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彩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5929发布日期:2020-10-20 12:06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人造彩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演示装置,具体为一种人造彩虹装置。



背景技术:

彩虹是一种自然界中的光学现象,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在小水滴中经过两次折射、一次反射形成彩虹。在教学中往往利用阳光制造彩虹,受天气条件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人造彩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彩虹装置,使用透明玻璃板和平面镜制造出人造彩虹,通过调节光源的高度和照射角度改变彩虹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造彩虹装置,包括:支架、光源、折射面和反射面;所述支架高度可调节;所述光源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折射面和所述反射面沿所述光源的出射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可水平方向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射面为透明玻璃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面为平面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为准直地射出一束白光的光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架、光源、折射面和反射面可拆卸地或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材料易得,操作简便,易于制作,适合在教学演示中使用,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

2.本实用新型使用人造光源,可以在室内制造人造彩虹,且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高度和照射角度,改变彩虹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造彩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人造彩虹装置,包括支架1、光源2、折射面3和反射面4。支架1高度可调节,光源2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架1上,光源2出射的光线在空气中传输然后与折射面3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入射到折射面3,最好45度,折射面3的折射率大于空气。折射面3和反射面4沿光源的出射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人造彩虹装置,通过支架1、折射面3和反射面4的使用,可在室内实现彩虹呈现,并且支架1可上下调节以调节彩虹的形成位置。支架1可水平方向旋转,以调节彩虹的形状。光源2可旋转的设置在支架1上,也可调节形成的彩虹形状。折射面3可为透明玻璃板。反射面4可为平面镜。光源2为准直地射出一束白光的光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人造彩虹装置还包括底座5,支架1、光源2、折射面3和反射面4可拆卸地或固定地设置在底座5上。

造彩虹装置使用时,打开光源2,来自光源2的出射的光线在空气中传输,成45度角入射到折射率比空气高的折射面3进行一次折射到达反射面4,在反射面4上进行一次反射返回折射面3,在折射面3上进行第二次折射,形成人造彩虹。通过调节支架1或光源2的高度或旋转支架1或光源2的角度可改变彩虹的形状。



技术特征:

1.一种人造彩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光源、折射面和反射面;所述支架高度可调节;所述光源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使所述光源出射的光线在空气中传输然后与所述折射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入射到所述折射面,所述折射面的折射率大于空气;所述折射面和所述反射面沿所述光源的出射光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彩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可水平方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彩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面为透明玻璃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彩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为平面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彩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准直地射出一束白光的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彩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架、所述光源、所述折射面和所述反射面可拆卸地或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彩虹装置,包括折射面、反射面、底座、支架及光源,折射面、反射面、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光源可旋转地设置在高度可调节的支架上。光线通过折射面和反射面,可以在室内产生人造彩虹。通过调节光源的高度和照射角度,可以改变彩虹的形状。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材料易得,操作简便,不受天气等条件的影响,适合教学使用,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

技术研发人员:魏欣雨;平永利;仲佳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良乡中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