语仅为方便说明之用,而不能要求设备按照特定方位进行构造或操作,除非有明确说明。因此,本发明不应被确切地限制于对可单独存在或在其它特征组合中存在的特征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组合进行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界定。

正如当前设想,本次公开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优模式或实践模式。本发明并非旨在从限制层面上进行理解,而是通过结合附图提供仅供说明使用的发明示例,以告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发明的优点和构造。在附图的各种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显示屏框架2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具有显示屏框架2的显示屏组件4的爆炸示意图。参照图1、图2,显示屏框架2,用于安装显示屏1,包括:多个边框部3,例如当显示屏1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时,边框部3包括四个,相邻的边框部3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可以容置显示屏1的闭环的框架。现有的各边框部3相互之间固定连接,如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其他快速拆装的方式紧固连接。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屏框架2与现有的显示屏框架2的不同在于,多个边框部3包括可紧固显示屏1的固定边框部31,和至少一个相对于固定边框部31可以转动的转动边框部32。

多个边框部3包括:第一边框部311、第二边框部321、第三边框部312和第四边框部322。为了便于说明,将位于显示屏框架2的下方的边框部3称为第一边框部311,位于显示屏框架2的左方(侧方)的称为第二边框部321,位于显示屏框架2的上方的称为第三边框部312,位于显示屏框架2的右方(侧方)的称为第四边框部322。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相对,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相对。四个边框部3分别连接形成容置显示屏1的闭环的框架。其中,第二边框部321的首端321a和末端321b,分别与第一边框部311的首端311a、第三边框部312的首端312a相邻并正交;第四边框部322的首端322a和末端322b,分别与第一边框部311的末端311b、第三边框部312的末端312b相邻并正交。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作为固定边框部31,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作为转动边框部32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显示屏框架2可以包括底座21,第一边框部311下部通过螺丝固定到底座21上,第一边框部311的上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或者螺纹孔(图中未表示),第三边框部312也在其下部设置多个通孔或者螺纹孔(图中未表示),与其对应,显示屏1也分别在其下边和上边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或者通孔(图中未表示),以将显示屏1锁紧到固定边框部31(即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上。显示屏框架2还包括背盖22,背盖22在显示屏1安装好后,通过螺丝固定到显示屏1上。

图3(a)是边框部3(固定边框部31/第三边框部312)的爆炸示意图,图3(b)是该边框部3的主视图,图3(c)是图3(b)a-a处的剖视图。参照图3(a)-图3(c),各边框部3(即不管是固定边框部31还是转动边框部32)分别包括主边框件3a和辅边框件3b,各边框部3的主边框件3a和辅边框件3b的结构大致相同。具体地,主边框件3a和辅边框件3b均可以使用挤压成型的铝型材。主边框件3a为主固定件,辅边框件3b与主边框件3a卡合,其卡合的方式可以选择现有的卡扣结构,如在主边框件3a上设置多个卡槽3c,在辅边框件3b上设置多个与卡槽3c配合的卡块3d。辅边框件3b与主边框件3a卡合后,形成沿主边框件3a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3e,在显示屏框架2闭合时,各边框部3的第一凹槽3e的开口朝向显示屏框架2的中心区域2a。由此,形成可以容置用于保护显示屏1的玻璃(未图示)的容置空间。

而通过设置辅边框件3b和主边框件3a的卡合结构,可以方便玻璃的拆卸。并且,能够辅助实现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的旋转。即当需要旋转第二边框部321和/或第四边框部322时,可以将其辅边框件3b拆卸后,拿掉玻璃,然后旋转第二边框部321和/或第四边框部322。

图4是转动边框部32(第二边框部321)通过第一旋转部33和固定边框部31(第三边框部312)连接的示意图,图5是第二边框部321通过第一旋转部33和第三边框部312连接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第一旋转部33的第一转动部35和第一插销部354的爆炸示意图。参照图4-图6,转动边框部32通过第一旋转部33与固定边框部31联接。其中,每个第一旋转部33分别具有:第一固定部34和第一转动部35,第一转动部35相对于第一固定部34转动。第一固定部34设置在固定边框部31上,第一转动部35设置在转动边框部32上。具体地,第二边框部321的首端321a和末端321b,分别通过一个第一旋转部33与第一边框部311的首端311a和第三边框部312的首端312a联接,即:第二边框部321的首端321a和末端321b,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转动部35,第一边框部311的首端311a和第三边框部312的首端312a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固定部34。同样地,第四边框部322的首端322a和末端322b,也分别通过一个第一旋转部33与第一边框部311的末端311b和第三边框部312的末端311b连接,即:第四边框部322的首端322a和末端322b,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转动部35,第一边框部311的末端311b和第三边框部312的末端312b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固定部34。

