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4250发布日期:2020-04-03 14:3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展示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模型展示形式分为平面展示和立体展示,实物模型时根据相似性理论制造的按原系统比例缩小的实物,例如风洞实验中的飞机模型,水力系统实验模型,建筑模型,船舶模型等。

现有的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均为正常喷泉的的缩小尺寸,均使用液体水进行喷洒,需使用水泵喷头等复杂结构的设备,水泵的噪音及耗能较高,液体水长时间使用后会变质发臭,影响参观者的观赏兴趣,不利于模型展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包括水池座和固定在其容腔内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镂空网,所述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一镂空网与所述水池座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内壁安装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第一镂空网的上方,所述支撑管的顶端螺接有挡流板,所述支撑管的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连通管,若干个所述连通管均与所述支撑管贯通,且若干个所述连通管上均可拆卸连接有透明胶管,所述透明胶管内部通过连接胶条固定连接有冷光线,所述冷光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流板的底面一周固定连接有四个等距布置的弧形螺纹板,所述挡流板通过所述弧形螺纹板与所述支撑管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管的内壁安装有卡接管,所述卡接管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所述卡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镂空网,所述卡接管通过所述第二镂空网与所述连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接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通过弹簧与所述卡接管弹性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明胶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镂空网,所述透明胶管位于所述第三镂空网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接胶圈,所述透明胶管通过所述卡接胶圈与所述连通管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管的顶端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上缓流盆和下缓流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雾化器对水池座容腔内的清水进行雾化喷出,水雾上升至支撑管的顶端喷出,由挡流板进行挡流,使得水雾依次流过上缓流盆及下缓流盆,营造出水流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可将透明胶管与连通管连接,并对透明胶管的路径形状进行调整,水雾通过连通管流动至透明胶管内,并由另一端流出,营造出水流射出的效果,同时,透明胶管内的冷光线打开,对水雾进行灯光渲染,提高观赏性,同时水雾还可起到加湿空气的效果。

2、在需要使用透明胶管时,将第三镂空网及卡接胶圈插入通孔内,并与通孔卡接,同时,在第三镂空网的作用下密封垫向下滑动至第二镂空网下方,水雾依次通过第二镂空网及第三镂空网流动至透明胶管内,在透明胶管未与连通管连接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密封垫始终对通孔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水雾流出,破坏观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中的冷光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中的透明胶管连接示意图;

图4为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中的挡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池座;11、上缓流盆;12、下缓流盆;2、支撑管;201、第一镂空网;21、连通管;211、通孔;22、卡接管;221、第二镂空网;23、密封垫;24、弹簧;3、雾化器;4、挡流板;41、弧形螺纹板;5、透明胶管;51、冷光线;52、连接胶条;53、第三镂空网;54、卡接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模型用仿真喷泉装置,包括水池座1和固定在其容腔内的支撑管2,支撑管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镂空网201,支撑管2通过第一镂空网201与水池座1连接,支撑管2的内壁安装有雾化器3,雾化器3位于第一镂空网201的上方,支撑管2的顶端螺接有挡流板4,支撑管2的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连通管21,若干个连通管21均与支撑管2贯通,且若干个连通管21上均可拆卸连接有透明胶管5,透明胶管5内部通过连接胶条52固定连接有冷光线51,冷光线5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在图1和图2中:包括水池座1和固定在其容腔内的支撑管2,支撑管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镂空网201,支撑管2通过第一镂空网201与水池座1连接,支撑管2的内壁安装有雾化器3,雾化器3位于第一镂空网201的上方,第一镂空网201在起到支撑支撑管2的同时,水池座1容腔内的清水通过第一镂空网201与雾化器3接触,保证雾化器3的正常雾化,支撑管2的顶端螺接有挡流板4,支撑管2的外壁一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连通管21,若干个连通管21均与支撑管2贯通,且若干个连通管21上均可拆卸连接有透明胶管5,透明胶管5内部通过连接胶条52固定连接有冷光线51,冷光线5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支撑管2的顶端外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上缓流盆11和下缓流盆12,在使用时,将水池座1容腔内注满清水,打开挡流板4,然后打开雾化器3,雾化器3对水池座1容腔内的清水进行雾化喷出,水雾上升至支撑管2的顶端喷出,由挡流板4进行挡流,使得水雾充满上缓流盆11,然后水雾缓缓流出,并下垂流动至下缓流盆12内,下缓流盆12充满后,水雾下垂流动至水池座1容腔内,营造出水流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可将透明胶管5与连通管21连接,并对透明胶管5的路径形状进行设置,水雾通过连通管21流动至透明胶管5内,并由另一端流出,营造出水流射出的效果,同时,透明胶管5内的冷光线51打开,对水雾进行灯光渲染,提高观赏性。

