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4305发布日期:2020-02-21 20:2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签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层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子标签通常是企业为实现智能高效管理商品而使用,并且需要配备专业的rfid读取设备,但作为普通消费者不具备该专业设备,使企业缺少与消费者建立互动的渠道,而仅包含普通二维码标签又起不到智能仓储的作用。

申请人在cn208368024u中公开了一种兼具二维码和rfid功能,结合系统可同时实现智能仓储作业、防盗及伪验证、溯源查询和进行网络营销活动的防伪标签,自上而下包括图文印刷覆盖层、不可恢复粘结层、复合防伪信息层和底纸,所述的复合防伪信息层包括第一材料层、rfidinlay区、可变数据防伪信息区和覆盖rfid胶水层,可变数据防伪信息区的可变数据与rfid信息可通过采集进行关联。该防伪标签的防伪数据和rfidinlay均印刷在同一材料层上,这使得该防伪标签在一些使用环境中存有缺陷,例如该防伪标签的复合防伪信息层无法设置安全模切(因为会损坏rfidinlay)。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层防伪标签,以解决现有的防伪标签的防伪数据和rfidinlay均印刷在同一材料层上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多层防伪标签,底纸层以及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在底纸层上的rfidinlay层、底层标签和表层标签,定义每结构层朝下的一面为反面、朝上的一面为正面,其中,所述底层标签的反面与rfidinlay层复合,所述底层标签的正面印刷有可变数据防伪信息,所述表层标签覆盖于底层标签的正面上,以将可变数据防伪信息掩盖,并使该可变数据防伪信息不可读取,所述可变数据防伪信息与rfid信息关联。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标签上还具有当该底层标签被揭起时起到损坏作用的安全模切。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标签包括第一材料层、印刷在第一材料层正面上的第一印刷层和覆盖在第一印刷层上的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印刷层上具有防伪数据区和提示区,所述防伪数据区内印刷有可变数据防伪信息,所述提示区内印刷有提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材料层为背胶材料,该第一材料层的反面具有粘性并与所述rfidinlay层复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标签与所述rfidinlay层复合后再整体复合于所述底纸层的正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离型硅油、淋膜、哑膜、光膜中的其中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表层标签和底层标签通过胶水层进行复合,所述胶水层包括胶水区和离型区,所述胶水区内涂覆有粘结胶,所述离型区内涂覆有离型油。

进一步的,所述胶水区内的粘结胶为可移胶。

进一步的,所述表层标签包括第二材料层、印刷在第二材料层正面上的第二印刷层和设置于第二材料层反面上的胶水层,所述第二印刷层上印刷有图像和/或文字,该图像和/或文字将所述可变数据防伪信息掩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防伪标签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防伪标签中的可变数据印刷在底层标签上,其与rfidinlay层为各自单独的层组设置,使得可以对底层标签进行诸如安全模切等的处理,且更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多层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底层标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防伪标签,其包括底纸层10以及由下而上依序设置在底纸层上的rfidinlay层20、底层标签30和表层标签40。为了便于表述,在此定义每结构层朝下的一面为反面、朝上的一面为正面。

其中,底层标签30的反面与rfidinlay层20复合,底层标签30的正面印刷有可变数据防伪信息,而表层标签40则覆盖于底层标签30的正面上,以将可变数据防伪信息掩盖,并使该可变数据防伪信息不可读取,可变数据防伪信息与rfid信息关联。

这里所说的rfidinlay层是指一种以pet或pvc或其它材料为基材,含有芯片、天线等的预制产品,其能够在作用距离的有效范围内实现非接触式读取,通过采集与录入,可实现智能货架、收发货作业、盘点及优化库存,便于追踪商品动态,让物品实现自动化管理,同时兼有防盗和防伪两种功能。可变数据防伪信息的防伪数据可以是二维码、文本等可变数据,其可以是由对应的系统平台生成唯一码,使每个产品不仅有其独一无二的身份信息,还可通过在应用流程中进行信息采集和关联,进行各个环节的溯源、仿伪、验证。通过扫描二维码、文本等可变数据可链接至相应系统的验证界面以进行防伪验证。例如每一次扫描,系统都会提示相应的扫描次数,当扫描次数超过1次时,系统给予谨防假冒的警示。

而表层标签40覆盖于底层标签30的正面上,以将可变数据防伪信息掩盖,并使该可变数据防伪信息不可读取,增加了数据的严密性。将表层标签40揭开扫描可变数据,结合系统平台,可进行防伪验证、溯源查询以及进行网络营销等活动,该多层防伪标签集可变数据和rfid为一体,即可以实现企业对商品的高效管理,又可以达到与终端消费者进行互动,促进二次营销,并结合平台系统,实现大数据采集和分析。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防伪标签将防伪数据和rfidinlay均印刷在同一材料层上,本实施例中的多层防伪标签将可变数据印刷在底层标签30上,其与rfidinlay层为各自单独的层组设置,使得可以对底层标签30进行其它的处理,例如安全模切等。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参考图1和2,底层标签30上还具有当该底层标签30被揭起时起到损坏作用的安全模切330。其中安全模切330优选设置于非防伪数据区域,或主要设置于非防伪数据区域、少量设置于防伪数据区域,防止加工或使用过程中产生数据损坏。安全模切的形状可为曲线、直线等任意线条,也可以是二者的组合,也可是线条型文字等类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参考图1,底层标签30包括第一材料层300、印刷在第一材料层300正面上的第一印刷层310和覆盖在第一印刷层上的保护层320,保护层320可以保护第一印刷层310上的印刷信息,以防止其被损坏或者污染而不可读取。其中,该保护层320可以是离型硅油、淋膜、哑膜、光膜中的其中一种。

优选的,上述第一印刷层310上具有防伪数据区和提示区,防伪数据区内印刷有可变数据防伪信息,提示区内印刷有提示信息,如图2中的防伪数据区位于第一印刷层310的中心区域,印刷有二维码,提示区则位于防伪数据区的旁侧,提示信息可以是诸如“撕开无效”、“voidopen”、品牌logo等类型连续性提示字样,便于用户了解标签的使用状态。

另一优选的,第一材料层300为背胶材料,即该第一材料层300的反面具有粘性并与rfidinlay层20复合,以便于该底层标签30与rfidinlay层20之间的复合。更优选的是,底层标签30与rfidinlay层20复合后再整体复合于底纸层10的正面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实施方案,参考图1,表层标签40和底层标签30之间通过一胶水层400进行复合,该胶水层400包括胶水区402和离型区404,其中胶水区402内涂覆有粘结胶,离型区404内涂覆有离型油,表层标签40在离型区404内不与底层标签30粘结离型区404优选设置于标签边缘一侧,由于涂覆离型硅油降低材料粘性,更便于用户沿边缘揭开表层标签,查看底层标签上的数据信息。更优的,胶水区402内的粘结胶为可移胶,以使该表层标签40揭开后粘结胶不会残留在底层标签30上而影响其上数据的读取和查看。

优选的,表层标签40包括第二材料层410、印刷在第二材料层410正面上的第二印刷层420和设置于第二材料层410反面上的胶水层400,即上述的胶水层设置于第二材料层410反面上,第二印刷层420上印刷有图像和/或文字,该图像和/或文字将底层标签上的可变数据防伪信息掩盖,在未揭开表层标签40的情况下,并使该底层标签30上可变数据防伪信息不可读取,增加了数据的严密性。其中第二材料层410优选合成纸、pet、pe等韧性好、撕不坏的材料,加上底层标签上的保护层320的作用,可使表层标签40既易于揭开,又不会产生破损,且不会对底层标签产生粘连性的破坏。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