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透光漏码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5484发布日期:2019-11-15 21:3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防透光漏码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具体涉及一种防透光漏码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多的名优产品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商品在市场流通销售过程中都有反映自身特点的防伪标签作为保护,其作为识别和区分商品的标志,能够为商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许多不法商家对防伪标签进行仿冒而制造出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同时侵害了生产厂家的利益。

目前的防伪标签包括表层、防伪信息层和底纸层,防伪信息隐藏在表层和底纸层之间,防伪信息层印刷有防伪溯源所需的相关信息,通过采集防伪信息层中的信息可以鉴别产品真伪。客户使用时,需要揭开或刮开表层,呈现隐藏的可变信息,通过扫描或者输入可变信息来实现验证真伪、兑奖查询等功能。

现有标签存在强光照射下,能够显示隐藏数码,在不破坏标签的情况下,就能盗取隐藏信息,进行兑奖等,给消费者和厂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导致厂家信誉降低等。

对于如何制备出隐藏信息不被强光照射盗取的防伪标识,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透光漏码防伪标签,能够有效对防伪信息进行保护,避免强光照射下防伪信息被泄露,提高标签的防伪力度,确保谁购买、谁查询、谁兑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透光漏码防伪标签,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印刷层、第一基材层、遮光层、离型层、可变信息层、金属油墨层、胶粘剂层和第二基材层;

所述标签能够从离型层处揭开,将可变信息层暴露出来;

所述金属油墨层为金墨层或银墨层。

所述的印刷层信息为一维码、二维码或图文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维码、二维码起到物流管理的作用,图文起到提示作用。

优选地,所述图文为查询真伪的电话,鉴别真伪时,拨打该电话,然后输入可变信息层上的数码查询产品的真伪。

所述的第一基材层为铜版纸、淋膜纸、合成纸或不透光塑膜材料;所述的第二基材层为硅油纸、铜版纸、淋膜纸、合成纸或不透光塑膜材料。

所述的第二基材层为硅油纸时,所述标签构成防伪标识;所述的第二基材层为铜版纸、淋膜纸、合成纸或不透光塑膜材料时,所述标签构成防伪卡。

所述的遮光层为不透光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的遮光层为镀铝层、黑色油墨层或银墨层。

所述的离型层为整版或局部离型层。

所述的可变信息层信息为防伪可变数码或图形,起到验证真伪、兑奖、查询等功能。其中,防伪可变数码包括二维码和数码。

所述的可变信息层与金属油墨层之间设置有水性树脂层,优选4700。水性树脂层与金属油墨层和可变信息层结合力很好,可变信息层直接印,附着力不好,表面张力大,印不上。

为了呈现底层数码显示效果,所述的可变信息层与金属油墨层之间设置有色层,可为白墨。

优选地,所述的可变信息层与金属油墨层之间设置有水性树脂层和色层,其中,色层位于水性树脂层下方。

所述的防透光漏码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第一基材层上印刷形成印刷层;

2)在第一基材层下方设置遮光层;

3)在遮光层下方涂布离型层;

4)在离型层下侧面印刷可变信息层;

5)在可变信息层下侧面凹印涂布银墨或金墨,形成金属油墨层;

6)在金属油墨层下方涂布压敏胶与第二基材层复合在一起,经过模切,得标签。

步骤5)中,所述金墨优选bap6900系列凹印水性金墨,所述银墨优选bap6700系列凹印水性银墨,具有良好的遮光能力,避免强光下显示隐藏信息。涂布时,110-150目网纹辊涂布,50-80℃烘干。

优选地,步骤5)中,在可变信息层下侧面先涂布水性树脂层和色层,再涂布银墨或金墨。

消费者鉴别真伪时:

通过印刷层的条形码或二维码查询产品的物流信息,揭开后,通过扫描留底的二维码进行兑奖,拨打印刷层的查询电话,输入留底的数码进行产品真伪的查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遮光层和金属油墨层,能够有效对防伪信息进行保护,防止强光照射下防伪信息被泄露,提高了标签的防伪力度,确保谁购买、谁查询、谁兑奖。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色层,当揭开时,可变信息不受底色(深颜色被贴物或者背面干扰)干扰而影响识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印刷层;2、第一基材层;3、遮光层;4、离型层;5、可变信息层;6、金属油墨层;7、胶粘剂层;8、第二基材层;9、水性树脂层;10、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的防透光漏码防伪标签,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印刷层1、第一基材层2、遮光层3、离型层4、可变信息层5、金属油墨层6、胶粘剂层7和第二基材层8;

所述标签能够从离型层4处揭开,将可变信息层5暴露出来;

所述金属油墨层6为银墨层。

所述的印刷层1信息为一维码、二维码和图文。一维码、二维码起到物流管理的作用,图文起到提示作用。所述图文为查询真伪的电话,鉴别真伪时,拨打该电话,然后输入可变信息层5上的数码查询产品的真伪。

所述的第一基材层2为铜版纸;所述的第二基材层8为硅油纸,最终产品为标识。

所述的遮光层3为镀铝层。

所述的离型层4为整版离型层。

所述的可变信息层5信息为防伪可变数码和图形,起到验证真伪、兑奖、查询等功能。其中,防伪可变数码包括二维码和数码。

所述的可变信息层5与金属油墨层6之间设置有水性树脂层9和色层10,其中,色层10位于水性树脂层9下方。

所述的防透光漏码防伪标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第一基材层2上印刷形成印刷层1;

2)在第一基材层2下方设置遮光层3;

3)在遮光层3下方涂布离型层4;

4)在离型层4下侧面印刷可变信息层5;

5)在可变信息层5下侧面凹印涂布银墨,形成金属油墨层6(即银墨层);

6)在金属油墨层6下方涂布压敏胶与第二基材层8复合在一起,经过模切,得标签。

步骤5)中,涂布银墨时,110-150目网纹辊涂布,50-80℃烘干。

步骤5)中,在可变信息层5下侧面先涂布水性树脂层9和色层10,再涂布银墨。

实施例2

实施例2结构同实施例1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第二基材层8为铜版纸,最终产品为防伪卡。

所述遮光层3为黑色油墨层。

所述金属油墨层6为金墨层。

关于本文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层结构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层结构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