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标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8213发布日期:2019-11-01 21:59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的标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示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的标牌。



背景技术:

标牌,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制作标识的指示牌,上面有文字、图案等内容起到指明方向和警示的作用。常见的标牌有公益标牌,文化标牌、指示标牌、警示标牌。

现有的标牌需要与长杆配合使用,即将标牌固定在长杆的顶端,使标牌可以被更远的人看到;在安装或维修时需要工人需要高空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工作效率相较于地面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标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升降的标牌,包括标牌、长杆和升降装置,所述标牌升降设置在所述长杆的外壁上,所述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长杆的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长杆的内部,包括转轴、吊绳和摇把,所述转轴横向转动设置在长杆的顶端,所述吊绳的首端固定连接在标牌上,其主体绕过转轴;在长杆的底端设置有通孔,吊绳的尾端穿出所述通孔设置;所述摇把转动设置在长杆的底端外壁上,摇把由螺纹杆、把手、内限位片和外限位片组成,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内凹的螺纹,其螺纹直径与吊绳的截面直径相同,所述把手垂直于螺纹杆的外端一体连接;所述内限位片设置在螺纹杆插入长杆内的一端上,所述外限位片设置在螺纹杆上,位于长杆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转动把手,通过吊绳的牵引,标牌可实现升降,工人可在地面上进行标牌的维修和更换,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呈圆杆状,且外壁由两侧向内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内凹陷的部分对吊绳进行限位,避免吊绳错位导致拉动不流畅。

作为优选,所述标牌朝向所述长杆的一侧设置有条形的滑块,所述长杆朝向标牌的一侧外壁竖直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滑块的截面均为T型,二者匹配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和滑道的相互配合,使标牌的升降更加稳定,增强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朝向所述长杆的一侧设置有三组固定环,所述吊绳在三组所述固定环上穿插通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绳在三组固定环上穿插固定,其升降更加的稳定,避免升降过程中标牌侧倾的问题出现。

作为优选,所述外限位片上设置有水平的插孔,所述插孔朝向所述长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水平的第二插孔,在插孔上设置有插件,所述插件穿过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限位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件插入插孔和第二插孔实现固定的作用,避免在标牌固定后路人不慎摇动摇把使标牌错位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标牌的内部中空,外壁采用透明材质,且背向所述长杆的一侧为开口结构,且该侧铰接设置有挡盖,所述挡盖的底端与标牌开口处的底端铰接,且挡盖的截面面积大于标牌的开口截面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标牌设置为透明材质,中空的部分可以进行更换,且挡盖将内部的部分限位,实现了标牌易于更换的目的,降低了更换标牌所需要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挡盖上设置有第一锁紧孔,所述标牌上设置有挡盖的一侧顶端设置有第二锁紧孔,挡盖闭合在标牌上后,所述第一锁紧孔与所述第二锁紧孔贴合,在该处设置有锁紧插件插入二者进行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插件可将挡盖固定在标牌的开口上,避免挡盖在使用过程中滑落,使内芯滑出造成交通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插件由锥形杆、 限位块和固定绳组成,所述锥形杆插入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中,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锥形杆的顶端,所述固定绳一端固定在限位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挡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杆插入锁紧孔进行限位,限位块避免锥形杆插入过深,起到限位作用;固定绳对二者进行限位,避免在锥形杆拔出后滑落,在使用时找不到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升降装置,通过转动摇把,吊绳和转轴配合拉动标牌上升或下降,实现标牌的升降,使工人可以在地面上对标牌进行更换和维修,保证了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保证了工作效率。

(2)通过将挡盖设置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使标牌内部可穿插不同的内芯,更加方便的更换标牌,提高了更换标牌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标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上圆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标牌;11、滑块;12、固定环;13、挡盖;14、第一锁紧孔;15、第二锁紧孔;16、锁紧插件;161、锥形杆;162、限位块;163、固定绳;2、长杆;21、通孔;22、滑道;23、第二插孔;3、转轴;31、吊绳;32、摇把;321、螺纹杆;322、把手;323、内限位片;324、外限位片;325、插孔;33、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升降的标牌,如图1所示,包括标牌1、长杆2和升降装置。标牌1的内部中空,外壁采用透明材质;标牌1升降设置在长杆2的侧壁上,且背向长杆2的一侧为开口结构,现规定该侧为装置的前端。在标牌1的前侧铰接设置有挡盖13,挡盖13的底端与标牌1开口处的底端铰接,且挡盖13的截面面积大于标牌1的开口截面面积。长杆2呈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升降装置设置在长杆2上,且升降装置包括转轴3、吊绳31和摇把32,转轴3横向转动设置在长杆2的顶端,吊绳31的首端固定连接在标牌1上,其主体绕过转轴3;在长杆2的底端设置有通孔21,吊绳31的尾端穿出通孔21设置;摇把32转动设置在长杆2的底端外壁上,摇把32由螺纹杆321、把手322、内限位片323和外限位片324组成,螺纹杆321的外壁上设置有内凹的螺纹,其螺纹直径与吊绳31的截面直径相同,把手322垂直于螺纹杆321的外端一体连接;内限位片323设置在螺纹杆321插入长杆2内的一端上,外限位片324设置在螺纹杆321上,位于长杆2的外侧。在内限位片323和外限位片324上设置有插件33,外限位片324上设置有插孔325,长杆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插孔23,插件33匹配插入插孔325中并由第二插孔23插入长杆2内部实现摇把32的锁紧固定。

如图3和图4所示,挡盖13上设置有第一锁紧孔14,标牌1上设置有挡盖13的一侧顶端设置有第二锁紧孔15,挡盖13闭合在标牌1上后,第一锁紧孔14与第二锁紧孔15贴合,在该处设置有锁紧插件16插入二者进行限位。锁紧插件16由锥形杆161、 限位块162和固定绳163组成,锥形杆161插入第一锁紧孔14和第二锁紧孔15中,限位块162固定设置在锥形杆161的顶端,对锥形杆161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锥形杆161滑入第一锁紧孔14和第二锁紧孔15内部;固定绳163一端固定在限位块162上,另一端固定在挡盖13上,避免锁紧插件16在拔出后滑落丢失。在标牌1的后侧设置有滑块11,且长杆2上设置有竖直贯穿前侧的外壁的竖直滑道22,滑块11和滑道22截面均为T型,二者匹配连接,实现限位,使标牌1升降时保持稳定的滑动。滑块11的后侧侧壁上竖直排布设置三组固定环12,吊绳31在固定环12上穿插连接,使其可以固定的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工人先将长杆2底端的插件33拔出,之后摇动把手322,通过吊绳31和转轴3的共同作用将标牌1摇动到较低的位置上,之后在地面上对标牌1进行更换和修理即可,保证了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保证了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