由此,第二边框部321可以通过两个第一旋转部33,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转动,第四边框部322也可以通过另外的两个第一旋转部33,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转动。由此实现显示屏框架2的闭合(即形成闭环的框架)或者,在第二边框部321和/或第四边框部322处打开。

四个第一旋转部33,除了安装方向略有不同之外,其他也大致相同。因此,为了便于说明,以下仅对分别连接第三边框部312和第二边框部321连接的第一旋转部33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第一旋转部33具有第一固定部34和第一转动部35,第一转动部35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绕第一固定部34转动。

在第一旋转部33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34包括第一孔部341,第一孔部341设置在固定边框部31的首端和/或固定边框部31的末端。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孔部341设置在第三边框部312的首端312a上,具体地,第一孔部341为贯通的销孔,开设在第三边框部312的主边框件3a上。

第一转动部35包括第一转动件351,第一转动件351安装在转动边框部32的首端和/或转动边框部32的末端,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件351安装在第二边框部321的末端321b,第一转动部35通过第一转动件351与第二边框部321的主边框件3a’联接,如第一转动件351和第二边框部321的主边框件3a通过螺丝36连接。

第一转动部35还包括第一转轴352,具体地,第一转动件35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53,第一转轴352从第一孔部341的一端341a,穿过第一孔部341并进入到位于第一孔部341的另一端341b的第一连接孔353内,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转轴352从第一孔部341的上方,穿过第一孔部341并进入到位于第一孔部341的下方的第一连接孔353内。第一转轴352可在第一孔部341内转动。第一转轴352和第一连接孔353的配合,可以是过盈配合、过渡配合、间隙配合,螺纹联接配合,从第一旋转部33的转动的稳定性和拆卸的便利性的角度来看,优选螺纹连接配合。第一转轴352与第一孔部341的配合,则是间隙配合,如机械设计标准上的八级间隙配合或者九级间隙配合。

因此,第二边框部321实际上是通过第一转动部35的第一转轴352,嵌入到第三边框部312的第一孔部341内,实现第二边框部321与第三边框部312的联接。为了在显示屏框架2尚未安装显示屏1时,限制第二边框部321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的上下方向的运动,第一转轴352的端部可以设置有外径大于第一孔部341的限位部352a,即第一转轴352部可以通过一体加工成阶梯状,沿第一转轴352的轴向,分别设置有位于第一转轴352的一端的限位部,位于第一转轴352中部的配合部352b,配合部相对于第一孔部341旋转,位于第一转轴352的另一端的螺纹锁紧部352c,螺纹锁紧部352c与第一连接孔353锁紧。

为了减少转动边框部32相对于固定边框部31转动时,第一转动件351的磨损,同时,为了减少转动边框部32转动时的卡滞及转动噪音,第一转动件351上设置有环绕第一连接孔353的开口凸出的第一支撑部351c,转动边框部32(在此指第二边框部321)通过第一支撑部351c与固定边框部31(在此指第三边框部312)接触并支撑固定边框部31或者被固定边框部31支撑。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边框部321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转动时,第一支撑部351c在第三边框部312上回转地滑动,由于其与第三边框部312支撑的面积,相对于整个第一转动件351来说较小,因此,能够减少第一转动件351的磨损,同时,减少第二边框部321转动时的卡滞及转动噪音。当然,第一支撑部351c也可以使用垫圈作为替换。

在第一旋转部33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孔部341也可以是螺纹孔,第一连接孔353可以是销轴,第一转轴352从第一孔部341的上方,锁紧到第一孔部341内,并从第一孔部341内朝下穿出去插入到第一连接孔353内,第一转轴352和第一连接孔353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为了在显示屏框架2闭合时,确保转动边框部32(如第二边框部321)的固定,防止其相对于固定边框部31(如第三边框部312)随意转动。第一转动部35还包括第一插销部354,与此对应,第三边框部312上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一转动部35的第二孔部342。当第一插销部354插入到第二孔部342时,转动边框部32相对于固定边框部31被固定,当第二插销部与第二孔部342脱离时,转动边框部32相对于固定边框部31可转动。

为了使第一转动部35更加紧凑,同时降低成本,优选地,第一插销部354包括第一插入轴354a、第一弹簧354a和弹簧锁紧块354c,第一弹簧套嵌在第一插入轴354a的外周上,弹簧锁紧块354c锁紧在第一插入轴354a上,以将第一弹簧354a固定。第一转动件351上设置有第三孔部351a和第一限位件351b,第三孔部351a在显示屏框架2部闭合时,与第二孔部342同轴,第三孔部351a的轴向的一边与第二孔部342相邻,第三孔部351a的轴向的另一边,与第二孔部342相邻。第一插入轴354a呈l字型,第一插入轴354a的一端、第一弹簧354b、弹簧锁紧块354c可容置在第三孔部351a内,第一插入轴354a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孔部351a,并可卡到第一限位件351b上。第一插入轴354a的一端在第一弹簧354b的作用下,伸出于第三孔部351a时,可插入到第二孔部342内,并且,在第一插入轴354a克服第一弹簧354b的压缩力,缩回至第三孔部351a内时,其另一端卡在第一限位件351b上。

