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孔屏封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4737发布日期:2020-01-18 03:16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通孔屏封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结构制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封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小尺寸屏幕的发展,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喜欢自拍的需求,前置摄像头技术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流。目前市面上使用此技术的主要是刘海屏、水滴屏、美人尖屏等,其摄像区面积对于整体有效显示区影响较大。而相对于前者,面内开孔屏可以将显示区占比提高至95%以上,搭配极致窄边框及cof等技术,使得手机显示更加趋向于全面屏化,因此面内盲孔显示屏将成为未来两年手机显示的一大热点方向。

面内开孔屏根据摄像区玻璃是否做切割开孔可分为盲孔屏和通孔屏。目前已经上市的产品大部分为盲孔屏,但是因盲孔异物、填充气泡、干涉纹等问题,导致其产量、良率、可靠性提升仍存在大量障碍,生产技术亟需提高。相比之下,通孔屏因其设计特点可避免上述问题,生产难度相对较低。目前其存在的主要难点是1.切割开孔的成本、效率优化,2.开孔处如何有效遮光。

目前,通孔处摄像头对光线极为敏感,触控面板130通孔侧面、偏光片120开孔处、背光模块140开孔处所透出的光将严重影响摄像效果(如图1所示),针对孔处透光源需涂覆黑色热熔胶进行遮光,为了达到遮光要求,热熔胶需覆盖背光模块140与下偏光片122间缝隙、触控面板130通孔侧面、上偏光片121与触控屏外盖110间缝隙等区域,在实际制程中,会产生以下问题:

1.热熔胶需覆盖区域较大,机台出胶量需增加,因胶水流动性影响,溢胶量情况会更严重,导致实际胶宽偏大,孔内径无法满足摄像孔尺寸,且容易出现圆孔不圆,影响外观效果;

2.热熔胶用量较大,单片制程时间和成本增加;

3.考虑组装公差影响,背光和下偏之间实际的缝隙会更大,胶水难以完全填充缝隙,导致仍有漏光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弊端,本发明的目的在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优化触控面板的视窗外盖及背光模块的设计,降低封胶制程难度,以满足通孔处遮光与外观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孔屏封胶结构,是通过一点胶设备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一触控屏外盖,设计一丝印标记;以及一背光模块,设置有一挡墙;其中,所述点胶设备将封胶涂怖于所述丝印标记处,再将背光模块的所述挡墙对准封胶进行组装。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丝印标记是黑色油墨丝印标记,所述丝印标记是一圆孔丝印标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屏外盖及背光模块之间更包括一偏光片及一内嵌式触控面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丝印标记处为一面内通孔,所述丝印标记作为显示区内缘,使所述面内通孔外观呈标准圆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点胶设备依据所述触控屏外盖的所述丝印标记进行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背光模块的所述挡墙对准所述丝印标记定位后进行组装。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孔屏封胶结构,是通过一点胶设备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一触控屏外盖,设计一丝印标记;以及,一背光模块,设置有一挡墙自所述背光模块向所述触控屏外盖的所述丝印标记延伸;其中,所述点胶设备依据所述触控屏外盖的所述丝印标记进行定位,并将封胶涂怖于所述丝印标记处,再将所述背光模块的所述挡墙对准所述丝印标记定位后进行组装。

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

1.背光模块的挡墙、触控屏外盖上的丝印与封胶三者相结合,防止漏光效果较好;

2.圆孔封胶所需热熔胶胶量较少,制程停滞时间短、成本较低、溢胶风险低,胶宽易管控,整体制程难度较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领域先前技术中惯用的封胶制程。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通孔屏封胶结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孔屏封胶结构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通孔屏封胶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孔屏封胶结构的示意图的一种通孔屏封胶结构,是通过一点胶设备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一触控屏外盖110,设计一丝印标记111;以及一背光模块140,设置有一挡墙141;其中,所述点胶设备将热熔胶300涂怖于所述丝印标记111处,再将背光模块140的所述挡墙141对准封胶进行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丝印标记111是黑色油墨丝印标记,所述丝印标记111是一圆孔丝印标记,此外,丝印标记111处为一面内通孔,所述丝印标记111作为显示区内缘,使所述面内通孔外观呈标准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外盖110及背光模块140之间更包括一上偏光片121、一内嵌式触控面板130及一下偏光片122。

