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黄帝内经》五行理论的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0418发布日期:2020-04-28 20:3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黄帝内经》五行理论的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统中医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黄帝内经》五行理论的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黄帝内经》五行理论,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哲学观点之一,也是传统中医理论与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53929.7,名称:一种基于3d技术的中医五行模型在线展示的实现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3d技术的中医五行理论在线展示的实现方法,它是基于中医五行理论和b/s架构的思想,使用户通过浏览访问,获取对中医五行理论更为形象直观的认识,通过对五行理论中相关知识的数据化,将所得结果以3d立体空间模型展示出来,包括了五行生克模式与中土模式的相互转换、五行元素与五脏间的变换、脏器生理活动、脏器阴阳失衡病理的展示及变化。该其五行理论是建立在五行生克关系的五星模型上,与《黄帝内经》五行理论不符。该专利说明书所述:“这种融合结构在立体空间中,用五个坐标点代表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这五种元素在某一平面的投影形成生克模式的以木一>火一>上一>金一>水的顺序形成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的结构模式;通过旋转视角,在另外平面的投影形成中土模式的结构是指在平面中形成五行元素分别以木(东)、水(南)、金(西)、心(北)、土(中心)形成正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及中点的结构模式。”因此,这一基于五行生克关系的平面正五边形投影转而形成的平面正四边形,不符合《黄帝内经》的五行理论。其所展示的在线五行理论,亦无法准确表达《黄帝内经》五行理论。

如上所述,如果要准确表达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中医的五行理论,首先必须准确理解《黄帝内经》的五行理论,并建立起符合这一理论的模型。建立在明代以来,仅为表达五行生克关系所建立的五星模型,是不可能完全系统地、准确地表达《黄帝内经》五行理论的,实践已经证实这一点。因此,为了更准确的学习、理解传统中医,急需研发一种符合《黄帝内经》五行理论的模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黄帝内经》五行理论的正四面体模型,并在该模型上提出新的模型,以演示当五行中某一元素变动时,对其他四种元素影响。该模型不同于之前人们普遍所知的表述五行生克关系的五星平面模型,并且基于此模型上的各种变形变换,能更准确地表达《黄帝内经》的五行理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黄帝内经》五行理论的演示模型,所述模型包括外部的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正四面体模型;所述正四面体模型包括六条棱和一个中心点,六条棱连接成的四个角与所述正四面体模型的中心点之间连接有四条中心线;所述壳体为透明中空圆球,所述正四面体模型的四个角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中心点代表五行元素的土,所述正四面体模型的一个角代表五行元素的金,所述正四面体模型的另外三个角按顺时针依次代表五行元素的水、木、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上设有四个用于固定所述正四面体模型四个角的磁性连接件,所述磁性连接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磁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着所述正四面体模型的一个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性连接件包括分离的磁性件一和磁性件二,所述磁性件一位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并连接着所述正四面体模型的角,所述磁性件二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并与所述磁性件一通过磁性相吸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移动所述磁性件二,能带动所述磁性件一一起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棱和所述中心线为有弹性的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性件一上连接有拉环,所述连接线系在或者缠绕在所述拉环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由可打开和盖合在一起的两个半球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四面体模型包括相生结构和相克结构,所述相生结构为沿着代表金、水、木、火、土的角和棱围城的结构,所述相克结构为沿着代表金、火、水、木、土的角和棱围城的结构。相生结构和相克结构重叠后,正好形成正四面体模型的内部支架与外部轮廓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点和四条中心线以及六条棱之间形成的四个平面将所述四面体模型分成四个区域,分别代表太阴、太阳、少阴和少阳,用以进行五行推演,包括四种方位、四象、五态之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比现有的五星模型更为符合传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五行理论的模型;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体模型模型以自然界除圆外,最为简单、最少点-线-面的立体结构,代替了既往平面的五星模型,以空间模型更替平面模型,更能够广泛地、全面地、精准地阐释《黄帝内经》五行理论;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五行理论的正四面体模型以及该模型内部的类似甲烷分子结构的线性和片状支架,经过各种变化,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演示传统中医五行理论的意义,并可以演示五行的生克关系、表里关系、三阴三阳、四象、五态等诸多概念,为医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生动形象的教学用具。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五行理论的模型,可以推导演示五行元素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正四面体其中一角的展开图与二项式系数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正四面体轮廓所展示的三阴三阳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正四面体展开后,从中心向四角的片状连接结构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展示的五行相生相克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展示的五行相克图,图4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展示的五行相生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正四面体五行理论模型基础上的模型;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示的一种模型。