通过直接在第一转动件351上加工与第一插入轴354a配合的第三孔部351a,可以使第一转动部35更加紧凑,同时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也减少了装配的零件,由此降低了成本。并且,第一插销部354可以根据第一转动部35的实际结构而整体规划,使得第一旋转部33整体的设计可以更为协调、美观。另外,使用第一弹簧354b只是优选方案,辅助第一插入轴354a的伸出,实际上,无需弹簧,只要有第一插入轴354a,也可以完成第一插销部354的功能。

当然,第一插销部354也可以使用现有的公知的插销,作为现有的整体式的插销,可以安装在第一转动件351上,也可以安装在第二边框部321的主边框件3a上。

图7是由显示屏组件4的拼接而成的无缝隙拼接显示屏5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显示屏1的拼接方法的示意图。参照图7-图9,以下对将显示屏1安装到显示屏框架2、组合成显示屏组件4,及将显示屏组件4组合成无缝隙拼接显示屏5的情况进行说明。

当只有一个显示屏1时,此时,可以将显示屏1锁紧到固定边框部31,即锁紧到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上,旋转转动边框部32,即分别转动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使显示屏框架2闭合,并将第一插销部354插入到第二孔部342内。此时,显示屏1容置在显示屏框架2内,形成一个只有一个显示屏1的显示屏组件4。该显示屏组件4特别适合应用于作为街边的便携式的广告屏使用。

另外,由于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并没有与显示屏1直接通过螺丝连接,为了防止第二边框部321与显示屏1直接出现间隙,可以在显示屏1上,其分别与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相邻的一边,设置有多个第一吸附件11,如在显示屏1上锁紧有多个第一磁铁或者第一铁片,在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上设置有多个可被第一吸附件11吸附的第二吸附件323,如在第二边框部321上锁紧有多个第二铁片或者极性与第一磁铁相反的第二磁铁,显示屏框架2闭合时,第一吸附件11分别与第二吸附件323贴合,从而实现即使不使用螺丝连接,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与显示屏1之间也没有间隙,并且,方便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分别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的转动。

当第二边框部321、第四边框部322分别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转动,使显示屏框架2在第二边框部321处和第四边框部322处打开时,显示屏1分别在第二边框部321处和第四边框部322处,显露在显示屏框架2之外,此时,可以进行单个显示屏组件4的拼接,形成无缝隙拼接显示屏5。

作为无缝隙拼接显示屏5,可以通过至少两个显示屏组件4拼接而成。具体地,两个显示屏1之间,设置有第一锁紧部51,两个显示屏1通过第一锁紧部51拼接,两个显示屏组件4的第二边框部321分别转动至显示屏1的后面。

作为第一锁紧部51,其可以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显示屏1上的第一锁杆511,和设置在另一个显示屏1上的第二锁杆512,第一锁杆上设置有钩部513,第二锁杆上设置有卡合轴514,第一锁杆511可通过内六角扳手从其中一个显示屏1旋转至另一个显示屏1,并且,钩部513可卡紧到卡合轴514。由此,实现两个显示屏1的拼接。

当然,第一锁紧部51,也可以选择现有的显示屏1拼接时,所使用的任何公知的锁紧结构。

上述实施例的边框部3,由于其分别具有转动边框部32和固定边框部31,即第二边框部321和第四边框部322分别可转动,因此,能够实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显示屏1的屏幕之间,水平方向的直接对接。并且,拼接后的显示屏1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拼接缝隙,大大地提高了其显示效果。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转动边框部32的第二边框部321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同时可转动,作为转动边框部32第四边框部322也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同时可转动。但是,这仅是优选的实施例。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如下实施例实现:

如,第二边框部321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同时可转动,第四边框部322则和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一样,为固定边框部31,分别与显示屏1通过螺丝固定。在这种实施例中,适合无缝隙拼接显示屏5组件只有两个的情况。

如,第二边框部321仅相对于第一边框部311或第三边框部312转动,第二边框部321仅在转动完成时,通过插销与第一边框部311/或第三边框部312固定。第四边框部322则和第一边框部311和第三边框部312一样,作为固定边框部31,分别与显示屏1通过螺丝固定。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的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进行组合,为了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另行说明。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当涵括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