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及LED数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7111发布日期:2019-09-20 21:25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及LED数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及LED数码管,属于LED数码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数码管在电子显示电路中非常常用,可实现系统显示作为人机间的界面;通常LED数码管以发光二极管LED光源作为发光单元,将LED光源按照共阴极(负极)或共阳极(正极)的方法连接,组成″8″字,再把发光二极管另一电极作笔段电极,就构成了LED数码管。

但现有的LED数码管通常是在PCB板上固定LED灯珠,然后在LED灯珠的上方再覆盖包括显示窗口的壳体,而LED灯珠所发出光需要经过相关的导光器件后才能到达壳体上的显示窗口处用于显示,所使用导光器件往往是穿插在壳体内部,实际生产组装LED数码管时需要将导光器件对应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相关位置处;或者在壳体内事先留有空间,在空间内通过点环氧胶等方式形成用于导光的部分;由于传统LED数码管中壳体和导光器件部分属于分离结构,组装时需要一个一个点环氧胶,造成LED数码管的组装工序繁琐,给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其目的旨在简化LED数码管的整体结构,使LED数码管组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其结构包括壳体支撑部1,导光部分2;导光部分2镶嵌在壳体支撑部1内,导光部分2的上表面露出壳体支撑部1的上表面作为显示窗口3。

一种包含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的LED数码管,其结构还包括PCB板4,LED光源5;其中,所述PCB板4上有导电线路,LED光源5固定在PCB板4的上表面,LED光源5的正、负电极分别与PCB板4上的导电线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本身就包括了壳体支撑部1和导光部分2两部分,在使用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组装LED数码管时,只需要将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直接组装在固定有LED光源5的PCB板4上就好,无需再单独组装壳体支撑部1和导光部分2,方便LED数码管的组装、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效果示意图。

附图中1是壳体支撑部,2是导光部分,3是显示窗口,4是PCB板,5是LED光源,6是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其结构包括壳体支撑部1,导光部分2;导光部分2镶嵌在壳体支撑部1内,导光部分2的上表面露出壳体支撑部1的上表面作为显示窗口3。

一种包含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的LED数码管,其结构还包括PCB板4,LED光源5;其中,所述PCB板4上有导电线路,LED光源5固定在PCB板4的上表面,LED光源5的正、负电极分别与PCB板4上的导电线路相连接;工作时,外部电源通过PCB板1上的导电线路给LED光源5供电发光。

所述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采用双色注塑制成的外壳,壳体支撑部1和导光部分2直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导光部分2竖直贯穿壳体支撑部1的上下表面,导光部分2的上表面与壳体支撑部1的上表面齐平,导光部分2的上表面作为显示窗口3使用;所述导光部分2的下表面与壳体支撑部1的下表面齐平,导光部分2的下表面有凹槽6。

所述导光部分2竖直贯穿壳体支撑部1的上下表面,导光部分2整体呈柱状,柱状导光部分2以双色射出的方式与壳体支撑部1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一体。

所述导光部分2为半透明雾状材质,壳体支撑部1为不透明材质;导光部分2优选为硅胶或其它材料,壳体支撑部1优选白色或其它颜色的不透明材质;不透明的壳体支撑部1能对射向导光部分2侧面的光进行反射,避免光损失;白色不透明材质对光的反射效果更佳。

所述导光部分2的内部添加有扩散剂,进一步优选为在硅胶内混合扩散剂形成半透明雾状的导光部分2。

所述包含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的LED数码管,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的下表面与PCB板4的上表面相接,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下表面的凹槽6正好倒扣在所对应的PCB板4上LED光源5的上方,使LED光源5整体处在凹槽6内;工作时, LED光源5所发出光射向导光部分2,导光部分2内部扩散剂折射光线最终到达显示窗口3,使得显示窗口3显示光线更加柔和均匀;避免了LED光源5直接照射显示窗口3所造成的刺眼、炫光等问题。

实施例1

一种包含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的LED数码管,其结构由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PCB板4,LED光源5组成;其中,所述PCB板4上有导电线路,LED光源5固定在PCB板4的上表面,LED光源5的正、负电极分别与PCB板4上的导电线路相连接;所述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由壳体支撑部1,导光部分2组成;导光部分2镶嵌在壳体支撑部1内,导光部分2的上表面露出壳体支撑部1的上表面作为显示窗口3。

所述导光部分2竖直贯穿壳体支撑部1的上下表面,导光部分2的上表面与壳体支撑部1的上表面齐平,导光部分2的上表面作为显示窗口3使用;所述导光部分2的下表面与壳体支撑部1的下表面齐平,导光部分2的下表面有凹槽6。

所述导光部分2整体呈柱状,以双色射出的方式与壳体支撑部1紧密结合成一体。

所述导光部分2通过显示窗口3的具体形状显示。

所述导光部分2为硅胶,壳体支撑部1为白色的不透明材质;白色不透明的壳体支撑部1能对射向导光部分2侧面的光进行反射,避免光损失。

所述导光部分2为在硅胶内混合扩散剂形成的半透明雾状的导光部分。

所述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的下表面与PCB板4的上表面相接,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下表面的凹槽6正好倒扣在所对应的PCB板4上LED光源5的上方,使LED光源5整体处在凹槽6内;工作时, LED光源5所发出光射向导光部分2,导光部分2内部扩散剂将LED光源5所发出的光扩散折射,最终到达显示窗口3,使得显示窗口3显示光线更加柔和均匀;避免了LED光源5直接照射显示窗口3所造成的刺眼、炫光等问题。

所述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采用双色注塑制成的外壳,壳体支撑部1和导光部分2直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一体化LED数码管外壳上有8个导光部分2,每个导光部分2的上表面形成一个显示窗口3,8个导光部分2形成8个显示窗口3;其中,7个显示窗口3拼成一个“8”字型,剩余一个显示窗口3位于“8”字的右下角作为显示小数点使用;每个显示窗口3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