其中,100、壳体;200、正四面体模型;

1、上半球体;2、下半球体;3、磁性连接件;4、中心点;5、棱;6、中心线;7、磁性件二;8、磁性件一;9、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黄帝内经》五行理论的演示模型,参见图5,模型包括外部的壳体100和内部的正四面体模型200。正四面体模型200包括六条棱5和一个中心点4,六条棱5连接成的四个角与正四面体模型200的中心点4之间连接有四条中心线6。壳体100为透明中空圆球,正四面体模型200的四个角固定在壳体100上,中心点4代表五行元素的土,正四面体模型200的一个角代表五行元素的金,正四面体模型200的另外三个角按顺时针依次代表五行元素的水、木、火。

如图1所示,正四面体模型200为空心的正四面体,类似于甲烷ch4的化学结构。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组成有机物生命碳水化合物最基本的结构。如图1所示的正四面体是自然界除圆外,最小、最简单、点线面最少的立体结构。其中心点4与四个角连接,是有机生命最基本的化学结构,其四个角代表五行元素的金、水、木、火,而中心点4代表五行元素的土。这样一个结构,正好符合《黄帝内经》所阐释的五行理论,既可以用来作为展示《黄帝内经》五行的理论模型,又可以作为生动形象地作为教学用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壳体100上设有四个用于固定正四面体模型200四个角的磁性连接件3,磁性连接件3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00上,磁性连接件3的另一端连接着正四面体模型200的一个角。

更优的,磁性连接件3包括分离的磁性件一8和磁性件二7,磁性件一7位于壳体100的内壁上并连接着正四面体模型200的角,磁性件二7位于壳体100的外壁上并与磁性件一8通过磁性相吸固定在壳体100上,参见图6。壳体100为正四面体模型200的外切圆,移动任意一个磁性连接件3(即从壳体100外部移动磁性件二7,能一起移动磁性件一8),便发生棱5、中心点4和中心线6的移动,可以推导演示五行元素其中之一变化时,对其他元素的影响,不仅可以作为五行理论的研究模型,亦可为医学教育提供教具。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参见图6,棱5和中心线6为有弹性的连接线。磁性件一8上连接有拉环9,连接线系在或者缠绕在拉环9上。壳体100由可打开和盖合在一起的两个半球体组成,即上半球体1和下半球体2。

正四面体模型200包括相生结构和相克结构,相生结构为沿着代表金、水、木、火、土的角和棱5围城的结构,相克结构为沿着代表金、火、水、木、土的角和棱5围城的结构。相生结构和相克结构重叠后,正好形成正四面体模型200的内部支架与外部轮廓线。如图4a-图4b所示,正四面体模型200的四个角所代表的五行元素可以任意调整,按相生相克排列,则得出一对手性结构,图4b中的相克关系(逆时针)和图4c中的相生关系(顺时针)构成完整的整体,如图4a所示。

参见图2,中心点4和四条中心线6以及六条棱5之间形成的四个平面将四面体模型分成四个区域,分别代表太阴、太阳、少阴和少阳,用以进行五行推演,包括四种方位、四象、五态之人。

如图3所示,沿中心点4与四个顶点连接,中心点4与四个顶点形成的四个三角形平面将四面体的内部分为四个空间区域,分别代表太阴(阴中之阴)、太阳(阳中之阳)、少阴(阴中之阳)、少阳(阳中之阴)与阴阳平和,用以进行五行推演,包括四种方位、四象、五态之人。如:受光线最足的空间为太阳,次足的空间为少阳,背面的逆光的空间为少阴,下面的那个一点光线没有的空间为太阴。而中心点4区域则为阴阳平和。

当本实用新型的正四面体的任何一面为底面时,底面轮廓的三条线为三阴,另外三条斜面轮廓为三阳。可以表达《黄帝内经》阴阳理论:地为阴,里为阴,腰以下为阴;天为阳,外为阳,腰以上为阳。三阴三阳同时表达了《黄帝内经》所述的人体所有的经络。

本实用新型以《黄帝内经》理论为依据,利用自然界除圆外,最小、最简单、点线面最少的立体结构为模型,以及有机生命最基本的单位甲烷ch4的化学结构来阐释与表达五行理论,从而为传统中医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符合经典的五行理论模型,并利用数学定理二项式系数来量化各种条件下的五行各参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