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及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72197发布日期:2020-12-29 13:1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及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校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以及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是由led点阵组成的一种平板显示设备。随着该行业的快速发展,led显示屏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场合。目前,led显示屏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更高发光密度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其显示质量的要求日趋严格。另外,led显示屏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屏幕的大小可以根据环境等因素进行自主选择,这主要是因为led显示屏是由若干个led箱体或led显示模块(此处统称为分屏)拼接而成的,每一个分屏都可以在工厂内进行校正,保证出厂时led显示屏的亮色度均匀性良好,而在拼接的过程中,由于机械加工精度、拼装精度等工艺原因的限制,在分屏与分屏拼接处相邻分屏边缘的led灯点(即led像素点)之间的距离可能大于或小于其它地方led灯点的像素中心距,称为拼接缝隙,此时,该处的led灯点发光密度将会发生变化,对显示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示低频图像时会出现一条亮线或者暗线,称为led显示屏拼接亮暗线,简称拼接亮暗线,而其本身的几何错位问题并不容易被人们察觉。当led显示屏的led灯点像素中心距变小时,该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显示质量。

现场超大led显示屏在现场画面拼接时经常会用到视频画面拼接设备,这些视频拼接设备大多数通过画面缩放实现多控制器(多画面)拼接,这种方式不用于显卡像素与led显示屏像素的点对点显示方式。目前校正系统一般都是通过在显卡上显示固定位置和大小的画面,再通过相机拍摄这些画面以获取每一个颗led灯点的亮度及色度信息,其要求这些画面为点对点显示且不能进行缩放。这种方式导致在现场校正超大led显示屏时不得不跳过视频拼接设备,对每一个分屏进行校正。当对每一个颗led灯点校正完成后,在分屏拼接处由于未对拼接缝隙进行修正,容易出现拼接亮暗线,严重影响分屏间均匀一致性。

目前现场人员一般是通过改变硬件连接线,之后再通过人眼调节或局部再校正的方式调整拼接亮暗线,这种方式给现场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尤其是led灯点间距较小的led显示屏,通过上述方式对拼接亮暗线进行调整后还是难以调整到理想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以及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以实现拼接缝隙处的拼接亮暗线校正。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适于应用在一种显示屏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显示屏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一显示控制器和第二显示控制器,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拼接在一起而形成拼接缝隙;所述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包括:

由所述第一显示控制器获取第一图像生成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生成信息产生第一图像,并输出所述第一图像至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校正画面,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两组像素点所在的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两组为至少两行或至少两列;

由所述第二显示控制器获取所述第二图像生成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生成信息产生第二图像,并输出所述第二图像至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域以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第二校正画面,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所在的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一组为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

同时采集所述第一校正画面和所述第二校正画面以得到校正用图像;以及

对所述校正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显示控制器和第二显示控制器通过分别所获取的第一图像生成信息和第二图像生成信息,在第一显示控制器本地和第一显示控制器本地分别生成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通过第一显示控制器控制第一显示屏在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校正画面,同时通过第二显示控制器控制第二显示屏在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第二校正画面,以实现拼接缝隙处的拼接亮暗线校正。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多个显示控制器在其本地生成校正用的校正画面,便可以实现对拼接缝隙处的拼接亮暗线进行调整,不需要改变硬件连接线,操作方式简便,对操作者要求低,且这种方法避免了每个显示控制器只能对一个分屏进行校正所带来的拼接亮暗线,改善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提高led显示屏的所显示画面的流畅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生成信息包含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的起始位置、宽度和高度,以及所述第一图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校正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包括:

对所述校正用图像进行区域定位和点定位,以在所述校正用图像中定位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各个像素点;

在所述区域定位和点定位之后,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的多个距离以得到参考距离,并获取分别位于所述拼接缝隙两侧的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的多个距离作为多个缝隙距离;

根据所述多个缝隙距离和所述参考距离的比值,得到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以及

根据所述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得到所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为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且所述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亮度数据相等。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包括:

校正设备;

图像采集设备,连接所述校正设备;

第一显示控制器和第二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显示控制器连接至所述校正设备的通信接口;

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显示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显示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拼接在一起而形成拼接缝隙;

其中,所述校正设备用于产生第一图像生成信息和第二图像生成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接口输出;

所述第一显示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校正设备输出的所述第一图像生成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生成信息产生第一图像,并输出所述第一图像至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校正画面,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为所述第一显示屏中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两组像素点所在的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两组为至少两行或至少两列;