在图3中:连通管21远离支撑管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211,连通管21的内壁安装有卡接管22,卡接管22位于通孔211的下方,卡接管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镂空网221,卡接管22通过第二镂空网221与连通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卡接管2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垫23,密封垫23通过弹簧24与卡接管22弹性滑动连接,弹簧24为压缩弹簧,在透明胶管5未与连通管21连接时,在弹簧24的作用下,密封垫23始终对通孔211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水雾流出,破坏观赏效果,透明胶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镂空网53,透明胶管5位于第三镂空网53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卡接胶圈54,透明胶管5通过卡接胶圈54与连通管21卡合连接,在需要使用透明胶管5时,将第三镂空网53及卡接胶圈54插入通孔211内,由于卡接胶圈54具有弹性,在插入过程中,卡接胶圈54收缩,插入后,卡接胶圈54扩张,并与通孔211卡接,同时,在第三镂空网53的作用下密封垫23向下滑动至第二镂空网221下方,第三镂空网53与第二镂空网221重合,水雾依次通过第二镂空网221及第三镂空网53流动至透明胶管5内。

在图4中:挡流板4的底面一周固定连接有四个等距布置的弧形螺纹板41,挡流板4通过弧形螺纹板41与支撑管2螺纹连接,在不使用时,将挡流板4通过弧形螺纹板41转动至与支撑管2接触,对支撑管2进行密封,防止杂物进入支撑管2内,在使用时,将挡流板4通过弧形螺纹板41转动上升,水雾可通过四个弧形螺纹板41之间的缝隙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将水池座1容腔内注满清水,将挡流板4通过弧形螺纹板41转动上升,水雾可通过四个弧形螺纹板41之间的缝隙流出,然后打开雾化器3,雾化器3对水池座1容腔内的清水进行雾化喷出,水雾上升至支撑管2的顶端喷出,由挡流板4进行挡流,使得水雾充满上缓流盆11,然后水雾缓缓流出,并下垂流动至下缓流盆12内,下缓流盆12充满后,水雾下垂流动至水池座1容腔内,营造出水流的视觉效果,同时,还可将透明胶管5与连通管21连接,并对透明胶管5的路径形状进行设置,水雾通过连通管21流动至透明胶管5内,并由另一端流出,营造出水流射出的效果,同时,透明胶管5内的冷光线51打开,对水雾进行灯光渲染,提高观赏性,在使用透明胶管5时,将第三镂空网53及卡接胶圈54插入通孔211内,由于卡接胶圈54具有弹性,在插入过程中,卡接胶圈54收缩,插入后,卡接胶圈54扩张,并与通孔211卡接,同时,在第三镂空网53的作用下密封垫23向下滑动至第二镂空网221下方,第三镂空网53与第二镂空网221重合,水雾依次通过第二镂空网221及第三镂空网53流动至透明胶管5内,在透明胶管5未与连通管21连接时,在弹簧24的作用下,密封垫23始终对通孔211进行密封,可有效防止水雾流出,破坏观赏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