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0641发布日期:2020-04-28 20:39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签,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折叠标签贴纸。



背景技术:

市面上很多产品的产品信息通常印刷在一张标签贴纸上,之后将标签贴纸贴合在产品包装盒的外侧。但当产品的信息量过多时,一张标签贴纸不能够将所有产品信息记录完全,因此往往会通过在产品包装盒外侧壁印刷产品的基本信息,之后再产品包装盒内附录产品说明书。由于产品说明书是放置在产品包装盒内的,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产品说明书容易发生遗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折叠标签贴纸,所述多层折叠标签贴纸能够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且能够记录较多产品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层折叠标签贴纸,包括离型底纸和不干胶纸,所述不干胶纸的一面贴合在离型底纸上,还包括折叠纸带和透明胶纸;所述折叠纸带具有贴合于透明胶纸的封面页;所述不干胶纸的另一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供透明胶纸一端贴合的第一固定区、供折叠纸带放置的容置区以及供透明胶纸另一端粘合的第一活动区;所述容置区和第一活动区之间通过齿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结构主要包括四层,离型底纸层、不干胶纸层、折叠纸带层和透明胶纸层。上述多层折叠标签贴纸通过自动贴标机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在使用时,将透明胶纸和第一活动区结合部分撕开,使得第一活动区和容置区进行分离,即可阅读折叠纸带上的产品信息了。其中,由于容置区和第一活动区是通过齿线连接的,两者的分离也较为简便。

同时,由于多层折叠标签贴纸是通过自动标签机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的,在进行贴合的过程中,不干胶纸和第一固定区结合的一端先和离型底纸进行分离,并逐渐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当不干胶纸中容置区和第一活动区连接处贴合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盒上时,由于不干胶纸的容置区和第一活动区之间是通过齿线连接的,使得容置区和第一活动区并不存在分离的情况,从而方便了将多层折叠标签贴纸贴合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盒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层折叠标签贴纸,包括离型底纸和不干胶纸,所述不干胶纸的一面贴合在离型底纸上,还包括折叠纸带和透明胶纸;所述折叠纸带具有贴合于透明胶纸的封面页;所述不干胶纸的另一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供透明胶纸一端贴合的第一固定区、供折叠纸带放置的容置区以及供透明胶纸另一端粘合的第一活动区;所述容置区和第一活动区之间具有分离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啊,上述容置区和第一活动区之间具有分离间隙,在使用时,第一活动区和容置区由于本身就是分离的,只需将透明胶纸和第一活动区结合部分撕开,即可阅读折叠纸带上产品的信息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离间隙的宽度不大于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分离间隙的宽度进行限定,有助于提升第一活动区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从而提升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贴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干胶纸在容置区和第一活动区之间还设有易撕带,所述易撕带的一侧与容置区通过齿线连接,所述易撕带的另一侧与第一活动区通过齿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分离间隙之间设置易撕带,有助于将不干胶纸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同时,在使用折叠标签纸时,容置区和第一活动区的分离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区的宽度在5mm~1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活动区的宽度在3mm~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心底纸的宽度大于所述不干胶纸的宽度,且所述不干胶纸的边沿至所述离型底纸同侧边沿的距离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多层折叠标签贴纸,包括离型底纸、不干胶纸、折叠纸带和透明胶纸,在使用时,将透明胶纸和不干胶纸的粘合活动结合处撕开,即可阅读折叠纸带的产品信息,不仅能够承载较多的产品信息,而且还能够粘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降低了丢失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不干胶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多层折叠标签贴纸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不干胶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不干胶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离型底纸;2、不干胶纸;21、第一固定区;22、容置区;23、第一活动区;24、分离间隙;25、齿线;26、易撕带;3、折叠纸带;31、封面页;32、内容副页;4、透明胶纸;41、第二固定区;42、粘合区;43、第二活动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阅附图1和附图2,一种多层折叠标签贴纸,包括离型底纸1、不干胶纸2、折叠纸带3和透明胶纸4。

不干胶纸2具有粘性的一面与离型底纸1贴合,且使得不干胶纸2能够从离型底纸1上撕下。其中,离型底纸1的宽度大于不干胶纸2的宽度,且不干胶纸2的边沿至离心底纸中同侧边沿之间的距离相同。

参阅附图2和附图3,不干胶纸2的另一面沿不干胶纸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区21、容置区22和第一活动区23。第一固定区21和容置区22相连;容置区22和第一活动区23之间存在分离间隙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区21的宽度为7mm,第一活动区23的宽度为4mm,且分离间隙24的宽度为1.5mm。

透明胶纸4的宽度和不干胶纸2的宽度保持一致。透明胶纸4具有粘性的一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二固定区41、粘合区42和第二活动区43,其中,第二固定区41与不干胶纸2的第一固定区21对应粘合,第二活动区43与不干胶纸2的第一活动区23对应粘合。

参阅附图4和附图5,折叠纸带3包括封面页31以及与封面页31相连且折叠布置的内容副页32。折叠纸带3的宽度和透明胶带的宽度保持一致,且封面页31与透明胶纸4的粘合区42对应啮合。

上述多层折叠标签贴纸能够通过自动标签机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在使用过程中,仅需要将透明胶纸4的第二活动区43和不干胶纸2的第一活动区23的结合部分撕开,即可阅读折叠纸带3中的内容副页32的产品信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多层折叠标签贴纸,除了不干胶纸2的结构和实施例1中的不同外,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的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结构相同。

参阅附图6和附图7,本实施例中的多层折叠标签贴纸中不干胶纸2具有粘性的一面与离型底纸1贴合,不干胶纸2的另一面沿不干胶纸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区21、容置区22和第一活动区23。第一固定区21和容置区22相连;容置区22和第一活动区23之间通过齿线2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区21的宽度为7mm,第一活动区23的宽度为4mm。

由于多层折叠标签贴纸是通过自动标签机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的,在进行贴合的过程中,不干胶纸2和第一固定区21结合的一端先和离型底纸1进行分离,并逐渐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当不干胶纸2中容置区22和第一活动区23连接处贴合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盒上时,由于不干胶纸2的容置区22和第一活动区23之间是通过齿线25连接的,使得容置区22和第一活动区23并不存在分离的情况,相较于实施例1中的多层折叠标签贴纸而言,本实施例中不干胶纸2的第一活动区23顺利贴合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盒上的概率得到提升,从而方便了将多层折叠标签贴纸贴合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盒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多层折叠标签贴纸,除了不干胶纸2的结构和实施例1中的不同外,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的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结构相同。

参阅附图8和附图9,本实施例中的多层折叠标签贴纸中不干胶纸2具有粘性的一面与离型底纸1贴合,不干胶纸2的另一面沿不干胶纸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区21、容置区22和第一活动区23。第一固定区21和容置区22相连;容置区22和第一活动区23之间通过易撕带26连接,易撕带26的一侧与容置区22通过齿线25连接,易撕带26的另一侧与第一活动区23也通过齿线2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区21的宽度为7mm,第一活动区23的宽度为4mm;易撕带26的宽度为3mm。

本实施例中的多层折叠标签贴纸和实施例2中多层折叠标签贴纸的效果相同,在将多层折叠标签贴纸通过自动标签机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时,多层折叠标签贴纸中不干胶纸2的第一活动区23贴合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盒上的概率得到提升。同时,由于不干胶纸2上存在两条齿线25,进一步方便了不干胶纸2中第一活动区23和容置区22的分离。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