所述第二显示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校正设备输出的所述第二图像生成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图像生成信息产生第二图像,并输出所述第二图像至所述第二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域以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第二校正画面,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为所述第二显示屏中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所在的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一组为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在所述校正设备的控制下同时采集所述第一校正画面和所述第二校正画面以得到校正用图像、并提供所述校正用图像至所述校正设备;以及

所述校正设备用于对所述校正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屏中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视频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控制器的视频接口和所述第二显示控制器的视频接口分别连接至同一个所述视频处理设备,且所述视频处理设备用于在非亮暗线拼接线校正时向所述第一显示控制器的视频接口和所述第二显示控制器的视频接口提供视频信号;所述第一显示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显示控制器以级联方式连接至所述校正设备的所述通信接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正设备包括:

安装有校正软件的第一pc机,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以及

安装有配屏软件的第二pc机,连接所述第一pc机、并通过视频接口连接所述视频处理设备以及通过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显示控制器及所述第二显示控制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图像生成信息包含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起始位置、宽度和高度,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校正设备用于对所述校正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包括:

对所述校正用图像进行区域定位和点定位,以在所述校正用图像中定位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各个像素点;

在所述区域定位和点定位之后,获取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的多个距离以得到参考距离,并获取分别位于所述拼接缝隙两侧的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的多个距离作为多个缝隙距离;

根据所述多个缝隙距离和所述参考距离的比值,得到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以及

根据所述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得到所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所述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图像为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且所述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亮度数据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多个显示控制器在其本地生成校正用的校正画面,便可以实现对拼接缝隙处的拼接亮暗线进行调整,不需要改变硬件连接线,操作方式简便,对操作者要求低,且这种方法避免了每个显示控制器只能对一个分屏进行校正所带来的拼接亮暗线,改善led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提高led显示屏的所显示画面的流畅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本实施例的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适于应用在一种显示屏控制系统,其中显示屏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以及分别连接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第一显示控制器和第二显示控制器,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拼接在一起而形成拼接缝隙;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拼接亮暗线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s13、s15和s17。

s11,由第一显示控制器获取第一图像生成信息,根据第一图像生成信息产生第一图像,并输出第一图像至第一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在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校正画面,其中第一显示区域为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两组像素点所在的区域,其中,至少两组为至少两行或至少两列;

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例如是单个led显示箱体、单个led显示模组、多个拼接在一起的led显示箱体、或多个拼接在一起的led显示模组,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像素点可以是单基色像素点、双基色像素点、三基色像素点或更多基色像素点,其中采用红、绿、蓝三基色的led像素点最为常见。第一图像生成信息例如包含第一显示区域的起始位置、宽度和高度,以及第一图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

为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两组像素点,第一显示控制器通过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起始位置、宽度和高度,确定第一图像的大小及其输出至第一显示屏的位置,并通过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颜色和亮度信息,确定第一图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该第一图像例如为一种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且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亮度数据相等。之后通过第一显示控制器将第一图像输出至第一显示屏,因为该第一图像对应第一显示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点的亮度数据均相等,也即亮度数据无差异,第一显示控制器将第一图像发送给第一显示屏后,第一显示屏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在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校正画面。

其中,第一显示区域可以是第一显示屏的全屏区域,也可以是局部区域;此外,第一图像可以是白色图像等纯色图像,也可以是红色、绿色或蓝色等单色图像。

s13,由第二显示控制器获取第二图像生成信息,根据第二图像生成信息产生第二图像,并输出第二图像至第二显示屏的第二显示区域以在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第二校正画面,其中第二显示区域为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所在的区域,其中,至少一组为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

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屏例如也可以是led箱体,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第二图像生成信息包含第二显示区域的起始位置、宽度和高度,以及第二图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图像与步骤s11的生成方式相同,即为确定第二显示区域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第二显示控制器通过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起始位置、宽度和高度,确定第二图像的大小及其输出至第二显示屏的位置,并通过获取第二显示区域的颜色和亮度信息,确定第二图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该第二图像为一种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且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亮度数据相等。之后通过第二显示控制器将第二图像输出至第二显示屏,第二显示控制器将第二图像发送给第二显示屏后,第二显示屏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在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第二校正画面。