在本实施例中,点胶设备依据所述触控屏外盖的所述丝印标记111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40的所述挡墙141对准所述丝印标记定位后进行组装。

在先前技术中,通孔处摄像头对光线极为敏感,触控面板130通孔侧面、偏光片120开孔处、背光模块140开孔处所透出的光将严重影响摄像效果(如图1所示),针对孔处透光源需涂覆黑色封胶100进行遮光,为了达到遮光要求,黑色封胶100需覆盖背光模块140与下偏光片122间缝隙、触控面板130通孔侧面、上偏光片121与触控屏外盖110间缝隙等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屏外盖,设计一丝印标记,特别是一圈黑色油墨丝印(触控屏外盖不开孔),作用如下:

1.触控屏外盖110的丝印标记111作为显示区内缘,保证通孔外观呈标准圆形;

2.通孔涂胶和背光模块140组装时,机台可以通过抓触控屏外盖110的丝印标记111进行对位,相对于上偏光片121、内嵌式触控面板130及下偏光片122,触控屏外盖110的丝印标记111油墨更易于机台ccd识别,增加制程稳定性;

3.圆孔状的丝印标记111可以增强遮光效果:若涂胶未填满上偏光片121、内嵌式触控面板130及下偏光片122及背光模块140间缝隙,圆孔状的丝印标记111可遮挡部分漏光。

请参照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孔屏封胶结构的架构示意图。通孔屏封胶结构,是通过一点胶设备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一触控屏外盖110设计一丝印标记111,丝印标记111是黑色油墨丝印标记,所述丝印标记111较佳是一圆孔丝印标记,此外,丝印标记111处为一面内通孔,所述丝印标记111作为显示区内缘,使所述面内通孔外观呈标准圆形。

背光模块140设置有挡墙141,挡墙141自所述背光模块140向所述触控屏外盖的所述丝印标记111延伸;其中,所述点胶设备依据所述触控屏外盖110的所述丝印标记111进行定位,并将热熔胶300涂怖于所述丝印标记111处,再通过所述背光模块140的所述挡墙141对准所述丝印标记111定位后,将上偏光片121、内嵌式触控面板130、下偏光片122及背光模块140进行组装,使摄像装置400得以通过丝印标记111的面内通孔,取得较佳的摄像画面。

背光模块140的挡墙141设计为可伸入内嵌式触控面板130开孔区内,直接与热熔胶搭接,作用如下:

1.可凭借背光模块140的挡墙141体遮挡大量透光;

2.热熔胶300仅需封住背光模块140的挡墙141与触控屏外盖110间缝隙即可保证无漏光。相较于优化前的设计:单片涂胶时间/胶量大大减少;溢胶风险降低,整体涂胶制程难度降低,稳定性提高。

在本发明中,通孔屏封胶结构的技术的点在于:

1.触控屏外盖贴合:硬贴设备通过抓取通孔处内嵌式触控面板区与触控屏外盖丝印进行圆孔对位

2.通孔涂胶:点胶设备根据触控屏外盖圆孔丝印进行定位。涂胶宽度管控黑胶不超出丝印标记,不可溢胶至孔内;胶高略超出背光模块的挡墙与触控屏外盖间距设计值,确保组装后背光模块的挡墙与黑胶完全搭接。

3.背光模块的组装:点胶后静置一段时间(长短视热熔胶水性质而定)进行背光模块的组装,组装设备通过抓取触控屏外盖丝印标记与背光模块的挡墙进行圆孔对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