其中,第二显示区域可以是第二显示屏的全屏区域,也可以是局部区域;此外,第二图像可以是白色图像等纯色图像,也可以是红色、绿色或蓝色等单色图像。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至少两组像素点和至少一组像素点均是相对于显示屏而言,不应简单的理解为仅适用于处于显示屏中的某一行或某几行的像素点,其也适用于处于显示屏中的某一列或某几列的像素点。

s15,采集所述第一校正画面和所述第二校正画面以得到校正用图像;

本实施例中,校正用图像能够显示第一显示区域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两组像素点、第二显示区域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和拼接缝隙,校正用图像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校正用图像,图像采集设备例如可以是相机。本实施例也可以由工作人员通过人眼观看第一校正画面和第二校正画面,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计算并找到拼接亮暗线的位置,手动调整处于拼接缝隙两侧且最邻近拼接缝隙处的两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

例如图像采集设备所采集的可以为全亮图像,也可以为多张隔点图像。

s17,对校正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获取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

本实施例中,步骤s17,例如包括以下子步骤s172、s174、s176和s178:

s172,对校正用图像进行区域定位和点定位,以在校正用图像中定位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各个像素点;

具体地,本实施例利用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区域定位方法获取第一显示区域的四个角点位置及第二显示区域的四个角点位置,再通过点定位方法确定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各个像素点的位置参数。

s174,在区域定位和点定位之后,获取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的多个距离以得到参考距离,并获取分别位于拼接缝隙两侧的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的多个距离作为多个缝隙距离;

具体地,在区域定位和点定位之后,便可确定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各个像素点的位置参数,分别计算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相邻两个像素点的距离,例如,每组像素点共包括n个像素点,则共获得n个距离,计算n个距离的平均值作为本实施例的参考距离。同时,计算位于拼接缝隙两侧的最邻近拼接缝隙的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的相邻两个像素点的距离作为像素点的缝隙距离,即位于拼接缝隙两侧的最邻近拼接缝隙的每个像素点均对应一个缝隙距离。

s176,根据多个缝隙距离和参考距离的比值,得到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

具体地,计算位于拼接缝隙两侧的最邻近拼接缝隙的每个像素点的缝隙距离与参考距离的比值,对应得到位于拼接缝隙两侧的最邻近拼接缝隙的每个像素点的初始缝隙校正系数。

s178,根据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得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中,在拼接之前,会分别对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校正,因此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内部的亮色度均匀性较好,在拼接之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之间的亮色度差异也较小,因此拼接亮暗线主要发生在拼接缝隙处,在此情形下,步骤s176所得到的缝隙距离若大于参考距离,则会出现拼接暗线,反之则会出现拼接亮线,因此根据步骤s176所得到的初始缝隙校正系数对应调整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每个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和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每个像素点的校正系数,分别得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每个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每个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达到消除或基本消除拼接亮暗线的效果,例如,当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某个像素点的初始缝隙校正系数为0.8,则说明此处的缝隙距离小于参考距离,因此会出现拼接亮线,则可以将初始缝隙校正系数调整为0.9,作为此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即1-(1-0.8)/2=0.9,具体的调整方式根据实际应用的显示效果进行确定,其为led显示屏校正技术领域常用的方式,故在此不予赘述。

本实施例在得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之后,为了避免因缝隙校正系数的调节量过大,与周围像素点相比会出现显示效果突兀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一组像素点的周围像素点对位于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一组像素点的周围若干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进行平滑处理,根据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一组像素点的周围若干组像素点对位于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一组像素点的周围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进行平滑处理,以消除或基本消除显示效果突兀的效果。

之后,根据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得到第一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第二显示屏中最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得到亮暗线校正文件,将亮暗线校正文件输出到led显示屏,借此校正拼接缝隙处的拼接亮暗线。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可以在生成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缝隙校正系数时,便可以将缝隙校正系数上传到led显示屏中以实现对应led像素点的校正,也可以是得到led显示屏的全部缝隙校正系数后,再将所有的缝隙校正系数上传到led显示屏中以实现对应led像素点的校正。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包括:校正设备201、图像采集设备203、第一显示控制器205、第二显示控制器207、第一显示屏209、第二显示屏211,其中,校正设备201连接图像采集设备203,第一显示控制器205和第二显示控制器207连接至校正设备201的通信接口(可选地,该通信接口可以是串口、usb或网线),第一显示屏209连接第一显示控制器205,第二显示屏211连接第二显示控制器207,例如第一显示屏209和第二显示屏211分别通过网线与第一显示控制器205和第二显示控制器207连接,其中第一显示屏209和第二显示屏211拼接在一起而形成拼接缝隙,更进一步地,第一显示控制器205和第二显示控制器207以级联方式连接至校正设备201的通信接口。

具体地,校正设备201用于产生第一图像生成信息和第二图像生成信息并通过通信接口输出。

其中,第一图像生成信息例如包含第一显示区域的起始位置、宽度和高度,以及第一图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第二图像生成信息例如包含第二显示区域的起始位置、宽度和高度,以及第二图像的颜色和亮度信息。

第一显示控制器205用于获取校正设备201输出的第一图像生成信息,根据第一图像生成信息产生第一图像,并输出第一图像至第一显示屏209的第一显示区域以在第一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校正画面,其中第一显示区域例如为第一显示屏209中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两组像素点所在的区域。

其中,第一图像例如为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且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亮度数据相等。

第二显示控制器207用于获取校正设备201输出的第二图像生成信息,根据第二图像生成信息产生第二图像,并输出第二图像至第二显示屏209的第二显示区域以在第二显示区域显示第二校正画面,其中第二显示区域例如为第二显示屏209中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所在的区域。

其中,第二图像例如为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且单色图像或纯色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亮度数据相等。

图像采集设备203用于在校正设备201的控制下同时采集第一校正画面和第二校正画面以得到校正用图像、并提供校正用图像至校正设备201。其中,图像采集设备203例如可以是相机。

校正设备201还用于对校正用图像进行图像处理,以获取第一显示屏中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第二显示屏中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

校正设备201具体例如用于对校正用图像进行区域定位和点定位,以在校正用图像中定位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内的各个像素点;在区域定位和点定位之后,获取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的多个距离以得到参考距离,并获取分别位于拼接缝隙两侧的相邻两组像素点之间的多个距离作为多个缝隙距离;根据多个缝隙距离和参考距离的比值,得到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以及根据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得到第一显示屏中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第二显示屏中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

进一步地,校正设备201包括第一pc机2012和第二pc机2014,其中第一pc机2012连接图像采集设备203,且第一pc机2012安装有校正软件,则可以根据多个初始缝隙校正系数得到第一显示屏中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和第二显示屏中邻近拼接缝隙的至少一组像素点的缝隙校正系数,例如,校正软件可以是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clb软件;第二pc机2014连接第一pc机2012,例如第二pc机2014通过网络通信的方式与第一pc机2012实现连接,并通过视频接口例如dvi接口(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为其他数字视频接口)连接视频处理设备213以及通过通信接口连接述第一显示控制器205及第二显示控制器207,第二pc机2014安装有配屏软件,则可以计算出第一显示屏209的第一显示区域的信息和第二显示屏211的第二显示区域的信息,例如,配屏软件可以是lct(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显示屏专用管理软件)。

至于校正设备201、图像采集设备203、第一显示控制器205、第二显示控制器207、第一显示屏209、第二显示屏211的具体功能细节可参考前述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11、s13、s15和s17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还包括视频处理设备213;其中,第一显示控制器205的视频接口例如dvi接口(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为其他数字视频接口)和第二显示控制器207的视频接口例如dvi接口(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为其他数字视频接口)分别连接至同一个视频处理设备213,且视频处理设备213用于在非亮暗线拼接线校正时向第一显示控制器205的视频接口和第二显示控制器207的视频接口提供视频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可以在生成第一显示屏209和第二显示屏211的缝隙校正系数时,便可以将缝隙校正系数上传到led显示屏中以实现对应led像素点的校正,也可以是得到led显示屏的全部缝隙校正系数后,再将所有的缝隙校正系数上传到led显示屏中以实现对应led像素点的校正。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仅以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包括第一显示屏209和第二显示屏211为例进行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前述实施例的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拼接亮暗线校正系统并不限于两个显示屏,也可以具有更多个显示屏,相应地也可以具有更多个显示控制器以分别驱动控制多个显示屏。再者,显示控制器典型地具有发送卡逻辑电路,例如包括:依次连接的视频接口、视频解码器、可编程逻辑器件、以太网phy芯片和以太网接口,以及连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微控制器。显示屏典型地具有接收卡功能电路和多个led显示板,其中接收卡功能电路例如包括依次连接以太网接口、以太网phy芯片、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多个显示板排线接口,以及连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微控制器;所述多个led显示板连接所述多个显示板排线接口。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各个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在技术特征不冲突、结构不矛盾、不违背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前提下,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搭配使用。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或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路单元或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路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模块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模块的形式实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